作者BRIANERIC2 (灰色軌跡)
看板meditation
標題Re: [請益] 小大無我、輕安
時間Wed Sep 1 20:37:41 2010
大部份的人的問題,都出在打坐時,意念和觀想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最高準則,要遵守禪宗祖師,達摩大師訂的標準
我們來看他怎麼說
===>不見煩惱異於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煩惱與涅槃,同一性空故。
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槃,為涅槃所滯。
這個就破解了,所謂「專注於一」的說法,或是要「滅雜念」的說法
請問滅了雜念又如何? 石頭也沒有雜念呀,雜念跟涅槃,同一性空故
所以如果打坐,靜坐的重點在於,集中意志,或是滅除雜念
也是種妄,這叫心外求法。
===>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槃。涅槃者,涅而不生,槃而不死;
出離生死,出般涅槃;心無去來,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
諸佛入涅槃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
這邊講了,菩薩是怎麼修的,菩薩不滅煩惱,不妄斷雜念,菩薩只是悟知,
煩惱即是菩提,悟知自性本空,心無去來,菩薩不刻意去用什麼「方法」
來減少念頭,或專注在念頭上。
空閑處者,即是無貪嗔癡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
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
皆由一心。
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無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無有實體,即知自家
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無。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小乘一向滅心,
名為無;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非有非無心,
此名為中道。
是知持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
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
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這一段是最重點,持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你打坐、靜坐
是為了去修持念頭的有無和多少,那就是持心學法
你想要「無念」,就是持心學法
你了解「諸念本空」,就是不持心學法,則心法俱悟了
那麼請問,知心空無,還需要打坐的方法嗎?
※ 引述《hawls (小心! 大絕來了!)》之銘言:
: 在下前陣子在因緣俱足之下,參加了一個為時七日的禪修活動,
: 活動之間還穿插著師父開示的DVD錄影。
: 裡面師父有提到小我、大我、無我的分別,小我指的是身心合一
: 大我指的是身心環境合一,無我則是忘記了。
: 然後我想起之前師父同樣開示過說小輕安、輕安的分別,
: 可是我弄不太懂這次開示的小我、大我、無我,和小輕安、輕安
: 的差別在哪?
: 是不是同樣的東西,而用不同的說法闡釋呢?
: 關於以上,想向版上的前輩請求指點一下。
: 另外想問,小我、大我、無我是不是很難達到呢?
--
我深信的人生哲學很簡單:
能少做一分懦夫,就多充一分勇士;能表白一下真我,就少戴一次假面;
如果與覆巢同下,希望自己不是一個太狼狽的“壞蛋”
如果置身釜底,希望自己不做俎肉,而是一條活生生的遊魂 李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206.90
※ 編輯: BRIANERIC2 來自: 114.44.206.90 (09/01 20:38)
1F:推 yule1224:因為了悟而自然讓念頭減少,是條好長長的路 09/01 20:41
2F:→ yule1224:然而念頭多是那麼消耗心力。不知在力量用盡前,可否了悟 09/01 20:42
3F:→ BRIANERIC2:了悟並非用你的力量 或想法 或意識去了悟 跟念書不同 09/01 20:43
4F:→ BRIANERIC2:念書是拼命用大腦去了悟公式 但禪反而是放下大腦即為悟 09/01 20:43
5F:→ BRIANERIC2:所以一路走來,看到很多人愈走愈偏,心中無限感慨 09/01 20:44
6F:→ yule1224:或者是刻意減少念頭,以保存體力可以到達最終的"悟知"呢? 09/01 20:44
7F:→ yule1224:我並不是說了悟耗費腦力 09/01 20:45
8F:→ yule1224:我所說的耗費腦力,是因為念頭多 09/01 20:45
9F:→ BRIANERIC2:悟不在念 不在終 不在前後 當下即是 09/01 20:45
10F:→ BRIANERIC2:這倒是沒錯 很多人拼命讀經 去翻書 用盡心力結果反而把 09/01 20:46
11F:→ BRIANERIC2:自己的腦力用光,搞得身心俱疲,又心法俱迷 09/01 20:47
12F:推 jim1780r:推,我就是心法俱迷的人呀XD 09/01 20:52
13F:推 yule1224:我想表達的邏輯應該是跟你有所不同,但這篇的確很有啟發 09/01 20:53
14F:推 juicelover:簡單來說就是這樣子。 09/01 22:47
15F:→ juicelover:推囉。 09/01 22:48
16F:→ juicelover:就是這樣子.....就是這樣子呀 09/01 22:49
17F:→ juicelover:其實說真的我跟b大也有同樣的感覺,很感慨。 09/01 22:50
18F:→ ilanese:改天有空時,來PO一下禪宗大師虛雲老和尚所說的一些禪宗法 09/01 23:13
19F:→ ilanese:門,禪宗還是有法可循的。 09/01 23:14
20F:→ ilanese:今年看了一下儒家的東西,有時候覺得歷代儒家學者有些在靜 09/01 23:16
21F:→ ilanese:坐的程度還是不差的。 09/01 23:17
22F:→ ilanese:即使是大圓滿、大手印這種密宗最貼近禪宗的法門,也是丟個 09/01 23:18
23F:→ ilanese:「樂、明、無念」的一個最基本的目標給你去印證。 09/01 23:19
24F:推 ilanese:我自己是認為各派還是有個最基本的共同證量,那就是入定了 09/01 23:26
25F:→ ilanese:,基本上佛教對初禪「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種禪支 09/01 23:27
26F:→ ilanese:同時俱存的定義,算是比較完整的。 09/01 23:28
27F:→ ilanese:這篇大致有描述一些,文章代碼(AID): #1CPk88WO 09/01 23:29
28F:推 yule1224:儒家的耶 讚 09/02 04:54
29F:推 yule1224:可以給我們一些儒家靜坐的東西嗎? 市面上好像很少看到 09/02 04:57
30F:推 trueamour:一般認為,儒是道末,四書五經皆是儒家講述如何在道的根 09/02 14:12
31F:→ trueamour:本上處事,但到了大學又一句"止定靜安慮得"安插,了解核 09/02 14:14
32F:→ trueamour:心的觀念,才不會流散無窮,這個也對,那個也對。 09/02 14:15
33F:→ ilanese:邵康節先生的一句:「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09/02 16:17
34F:→ ilanese:就夠瞧的了。 09/02 16:17
35F:→ ilanese:據《宋人軼事》說:邵雍每當「天色溫涼之時,乘安車,駕黃 09/02 16:19
36F:→ ilanese:牛,出遊於諸王公家,其來,各置安樂窩一所,先生將至其家 09/02 16:19
37F:→ ilanese:,無老少婦女良劣,鹹迓於門,爭前問勞,凡其家父姑妯娌婢 09/02 16:19
38F:→ ilanese:妾有爭競,經時不決者,自陳於前。先生逐一為分別之,人人 09/02 16:19
39F:→ ilanese:皆得其歡心。饜飫數日。復游一家,月餘乃歸。」 09/02 16:19
40F:→ ilanese:一個人靜坐修道有成就算了,還能搞到人人都喜歡他,真是奇 09/02 16:20
41F:→ ilanese:人一枚。 09/02 16:20
42F:推 jim1780r:哈哈,邵雍真有趣!! 09/02 20:27
43F:推 yule1224:邵雍有趣的那段我看不大懂,誰可以說一下故事內容壓 09/02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