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tation 板


LINE

※ [本文轉錄自 soul 看板] 作者: skywingsc (-=*= 光音天 =*=-) 看板: soul 標題: [轉錄] 道教傳統內丹修煉築基法 -- 田誠陽 道長 時間: Tue Sep 11 01:14:30 2007 道教傳統內丹修煉築基法 --靜功法 田誠陽 按:田誠陽道長,1982年在山東青島嶗山學道,是恢復道教之後第一批入教的年輕道教職 業人員。先在嶗山隱居七年,從事道家修煉,並且雲遊全國各地,尋訪高真大德。1989年 調入中國道教協會,現在中國道協道教文化研究所工作。田誠陽道長親身研究中華傳統道 家修煉十六年,是道教修煉法脈的繼承者和開拓者。多年以來,他撰寫了一系列有關中華 道教文化和道家修煉的文章和書籍,受到海內外道教信仰者和氣功愛好者的普遍歡迎。近 期田誠陽道長已經完成"中華道家修煉專著系列"的三部丹書,為《修煉入門》(17萬字) 、《中華道家修煉學》(55萬字)和《仙學修煉與長生》(27萬字),共計九十九萬字。 這裏刊載的道教傳統內丹修煉築基法《靜功法》和《吐納法》,即是摘自田誠陽道長所撰 修煉專著之中。 築基,是道家修煉的入手功夫。就好像蓋房子一樣,先要打好地基,才能修造完成,因此 謂之"築基"。築基堅牢,房子才能造得穩固高大,喻之丹功,先要堅固自身形體,充實本 元,然後修到高深層次,才有足夠的保障。因此築基功法,為內丹修煉之關鍵,直接關係 到今後修證的高低成幾,十分重要。 築基功法,通常說是"百日築基"、"百日功靈"。意思是說城要一百天的時間,才可以完成 築基的功夫。但只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隨著每個人身體素質和悟性(理解能力)以及環 境因素的影響,並不一定就是一百天,也可能兩個月、四個月或一年不等。 對於一般人學道而言,作為修煉築基的實際行持考慮,從事這步功夫,可以進行一百天的 時間作為保障,一般能夠達到築基的預期效果。 一、靜功總說 道家修煉築基法,先從開始。其實修煉過程的每一小功夫,都離不開靜功的作用。無論是 起初入手、最末了手,還是蹭過程的各個環節,其中每一個不同層次和同一層次的不同側 面,都是靜功在起主導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煉總的稱為靜功。 靜功,在道家修煉功法之中,是最為基礎的東西;而在氣功之中,屬於高層次的功法。內 丹與氣功的層次之差異,由此可見。 二、靜功之道 1、靜功的外在動作 道家修煉,歸根結底是要修煉內在的精、?、神三寶。因此外在姿勢動作,並不重要。只 求能夠做到頭脊正直、舒適自然,即是最大原則。 靜功的採取坐式、站式或臥式,或散步亦無不可。各種姿勢的要點如下: 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於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盤腿坐在床上,盤坐困難 者可先在座下墊個枕頭;兩手相疊,大拇指相抱成太極圖形狀,置於丹田即可,或者手撫 兩膝亦可。 站式,自然站立,雙膝微屈,兩手疊放丹田,或垂於體側均可。 臥式,一般為側臥,一手曲肱枕頭,拇指與食指分開,耳朵置於虎口處,以使耳竅開通; 另外一手置於胯上,或放於丹田;兩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勢,與兩手剛好相反。 散步之時,應當選擇在人少安靜的地方,公園或者大一點的庭院之內,沒有其他干擾,而 且道路又比較平坦。緩步徐行,如飄雲端。散步之時,可以用靜功之中的聽息法,但是不 要閉眼睛。 選擇一種姿態式做好之後,開始煉功。對於外面動作,行修要點如下: (1)全身放鬆,無論採取何種姿勢,均須全身放鬆。這個放鬆,不是軟作一團,須要保 持頭脊正直,以利經脈通暢;但也不要成為硬挺,變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於放鬆,亦會 阻礙經脈的暢通。放鬆的做法,首先要求雙肩下沉。一般人平時身心緊張而不覺察,動作 上就不符合放鬆的要求;現在我們做修煉功夫,首先從動作上調整過來,自然就能進入放 鬆的狀態。 (2)雙目垂簾,垂簾即微閉之義。為什麼需要微閉雙目,因為睜開眼睛容易滋生雜念, 全部閉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於煉功。微閉之時的口訣,就是"睜三閉七",即睜三分 閉七分。具體做法從前皆是口傳,在這是明白說出就是眼皮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 能辨清為度。 (3)舌頂上齶,兌為口,丹經上又謂之"塞兌",即抿口合齒。舌頂上齶的做法,從前也 是秘傳,要把舌尖反卷過來,以舌尖底面頂到上齶部位。因在人之上齶有兩個小窩,叫做 "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故此煉功必須堵信如同嬰兒哺乳之狀。 (4)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隨著靜功程度的為斷深入,鼻息應當逐漸做到 深、長、勻、細、微。 (5)兩手抱訣,兩手的掐訣,道家稱為"太極八卦陰陽連環訣",又稱"太極訣",這個在 從前都是師徒這間秘密相傳,因而世人罕知。兩手抱訣這時,男子左手抱右手,女子右手 抱左手。因為男子左的為陽,女子右手為陽,故以陽手居外,而陰手的居內。外面陽手的 大拇指交叉,就是一個"太極圖"的形狀。如此相抱,則人身之陰陽二氣,自然接通,片刻 之後,兩手感到發熱發脹,奇妙無比,即是二氣接通之效。 2、靜功的內在法訣 (1)聽息。 靜功的目的,在於入靜。入靜的含義,就是指身心安靜下來。為了達到入靜的要求,首先 必須去除一切雜念,這是靜功築基法最為關鍵的一大原則。 但是人們的思想習慣,大腦總是在不停地考慮問題,即使睡覺也會做夢,要它一旦停止不 動,很難做到。為了達到入靜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創立了許多法門,如聽氣、坐忘、守 一、數息等等。比較起來,以道家莊子所講"心齋"之中,談到的"聽氣"法為最好。 所謂"聽息",就是聽自己的呼吸之氣。前面我們說了,靜功要求自然呼吸。聽息的方法, 就是兩耳內聽,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去聽自己的呼吸之氣。 初步入手只用耳聽,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謂"聽息",要求兩耳返聽於內,好像是聽呼吸出入之聲。但是呼吸出入,本來要 求無聲。所言"聽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內注,專心養靜;並非死死去守耳竅,也不是去 聽呼吸的聲音。"聽"的意思,就是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隨著一呼一吸的路線,慢慢 似聽非聽地去做,這就算是對了。至於呼吸的快慢、粗細、深淺、長短,都要順其自然變 化,不要用意念去強行支配。 聽到後來,心息相依,雜念全無,連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漸也就到達"入靜"的境界。 (2)觀光 "觀光"之法,是道家秘傳的修煉法門,從前秘而不授,皆為師徒相傳。觀光的作用,就是 為了煉性。吾人之性,原為虛無一光,在下生之前,來自宇宙。因此這時煉性的根本方法 ,謂之性功。有人以為道家所講的"性"功就是道理,沒有功夫,是未得明師傳授性功之故 。 性之根,在於兩眉中間之一竅。此竅來自吾人下生之前,因而稱為"祖竅"。 初先靜坐片刻,用前面所講的"聽息"法。身心入靜之後,即將兩目,似觀非觀,止於"祖 竅"之前。這個"祖竅之前",不在身內,亦不離身外,就在眼前約一寸二分的位置。 注意:所講"觀祖竅"之法,是為聚起自己的元性。元性聚起,自然就會見光。但是這個境 界是自然的,萬萬不可追求;如果追求,也會見光,但為幻境,非為真性。許多煉氣功的 人士,往往就是進入魔境,不自覺察,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須要用"若有若無,似 看非看"的意思,在無意有意之間,不可著意,又不可無意。自然而然,這就對了。 心神微微放於"祖竅",就能出現自己的性光。初則點點,飄移不定,其光微弱,不要管憶 ;開始似乎由外而來,發現之後,此時以心神稍微收攝之,凝定之,即以意照於白光中, 此為聚性之功;繼之由點而漸漸凝聚成片,片片而來,由外歸內,慢慢聚起;再繼之則時 聚時散,難以固定;如愚昧最後終於成為一片,而無波動,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 靜。 光是性有表現,觀光即知自性的聚散。光散性即散,光聚性即聚,光定生即定,光滿性即 滿,光圓性即圓。王重陽祖師當初描摹其形狀曰:"圓陀陀,光灼灼。"圓者,是言其沒有 不規則的形狀,灼者,是言其沒有黑色的漏洞,這樣才能到達"性光圓滿"的最高境界。進 入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備極高功德,就不可能達到。 觀光的功夫,雖用"觀"而其實不是在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修煉此功,須循序漸進,由 光小而到光大,由弱而到光強,從波動而以光定,從片片而光聚。亦有人修煉多日,兩眼 漆黑,而從未見光,故不可追求。 注意:以上所言,"聽息"與"觀光"之道。雖似有為,其實無為;無為之中,無所不為。雖 曰聽息,其實無聽;雖曰觀光,其實無觀。聽息無息,息聽於無;觀光無光,光觀於無。 無息之息,謂之真息;無光之光,謂之真光。由此參悟真靜。 三、經典論證 《莊子》第四篇"人間世"之中,借用顏回和孔子的一段話,揭示了道家"心齋"的高妙義諦 。"聽息"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借用聽息,可以進入心齋的最高境界。 《莊子》原文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 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淺釋: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不要胡思亂想。等到注意力集中起來之後,就可以用" 聽"字法訣。但又不是用心去聽,而是用"氣"去聽。到了這樣的境界,耳聽的作用早已停 止了,心也與氣合而為一,沒有知覺了。"氣"的本質是虛的,正因為"虛"所以才能容納物 體;只有"道"才能把"虛"集合在一起。功夫如果能夠做到心同太虛,就是"心齋"的境界了 。 以上功夫,本是層層遞進逐漸深入的,蹭本無所謂階段。為了初學做功者容易入門起見, 現在整體功夫之內,劃分幾個不同的步驟,然後再加詳解如下: 第一步,"若一志"。"若"字當作"你"字解,"志"就思想,也就是注意力,"一"就是注意力 集中在一起。當你開始做功夫的時候,心中的注意力要專一,不要有雜念干擾。如果不能 夠把雜念掃除乾淨,功夫很難做到好處。 第二步,"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等於"毋",也可以作"勿"解釋,是不要的意思 。"之"是代名詞,指所聽的對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就可以開 始做功夫,就是運用 "聽"字的口訣。普通人所謂"聽",本來是用兩個耳朵,去聽各種各 樣的聲音。這樣人們就會發生疑問了,既然說是"聽",必然應當存在去聽的物件,如果說 不是去聽聲音,那麼要聽什麼?這個問題,在各家注解之中,難以找到明確的答案。現在 特別指也,起初下手,就是聽鼻孔的呼吸之氣。凡是呼吸系統正常而且不存在障礙的人, 鼻孔氣息都不應當發出聲音,這一點對於修煉來講尤其應當做到,所以才說:"無聽之以 耳。"雖然說是沒有聲音,但是自己卻能感覺得到鼻中的氣息一也一入,或快或慢,或粗 或細,即使雙耳失聰的人,也有這個體會,所以才說:"而聽之以心"。 第三步,"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這裏又會讓人產生疑問了,"心"是有知有覺的,還 可以說上一個"聽"字;"氣"是沒有知覺的,為何還要用它去聽?"心"所聽的物件又是什麼 ?如果說用"氣"來"聽",這句話在理論上講不通。究竟真正的含義是什麼?答案應當是, 聽息的功夫做得時間長久之後,"心"和"氣"已經打成一片,分不開了,此即丹經所謂:" 心在氣中而不知,氣包心外而不曉"的一種境界。這時的"氣",已經不能作為用"心"去聽 的對象了。不能再說用這個"心",去聽那個"氣",所以才說"無聽之以心"。此時身中的" 心"和"氣"雖然團結在一處,但是尚未達到混融境界,還稍微有些知覺。繼續深入做下去 ,並不需要多少時間,自然就能做到完全無知無覺了。從有知覺到無知覺這一暫時的過度 階段,與其說是用"心"聽"氣",使"心"和"氣"互相對立,不如說是以"氣"(中的心)聽( 心中的)"氣",使"心"與"氣"二者之間泯去裂痕,變為融合,所以說"聽之以氣"。實際上 說是在"聽",就已經包括有"心"的成份在內,說是用"氣"去聽,即是"心"和"氣"同時在聽 ,二者合而不分的情況。在這裏雖然還是在說"聽",實際上已經不再著意於聽,一切化為 自然。成為自然的"聽",雖"聽"亦是自然,是用無 "心"而聽了,因為此時"心"和"氣"已 經合為一體了。 第四步,"聽止於耳,心止於符。"初步下手做功夫,關鍵在"一"字訣,即注意力集中在一 起的功夫。等到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之後,就要注重"聽"字訣了。隨著功夫程度的進度,假 使長久的抱住一個"聽"字不放,反嫌過於執著,所以最後要用"止"字訣。所謂"聽止於耳" ,就是叫人不必著意於"聽"了。此時的功夫已經逐漸入於混沌境界,心與氣合為一體,心 中的知覺已不起作用,心已合氣,氣無知覺,故心僅合氣而已,所以說"心止於符" (符 即符合,符合於氣)。此中心氣合一的狀態,雖無知覺,還有自我,進一步做到忘記自我 ,皆歸於"虛",才是真正入靜,築基功夫到此完成。 最後一步,"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從"一"、"聽"、"止"等境 界,由淺入深,一步一步經歷過來,最後就達到了"虛"的高層次。進入這一層次,"心"與 "氣"皆化為虛無,是從無知無覺,進入忘記自我,而後又從無我,進入空洞太虛的高妙境 界。這個"虛"是從無知無覺以後自然得到的,不是有意識製造出來的,如果做功夫的時候 ,心裏想著要達到"虛"層次,反而高"虛"十萬八千里了。全部"心齋"的義諦,是由後天返 還到先天,到此進入最高境界,已為先天。所以最後一步功夫,就要到先天境界之中去體 悟,虛與道合,是為得道。然則莊子所謂"心齋"的義諦,在於直指大道,這已超出內丹築 基所要達到的目標了,修煉內丹的層次與此有所不同。因此築基法中的靜功,只求達到第 四步"心氣合一"的境界,就是築基的最高層次,已足夠了。最後一步"心氣入虛",倘無悟 道功夫為基,恐入空亡境地,反為修煉大礙。 "觀光"的方法,在古代道書上面又叫"回光";聽息之法,在古代道書上面又稱"調息"。因 此此入所講的靜功修煉法,古人又稱為"回光調息"。 《丘祖秘傳大丹直指》論述"回光調息"說:"其法自兩眼角收心一處,收到兩眼中間,以 一身心神,盡收此處,所謂'乾坤大地一齊收來'是也"。 回光之法,還有另外的含義。是在觀光之後,還要將此光照入下丹田,進一步再去做煉氣 的功夫,這個須要和築基的第二步功法 吐納結合煉習,在吐納法中再作論述。 四、靜功止念法 靜功的關鍵,在於入靜;入靜的關鍵,在於止念。止念就是去除心中的雜念,然後一心一 意地去做靜功。往往有的人,平時不覺自己腦海之中存有雜念,及至靜坐之時,什麼念頭 都來了。只有通過靜功止念之法,去除雜念,才可能把靜功做好。 止念之法,可以分為兩種情況講述: 1、平時如何止念 我們所講的修煉法,是一個廣義的概念,這和一個的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即一天二十四 個小時都可以進行修煉聯繫在一起,當然收益最大。相反,如果一個專門靜坐之時一本正 以,下坐之後又去胡思亂想或者大動肝火,不光靜坐得到的益處就此賠個一乾二淨,再去 煉功肯定也不會煉好。所以,一個人的煉功生活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要想把止念的功夫 煉好,就要在日常生活之中注意修心、修性、修德、修念。對於在外部環境之中,平時如 何才能做到修養心性?自己內部的心態修養,如何才能保持開闊的胸懷和豁達的人生觀? 這一方面,道家的處世哲學和為人之道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借鑒。為此,筆者在此講述道 家的三項準則: (1)欲正人,先正已;欲人敬,先敬人。 為了處理好人際關係,保障個人的功修,著先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這句話的意 思是說:想要修正別人,首先就應當修正自己讓別人接受;想讓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 應當尊重別人。這樣一種推已及人的人生觀,並非是一種軟弱無能的表現,也不是一種自 賤自卑的消極態度,而是表現也一種發自內心的曠達胸懷,以道德心,文明待人。 以便 排除一切外來干擾,精進修持自己的功夫。那麼,如果修正不了別人,也沒有必要生氣上 火,相反正是修正自己的良好契機。這種事情本身,就是對於靜功修持者的一種考驗。只 有在實際生活之中不斷磨煉心性,才能逐漸增益自己的功修。古人云:"大隱居塵"、"何 必深山守靜孤",就是這個道理。 (2)事情則應,事過則忘。 人生在世,每天都有許多事情要做,那麼,如何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呢?就是要在事情來 了之後,應當不慌不忙地坦然去做,並且儘量爭取做得圓滿無缺,這樣心中就不會留下遺 憾。同時,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要去考慮其他的事情,如果背著其他的負擔去做一 件事情,就不一定能把這件事情做好,也許節外生枝,反而更加增添了另外的麻煩,同時 也擾亂了內心世界的平靜。事情完成之後,有了空閒,就把這件事情徹底忘掉,心中不留 任何負擔,就像沒有發生這件事情一樣。這樣事後無心,即可心中無事,思想上沒有負擔 ,雜念也就同時跟著減少,無形之中功修隨之精進。 (3)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一般人的心理,自己得到什麼就會歡天喜地,自己失去什麼反而煩惱憂傷,自己的心成了 外界事物的奴隸,不能自已做主,可是自己又不覺察。修煉的人,內心的境界高尚,一塵 不染,萬慮皆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一般所自己認為的得與失、禍與福,其實都是自己心中想的,掩蓋了自己的本性真心。而 且二者之間的關係並不絕對,可以相互轉化,老子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中國古代有"塞翁失馬"的典故,說是邊塞有位老人,他的一匹馬丟了,鄰居很替他著急, 他卻不以為然地說:"也許這是一件好事。"後來這匹馬自動回家了,並且帶來一匹馬,鄰 居又向他祝賀,他卻不以為然地說:"也許這不是一件好事。"後來他的兒子騎這匹馬把腿 斷了,鄰居又替他難過,他卻不能為然地說:"也許這不是一件壞事。"後來邊疆徵兵上前 線,他的兒子由於摔斷了腿,就沒有被拉去當炮灰,這個故事說明瞭"禍福無常"的道理, 得到了也不一定就是失去了也不一定會是壞事,得與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關鍵是身心不 應當為外界事物所役使。對於修煉的人來說,應當跳出世俗圈子,不為外稱所動,以保持 身心清靜,增益功修。 從以上所述幾點可知,道家修煉與流行氣功不同,修煉首先要求人們應當做一個有道德的 人,做一個高尚的人,也可以說是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先盡人道,再修仙道。修煉有著嚴 格的道德標準,即人道為丹道之基,無德則不能培道,這一根基,決定了道家丹法修煉的 現實性與真實性,仙道貴實,絕非空談。這與宗教家的神權迷信和玄學家的口頭空談大異 其趣,不可同日而語。 2、靜功如何止念 初做靜功,雜念紛擾,這種情況對一般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因為心中有念,早 已成為人們的一種心理慣性。以至於有錯誤地認為,心中無念的境界根本不可能達到。其 實平時不覺得心中有念,乃至做功之時始覺念頭攪擾,這已經是心中初步進入靜態的一種 標誌,因為惟其心中有靜,才能體會到念頭之動。那麼,對於這些起伏不定的念頭如何處 理,才能達到一念不生的入靜狀態?據筆者的經驗,這裏講述幾種道家修煉所用的辦法: (1)有念即止 靜坐之中,始終保持警惕,如有雜念生出,隨即除去,這樣使前念消除,後念不生,當下 無念,即是清靜。或者有的念頭,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比如明天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情, 那麼可以考慮一下,有了結果馬上停止。這樣心中不抱負擔,停止這後一般不會再來。倘 若還有其他事情需要考慮,仍用這個辦法解決之。實在考慮不好的問題,就先放下再說, 不必苦思冥想,耽誤做功。這樣逐漸減少,自然達到無念的地步。老子《道德經》曰:損 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損者減少之意,無念即無為境界。 這種做法的好處,比較便於掌握。就怕雜念太多,腦子不斷地思考問題,此起彼伏,按下 葫蘆又起瓢,弄得不可招架,一旦急躁,雜念更多。所以還不算是上善的方法,但在一般 人可以試行,短時間內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2)收回忘掉 這種方法,屬於心法,需要有點司性才能做到。靜坐之時如有雜念,即用微意歸身內,然 後忘悼,一忘而雜念自無。可以想像自身如同大冶洪爐,熔化一切物我念想,所有雜念如 似雪花片片,入爐即為消熔。這樣雜念生出,即收歸身內,"忘"了之後,化為烏有。遂生 遂收,遂收遂忘。漸漸導心入靜,自臻清靜無為之妙境。為什麼說修煉需要悟性,這個" 忘"字需要"悟"(領會)了才能做到。所謂"忘",非是一般人什麼都不知道的傻忘,乃是 對於自性心性層次的一調節,即由雜念叢生的心境,移入一念不存的靜地。馬丹陽祖師曾 言:"無心者,非同貓狗蠢然無心也。務在存心於清靜之域,耐我邪心也。故俗人無清靜 之心,道人無塵垢之心,非所謂俱無心而與木石同也。"此中"無心"即"忘"之本義,"邪心 "即邪忘之心,可見"忘"字,非貓狗蠢然之忘,亦非俗人無心之忘,乃是修煉所要深入所 要深入的一種境界。以"忘"的境界來行持入靜,這是道家內丹獨有的心法。 (3)順其自然 這種方法,是一種易簡法門,即不加任何意念,自然入靜。假若浮游亂想,縈繞心懷,雖 然雜念不重,但是暗裏許多,一時分辨不清,如同亂絲無頭,用"有念即止"法難以清理, 用"收回忘悼"法難以控制。這時就不用管他,只須自己靜坐不動,順其自然,聽其自生自 滅。只要自心將其置之不理,這些雜念也就成為"假想",因為念自心生,心中靜坐不理, 雜念失去市場,也就無奈我何,只有仍歸自心,化為靜念。在做功夫中只要身體穩坐不動 ,任他雜念自動起伏,經過一段時間的"假想"之後,雜念自然也就慢慢地平息下去,而自 然歸於清境。中間猛然一覺,雜念全消,此時身心自靜,舒暢難言。就象不聽話孩子,淘 氣玩耍,大人勸其回家安份,反而和大人較勁,這時索性不去管他,等他玩累玩乏之後, 無處可去,不用勸說,自然乖乖地回家了。這種順其自然的辦法,有一點須要注意,倘係 惡念,必須馬上用第一種辦法除掉,決不姑息,否則其害更烈。 以上三種辦法,以最末一種辦法為上善之法,第二種辦法為中善之示。因為做功夫的時候 ,雜念紛擾,已經夠人厭煩,再加上去除念這個心念,又是一個念頭。譬如兩個人在那裏 吵架,已經鬧得不可開交,難分難解,旁邊又添上一個強制勸和的人,三個人鬧成一團, 如何能夠解決問題?勸和原是好意,總要等他們二人火氣將消,再用巧妙的手段打動人心 ,則一勸自然平息。如果勞神費力,強迫壓制,手段未免太拙。但是這些用法者要因勢利 導如果兩人爭吵激烈,非用強迫不可制止,也未必不可強制使之平息。比較起來,上述的 三種方法,第一種"有念即止",屬於意念法;第三種"順其自然",屬於無意法,我們練習 止念入靜的功夫,當然以不動意念(或微用意念)者為優。故以第一法為下善。根據實際 情況,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五、靜功之層次 靜功築基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身靜,身體不動謂之身靜。 起初做功夫的時候,不論是採取坐式、站式還是臥功,總要周身放鬆,不使身體存在局部 的緊張,亦不讓其有絲毫的拘束,腰帶可以松一松,鞋也不要系得太緊,不宜穿過緊的衣 服,更不要存在緊張的情緒。身體放鬆之後,自己感覺非常的舒適,做得恰到好處之時, 練功時間雖然長久,自己心中並不厭煩,身上也沒有坐立不安、難以忍受的情況,能夠坐 得住,坐得輕鬆,這樣就是肉體已經得到安靜了。這種境界,謂之"身不動",即身靜。此 為靜功之初層。 2、心靜,念頭不動謂之心靜。 做到身體安靜之後,思想上的束縛尚未解除。這時,要用"聽息"的方法,做到以心聽氣, 心氣合一。此時心無雜念,萬緣放下。以往事情不回想,眼前事情不牽掛,未來事情不打 算,大腦神經完全進入休息狀態,這樣就是精神世界得到安靜了。心中起念,謂之"心不 動,即心靜"。此為靜功之中層。 3、意靜,不知有我謂之意靜。 心中做到無念之後,功夫尚未徹底。此時還有一個自我存在,心中並未完全乾淨。更進一 步,由心氣合一,逐漸做到忘記自我,入於混混沌沌的境界,似乎睡著一樣,什麼也不知 道,並且也不是做夢,此時當然不知有我,進入"忘我"的境界。一般人睡著了還要做夢, 夢境中依然有一個"我"的境界。一般人睡著了還要做夢,夢境中依然有一個"我"在那裏活 動,凡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男女、金錢、名譽、地位、利益、爭鬥、煩 惱等等,見景生情,心旌搖曳,醒時也許有把握,夢中全都無把握,不能做到自己對自己 說算,這樣不能算是真正的忘我,所以做靜功,一直應當做到忘我一層,才是真正的入靜 。忘記自我,謂之"意不動",即意靜。此為靜功之高層。 一般人講靜功,最多講到念頭不動,即心靜的境界,只能到達中層。氣功家講靜的念頭把 握,僅能維持身靜;而且強調用意念,不忍割棄,不過到達中層。道家修煉學之築基靜功 ,認為心靜並不徹底,由心靜進入意靜,方為靜功之高層。於此可見道家修煉學之高妙, 築基尚且如此,往上功夫之層次,更非一般氣功學說所能望其項背。除靜功之劃分為初層 、中層、高層之外,尚有最高一層,可以頓悟直超,即身得道。但這屬於修"道"一方面事 ,非修"丹"之範疇。故此略去不述,確定修煉築基法之靜功為三大層次。 雖然初層身靜、中層心靜、高層意靜之三層境界,看似簡單,其實並不簡單。內中所含奧 妙,直指修煉玄機。丹書云:"身不動曰煉精,心不動曰煉,意不動曰煉神。"可見築基 靜功的三大層次,已將煉精、煉?、煉神之功包攬無遺,成為一部性命雙修這大法。煉精 就是補精,煉氣就是補?,煉神就是補神。精?神三寶於是補滿無虧,直至"精滿不思欲,? 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的境地,而這也正是道家修煉築基法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總之,道家修煉築基之正法,就是靜功。靜功由"聽息"、"觀光"入手,入靜之後,聚合性 光。雖為修"性",其實不是單純的"性功"。此中奧妙,極為深刻。聽息之作用,在於聽, 而聽在耳,耳屬於腎,腎主?;觀光之作用,在於觀,而觀在目,目屬於心,心主神。故 此靜功之道,所煉的就是人身之神?。因此雖為修"性",其實不只煉性,乃為性命雙修。 功夫成就,自然神?合一,進入化境。 六、靜功與生活 靜功修煉成就的高低與否,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安排自己,以 保障修煉的效果,是一值得注意的重要方面。茲將其中較為主要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十個 方面: 1、環境方面與靜功 修習靜功,環境的優劣十分重要。俗話說:"環境決定人。"試看道觀佛寺,多建在山青水 秀、景色優雅的地方,這是作為修道所必須具備的地理要求。作為當今社會,人們的居住 條件受到各種限制。但是如果修習靜功,在環境方面就要有所講究。 做靜功時,應當選擇在植物眾多、空氣新鮮的地方。最好是在山海林泉之間,其次是郊外 曠野之處。如果在城市裏面,可以去公園,或綠地、或河邊、或河邊、或寺觀均可。這些 地方,環境較為優雅,而且一般較為僻靜。如果身居鬧區裏面,周圍有躁音污染的地方, 都不適合做靜功。有的同志認為"的廳"的高級音響,可以撞擊人的大腦,變得一片空白, 那麼什麼都不想了,可是其後仍然還是雜念叢生,可見這不是調節神經的最好方法。又如 人聲、車聲、吵鬧聲、買賣吆喝聲、機器轟鳴聲、歡慶鑼鼓聲、音響喇叭聲、戲曲歌聲、 小兒哭叫聲等等,都應儘量躲避。這樣才能使得環境清淨,利於入靜意識的培養。 2、嗅覺方面與靜功 嗅覺方面,直接影響到大腦神經,因而頗關重要。選擇做功周圍的空氣,應當十分新鮮、 乾淨,而且以自然氣味為佳。樹木花草茂盛的地方,比如森林、苗圊等沒有污染,空氣于 人更為有益。在瀑布和海灘的地方,由於水流的撞擊,空氣會產生一各負離子,對人有益 。根據道家的一種說法,上六時即子時至巳時(半夜11時至中午11時)為生氣,應當做功 ;下六時即午時至亥時(中午11時至半夜11時)為死氣,應當停止做功。 做功的周圍,不應當有灰塵、煙霧及其他一切穢濁氣味,如腐爛味、發黴味、污水味、汽 油味、廚房味、油漆味、化學藥水味、濃重化妝口味等等,均有妨礙。屋裏傢俱陳設越簡 單越好,擺放的東西越少,越容易根除不好的氣味。這樣才能使得鼻根清靜,從嗅覺方面 培養心神的安靜。 3、視覺方面與靜功 關於視覺方面,對於室內光線的明暗問題,古代修煉家很有講究,因為光線直接給人以心 理影響。大都強調陰陽調和,不使偏盛,所以說線太明和太暗,都不太合適。光線太明, 則易使神經興奮,雜念橫生,干擾入靜,因而不利於做功;光線太暗,又嫌其偏陰,容易 昏沉,亦不利做功。 對於初學做靜功築基而言,為了培養神經保持安靜,避免受到外界的刺激,可以讓光線稍 微偏暗一點,太明則不利於入靜。因此不宜對著直射的太陽光做靜功,室內燈光也不要太 亮。另外對於房間所用的油漆、粉刷、壁紙、窗簾等,皆宜用淺淡顏色,不宜用大紅大綠 的鮮豔色還有房間的擺設品,不應當有令人討厭的印象。這樣才能做眼目清靜,從視覺方 面培養心神的安靜。 4、氣候方面與靜功 氣候條件,由於是天氣環境的關係,對於做功的人影響很大,應當注意講究,氣候溫和和 清爽,可以幫助做功的進步;氣候極熱極寒,就會給做功帶來障礙。極熱到穿單薄衣服還 要出汗,或極冷到穿過冬衣服還不覺溫暖,可或梅雨天氣濕氣太重時,這些天氣做靜功, 都難以見到理想的效果。遇到狂風、暴雨、驚雷、閃電的惡劣天氣,也應該停止做功夫, 防止驚動心神。 正在做功的時候,如果趕上天氣太熱,就不應該讓電風扇直接對著自己吹,防止風氣進入 毛孔肌理,這樣會生病;如果趕上天氣太冷,最好不要在室內使用燒煤的火爐,因為煤爐 有個缺點,就是它能消耗室內空氣之中所含的氧氣,而缺少氧氣就會損害健康,對於有病 衰弱的人尤其嚴重。如果一定要升火爐,切記不要把門窗關得太緊,以便函讓室外的空氣 流通進來;但是又要防止冷風直接吹到身上,以防傷風感冒。現在的好處,就是許多地方 冬天都有暖氣,因而避免了燒煤爐的缺點。但是暖氣太熱又會造成空氣乾燥,也會影響到 肺部的功能,對呼吸不利,這樣可以在室內暖氣上放一盆水,或有條件用空氣加濕器。 總計一年之內,沒有多少日子是好天。今天是好天,明天也許又會變成惡劣天氣,所以學 做靜功修煉的同志,如果遇到天氣合適,就應當及時用功。人生苦短,切莫錯過良機。 5、飲食方面與靜功 日常飲食方面,因為一日三餐,不可偏廢,直接關係到身體健康,因而告別重要。對於學 習道家修煉的人士來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身體虛弱,就要注意補養;如 果身體強壯,就不宜吃太過肥厚的東西。 一般來說,含有蛋白質的各種食物,雖然對於身體有益,但是也要考慮能不能消化,否則 多吃反而有害。尤其是消化系統不良的人,對於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就不應該過量食 用。其他一切滋補性與營養品食物,也要搭配適宜,避免造成過量。不衛生的零碎食物, 應該禁止。 暴飲暴食,都不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況且吃得太脹太飽,佔據氣的空間,也不利於做功 的入靜。晚上不要吃得太飽,以免夜間睡覺破壞氣機。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口腹之欲,造 成損害健康的大事,實是不合算。 在飲食的口味方面,注意調味不要過於濃厚,酸、甜、苦、辣、咸諸般味道,都應該比起 平時口味再加淡薄,這樣利於培養身心的安靜。過分鮮美的味道,也不合適。白煮清蒸的 食物應該多些,煎燒烹炸的食物應該少些。煙酒這類東西,最好能夠徹底戒除。這樣就能 在飲食口欲方面做到淡泊,從而培養身心方面的安靜。 6、人事方面與靜功 生活在世間之中,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所以如何處理人事,以保障靜功的效果,是一個 值得研究的問題。 專門做靜功期間,應當摒去外緣為好,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干擾。在家裏正式用功靜坐的時 候,須要減少一切零碎瑣事。但是家中老小的有關生活問題,及自己經手所辦還未辦完的 事情,也要提前有個安排,免得臨時手忙腳亂,破壞入靜。 自從開始做靜功期間,親戚、朋友和有關來往,要減少見面和聊天,對於外界的事情要儘 量少接觸,主要心思用在身心上面。不宜多接電話、多寫信件、多看電視。如果擁有手機 和呼機,正在做功之時,忽然來了信號,滴答響成一團,如何還有心思入靜? 所以對於外面的人事,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安排,自己心中也不要去想這些事情。這樣才能 夠讓情緒得到安定,使自心經常處於平靜如水的狀態,做功夫也就比較容易入門,對於養 病的人更為有利。 再者,衛生條件差的地方,蝨子、跳蚤、蚊子、蒼蠅等也要消滅乾淨。否則,人事上做到 沒有干擾了,可是有幾個這樣的小東西進來搗亂,功夫也是做不好。 7、思想方面與靜功 在思想方面,對於一般人來說,做靜功期間,能夠達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很難。這樣就需要 平時在日常生活之中,注意少動念頭,加強對於入靜意識的培養。 可是一般人偏偏平時為各種各樣的念頭所纏繞,難得片刻真正清靜,即使在做一件事情的 時候,還在考慮著其他事情,生活被許多不真實的幻象影響,造成了無形的思想負擔,使 人們活得很累,可是一般人還不自覺察。 要想生活得真實,就要在平時注意去除各種各樣的念頭。這一來可以參考前面所講述的靜 功止念部分,尤其要注意平時如何做到止念。因為一個人專門做靜功的時間相對很少,許 多時間是在工作和生活之中度過,因此平時配合靜功進行止念功夫,非常重要。 如果一下子不可能全部去掉雜念,可以在平時逐漸培養"專一"的心念。專一,就是只想一 件事,幹什麼事情就想什麼事情,不要另外再想其他事情。比如正在做靜功的時候,思想 就集中在"聽息"和"觀光"的體驗上面;出外散步的時候,思想就寄託在周圍的景物和空氣 感受上面;每當吃飯的時候,思想就注意在飯菜的味道上面;練習太極拳之類的動功之時 ,思想就貫注在肢體的運動上面。 這樣做一事想一事,就能逐漸做到控制自己的心念,同時也能獲得生活和生命的真實體驗 。對於修煉靜功層次的提高,更會起到不可思議的推動作用。 8、讀寫方面與靜功 現代社會,紛紛擾擾,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寫字,也是一項極好的修養,對於做靜功能夠起 到良好的配合作用。 如果配合靜功的需要,把看書作為養性之用,可以隨意閱讀前人的道論、修煉著作、養生 文獻、山水遊記、筆記小說、笑話趣聞等,可以幫助領悟或放鬆心情;或者今人的氣功文 章也可參考,只是氣功方面華而不實的文章太多,要注意甄別。 浪費腦筋的書籍,如苦澀的理論性著作,或怪味的文學書籍,對於入靜不太有利。帶有複 雜演算法和許多數目字的專業書籍也會妨礙入靜的培養。 這中是針對一般離退休或閒職人員而言,如果學生功課或者工作需要,運用腦力不可避免 ,就不可廢棄專業。而用靜功調節腦力,反而智慧上的開發大有幫助。 9、動作方面與靜功 靜功是以身心二者完全休息為原則,對於外部動作關係並不太大。行、立、坐、臥四種姿 勢的基本要求,前已有述,皆可根據個人的情況,隨意安排。 其中坐式,自腰以上,身體應當正直,不要彎曲,但也不要使用權勁地硬挺著;四面要淩 空,不要有依靠。總之做功之時,無論何種姿式,均應保持頭脊正直,勿使五臟受到壓迫 。另外注意全身儘量的放鬆,這樣才利於達到完全入靜的境界。 為了配合靜功的需要,也可以同時兼煉動功,以做到動靜結合,但是應當靜功多而動功少 。古人云:"有動乎中,必有其靜。"是說動功對於引導入靜,亦有良好的作用。 10、靜功的時間安排 靜功的時間安排,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但一定要抽也時間作為基本保障,尤其對於初 學而言,更不可丟鬆。 一般來說,子(半夜11時至1時),午(中午11時至1時),卯(早晨5時至7時),酉(晚 上5時至7時)四個時辰,稱為"四正時",做修煉功夫最好,而且此時一般工作較少,便於 自我安排。 每天早晨3點到5點之間,正當睡眠的人都會醒來一次,這個時候起來做靜功也比較好,腦 子比較乾淨,容易入靜。其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有空閒時間隨意可做。 若用坐功,至少要做半個鐘頭,最多不宜超過兩個小時(對於一般人而言)。若用臥功, 則睡下之後不拘時間長短均可,可以在剛睡和臨睡之時,運用聽息、觀光的方法入靜;如 果睡到半夜,翻來覆去睡不著時,可以起身在床上做功,坐到又有濃厚睡意發生,身體支 持不住,然後再臥下,一定能夠睡個好覺。 只是在吃飽之後尚未消化之時(或吃飯之前腹中甚餓之時),不可馬上做靜功,亦不可馬 上倒下睡覺,應當使身體稍微活動(或先解決吃飯問題),過半個小時再做功夫。 以上十個方面的內容,用在靜功修煉上,自可培養心性,增益功修。即使不是專門從事修 煉,如能依照實行,亦必有祛病健身、延長壽命之效驗。 七、靜功與氣功 靜功著重在一個"靜"字,不必要在"氣"上做什麼功夫;氣功著重在一個"氣"字,未必就能 符合"靜"的原則。試看社會上各處所流傳的氣功,多數功法都要運用意念,不是用意念引 導行氣,或者動作、行氣、意念都混在一起。可見氣功的法門雖多,總是要用意念,然後 加上氣的動作。靜功則完全是靜,在氣上只是順其自然。並不用自己的意念去支配動作, 如果有意念使之動作,就失去了"靜"的意義。這樣對比而言,靜功比氣功的起點要高。許 多氣功把靜功作為本派的最高功夫。而在內丹法之中,靜功只是最初下手的築基功夫。由 此可見,靜功和氣功在層次上存在差別。 靜功和氣功之利弊,亦有所不同。氣功做得好的,能夠去病健身;做得不好,不但舊病不 癒,反會增添新病。靜功做得合法,自然能夠治好醫藥難愈的病症;做得不合法,身心也 能多少得點益處;退一步說,即使沒有大的效果,絕對不會又添新的毛病。可見氣功 有 利有弊,而靜功則是有利無弊。 有些氣功,雖在也有靜坐法。但就其本質而言,靜功是"靜"的一方面事,氣功是"動"的一 方面事,二者性質不同。氣功的靜坐法,不合內丹靜功之原則。氣功靜坐,身體外表雖然 坐在那裏不動,但是他們的思想在身中運用,沒有休息,雖然說是靜坐,實際上仍然屬於 動的一方面,算不得真正的靜功。 對於各種病症的治療而言,氣功的作用離不開靜功,離開了靜功,氣功的效果很難保障。 比如胃潰瘍病和神經衰弱,如果不用靜功。單靠氣功很難保證能有切實的效驗;假使不用 氣功,專做靜功也完全能夠痊癒。近些年來冶病效果較好的氣功,實際上總是包括有靜功 的作用在內,於無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關係甚大。病癒之後,一般人都認為是氣功的效 果,不知靜功在其中潛移默化地起到了恢復健康的主導作用,氣功只是輔助作用。因此在 治病方面,氣功和靜功不可分離,練過氣功的人士,進一步深造修煉築基之靜功法,對於 身體的健康長壽和精神境界的提高,都將會登上一個新的階梯。 八、靜功之行持 以上所談,基本上囊括了道家修煉靜功築基方方面面的問題。但是,恐有修習都對於具體 的實行,還有不明之處,因此作說如下: 主要一個問題,就是具體用功的時間安排。這一點已在"靜功與生活"第10條談到,就是每 天保持半個小時以上,堅持下去。一般來說,持之以恆,修煉一百天,就是"百日築基"之 功。可以完成兩大法門中所談到初步境界,時間可以選擇在早晨、晚上、中午、半夜之時 ,這時一般人都會醒來一次,因為經過睡眠,大腦較為乾淨,如果能夠起身靜坐,會有較 好的效果。 我們所談的靜功兩大法門,即聽息和觀光;三大層次,即身靜、心靜、意靜三層。如果一 定要說多少時間才能完成,這一點由於每個人秉賦的不同,一定會有所差異,因此不好硬 性規定,即使築基百日之說,也不過是大概需要一百天而已。不過若為學道者方便起見, 在百日築基的階段之內,專以靜功修習,可以勉強規定一個時間的次第,以便體驗修習的 功效。 因為聽息和觀光兩大法門,聽息經常的做法,觀光的時間不可能限定多少時間就能見光。 這個要根據每人的情況,才會出現。也許最初養靜,就能見光。一般來說,能名達到第二 層次"心靜"的階段,就會見光。因此我們只能從靜功的三大層次,勉強劃分時間如下:前 半個月,專修第一層次"身靜"。聽息必須要聽,觀光順其自然。 中間一個月,專修第二層次"心靜"。聽息仍舊堅持,觀光有之即觀。 後一個半月又十天,專修第三層次"意靜"。聽息、觀光,無心用之即可。 如此分段,在具體個心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比較容易把握。聽息之法堅持要用, 觀光之事不可追求,開始是有心而用之,以後均歸於無心。對於三大層次,修第一層時不 管後二層,修第二層時不管第三層。在限定時間之內,只體悟一個層次的效果,這樣逐層 遞進。 另外,做功者應當經常閱讀本文,反復理解,以求自悟。即使看不懂也沒關係,先將其大 意含藏心中,不知不覺在做功之中,將會發生不可思議的潛化作用。 轉貼自:http://www.taoculture.org/ --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 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 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大乘超三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45.242
1F:推 luzifur:陳櫻寧大師好像有隨手寫一本小小篇的談靜功的也很實用 09/11 01:16
2F:→ luzifur:但我忘了叫什麼書名了,當時他隨手寫給精神治療院作指引 09/11 01:17
3F:→ skywingsc:請問路大,陳攖寧大師所寫那本是否叫作《靜功療養法》? 09/11 01:22
4F:推 luzifur:對 你說了我才想起 09/11 01:23
5F:→ skywingsc:若是的話,我手頭也有,網路上也可以找得到資料。 09/11 01:26
6F:→ skywingsc:需要順便轉貼上來嗎? 09/11 01:26
7F:推 luzifur:我找到了 已貼出來... 09/11 01:37
poopoon:轉錄至看板 Jin-Dan 09/11 09:14
8F:推 mailchinger:轉貼道版歐 感謝天空大人 09/11 11:32
mailchinger:轉錄至看板 Taoism 09/11 11:33
9F:推 savons:光大...是天賦那個光大嗎??? 09/12 02:03
10F:→ skywingsc:↑斗喜襪..... 09/12 09:16
11F:推 savons:這種好東西怎嚜沒在天賦看到呢?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會用PTT啦 09/14 01:5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82.92.121







like.gif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icon.png[問題/行為] 貓晚上進房間會不會有憋尿問題
icon.pngRe: [閒聊] 選了錯誤的女孩成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張
icon.png[心得] EMS高領長版毛衣.墨小樓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龍隔熱紙GE55+33+22
icon.png[問題] 清洗洗衣機
icon.png[尋物] 窗台下的空間
icon.png[閒聊] 双極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車]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門
icon.png[討論] 能從照片感受到攝影者心情嗎
icon.png[狂賀] 賀賀賀賀 賀!島村卯月!總選舉NO.1
icon.png[難過] 羨慕白皮膚的女生
icon.png閱讀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問題] SBK S1安裝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舊woo100絕版開箱!!
icon.pngRe: [無言] 關於小包衛生紙
icon.png[開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簡單測試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執行者16PT
icon.png[售車]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戰33 LV10 獅子座pt solo
icon.png[閒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購教學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產版官方照無預警流出
icon.png[售車] Golf 4 2.0 銀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籃汽座(有底座)2000元誠可議
icon.png[問題] 請問補牙材質掉了還能再補嗎?(台中半年內
icon.png[問題] 44th 單曲 生寫竟然都給重複的啊啊!
icon.png[心得] 華南紅卡/icash 核卡
icon.png[問題] 拔牙矯正這樣正常嗎
icon.png[贈送] 老莫高業 初業 102年版
icon.png[情報] 三大行動支付 本季掀戰火
icon.png[寶寶] 博客來Amos水蠟筆5/1特價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鮮人一些面試分享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麒麟25PT
icon.pngRe: [閒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創漫畫翻譯
icon.pngRe: [閒聊] OGN中場影片:失蹤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問題] 台灣大哥大4G訊號差
icon.png[出售] [全國]全新千尋侘草LED燈, 水草

請輸入看板名稱,例如:WOW站內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