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inoHuang (政翔)
看板interpreter
標題Re: [口譯] 怎樣練口譯(聽力篇)
時間Sat Aug 25 13:17:33 2007
※ 引述《lovedenmark (邁向專業口筆譯員)》之銘言:
: 最近跟幾位朋友聊到,當學生談到練口譯,第一關就是聽力的練習。
: 那聽力要怎麼練了
: 開車聽ICRT?聽英文歌曲??看英文影集???打開美國之音當背景音樂????
: 以上的練習,基本上都是可以增加聽力的程度,只是成效的問題?
: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單字分為兩種1.active 以及2.passive.
: Passive 泛指當妳聽到一個單字,妳覺得ㄝ..好熟喔,但是記不起來。
: Active 當然就是你一聽到就知道意思的單字。
: 聽力練習也分passive 跟 active
: ---------------------------------------------------------------------
: 當在練習聽力時,如果只是聽過就算了,或是只是把他當成看小說的背景音樂,
: 這樣的練習就是屬於passive。 有沒有效?
: 有~大概一年吧。
: 『舉手!舉手!那如果我專心聽過一次,一天聽個30分鐘,算是active嗎?』
: 抱歉,還只是passive。
: 因為妳只是聽過去,沒有將訊息吸收,讓大腦以為妳真正聽懂了。
: 舉個例子,妳看過了一集連續劇,別人問妳在演什麼,妳可以回答出劇情大綱。
: 但事當別人問妳,主角說了哪些台詞,妳可能就無法回答,因為妳只是看過去,
: 並沒有真正吸收。
: 雖然妳花了很久的時間來練習,但事成效卻不是非常的好。
: ---------------------------------------------------------------------
謝謝L大的分享
但我個人認為在listening comprehension的部份
TESOL的角度是比較主流的
所以提出一些些所學和看法供參考
聽 說 讀 寫在定義上是四種language skills
其中聽 讀是"receptive skills"(接收技能)
說 寫是"productive skills"(產出技能)
廣為教學界所接受的silent period hypothesis(緘默期理論)
即是在描述,對同一個難度的語句來說,
學習者要receive,會比produce要容易得多
所以這兩類skills在同一個學習者身上會產生數年的斷層(緘默期)
而進一步論證在語言學習上,應先把重心放在receptive skills
不要急著強迫學習者produce一些不知所云的東西
關於passive和active兩種形容,
是以"能否運用在productive skills"
來進一步區別學習者認為自己"已經會了"的vocabulary之熟晰度
理論上來說,接收同一個passive word愈多次,
就愈有可能內化為active word而產出
所以對語言學習來說,這些skills至少是佔同等地位
沒有所謂receptive訓練是不好,productive訓練才好的說法
而一般所說的聽力訓練,重點應該在專注(concentration)和理解(comprehension).
如果沒有專注,大腦會刻意忽略,結果你聽到的只是嗡嗡聲
如果沒有理解,就像聽貓叫,聽一百年還是沒有辦法學會貓語
針對維持專注力,各位版友都知道有dictation可以用
張嘉倩老師也提過,如果沒有紙筆,shadowing也有不錯的效果
事實上,語言本來就是the more exposure, the better.
沒有一個native speaker需要擔心他現在使用的是哪一種skill
因為他們的exposure是我們的百倍千倍
而我們在exposure有限的情況下,才需要發展方法論,追求最有效率的學習
沒有誰對誰錯,因為大家都在往提升實力的路走,殊途同歸
謹和各位版友共勉
以上如有謬誤處尚請指正探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