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opololos (popololos)
看板historia
標題越的來歷推測
時間Tue Mar 1 17:33:44 2005
http://library.sx.zj.cn/gycslou/sxsz/3z1.htm
紹興有文字記載的人口歷史,可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的於越族。其來源,學術界尚無定論
。本卷第一章《民族》所列“越為禹後”說和土著說兩種觀點中,傾向於土著說,即為河
姆渡文化的創造者。秦漢以後,於越族逐漸與南下的漢族融為一體。從此,紹興一直以漢
族居民為主,少數民族居民數量較少。
於越族對紹興的歷史和現實的影響甚大。這種影響包括精神的和物質的,已經滲透到紹興
文化的各個層面和居民的心理素質。比如,紹興現在的城市是以句踐時。比如,紹興現在
的城市是以句踐時築的小城為基礎的,“越都”的名稱還在爭相引用;臥薪嚐膽、發憤圖
強的精神仍在激勵著紹興人民。凡此等等,對這一民族的研究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人口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春秋越國以來,紹興人口一向較為稠密,外來人口也
較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紹興自然條件優越,經濟比較發達,居民生活相對穩定。
反映人口狀況的人口數量、人口構成、人口生育、人口質量和婚姻家庭等情況,本卷盡
可能作一全面記載。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特別是古代,缺少較為規範、完整、系統
的人口資料,所以,各章之間的內容不夠平衡。1949年後,經過4次人口普查,資料豐富
,為編纂紹興當代人口志奠定了基礎。本卷附有圖表,旨在盡可能把人口的基本情況反
映準確,發展軌跡記述清楚。
第一章 民族
先秦時期,紹興地區主要為於越族的聚居地。秦漢以後,隨著中原漢族的大量南遷,民族
之間的互相融合,漢族在紹興占了主導地位。同時,也有少量的少數民族居民在紹興居住
。1978年以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多,紹興少數民族居民也有較大增加。
第一節 於越族
於越為我國古代活動在東南地區的一個部族,是南方百越族中最先進的一部分。其先民創
造了河姆渡文化。從春秋時期到戰國早期,他們又以現在的紹興為中心,建立了強大的越
國,成為浙江地區歷史的主人,在我國歷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於越族的來源,眾說紛
紜,主要有“越為禹後”說和土著說。“越為禹後”說認為,於越是夏禹的後裔,理由是
《史記》、《越絕書》、《吳越春秋》等古籍中都有關於禹巡狩會稽和死後葬於會稽的記
載。《史記‧夏本紀》雲:“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史記‧越王句踐世家》雲
:“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
越絕書》雲:大禹“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
吳越春秋》雲:“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於越,號曰無
餘。”但從古到今,有許多學者對“越為禹後”說持完全否定態度。東漢王充《論衡‧書
虛篇》雲:“禹到會稽,非其實也。”清代梁玉繩《史記志疑》中雲:“少康封庶子一節
,即緣禹葬於越偽撰,蓋六國時有此說,史公繆取入史,後之著書者相因成實。”今人學
者也提出種種異議。林惠祥《中國民族史》認為:“《史記》言越王句踐為夏禹之後,此
不過越人托古之詞。”陳橋驛《“越為禹後說”溯源》認為:“越為禹後”的傳說,實際
上是於越強大以後,為了軍事上、外交上和內政上的需要,而從於越內部有意編造和傳播
出來的。衛聚賢《吳越民族》一文認為:“夏是北方民族,越是南方民族,兩不相干。”
蔣炳釗《“越為禹後說”質疑》也認為:“夏民族和越族是分佈在我國不同地域,有著不
同的經濟生活、不同的語言以及表現不同文化特徵所形成的不同民族。”“越為禹後說不
僅在文獻上找不到可靠的證據,而且在考古文化上也找不出越文化和夏文化有繼承關係。
因此,我們認為越族不是夏族南遷遺民,而是主要由當地先住民發展形成的。
河姆渡文化發現以後,學術界都注意到它與於越的關係。學者們認為,河姆渡的原始居民
,很可能就是於越部族的祖先。河姆渡文化分佈在浙江甯紹平原和杭州灣一帶,距今在70
00至6000年之間。在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骨耜、木耜等農耕工具、稻穀遺存和令人驚歎不已
的木建築及藝術品,所呈現的生產力和文化水平之高,使“長江流域也和黃河流域一樣是
中華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這一論斷為人們所確認。於越先民所創造的河姆渡文化,對締
造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後因甯紹平原受到海侵影響,自然環境逐漸惡化
,於越先民又從平原退居山區,過著“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而給食”的遷徙農業和狩
獵業生活,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停滯時期。
於越在原始社會後期逐漸形成為民族。他們以會稽山地為中心,慢慢發展自己的生產和文
化。他們與中原王朝有著密切的聯繫和往來。早在商初,伊尹受湯命,下令周圍少數民族
以土特產朝貢,其中提到的“漚(甌)深”、“漚(甌)越”,指的是江浙一帶的越人。
西周初期,據今本《竹書紀年》記載:“周成王二十四年(約前1001),於越來賓。”《
左傳》記載,東周定王六年(前601年),楚與吳、越結盟。這時,於越已建立政權,並成
為春秋列國之一。後吳、越間多次發生戰爭。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越王允常死,子句踐
即越王位。隨著於越民族的發展壯大,其活動範圍不斷擴大,相應地族姓也不斷增多,同
時又有時增時減的情況。句踐立國時,于越族人活動的主要區域是以紹興為中心的浙江地
區。《國語‧越語》載:“句踐之地,南至於句吳(今諸暨),北至禦兒(今嘉興),東
至於鄞(今鄞縣),西至於姑蔑(今衢縣附近)。”按現在的地理位置,在今甯紹平原、
杭嘉湖平原、金衢丘陵地一帶。句踐三年(前494),越為吳所敗。句踐臥薪嚐膽,發憤圖強
,在句踐二十四年(前473)興兵滅吳,遷都琅邪,躋身中原霸主之列。當時,於越的軍隊和
居民也大量隨之北遷,人口分佈發生較大變化,地域又擴大到江蘇、山東等地。
於越遷都琅邪後,“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他們還“興師北伐齊
,西伐楚,與中國爭強”。在相互接觸中,於越受到中原民族的影響。越王翳時,從琅邪
遷都到吳(今江蘇蘇州)。《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載:“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
殺王無彊,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於徐州。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
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于楚。”但後來的學者對這條記載提出了異議。蒙文通在《越史
叢考》中雲:“自楚威王七年敗越,至秦始皇統一六國,百餘年間,越人活動之跡猶史不
絕書。越、楚戰爭亦時有發生。越且常與齊、楚諸國平列並舉。至楚頃襄王時,越猶北有
琅邪,,西有吳地。至始皇之時,猶能與楚、燕諸國合而謀秦。”陳橋驛《於越歷史概論
》亦雲:“越王句踐死後,於越在中原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其勢力之盛,與句踐時
代‘橫行于江淮之上’一樣”。“於越之所以衰落,從當時的外部形勢來說,當然是因為
有一些領土比它廣大、自然條件比它優越的國家,在力量上超過了它。但主要的原因,
還是因為宮廷的內哄。”三代君王被殺,國勢衰弱,士氣不振,民心離散,不堪一擊。楚
征服於越,客觀上促使越人與北方民族進一步接觸。
越王無彊被殺以後,於越作為一個部族,仍然沒有消滅,只不過暫時分裂成為若干支族,
由各支族領袖統率。《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王翦遂定荊
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秦會要訂補》卷六載,“始皇嘗曰:東南有天子氣。”
說明強悍好鬥的於越部族,到那時還不服秦的統治,因而造成這個地區的動盪局面。秦始
皇除了武力鎮壓、強迫移民等嚴峻辦法外,又採取“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
刻頌秦德””的懷柔措施,以調和民族矛盾。《越絕書》記載,秦始皇為了加強對越族管
理,“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囗故鄣。因徙天下有罪謫吏民,置海南故大越處,以備東
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陰”。從此,於越和其他越族,進一步與中原民族雜居,越族地
區也直接加入全國版圖,有了和中原一樣的郡縣建制。漢武帝時,漢族大舉南下,並效法
秦始皇的辦法,將越人遷到中原地區以便管理。至此,於越除大部分還留在原住地區外,
部分北遷或南下,甚至有一部分經臺灣遷到東南亞去。漢族也是長時期內許多民族融合形
成的。於越對漢族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後來南方一些少數民族的形成都作出了貢獻。於越
的名稱在漢以後,就在歷史記載中消失;於越居民基本上與各族居民,特別是漢族居民融
為一體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8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