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snoww (beings)
看板W-Philosophy
標題Re: [請益] 康德所說的關於「美」的一句話
時間Thu Jan 20 11:33:29 2005
※ 引述《RAYBO (Edit站/美學板‧睿柏)》之銘言:
康德的思想就像原石,蘊涵許多探勘空間,本人願就個人角度往下深入,延異康
德所指的美的觀念。
: 眾所周知,他的《判斷力批判》是為了聯繫補足他之前的《純粹理性批判》
: 與《實踐理性批判》,在人的理性邏輯或與意志、欲求能力之外,還有一種
: 一種涉及愉悅、感性的能力並沒有被探討到,也就是與審美、鑑賞有關的能
: 力。
: 而什麼是「美的形式」呢?隨意從書中舉一個例子,他在區分出「自由美」
: 與「依附美」談到:
: 「在對一種自由的美(按照單純的形式)作評判時,那鑑賞判斷是純粹的。」
: 由上可知,康德所說的形式,指的就是物體對人所呈現的樣貌,然而這個形
: 式取決於人的感性能力,在《判斷力批判》的第一編第一卷的「美的分析論」
: 裡,他說「鑑賞判斷並不是認識判斷,因而不是邏輯上的,而是感性的(審美
: 的)」。
心理學角度看(榮格心理類型),非理性範疇分為感覺與直覺。我個人從康德理性
批判的立場來判斷他所說的感性主要是指直覺能力。直覺的特點就是不喜歡受任
何心理功能約束(包括理性),卻可能包涵理性。屬於直觀而非演繹的性質。
斯賓諾莎說「最高的知識型態就是直覺的知識。」既然是知識,便表示它屬於理
性與直覺的結合。而知識型態抽離了經驗範疇。
: 康德認為,判斷力是一種天賦的能力,只能鍛鍊沒法教授,又分為「決定判斷
: 力」與「反思判斷力」,「決定判斷力」是由「普遍」到「個別」,「反思判
: 斷力」則是由「個別」到「普遍」,也就是由對特殊事物的批判,進而引導出
: 普遍概念,而「反思判斷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審美判斷」,康德從質、量、
: 關係、方式等四方面對審美判斷進行分析:
: 質 :美是主觀的、無利害的快感
: 量 :審美判斷是無概念(非邏輯、客觀的)而又有普遍性(同理心)
: 關係:審美判斷是無目的(無主客觀目的,無利害的目的)又合目的性
: (有所期待,形式喚起主觀情感的愉快)
: 方式:審美判斷不但是可能性、現實性且要求必然性。
可能性是直覺的範疇,而必然性、現實性乃是理性與經驗的範疇。
: 康德要探討的是一種純粹的審美判斷,以康德最常舉的「花」來說吧!
: 花朵(自然美)-整個你能用感官看到的部份就是所謂的「形式」,我們不能
: 用其他任何目的或概念來評判這朵花美不美,這些鑑賞方式都不是純粹的審
: 美,要能單純去感受到花的形式引發出內心的自由想像力的愉悅快感,這樣
: 才是純粹的審美。
: 美的內在也就是人的內心不受任何概念與目的所惑,純粹由花的形式引發想
: 像力的自由(無利害目的,卻又符合某種目的,達到愉悅快感)。
: 康德認為通過任何客觀鑑賞規則來規定什麼是美的,是不可能的。美是人的鑑
: 賞問題,以康德的話來說,「鑑賞是評判美的能力」,而要把一個對象稱之為
: 美,則需要透過對「鑑賞判斷的分析」來揭示。
: 所以康德談的是怎樣才是「審美」的,一旦落入了某種現實目的性、概念、或
: 功能取向、道德判斷所得來的愉悅感,那就不是「審美」(或鑑賞判斷)了,因
: 此他嚴格區分的是什麼是「審美」,什麼不是「審美」的。
: 官能感受應該是經驗的,但假如說在未經驗過就先從概念得到某種「美」的概
: 念,例如花越紅越美,或花的色彩要夠鮮艷才算美,從此概念去評判客體對象
: 美或不美,於是造成花假如不夠鮮艷就不美,那麼對康德而言,這種審美鑑賞
: 是不純粹的。
花的色彩只是以感性事物來舉例,但若拿從經驗中被理性直覺所意識到的觀念為例
呢?如果在延異(differance)中不同的時間都以同一物呈現,不斷內化結合理性與
直覺之「可反覆的」相同性觀念(非經驗性質),在不排除現象學追求永恆本體的直
觀的信仰之下,經驗在審美中便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正確來說,經驗在「反思判
斷力」從個別到普遍的審美判斷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康德認為「判斷力是一種天賦的能力,只能鍛鍊沒法教授」,其內在運作由此而來。
: 康德的論點,事實上大半是從前的學者即已提出過的,如美不涉及欲念與概念
: 的說法,中世紀的聖托瑪斯即已提過。美只涉及形式的問題,希臘的畢德哥拉
: 斯學派到文藝復興已來,一直有這樣的觀點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