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izer (生活與思想的鴻溝)
看板W-Philosophy
標題國家人口數量及其分佈結構改變的因素為何?
時間Fri Jul 16 23:32:11 2004
※ [本文轉錄自 YouthForum 看板]
作者: wizer (在思想與生活之間) 看板: YouthForum
標題: 國家人民數量及分佈結構改變之因素為何?
時間: Thu Jul 15 01:59:21 2004
人民是國家構成的基本要素,目前公民課本與各國學派都認同這個學說.在政治哲學(倫理
學)的價值判斷標準上,"自由"與"平等"是兩個人類追求的理想價值,但卻有許多現實問題.
既然本板板旨在於討論國是,那麼國家人口的大量移入移出,人民教育程度與經濟壯況的分
佈結構,難道不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嗎?個人不希望陷入爭論當中,卻又認為這個問題不
可忽視,故在此另闢主題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在下能跟各位板友互相學習(建議各位討論
時注意"事實如何"與"應該如何"的區別,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爭論,多謝).
個人希望瞭解的是:在台灣經濟奇蹟高峰過後至今的這二十年,移民至外國與本國的人數究
竟有多少?他們的經濟狀況與教育程度如何?他們考慮移民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他們的經濟
與教育狀況與其他國人有何不同?這些可能對我們的國家造成何種程度的哪些影響?
據中廣新聞報導,民國92年國人與外籍配偶所生下的新生兒比例已經達到百分之十三,平均
每7.69位新生兒就有一位是外籍配偶所生的.就個人所知,會去迎娶外籍新娘的人,本身家
庭的經濟狀況與教育水準多半相當差強人意(狀況更差的應該連外籍新娘都娶不起);而近
十三年來男女比例維持110:100(正常男女比為105:100).經濟結構三角形金字塔近下層的
農村青壯男士只好取外籍新娘,難道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只是一句重男輕女的觀念就可以
完全解釋的嗎?除了經濟因素,迎娶外籍配偶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個人認為馬克思在著名的<資本論>中所產所闡述的重點在於:經濟結構決定了國家的穩定
以及政治社會的狀況,一但上層資本家與下層的勞工有著牢不可破而無法流動的嚴重階級
利益衝突,那麼社會必然發生鬥爭以致於革命(請記得,在馬克斯發表資本論的年代所謂的
中產階級尚未崛起).標榜奉行社會共產主義國家數前只剩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早已背離無政府烏托邦與共產的理想在掛羊頭賣狗肉)
柏拉圖曾在對話錄中提到"一個人的能力可以從他的經濟狀況去做一項評估,因為一個連自
幾財產都管不好的人,如何要我相信他是一個好公民?";洛克主張"知識就是力量(power)",
尼采也將金錢(經濟能力)視為權力(power)的一種量化指標,甚至今日的企業管理權威彼得
.杜拉克大師也曾在90年代主張"知識經濟"影響各國企業至今....
綜合上述所說,個人認為:金錢,權力與知識三者有其複雜的交互關係,但其中只有金錢易於
量化,知識或許可勉強以教育程度及其取得之證照評估,但重要的人民權力(power)與權利(
right)卻是不容易去做量化評估的.但是上述之哲學與思想家的學說在今日究竟有何實際
的影響案例呢?
國際經濟期刊<Economist>的編輯Bill Emmott在<20/21-從二十世紀出發的二十一世紀前
瞻>書中的<是企業拯救了資本主義>此一章節,提到:企業造就了廣大的中產階級,他們與資
本家有著共同的利益,卻與較貧窮的勞工們有著共同的生活,成為穩定社會緩和衝突的中堅
.但若中產階級在社會中的人數比例日漸減少,甚至自身的貧富差距亦加深則會如何?
2003年3月22日郭奕伶在<商業週刊>所發表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文中提到:"根據主計處
最新(九十年度)的統計,台灣個人所得最高族群(前十分之一),其所得金額是最低族
群(後十分之一)的六十一倍之多,這個倍數創下歷史新高。更驚人的是,一年前,這個
差距倍數近三十九倍,而十年前更僅為十九倍。再看看台灣的家庭所得差距,最高所得組
(前五分之一)的家庭平均年所得高達一百七十八萬元,而最低組(後五分之一)的家庭
年所得僅有二十七萬九千元,兩者差距達六.三九倍。台大社會系教授林萬億甚至預測︰
「今年所得差距倍數應該會突破七倍。」"
"這個倍數在十年前為四.九七倍,差距拉大的原因在於,所得最低組的家庭金額不增反
減,但所得最高組的家庭卻是一路上揚。單以民國九十年來說,最低組的家庭年所得金額
,從三十一萬五千元縮水至二十七萬九千元,一年之間衰退一一.三五%,也就是說,最
低收入組的家庭所得,已經倒退回民國八十三年的狀態。一來一回間,差距就這樣拉大,
而這所得最高組的前五分之一家庭,掌握了全台灣四一%的所得;最後五分之一的家庭,
則僅僅分得六%的所得。"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說:貧富差距最大的隱憂在於,社會階層的不流動。當階層流動
僵固時,對立將會升高(筆者:還記得馬克思吧?),而要讓社會階層流動的機制就是教育機
會(20/21書中,Bill Emmott亦告誡我們要教育,不要不切實際的烏托邦)。但是目前台灣的
教育體制是一種逆向的所得重分配。」因為,它高度補貼背景好、競爭力高的人,窮人要
靠念書翻身的機率反而急遽下降。這樣的教育政策,最後是拉大貧富差距。"(不知道在今
日的台灣,三級貧戶之子是否真有那個機會靠自身的努力成為總統?如果答案是不可能的,
那麼是否代表我們的社會陷入了馬克思所揭示的那種"階層流動停滯易產生對立衝突的社
會?)
"如果將台灣大學定義為台灣學校的金字塔階級(歷年來台大學生占同一世代人口的比率
均在一%以下),這群金字塔的組成分子是誰呢?在去年三月份,駱明慶發表的〈誰是台
大學生〉論文中發現,八十六年至八十九年間,八二%的台大學生來自全國前二十所明星
高中。所有台大學生裡,來自台北縣市的比率占五七.六%,至於苗栗縣、嘉義縣、花蓮
縣、新竹縣、台東縣等則都低於一%。駱明慶更指出,台北市學生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是
台東縣的十六倍,大安區學生更是台東縣的三十一倍。而在台大法學院的學生中,父親是
大學畢業生高達四二%,母親為大學畢業生的比率也高達二七%,高於一般大學生的一七
%與七.五%。也就是說,要成為台大學生,與家庭背景有極大的正相關,包括父母學歷
,及住所區域等。學歷越高、工作所得越高、住所越接近城市(因為政府資源越多),你
成為台大學生的機率越高。"(以上內容讓個人想提出一種假說:知識,經濟與權力是否具有
促成社會既得利益階層鞏固自身領域結構,減緩甚至停滯社會階層三角成員流動的作用?此
三者是否是影響國家社會成員的最重要因素以及國民社會地位的代表性指標?)
"就像台灣的貧富差距,這已經不再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而是逐漸像一個沙漏一樣,越
來越多中間的人,被刷到下層,兩端的比率越來越大,中間的厚度卻越來越薄。這樣的結
構,將衍生出新的問題。雖然身為台大教授,也出身教師家庭,但駱明慶說︰「今天我們
可以站在這裡,其實占了很多人的便宜,不要因此以為自己很優秀。」他並預測,從目前
台灣的學校設立、菁英流動、城鄉資源分配等政策觀察,實在看不出貧富差距有縮小的可
能。而且,多元入學讓家庭背景佳者可以發揮更多功能。"
"中興大學行銷系教授王宏仁說︰「所得重分配的重要工具是稅制,但目前台灣的稅制卻
是獨厚富人。」剛上任的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陳聖德分析,因為我國的稅制是採取屬地主
義,境外所得免稅,因此,有錢人都紛紛將錢匯往國外;加上我國也未開徵資本利得稅,
使得稅基偏小。台大國際企業系副教授李吉仁則指出,當有錢人紛紛「錢逃國外」或是「
稅避國外」時,社會安全網就破了一個大洞,所得重分配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諷刺的是
在世界經濟自由競爭的體制下,目前為有優惠稅率方能吸引外資進入台灣,筆者也愚昧而不
知道有什麼更好的吸引外資的措施@@")
"如果從全台灣所得者的所得來源分析,89年五四%的所得來自受雇人員的薪資報酬;產業
主所得則占了一六%;但是在綜合所得稅的來源上,受雇人員繳的稅比率卻高達七成,產
業主所占的比率僅五%....."(這種現況是否算是一種不公平的稅制?)
以下是個人的感想結論建議:
我們是個民主國家.在這個前提之下,追求個人發展自由與基本權利平等所採用的方式當然
不應該與過去共產國家有相同的思維.既然稅制無法輕易變更(還記的陳總統在大選辯論當
中說:若優惠富人的稅率有助於提升更多的投資,那有何不好?-此處個人持保留態度),而既
得利益的階層成員不易立即產生流動,那麼我們政府是否應該應該更注重在教育方面?
就個人所觀察到的現實所知,筆者認知到:小孩接受教育的機會與受教內容的品質,不可能
不受到家庭經濟狀況與城鄉貧富差距所帶來的教育資源差異所影響(台北市有歷史博物館,
美術館,台中市有科學博物館與植物館,那南投,嘉義,苗栗...等縣有這些資源嗎?)但是政
府要盡量縮小在國民教育上的差距,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那個能夠促進國家發展的未來人才
棟樑"在哪裡";而且只有從教育著手,才是目前個人認為最合理(至少是大部分國民應能接
受)的調整方式.
筆者再次強調,個人認為:知識,經濟與權力是彼此高度相關的.自由主義主張:人民應不受
任何限制(如國家法律)的充分發揮天賦條件的一切(包括家庭給予的資產),才能使人民獲
得幸福.社會主義者認為:唯有一切資產完全平等的社會,才是真正的烏托邦(連賦予個人
權位的國家都不應該存在).但是在現實的世界之中,地球上已經沒有一個地方不屬於國家
的屬地了(就連南極都是多國的科學調查隊所共有的).既然每個人在出生時的家庭經濟條
件不同,家庭成員所處的社會權位高低不同,那國家政府是否應該更努力於教育之上,以保
障我們國家的每個兒童能夠真正在"大致平等的條件之下""公平的自由競爭,實現自我"?
一個社會的三角階層結構,若是發生其中階層成員的流動遲至甚至停止,以致於處於下階層
的人民看不見邁向較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時,那麼國家社會是不可能進步的.階層之間流動的
管道必須是暢通的,社會既得利益者(包括政府高官,民意代表,學術權威,軍事將領,企業龍
頭...)不應讓各領域人才流通的自由競爭管道受限甚至影響其競爭條件的平等性;否則,所
有在短時間之內看似保護自己人與站著便宜不放的種種制度措施法律規範,都將在不遠的
將來導致矛盾與衝突,不僅傷害了自身更帶來國家的負擔.
最後,我要感謝許多人,包括所有以上所引用提及的學者教授與商周主筆的資料,以及教導
我哲學思考方向注重判斷標準的顧郁民教授.我必須很慚愧的說,這整篇文章只為了揭示我
個人想問的一些問題:國家要如何改善既有的問題?如何才能讓國家的人民生活得更好?教
育是否為解決國家問題的重要關鍵?是否能夠公平而自由的競爭以提升國家的人才競爭力?
要用什麼方法改善教育問題?
如果各位對本文有任何的批判與指教,希望都只針對我一個人.雖然今日個人認為自己不像
蘇格拉底(謙虛到說自己一無所知)那麼的愛好智慧,但個人盡可能的提出在本文中對於這
些問題所聽聞到的相關討論內容,若有高明先進的各位板友不吝指教解答,本人十分感激.
--
相信只有用理性才能解決問題的人,是否其本身就是不理性的呢?(此句是否為邏輯悖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09.158
1F:推 semicoma:先假設你認為台灣能夠昂揚抬頭的關鍵在教 218.164.98.98 07/15
2F:→ semicoma:育 那麼我必須大推特推 因為我也認為是在 218.164.98.98 07/15
3F:→ semicoma:教育 升學主義台灣夠極端了 可是其他方面 218.164.98.98 07/15
4F:→ semicoma:的教育顯然做得不夠 陳水扁總統這樣的思維 218.164.98.98 07/15
5F:→ semicoma:必須建立在富人有足夠的愛心和人文素養 比 218.164.98.98 07/15
6F:→ semicoma:例如故 溫世仁先生在大陸大西部的教育投資 218.164.98.98 07/15
7F:→ semicoma:例如忘記哪家電子公司的老闆 響應慈濟善行 218.164.98.98 07/15
8F:→ semicoma:成為慈濟人 也捐了幾筆土地跟資金供慈濟蓋 218.164.98.98 07/15
9F:→ semicoma:醫院 這正是台灣整個社會應該調整的方向 218.164.98.98 07/15
10F:→ semicoma:追求金錢是好的 先富而後教 但是台灣人現 218.164.98.98 07/15
11F:→ semicoma:在其實已經夠富有了 人均所得沒有美國高 218.164.98.98 07/15
12F:→ semicoma:但是PI也沒美國那麼高 是一個能夠舒服過日 218.164.98.98 07/15
13F:→ semicoma:子的經濟環境了 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人想移民 218.164.98.98 07/15
14F:→ semicoma:因為其他方面不夠好 台灣不好不是靠一些人 218.164.98.98 07/15
15F:→ semicoma:揮舞愛台灣大纛就能改善的 何況檯面上這些 218.164.98.98 07/15
16F:→ semicoma:人對台灣有什麼幫助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218.164.98.98 07/15
17F:→ semicoma:我個人的認知是 關鍵確實在教育 關於人文 218.164.98.98 07/15
18F:→ semicoma:的教育 把這部分做好 調整國民的心態 使 218.164.98.98 07/15
19F:→ semicoma:大家富而好禮 好施 守法 這才是王道 218.164.98.98 07/15
20F:→ semicoma:先打預防針跟各位版友說一下 我的王道不等 218.164.98.98 07/15
21F:→ semicoma:於你的王道 一切只是我的看法 你不認同可 218.164.98.98 07/15
22F:→ semicoma:以一起討論 要靠邀些有的沒的也行 只是對 218.164.98.98 07/15
23F:→ semicoma:台灣的幫助應該不大 後面這小段針對206篇 218.164.98.98 07/15
24F:推 kittyman:樓上推文那麼多 為何不乾脆自己寫一篇呢? 140.112.214.200 07/15
※ 編輯: wizer 來自: 220.134.109.158 (07/15 03:09)
25F:推 FrankPallas:對!就是要這樣討論國是,才有幫助^^ 61.62.137.114 07/16
--
相信只有用理性才能解決問題的人,是否其本身就是不理性的呢?(此句是否為邏輯悖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09.158
26F:推 shoashin:轉這篇用意為何??? 220.139.82.112 07/17
27F:推 wizer:政治哲學是否對實際的國政討論有幫助?220.134.111.163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