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laqe (很愛過誰會捨得)
看板TW-language
標題Re: [請教] 台灣語言和方言的分類
時間Sun Apr 9 10:46:44 2006
※ 引述《MilchFlasche (動手動腳找材料)》之銘言:
: ※ 引述《nocrying (STILL)》之銘言:
: : 請問一下
: : 要如何分類在台灣的"語言"和"方言"?
: : 麻煩各位大大回答一下~謝謝!!
: 出題的老師說到「語言」和「方言」,
: 我揣測他會不會是按照傳統的說法,
: 認為華語(「國語」)是「語言」,而閩南語和客語是「方言」?
請問上述所言,是哪一種傳統的說法?
不才對漢語方言稍有涉獵,沒聽過哪位語言學家以語言與方言來區分華語與閩客語。
在我看來,華語與閩南語客語的分別,是官方語言與非官方語言的分別。
: 所以我想以下我的版本或許不會是他想要的?:p
: 我的認知中,「語言」大致上是無法互相對話的人類溝通系統
: (當然這很難科學性地界定)
: 至於同一種「語言」當中,彼此能夠對話,但還是有些能夠辨別的差異時,
: 可以區別出不同的「方言」。
: 因此,從這個標準來看,台灣應該有二十種上下的語言,
: 包括現今使用人口最多,同時也是官方語言、通用語的
: 華語(一般稱「國語」,中國稱「普通話」),
給語言與方言界定分界確實不容易,不過據我淺薄所知,
不論是漢藏語系或印歐語系,都有同屬一個語言而彼此不能溝通的
這裡的溝通指的也就是,分屬兩個語言社群的人,所使用的語言彼此無法表情達意
但語言學家仍然把它們視為同一個語言底下的方言差異。
這意味著,除了溝通度之外,語言學家運用的是另一個標準。
這個標準是根據十九世紀以來歷史比較語言學所揭示的比較方法
以音韻規則對應為根據,如果兩個語言間能夠找到音韻規則對應
也就是說兩個語言之間存在同源詞,語言學家可以為這批同源詞構擬共同來源
,即使現在平面上兩個語言語音表現差得再遠。
語言學家仍然會有信心地認為,這兩個語言有共同的來源,
將他們放在在一個更長久的時間脈絡底下來看,某些語言的分化簡直可以視為方
言差異。
以我個人的看法,同源關係的探求比起溝通度這一標準應該更能解釋問題。
方言差異大到聽不懂,其實不足為奇。台灣的馬祖地區通行的語言是閩東方言,
據我所知主要是長樂腔。一個只懂閩南話的人到馬祖去聽當地的馬祖話,絕對是
完全聽不懂。然而,如果深入去研究,將會發現馬祖的閩東話跟閩南語在好些地
方有共同的表現,語言學家可以有信心地認為他們更早之前來自共同的祖先。
在我看來,台灣語言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類,一類是漢語,一類是南島語
漢語──華語(屬於官話方言,基礎是北京話)
└閩語(閩南話泉、漳、潮;閩東話長樂腔、連江腔、福清腔)
└客語(四縣腔、海陸腔、饒平腔、詔安腔、大埔腔)
└其他漢語方言(1949年後隨國民黨到台灣來的新住民)
華語、閩語、客語及其他漢語方言,在本質上都是漢語這個大語言下的方言。
從長遠的時間來看,漢語屬於漢藏語系的一支,與藏語、緬甸語同源。
南島語──泰雅語群
└排灣語群
└鄒語群
根據學者的研究,台灣有23個南島語言,從分類上看他們可以分為三群。
我們一般說的12族是文化上地理上的12個族。
舉例來說,阿美、布農、卑南、賽夏他們各自認為他們是不同的族群,差
異表現在文化層面、民俗傳統、祭祀儀式、居住地區等等。
但從語言分類上看,阿美、布農、卑南、賽夏這些都屬於排灣語這一群。
這一分類所用的標準,也就是前面我提到的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基本辦法。
台灣本來就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近來又有許多外籍勞工,外籍新娘加入。
語言的種類也增加了屬於南亞語系的越南語、屬於台語系(Tai)的泰語等等。
也許有朝一日,這些現在新的、少數的語言也會與前述兩個語言一樣,成為第
三類、第四類的台灣語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36.155
1F:推 ffaarr:不過也有不少說法認為閩東和閩南是不同語言 04/09 10:56
2F:推 Richter78:一般都是將閩南與閩東分列的 04/09 12:36
3F:推 MilchFlasche:你所說的,剛好就是我的說法的其中一個對手:p 04/10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