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ngwangx (器材班,○九三)
看板TW-language
標題漢字不是天生就和國語/華語/普通話這麼契合的!
時間Sun Jan 29 20:46:13 2006
漢字不是天生就和國語/華語/普通話這麼契合的!
是因為漢字和中國的官話之間,
長久以來的合作關係,
才讓他們這麼契合。
一音多字、多音一字、有音無字、有字無音等等等現象,
(這裡指的音是指語音上的一個音義結合的音節,
而不是同音異義的所有音節。)
都由長時間的調整後,
到今天這樣使用上幾乎沒有什麼問題。
底下一一說明。
一音多字;
一音一義而有很多種寫法,
經過長時間的使用,自然而然會有其中一種脫穎而出,
約定成俗之後成為固定用法。
一字多音:
同一個字用在不同音義的幾個字上,
如果沒有閱讀障礙,就不理會它,
如果容易產生誤解,
自然要創新字去解決。
加上偏旁是一個常見的作法。
有音無字:
有一個音義俱全的音節,但是無字可寫。
創字,或用舊字賦予新意,
例如「很大」、「很小」的「很」,
本來無字,借用「狠」,
但是「很」後來居上,
流通使用之後,成為固定用法。
有字無音:
有字不會讀,而且沒人知道該怎麼讀。
這個問題在讀很冷僻很冷僻的古書的時候才會碰到。
經過長時間的相互配合,
漢字解決了大多數的問題,
通常,
在書寫和閱讀上都不會出現問題。
在書寫和閱讀上都不會出現問題的意思是:
當我腦子裡有一個有音有義的音節時,
我就會知道要用某一個固定形體的漢字去寫他,
而且通常是唯一一個;
另一方面,
我在書上看到一個漢字,
我知道他在這裡該怎麼讀,意思是什麼,
不會有另一個人跟我讀得不一樣?
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是沒有,
像破音字很多人弄不清楚,
「滑稽」的「滑」有人讀成「古」有人讀成「華」,
不過,這種情況不多,不至於妨礙溝通。
閩南語要用漢字,
這一段磨合期實在是一個很難跨越的障礙。
要達到「在書寫和閱讀上都不會出現問題」還很遠。
也就是說,
當我腦子裡有一個有音有義的音節時,
常常會有沒字可寫,或者太多字不知道該挑哪一個的狀況;
另一方面,
我在書上看到一個漢字,
即使配合上下文來看,我還是有好幾種可能的讀法。
中國的官話和漢字通力合作千年,
閩南語要花多久,才能和漢字融洽地相處呢?
--
去遠方:田野調查學生會籌備誌
http://mingwangx.tamshui.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54.148
1F:推 Twinggy:其實 國語/普通話 很鴨霸,改了明代之前不少漢字唸法 01/29 20:48
2F:→ nakadachi:下面我引用一下敦煌古卷"字寶"的序文 01/29 20:59
3F:推 mingwangx:沒什麼鴨霸的,文字本來就是要服務語言。 01/29 21:21
4F:推 nakadachi:回應一樓 那些有些是避諱 有些為了要辯義 沒什麼鴨霸 01/29 22:28
5F:推 Twinggy:服務單單哪一種語言.. "國語"當道 01/31 00:02
6F:推 evendie:有字無音的狀況 在很多記錄閩南語等方言的書籍中都有吧orz 02/04 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