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cius (好像能刻苦耐勞)
看板TW-language
標題Re: [問題] 粵語可當作發展鶴佬、客語的參考嗎?
時間Mon May 30 22:09:18 2005
※ 引述《bdw (bdw)》之銘言:
: 我只是外行人,在網路上看過一些文章說粵語也有一些新造字
: 而且粵語和鶴佬話、客語都是漢人在大陸南部和越人發生關係後的語言
: 所以想請問粵語有沒有參考價值
日前和朋友有幾點討論:
一、閩南語文字化,就是「官話文字化」的過程也十分值得參考。所以,粵語當然
有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粵語曾經是取代北京語成為建立「國語」範本的一大選
擇。
二、「官話」乃至於北京語、台北國語在文字化上對於其他語言具有的壓倒性優勢
,歷史上除了政治力外,思想、文學經典也早完成。(如禪宗、理學留下大量「白
話」語錄、話本小說等。)
由於歷史政治等有利情境,「官話」不但向文言文的文字材料「討回家產」,
甚至將古中國書面文字「還魂」到語言裡賦予新用。近代他還吸取了「西方—日本
」翻譯而來的新詞語,介紹新事物,對於在文字化歷史上先天不良的各地方語言,
這套白話的文字化成果,可用「船堅炮利」形容。
三、各地方語言的文字化有許多有意思的成果,招子庸(1786—1847年)的《粵謳
》,繼承了以往明清民歌文本「以手寫口」的風格,是有名的粵語歌謠體文本。
胡適盛讚韓子雲以吳語寫作小說「海上花列傳」的重要意義,(此書曾經被張
愛玲改寫為現行白話),胡適對各地方言的多元白話文是相當期待的,而大力推動
白話文的他自己,母語也並非北京語。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一種白話文學的確立是
當務之急,但以胡適的態度而言,如果他標誌白話文運動的精神,他大力讚賞並期
待如「海上花列傳」的新文體,「白話文運動」者的眼界格局該當如何?不言可喻
。
四、以文字性質而言,西方人或許可說是看樂譜長大的民族,而東方人看漫畫長大
的性質更強烈。運用中文「可閱」、「可讀」的特質,各地方語言文字化之後,以
該語為母語者「可閱可讀」,非以該語為母語者,具備一些該語特殊性的認知後對
該文本基本「可閱」,透過羅馬拼音旁註,也能達到「可讀」,似乎是一個可以參
考的願景。
以日語與華語的差異,早期日本使用漢字較多的文章,梁啟超都曾發明一種「
略讀法」,他來台灣霧峰林家時,曾教林獻堂等人判斷「肯定、否定、語氣等」,
大致掌握日文文意以求新知,這無漢字的可閱性則無法達成。
(這些文字,對一些想到的現象的描寫還是略嫌粗疏,
如有不合事實處敬請有興趣的朋友指正和討論。)
--
◎維生素C是水溶性,我們可以很快的吸收,也可以很快的將多餘的當作垃圾排泄出去,
所以得到結論:你無限狂飲柳橙汁的時候有一部份時間是在浪費柳橙汁和浪費生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244.220
1F:推 dotZu:日本的文字革新過程也很值得參考。事實上中文白話140.135.254.169 05/30
2F:→ dotZu:文化的過程當中,參考日本或受到日本影響還蠻多的140.135.254.169 05/30
3F:推 inosen:日本明治維新中造的漢字詞彙影響中國現代漢語甚多 220.139.72.42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