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看板SAN
標題[閒聊] 以李重的上疏,分析曹魏凋弊之因
時間Fri Jun 18 06:49:34 2021
本篇來分批拆開《晉書李重傳》上言的諸項,以彰顯曹魏中後期行政、經濟上的缺失:
"然承
魏氏凋弊之跡,人物播越,仕無常朝,人無定處,郎吏蓄於軍府,
豪右聚於都邑,事體駁錯,與古不同"
對照〈夏侯尚傳〉 :"今承衰弊,民人
彫落,賢才鮮少,任事者寡,郡縣良吏往往非一"
首先依舊銜接前幾篇的人事方面
一、人物播越、仕無常朝
〈夏侯尚傳〉告訴我們為何需縮編人事:
"宜省郡守,但任刺史;刺史職存,則監察不廢,郡吏萬數還親農業,以省煩費,
豐財殖穀...蕩而除之,則官省事簡...便民省費在於此矣"
那麼下放官吏務農,有何好處呢?請看《晉書劉頌傳》:
"舊修芍陂,
年用數萬人,豪彊兼並,孤貧失業,頌使大小戮力,計功受分,
百姓歌其平惠"
以前曹魏早期所建諸陂,其積水所封淹之廣大土地,在戰亂未息、地曠人稀之際
自可視為蓄水用
但伴隨曹魏中期局勢安定下來,戶口隨之漸增,則諸陂之封淹,徒增侵奪居住地之害!
這部份另有傅玄細述:"近魏初課田,不務多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自頃以來,
日增田頃畝之課,而田兵益甚,功不能修理,至畝數斛已還,或不足以償種。
非與曩時異天地,橫遇災害也,其病正在於務多頃畝而功不修耳"
投入社會成本以治水,接著當然得務求水退了所帶來的功效,大幅增加栽種面積
但其實根據《水經注》載劉靖碑文,晉朝時河北的戾陵堨也有了水患:
"灌田歲二千頃。
凡所封地,百餘萬畝"
顯示為了享受灌溉的成果,卻換得封閉更多土地之代價,基本不符經濟效益
此外《晉書傅咸傳》載明官吏數量之多:
"舊都督有四,今并監軍,乃盈於十...而虛立軍府,動有百數。五等諸侯,
復坐置官屬。諸所寵給,皆生於百姓"
即便水利工程如此人力需求大的事業,在冗官充斥之下,基層百姓從商鬥不過大戶
下面會提到的種田又沒利潤,而依舊無法靠粗工餬口,因為工程都被豪強給包走了!
然後平民稅照繳,繳給豪強享受這樣
須注意上頭傅咸所言的年代,正為《晉書食貨志》裡的民生特徵:
"及晉受命,武帝欲平一江表。
時穀賤而布帛貴,帝欲立平糴法,用布帛市穀,
以為糧儲"
小結一下就是,因做官而晉身豪強者之數量雖多,亦無益於治水
更終究避不了大戶吃小戶的潮流
與其如此倒不如加以砍掉重練,傅玄所主張之多設水利官員,畢竟有戾陵這等反例存在
要知道夏侯玄的時空背景,尚且接續曹叡為大修土木而失農時的正始年間
才會希望罷官為農
然而晉初的明顯通縮,已非當年可比,就差在把務農調整為其他行業,即有機會改善
其次,違背減吏除了影響經濟,李重所謂的仕無常朝,尚有政令無法推行夠久時
主政者便遭撤換的疑慮,《晉書何曾傳》:
"
嘉平中,為司隸校尉。撫軍校事尹模憑寵作威,姦利盈積,朝野畏憚,莫敢言者。
曾奏劾之,朝廷稱焉。
時曹爽專權,宣帝稱疾,曾亦謝病。爽誅,乃起視事"
該事另可見於〈程昱傳〉:"
嘉平中為黃門侍郎。時校事放橫,曉上疏曰:「 ..
若更高選國士以為校事,則是中丞司隷重增一官耳。若如舊選,尹摸之姦今復發矣。
進退推筭,無所用之.. 」
大家都清楚曹爽在正始年間就掰了,所以《晉書》基本栽贓給爽哥XD
尹模這位仁兄仗勢作威,實乃司馬家族放任之惡
不過重點請參見《晉書荀勖傳》:
"魏太和中,遣王人四出,減天下吏員,
正始中亦並合郡縣,此省吏也"
以及宣帝在除掉曹爽而總攬朝政,無人能擋之下,《漢晉春秋》:"廣樹勝己,脩先朝之
政令,
副衆心之所求"
以上透露出兩則訊息:
1.先朝指的應是何晏等人曾因盧毓的"吏微過,深文致毓法,使主者先收毓印綬,
然後奏聞"
[A]考慮《晉書》云"魏氏考課,即京房之遺意,其文可謂至密
[B]《杜氏新書》為傳主隱惡揚善,而載程喜在曹爽死後"深文劾(杜)恕"
以渲染傳主受苦之氛圍,但本傳卻沒這樣寫,顯然毋須深文較為合理
因此高平陵之後,
(一)何曾可以在司馬氏護航下,不必大費周章的彈劾官員
(二)由"
與宣帝不相能,遂以幽死"(晉書杜預傳)的杜恕,暗喻司馬通靠關說
而使杜恕自己屢遭外放之例子
個人認為算是符合李重仕無常朝的標準,只不過未敢明講人名
甚至不無基於依法行政,而那批傢伙乃咎由自取之心態的可能
簡單講就是官員不自愛,當政者也莫可奈何啦XD
2.顯然夏侯玄主張的減吏,被司馬懿在重複增官 與 維持精簡原案 之間,做出前者
的選擇,以趨合大眾,為晉代魏更鋪上一層級的路
再補充一點,儘管丁謐"內多忌"而"數有所彈駮",但有何晏在"臺中患之,事不得行"
(魏略),是以李重所指的應不為曹爽時代
抑或其實不排除針對曹叡於《魏氏春秋》的:"時(魏)明帝喜發舉,
數有以輕微而致大辟者",如此的白色恐怖
其例為《晉書何曾傳》於魏明帝時的上疏:
"臣聞諸郡守...在官積年,惠澤不加於人。然於考課之限,罪亦不至詘免...
其有老病不隱親人物,及宰牧少恩,好修人事,煩撓百姓者,
皆可徵還,為更選代"
不妨想成,假借有砲轟曹叡之疑慮,而把暗喻司馬家前面的弊端
包裝在兩面手法之下?
這段最後追加呼應前面所提之水利工程,《晉書傅玄傳》:"以
魏初未留意於水事,
先帝統百揆,分河堤為四部,并本凡五謁者,以水功至大,與農事並興,
非一人所周故也。今謁者一人之力,行天下諸水,無時得遍。
伏見河堤謁者車誼不知水勢,轉為他職,更選知水者代之。可分為五部,使各精其方宜"
"魏初"自然並非著眼在司馬家的專擅,而可能包括相對厥後廣增治水官吏
而反倒減吏的夏侯玄
和主張"不能出人,當隨事而制,無須限法"(晉書傅咸傳)的何晏所管人事之時期
看看宣王《奏罷曹爽等典兵》:
"群官要職,皆置所親;殿中宿衛,歷世舊人,皆復斥出,
欲置新人,以樹私計;
根據盤互,縱恣日甚"
冗官想當然爾的需斥出,至於所謂私計,畢竟也只是"欲"罷了!
二、人無定處、豪右聚於都邑
首先是《晉書食貨志》:
"
自頃戶口日增,而坡堨歲決。良田變生蒲葦,
人居沮澤之際,水陸失業,放牧絕種,
樹木立枯,皆陂之害也。陂多則土薄水淺,潦不下潤。故每有水雨,輒復橫流,
延及陸田...其諸魏氏以來所造立,及諸因雨決溢蒲葦馬腸陂之類,皆決瀝之.."
配合前面講到若求重"量"而不重"質"的廣種田地方式,其實最怕耕地遭水淹
所以傅玄才直接建議精耕細作,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藉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晉書荀勖傳》寫到曹叡時減了天下吏員,但這有可能是來自白色恐怖所致
至於正始年間合併郡縣以省吏,從〈鄧艾傳〉241年開廣漕渠時,"資食有儲而
無水害"
不難發現並未因基層行政人才的變少,導致水患相對應的嚴重化
反觀司馬昭當政的255年,阮籍為東平相時所寫之《東平賦》:
"..其土田則原壤蕪荒,樹藝失時,疇畝不辟,荊棘不治。
流潢餘溏,洋溢靡之。
東當三齊,西接鄒魯。長塗千里,
受茲商旅...是以其唱和矜勢,背理向奸.."
此賦意味東平郡因洪患以致農業不興,轉型成為主打商業導向
可想而知富家大族對低窪地區敬而遠之,便合乎所謂 豪右聚於都邑
中低階層只能挑剩下的,譬如靠河較近而易遭水害處
小結,能安全住人的地方就那麼多,偏偏大家又都趨向住的集中
變成氾濫一來就一起受害,所以才說人無定處,索性從商行遍各處
一邊賺錢、一邊找適宜的非水淹區來住
三、郎吏蓄於軍府
曹丕曾以王雄為例,自曝他"宿知之,今便以參散騎之選,方使少在吾門下,知指歸,
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
先歷散騎,然後出據州郡,是吾本意也"(魏名臣奏)
足見先在朝廷磨個幾年,再外調任地方首長,才不會落入李重所不樂見的
郎吏跑去當武官的套路,再加上《晉書傅玄傳》的:
"空校牙門,無益宿衛,而虛立軍府,動有百數"
不難想像晉初未經純軍職體系,上位後又尸位素餐,難怪有感而發吧!
在此先說明散騎常侍和散騎侍郎,僅差別在常設與否,故一併討論之
符合郎吏畜於軍府的前提,經統計為散騎常侍出遷軍職的,計有:
曹丕時代:
夏侯尚 中領軍 曹魏宗室
荀緯 越騎校尉 曹丕心腹 武職只當了一年左右便領便當,無從證明帶兵能力
曹叡時代:
甄像 浮波將軍 曹叡的親家
曹肇 屯騎校尉 曹魏宗室
曹爽 武衛將軍 曹魏宗室
毛曾 雨林虎賁中郎將 曹叡的親家
蔣濟 領軍將軍 司馬懿心腹
曹爽當政時代:
夏侯玄 中護軍 曹魏宗室 所拔擢武官後出典州郡,皆為俊傑
司馬昭 征蜀將軍 目標興勢之戰
郭芝 長水校尉 司馬師圖謀廢曹芳,而遣郭芝入宮告知郭太后
司馬師 中護軍 同司馬昭 除去走後門的人事
司馬昭時代:
司馬炎 中護軍 同司馬師
賈充 衛將軍 這免講了吧
王渾 越騎校尉 功臣王昶之子
小結:外戚、宗室領兵,自古皆然,扣掉有目的之軍職
就只有司馬氏安插人馬進入散騎常侍(0:6)
統計散騎侍郎出遷軍職的,計有:
曹叡時代:
曹爽 城門校尉 曹魏宗室
何曾 汲郡典農中郎將 司馬家心腹
曹爽當政時代:
陳泰 游擊將軍 曹爽派去向宣王請罪、又日後對曹髦被弒一事的表現而觀之
可視為曹氏心腹
小結:曹、司馬各自安插人馬進入散騎侍郎(扣掉宗室後1:1)
統計黃門侍郎出遷軍職的,計有:
曹丕時代:
司馬孚(給事常侍) 騎都尉 司馬家宗室
曹叡時代:
李豐 騎都尉 曹魏宗室夏侯玄心腹
夏侯玄 羽林監 因毛曾一事而左遷
賈充 汲郡典農中郎將 司馬家心腹
小結:曹、司馬各自安插人馬進入散騎侍郎(扣掉宗室後1:2)
統計尚書郎出遷軍職的,計有:
曹叡時代:
毌丘儉 羽林監 曹丕為太子時,甚見親待,與夏侯玄厚善
鄧艾 出參征西軍事 司馬懿從寒門裡提拔
魯芝 參大司馬軍事 曹真出督關右時的事
曹爽時代:
范粲 出為征西司馬 先被辟為太尉掾
司馬昭時代:
杜預 參相府軍事 因老爸杜恕得罪司馬懿而很久才轉參
山濤 遷尚書吏部郎 後遷大將軍從事中郎
小結:曹、司馬各自安插人馬進入尚書郎(2:4)
總計粗略估計曹氏、司馬氏搞郎吏畜於軍府之比為4:13,這部份或有疏忽沒發現,
希望版友可以補充,thx
最後結論就是如果要探究曹魏凋弊的原因,其中給司馬氏主導的,其實佔了主要因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0.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SAN/M.1623970177.A.200.html
1F:推 ggxxsheep: 06/20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