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TTjoker (清新 健康 專業)
看板NCCUPSYstudy
標題[資訊] 各種腦造影介紹
時間Sun Oct 28 05:05:09 2007
嗯...我在高醫心理一下做的研究
有腦造影, 妥瑞士症, 失語症三個,
當時做的還蠻用心的, 不是網路上複製貼上, 很多都是我整理自己寫的
希望貼上來能給大家有用處
有相關問題可以問我, 或者更有興趣就跟我要doc或者ppt,
才有精美圖片跟連結網頁可以看
普心上課老師講的腦照影縮寫大家應該都霧煞煞, 來拋磚引玉一下
我主要介紹CT, MRI, PET
EEG則是腦波偵測器, 就是在頭皮貼電極測腦波那種, 那不是腦照影
==========================大綱============================
壹.淺談腦照影技術
一.腦與心智間的關係
二.腦造影技術在認知神經科學的應用
三.腦造影技術發展史
貳.三種腦照影基礎原理介紹及比較
一.CT介紹
二.MRI介紹
三.PET介紹
四.三種照影技術比較
==========================正文=============================
壹.淺談腦照影技術
一.腦與心智間的關係:
腦與心智的關係,在科學研究中是個相當古老且深遠的議題,現在所知最早的大腦地圖是
埃及的紙草卷,時間大約是在西元前三千年到西元前兩千五百年左右。而「模組」這個概
念,在中古世紀隨著細胞理論再度興起,其將各種人類的屬性-思考、脾氣等放在腦室-
即大腦腦脊髓液分泌的中間空腔。
到了十七世紀初期,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提出了心物二元論,該理論認為,心智存在於一個
獨立的空間,與物質是獨立而分離的。在他的看法中,大腦就像是個雷達接收器,透過松
果體接收心智訊息。有此說乃因其發現松果體是大腦中唯一不對稱的器官。
不久後有高爾的骨相學提出用摸骨的方式來確定腦中各部位的功能。以現代醫療科學角度
觀點來看雖是荒謬,但其基本理念-「大腦由許多獨特功能模組所構成」卻影響了其後的
科學研究方向思考模式。
笛卡兒的二元論深遠地影響我們的思維,不過一部份科學家相信心智和腦是一體的兩面,
於是到十九世紀末,神經學家以刺激大腦與動物實驗的方式尋找大腦各區域的功能,以及
神經心理學家觀察行為與局部腦傷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的神秘面紗終於得以慢慢地、一
層層地被揭開來:法國大革命提供了很多人腦供解剖研究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亦有
許多腦傷病人作為問題探討的素材。然而這類的研究,並無法直接檢驗這個帶給我們語言
,思考,記憶,與感覺知覺的地方,其本質只能藉由觀察他們的效應來推論。
其後美國神經學家賴胥利提出「整體動作理論」,賴氏認為高層皮質認知功能來自於「神
經元整體的活動」,故不可能有「功能定位說」。自此大腦地圖再度被打入冷宮不再成為
熱門研究題材。直至近十年來腦和心智的關係研究才有大幅進展。腦造影技術,資訊電腦
的發展,以及心理學典範的成熟使我們得以直接觀察心智的內在世界。這項成就正式宣布
心物是一元論,腦傷後心智功能也隨之變弱或消失。這些新的技術包括功能性磁振造影(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fMRI),正子斷層掃瞄(Positron
Emission Topography,簡稱PET),腦電波(Electroenecephalography,簡稱EEG),腦磁
波(Magnetoencephalography,簡稱MEG),以及眼球追蹤儀(eye-tracking system)等。
二.腦造影技術在認知神經科學的應用:
其實早在一九八四年,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理事
長安卓遜(Nancy Andreasen)就在她的暢銷書《破碎的大腦》〈The Broken Brain〉中
提出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的關係。該書指出一些過去我們認為是意志薄弱、道德敗壞
的乖張行為,其實是大腦病變的結果,並無所謂獨立的自主意志。就好像過去認為是由心
理因素造成的強迫症行為,現在也發現它有大腦上的原因。最顯著的一個例子,就是一位
有不停洗手症狀的強迫症的年輕人,在自殺未遂,醫生把嵌在他大腦尾狀核(caudate
nucleus)的子彈取出後,強迫性洗手症現象就消失了。
此病例帶給學界很大的震撼,一個被認為最符合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的毛病,竟然
有更直接的生理原因,這使得醫師回頭檢視其他的心智疾病。生物精神醫學的進步讓我們
了解腦和心智是密不可分的,腦是心智的根本,腦傷後行為亦會有異常現象。若心智行為
的異常是源自大腦的不正常,則吾人亦應修正對精神病人的歧視並以同理心的態度正視精
神疾病。
總結腦照影技術應用大致有三:利用腦造影技術探討心智活動在腦中的即時反應以探
究正常人與腦病變病人的神經運作模式。以及定位人腦重要功能區及病灶區。進一步目標
則是從研究中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在特定情境下腦部活化的區域。
認知神經科學承繼了過去認知心理學的知識概念以及研究方法,運用新發展的腦造影
技術,探討相關認知行為運作的生理基礎。而該領域的醫學學識的發展也更能幫助因大腦
功能失常而行為失序的病患。
三.腦造影技術發展史:
1895年11月28日 德國科家家侖琴在做陰極射線研究時,無意間發現一種新射線。這
種射線可穿過皮膚看到手掌骨,使得侖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看到自己骨骼影像的人。侖琴
把這一個未知的新射線命名為X射線,X表示未知。這個射線可以看到人體內部的骨骼,至
今x射線仍然是醫療院所裡最主要的診斷工具。但X線只能看到骨骼,並不能看到體內的器
官。經由一些輾轉波折CT問世,給60年代的科學家造成了極大震撼。
當X射線遇上電腦,兩樣科技的融合誕生了一個新產物-CT,CT對人體放出X射線產生
信號後,由電腦組成影像。這項新科技讓我們得以拍攝骨骼、軟骨以及鈣沉積物。但對於
骨骼及軟骨所環繞的軟組織,還是沒辦法順利拍攝,因此 MRI需求取向的思考逐漸刺激科
學家投入相關研發。
MRI利用外加磁場,收集人體產生的信號,同樣經過電腦來組成影像,在X射線及CT掃
描中,沒能吸收輻射的軟組織呈黑色,但在MRI中,骨骼才是黑色,其他的組織都成為清
晰的灰色影像。(封面圖案即MRI所攝影的腦部影像)
在嶄新而仍有許多未知的領域-核醫學更研發出了PET照影技術。PET照影技術需先注入同
位素作為追蹤用,同位素會在體內代謝至特殊位置及病灶處發出信號,經接收器轉化信號
成為影像。
貳.三種腦照影基礎原理介紹及比較
一.CT介紹:
電腦斷層掃描(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為最早研發成功的近代人體照影技
術,在侖琴發現X射線後數十年,科學家成功利用X射線穿透的特性製造了CT掃描器。將放
射線擊打在不均質的物體中,並將穿透之射線擊打在偵測器上光源和偵測器繞著平面旋轉
,使放射線自不同角度穿透物體集中於一點將待測物沿著直線移動,即可測出該物在某條
線上的輻射密度,接著由接受器匯整資料成像即可製成犯罪影集上常看到的照影證據膠片
。其對於追蹤腦內腫塊或淤血有快速及可清楚辨認的優點,如上圖的箭頭所指即為密度較
大的血塊處。腦中風是分秒必爭且致命的,CT在辨認中風種類以及快速提供醫師手術資訊
,甚至法庭中的犯罪紀錄上功不可沒。
CT的優點:快速且對於追蹤中風,腦外傷如異物嵌入腦殼的手術重要判斷依據。
CT的缺點:應用範圍很有限,多使用於腦部。
二.MRI介紹:
核磁共振(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亦稱為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或是磁振造影),磁振造影擁有高解析度的影像,是利用磁場變化,將
人體置於高磁場中,藉由無線電波脈衝(RF Pulse)來激發人體組織中的氫原子核,彼此相
互作用產生共振現象,經由感應線圈收集訊號後,最後由電腦程式轉換成影像訊號,提供
高解析度的人體解剖構造影像,所以無輻射線、無侵入性,可以快速擷取影像。物理原理
乃是將放射線擊打在不均質的物體中, 並將穿透的射線擊打在偵測器上光源和偵測器繞著
平面旋轉,線從不同角度穿透物體集中於一點時待測物沿著直線移動,即可測出該物在某
條線上的三度空間輻射密度。
目前最新的磁振造影技術,除了影像更清楚、掃描更快速之外,使用TIM (Total Image
Matrix technology)技術,可以一次完成全身的掃描,且可任意選擇人體組織切面的方向
,獲取立體的影像資料。機器除了美觀之外,也改良檢查空間,減少壓迫感,並大幅改良
噪音問題,可以提供目前最高等級、最精確、安全,短時間及舒適性的健檢醫療服務。
運用於健康檢查技術上,目前一般全身型健康檢查,需耗時1~2天,而磁振造影影像技術
在一個小時內,即可擷取全身組織構造2,000至3,000張高解析度的影像。其對於腦脊髓神
經系統的靈敏度極高,能辨別極小病灶,對於腦部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脊椎神經組織、
泌尿生殖系統、心臟血管、腦血管等都有優於其他影像醫學儀器的清晰影像及偵查率。
另,對於肝臟、胰臟、腎臟、攝護腺的病灶,磁振造影也提供了非常好的解析度,可以說
涵蓋面廣泛、精準而不傷身。
MRI的優點:不使用X光或放射性物質,並以不同的空間呈現腦部的細節安全而使圖形清晰
立體。此外,無痛且無侵略性病人除了移開金屬物件外,不必有任何事前準備,在執行前
病人吃喝都無禁忌。相對於傳統健康檢查方式,較為省時省力且判斷準確。
MRI的缺點:昂貴,且不適用有金屬裝置的病人,如使用心律調整器的患者。而病人必須
躺下才可造像,所以無法使用於不合作的病患上。
三.PET介紹:
正子斷層掃描(PET, Position Emission Topography)又稱作陽電放射顯像。用掃描
機來偵測注射或吸入的放射性物質,藉此產生腦部影像。通常使用的放射性物質包括:氧
,氟,碳與氫。當這類物質從血管進入腦中會使用它的部位。因此氧與葡萄糖會沈澱在腦
部新陳代謝活躍的區域中。當化學物質分解時,會顯現神經元與陽電。當陽電遇到電子,
兩者都會毀滅因而釋放出2道gamma光。gamma光偵測器便會記器下腦部散發gamma光的區域
。
PET的優點:提供身體代謝活動的圖像,在癌症的追蹤甚至預防上有先驅地位。
PET的缺點:極度昂貴且使用放射性物質。
四.三種照影技術比較:
種類 CT MRI PET
造影源 X-ray 磁場 放射性同位素
優點 快速 掃描軟組織及 追蹤代謝功能
掃描硬骨軟骨 硬組織內部影像清晰 癌症判斷
靈敏且作用範圍廣泛
病患無需準備
缺點 應用範圍多針對腦 昂貴耗時 無解剖影像
游離輻射 放射性
用途 血塊, 骨折, 瘤 腫瘤, 軟組織 腦腎腹肺心
癌症追蹤
==================================================================
等到普心老師教到大腦的broca區再來放失語症吧,
算是應用
--
他是個好人
──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個!
From 《
封鎖》 張愛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5.70
1F:推 waltervic:感謝學弟 10/28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