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midha (东岐明)
看板W-Philosophy
标题Fw: [论稿] 明镜蕴论‧五蕴章第一
时间Thu Aug 27 09:33:31 2020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VHVgsKN ]
作者: amidha (东岐明) 看板: Buddha
标题: [论稿] 明镜蕴论‧五蕴章第一
时间: Wed Aug 26 14:01:15 2020
明镜蕴论─中道明觉之佛学正法理论
《庄春江工作站》
https://agama.buddhason.org
此论得以出现,首要感谢庄春江先生在其佛学工作站上翻译南传巴利四部佛典
之功。对本人研究而言,可以说没有庄先生的四部佛典翻译可供阅览,也就不
会有这部佛学论着。本人在此向庄春江先生致上崇高敬意,深深感谢庄先生在
弘扬佛法上的无私贡献。
东岐明
当前写作《明镜蕴论》可能尚有许多不全之处,在此恳请读者能对文稿问题提
出意见讨论,以使本人於定稿前还有修正机会,谢谢大家!
〈五蕴章第一〉
五蕴─「色、受、想、行、识」─是佛陀时代古印度早已存在流行的修行相关观念
。因而佛陀在初转法轮度化时,便以《无我相经》[01]之讲述五蕴无我,而引导最初的
五比丘证得阿罗汉果之究竟涅盘,彻底解脱轮回生死而不受後有。五蕴观念是古印度文
明之禅修传统,在修行定境中累积实证经验,而体认形成对於一切现象的五种存在层次
架构。禅修定境中所观察到的宇宙现象,并非是客观唯物之存在,而是觉照其心物存在
显现为五种相蕴层次,故谓「五蕴」。
五蕴层次显现心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正是世间哲学上认识论的自然现象基础。一般解说
五蕴,若以现代科学观念对应,就是在觉知认识历程下涵摄着物理、生理、心理现象的
五层存有体性;就佛学而言,乃是一切物理、生理、心理的现象存有,是依五蕴显现。
「色、受、想、行、识」之一般笼统科学解释,似乎也就是由物理而生理而心理的存有
相关显现层序。依照现今一般流行的笼统解释,「色」是相关於物理对象,「受」是相
关於生理感受,「想」是相关於心理认知,「行」是相关於心念意志,「识」是相关於
心识觉知。然而实际的五蕴意义,其实是完整认识论之自然体系基础的互动层次关系,
并非纯粹当今科学观念足以圆满分析对应。
「色、受、想、行、识」这些五蕴字汇乃是古印度词汇的对照汉译,若要真正理解其原
始文化意涵,还需依照佛经原典的巴利文字意义。佛陀《被食经》[02]就曾以古印度文
化的字词意涵来解释五蕴,「色」对应“变坏”,「受」对应“感受”,「想」对应“
认知”,「行」对应“造作”,「识」对应“识知”。佛陀《满月经》[03]则阐明五蕴
认识现象的因缘过程而说:
『四大为因、四大为缘而有色蕴之说;触为因、触为缘而有受蕴之说;
触为因、触为缘而有想蕴之说;触为因、触为缘而有行蕴之说;
名色为因、名色为缘而有识蕴之说。』
【色】 →触→ 【受】【想】【行】 【识】
─色法─|─────名法─────|─────│
「触」在此可指物相与心境的感应作用,即是身心触及物相而引发感应。色蕴藉由触的
作用而引发受想行蕴的生起,即是「色法」由触而引发其余「名法」(「法」字在此用
以指称「现象」,「触」也属名法)。「名色」是指名法与色法。在佛经记载佛陀言说
相关五蕴的名法范畴只包含受想行蕴,但在佛教论典却常也包括识蕴。「名法」之「名
」,古印度字义为“名字”,又有“倾向於”之意(倾向感应物境),用以指称心境现
象。然而「触」的作用在心理活动上也可不藉色法而生起;譬如内心想像事物,就是没
有色法,由触及内心想像对象而生起名法及意识。所以佛陀不以色法为名法之因缘,而
以触为名法之因缘。
「四大」─地、水、火、风─乃是古印度基於直观体验的物理观念,以此作为万物现象
的合成基础。四大并不对应欧西科学观念的物质实体,而是以物象的四种变化模式作为
万物基础,正对应於古中国易理阴阳表述动静衍化的四象─太阴、少阴、少阳、太阳。
「地」是物象变化的相关持变性,有关物象支持,即应「太阴」内外皆静之象。「水」
是物象变化的相关流变性,有关物象流凝,即应「少阴」内动外静之象。「火」是物象
变化的相关发变性,有关物象爆发,即应「少阳」内静外动之象。「风」是物象变化的
相关动变性,有关物象移动,即应「太阳」内外皆动之象。古印度四大物象的分类方式
,就是以物象动静衍化区分的四种变化模式,以此推广相关物理性质而解释一切直观万
物现象。万物显现皆属色蕴范畴,佛陀基於古印度物象观念,故以四大作为色蕴因缘解
释。
▅▅▅:阳爻象动 ▅ ▅:阴爻象静
四大 【地】 【水】 【火】 【风】
▅ ▅ ▅ ▅ ▅▅▅ ▅▅▅ 外爻
▅ ▅ ▅▅▅ ▅ ▅ ▅▅▅ 内爻
四象 太阴 少阴 少阳 太阳
「色」之范畴在於“心外境界对象”,也就可指“物象”,一切可感知的物理现象皆可
归属色蕴。古印度所谓的「色」是指关联认识过程的直觉感知对象,所以科学理论上不
可直觉感知的物理体性,是被视为思维概念而存在,并非是真实的感知对象存在。譬如
你现在眼前所见的一切,就是你眼见的色;但你根据科学观念而认为这些所见是由原子
构成,这些原子并不是色蕴,而是你基於科学所想像的思维概念。因而严格来说,四大
观念只是色蕴分类,基於四大观念而区分的感知物理现象才是真正色蕴。
古印度文化的「色」字,原意来自“眼见的视觉形象”,而引用在五蕴字汇以指涉一切
外境感知对象。所以其巴利文相关意义对应“变坏”之义,是因古印度文化认为眼见外
境对象有形象,即可有见形变坏失。在佛学上,一切感知对象与身心感官可以分为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对应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之「色」是
指「眼」所见的视觉对象,六尘之「触」是指「身」所感的触觉对象)。其中色声香味
触尘是属色蕴;而法尘则是意识所觉的内心境界对象,不属色蕴。
「受」是指“感受”,是指身心接触对象之後,直接生起的感受,也就是触发名法而生
起的感受,佛陀将其分类为「乐受」「苦受」「舍受」(不苦不乐受)。《阿毗达摩》论
典更将其细分为触尘引发的「乐受」「苦受」、法尘引发的「悦受」「忧受」、及色声
香味法尘引发的「舍受」;也就是只有触尘能直接引发苦乐感受,其他色声香味尘都还
要引发对应的眼耳鼻舌识後,再藉由心意感受忧悦才会显现相应苦乐心境。
「想」可指“想像”,是指身心接触对象在感受之後,随之生起的印象,也就是触发名
法而生起的想像。其古印度字义乃是复合「共同」与「知」而意喻“共同之知”,也就
是因缘会聚共同一起而得的认知印象,因为认知想像是与过去积累的经验印象有关。认
知建立想像印象,然後才会发生意志抉择的思量造作。
「行」可指“造作”,是指身心接触对象在想像之後,随之生起的思量,也就是触发名
法而生起的造作。其古印度字义乃是复合「共同」与「作」而意喻“共同之作”,也就
是因缘会聚共同一起而得的思量造作,因为思量造作是与过去积累的经历习惯有关。五
蕴之「行」所指的造作,并非是行为的行动造作,而是心思的意志造作,所以在名法上
对应着意志作用的「思」心所。一切造业基於我执意志,是有心思造作而有业因造就,
所以佛陀《洞察经》[04]说『我说思是业,思而造业─以身、以语、以意』。
色而受想行,在身心上是相关由外而内的认识阶段;然其认识场能却是由行想受而色的
范畴涵摄。行之造作涵摄想之想像,想之想像涵摄受之感受,受之感受涵摄色之物象,
从而构成名色涵摄的场能范畴关系。以此范畴涵摄关系,行蕴统摄一切名色,所谓『诸
行无常,是生灭法』也就适以行法生灭而统摄一切名色法之生灭。
「识」可指“心识”,是指随着「色受想行」发生的对照识知,也就是照见名色的心识
作用。其古印度字义乃是复合「双元对立」与「知」而意喻“对照之知”,也就是对照
「色受想行」名色法而生起的心识觉知。识蕴与色受想行蕴的对照关系,就似镜照影像
与被照事物的相对关系─镜照影像是因事物出现而照显存在。
「色受想行识」五蕴层次关系,存在於一切直觉认识的法相,也就存在於一切心念;认
识外境物象是以「色受想行识」,认识内心形象是以「受想行识」。而依五蕴层次各自
与彼此的关系模式,可以化显种种心物体性的实在存有,从而无明众生妄执以为种种心
物体性实有;譬如色蕴层次的色法关系,可以化现物理质能及种种体性的守恒存有,从
而即有世间学者妄执而以认证唯物论。以往古印度文明的禅修传统在定境修证下,正是
体验到自我实体的存有,乃是存在於五蕴层次。一切众生之自我身见,正是依存於五蕴
境界,而妄执以为其中有着自我实体的存在。
「五蕴」之「蕴」,古印度语意涵乃是用以指涉“聚集之体”[05],即是意谓“积聚集
合而成的体性”,佛学意义也就对应着“积聚集合而成的自我体性”。五蕴层次正是对
应於一切自我存有的认知层次,所以佛陀《认为经》[06]有谓『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认
为种种自我认为时,一切都在五取蕴上认为』。「五取蕴」之「取」,即是意谓“执取
”,也就相关於贪爱烦恼引发的自我执取,佛陀《蕴经》[07]阐说诸蕴(□:色、受、
想、行、识)是谓:
『凡任何□,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下劣、或胜妙
,或远、或近,这被称为□蕴。』
『凡任何□,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下劣、或胜妙
,或远、或近,有烦恼的、会被执取的,这被称为□取蕴。』
诸蕴若有烦恼、被执取,也就是诸取蕴。一切自我体性─无论是自我、肉身我、感受我
、思想我、意志我、意识我、真我、自性、灵性、神性…等─皆是相关种种五蕴集聚而
成立的执取幻相。五蕴涵摄一切存在现象,执取五蕴而成五取蕴,从而妄执自我存有,
根源在於贪爱求取,佛陀《满月大经》[08]回应比丘相关问题如是:
『但,大德!这些五取蕴的根源是什麽呢?』
『这些五取蕴,比丘!求取为其根源。』
『大德!那执取就是这那些五取蕴呢?或者,除了五取蕴外有执取呢?』
『比丘!那执取既非就是那些五取蕴,也非除了五取蕴外有执取,
而是凡哪里有贪求者,那里就有执取。』
五蕴现象可以形成的自我执取,正相关於世间哲学上的本体论妄执。唯心论妄执以为真
实存有的心自性,唯物论妄执以为真实存有的物自体,都是以为有种常存不变的本体存
有;然而所有一切的本体存有,只是建立在五取蕴上的假相,只不过是在五蕴现象上贪
爱求取的虚幻妄执而已。
佛陀《如泡沫样经》[09]即以「泡沫」「水泡」「阳焰」「蕉茎」「幻术」譬喻形容「
色受想行识」的虚妄无实。色蕴现象化显波粒体性,故喻一切色蕴的物象体性,乃如泡
沫团聚般空虚不实。受蕴现象化显感受刺激,故喻一切受蕴的感受体性,乃如落雨水泡
般空虚不实。想蕴现象化显认知印象,故喻一切想蕴的想像体性,乃如阳焰蜃景般空虚
不实。行蕴现象化显思作诸行,诸行变化有如蕉茎般剥离分解,故喻一切行蕴的思作体
性,乃如芭蕉茎材般空虚不实。识蕴现象化显心识觉知,故喻一切识蕴的心识体性,乃
如幻术显现般空虚不实。诸蕴现象如理慧观检视审察,皆是生灭无常,一切了无实体,
故而佛陀喻示谓其空虚不实。所以佛陀《无我相经》[01]阐说慧观厌患诸蕴(□:色、
受、想、行、识)而离染解脱,是谓:
『凡任何□,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
或劣、或妙,或远、或近,所有□应以正慧这样如实悟见:
「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在,这没有我的真我(自性)。」』
『这麽悟见时,承教圣徒厌於色、厌於受、厌於想、厌於行、厌於识;
厌者离染,由离贪而解脱,当解脱时,有「解脱」之智,他了知:
「出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成,不再有此生[轮回]状态了。」』
[01] 《相应部‧22‧59》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577.htm
[02] 《相应部‧22‧79》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597.htm
[03] 《相应部‧22‧82》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600.htm
[04] 《增支部‧6‧63》
https://agama.buddhason.org/AN/AN1194.htm
[05] 《巴汉词典》明法尊者增订: Khandha,(Sk.skandha)【阳】1.体积。2.
树干、(人或动物的)躯干。3.块(mass),堆(heap)。4.区、段、章。5.蕴,
形成任何生命的身心状态的知觉集合体。
[06] 《相应部‧22‧47》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565.htm
[07] 《相应部‧22‧48》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566.htm
[08] 《中部‧109》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09.htm
[09] 《相应部‧22‧95》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613.htm
--
东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游混迹
潜心觉灵 颠思覆想 因成缘熟 了尘离幻
东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8.166.234.52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Buddha/M.1598421686.A.517.html
※ amidha:转录至看板 soul 08/26 14:13
1F:推 tmac012004: Sadhu 08/26 17:59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转录者: amidha (118.166.236.228 台湾), 08/27/202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