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opandy (pop)
看板W-Philosophy
标题[转录]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及其转变(2)
时间Sat Dec 6 11:23:25 2003
来源:水木清华站smth.edu.cn‧哲学版
发信人: Foucault
作者:陈嘉映
1926年以後﹐维特根斯坦离开了乡村教师的职位﹐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园丁的助手﹐
协助设计并负责实施为他姐姐建造的一个宅第。这个宅第後来曾是保加利亚的使馆。据查
﹐1933-1938年各期维也纳地方志都把维特根斯坦标明为建筑学家。他刚刚回到维也纳﹐
就结识了维也纳小组的创始人石里克。他没有参与维也纳小组的团体活动﹐他对卡尔那普
、纽拉特等人没有多少好感﹐也不赞许他们反形而上学的绝对实证观﹐他几乎只和石里克
、魏斯曼交往﹐尤其与魏斯曼有多次交谈﹐因为他觉得这两个人文化修养较高﹐品位纯正
。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後﹐每年回维也纳度暑假﹐期间仍和石里克等人讨论哲学。魏斯曼
後来把1929年12月至1932年7月期间维特根斯坦这些谈话的内容收集在《维特根斯坦和维也
纳小组》一书中。
有记载说﹐他是1928年春天和魏斯曼及费格尔一起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 在维也纳的
题为 "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後﹐重新萌发了哲学探索的兴趣。布劳维尔的基本
思路接近於康德﹐强调理性的建构作用﹐数学不是纯粹的发现﹐更不是简单的重言式﹐
而具有发明的意味。布劳维尔也把类似的思想应用於语言。1929年初﹐维特根斯坦重返
剑桥﹐并以《逻辑哲学论》作为学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主考官是罗素和摩尔。此後同
年﹐他在《亚里士多德协会会报增刊》上发表了短文《关於逻辑形式的一些看法》﹐除
了《逻辑哲学论》﹐这是他在建立了自己的哲学学说後唯一一次出版哲学文着。翌年底
﹐他受聘为剑桥三一学院的研究员﹐从此到他1947年退休﹐他大部分时间在剑桥思考、
研究、教课。他没有再发表什麽文着﹐但他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以及偶或口述给学生的
笔记﹐却广为流传。数量不小的笔记以及另一些手稿﹐他去世後由研究者编订成书﹐包
括《哲学评注》、《哲学语法》、《蓝皮笔记本》、《棕皮笔记本》(这两本笔记是用
英文写的)、《关於数学基础的若干评注》、《哲学研究》。从这些笔记看﹐维特根斯
坦的注意力已经不集中在经过分析之後得出的"逻辑语言"﹐而是语言的日常的实际使
用﹐至少是在科学工作的实际使用。
维特根斯坦曾打算定居苏联﹐并於1938年访问苏联﹐似乎是这次访问打消了他在那里
定居的念头。此後﹐他在挪威的木屋里住了一年﹐1939年回到剑桥﹐并接替摩尔成为哲
学教授。翌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他转入英国国籍。战争期间﹐他大部分时间在伦敦一
家医院当看护﹐後来在纽卡斯尔的一个研究所当助理实验员。同时﹐他当然继续思考哲
学问题﹐《哲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即第一部分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写成的。
战後他继续在剑桥任教﹐但对学院生活癒发不耐烦﹐1947年辞职。他到爱尔兰生活了
两年﹐撰写《哲学研究》的第二部分。後来编订的《札记》大半写作於这段时间。此後他
交替在威尔士、挪威居住﹐曾访问美国三个月。
维特根斯坦不是哲学专业出身﹐哲学史的造诣不深﹐在哲学方面﹐维特根斯坦熟悉叔
本华的着作﹐并通过叔本华对康德和佛教有所了解。在哲学和宗教邻近的领域﹐维特根
斯坦熟悉克尔凯郭尔和詹姆士的一些着作。他特别钟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
品。维特根斯坦不是一个学者型人物﹐但他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他对人类生存本
质的深刻感知﹐以及他在理智上的特殊天赋﹐使他在哲学上达到了其他哲学家难以企及
的深度。
1949年﹐维特根斯坦查明患有癌症﹐生前最後一段时间他住在他的医生和朋友贝文
(Bevan)家里﹐继续从事哲学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两天。1951年4月29日﹐62岁生日的第
4天﹐维特根斯坦与世长辞。
《逻辑哲学论》中的世界、事实、对象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着作﹐它主要是从战时笔记摘
编而成的。在给罗素的一封信中﹐维特根斯坦称"我相信我已经最终解决了我们的问题"﹐
并补充说﹕"这听上去可能很傲慢﹐但我不得不这样认为。"他自己觉得这本书写得 "像水
晶一样清晰"﹐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没人能理解"﹐因为"它推翻了我们所有关於真、类、数
的理论以及所有其他理论"。维特根斯坦把这本书的中心论题概括为﹕什麽能被命题(或
语言)说出(或思想)(gesagt)﹐什麽不能被说出而只能被显示(gezeigt)。这一点在该
书序言中是这样表述的﹕"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
﹔凡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这是一本薄薄的书﹐译成中文不过七十页﹐但所涉及的论题却极其广泛。《逻辑哲学
论》写得这样简约﹐要介绍这本书﹐需要一本更大的书﹐而不是像这里提供的更为简约
的框架。好在读者可以自己去阅读《逻辑哲学论》﹐同时参考韩林合的《逻辑哲学论研
究》或其他研究《逻辑哲学论》的专着。本书最多希望让读者对该书一些最基本的观念
有个印象﹐并提供思考该书中一些难点的可能线索。
这本书的形式也很特别﹕每一章有一个总题﹐然後给出一系列扩充和论证。全书分成
七章。最後一章只有总题一行字﹕"对於不能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下面没有任何
东西了。这也是很自然的﹐话已经说到必须保持沉默处﹐再喋喋不休就很奇怪了。
对这本书的形式不必多作讲解﹐只需把最初几句的中译文抄在这里﹕
1 世界是一切实况之所是。
1.1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1.11 世界为事实所规定﹐为这些就是一切事实所规定。
1.12 因为事实的总和规定实况之所是﹐也规定了一切实况之并非如此。
1.13 逻辑空间里的诸事实即是世界。
1.2 世界分成诸事实。
1.21 任何事情都可能是实况或不是实况﹐而其余一切事情则依然不变。
2 实况之所是﹐即事实﹐是由原子事实组成的。
2.01 原子事实是对象(物项、事物)的一种结合。
这一句一句的格言式的命题﹐用号码排列﹐表示每个命题的主从关系。所有词项都像
是术语﹐像数学概念一样互相定义﹐实况(Fall)、实况之所是(was der Fall ist)、事实
(Tatsache)、原子事实(Sachverhalt)、事物(Ding)。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以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该书研究者悉心探讨的问题﹐这些语词的中文译名则是
国内维特根斯坦专家一直在商榷的﹐这些绝不是无关紧要的细节﹐由於该书的整体结构紧
凑﹐一个概念的解释的细微差别可能影响对该书整体轮廓的勾画。但本书不可能深入涉及
诸多相关概念﹐只能讨论几个核心概念﹐作出一个极为粗略的引言。本节先谈谈世界、事
实、对象。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1.1〕 。这是一个简单的断言﹐但这个简单的断言由於两个
因素而变得复杂起来。一是逻辑空间的概念。维特根斯坦作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这一
断言之後﹐很快就接着说﹕"逻辑空间里的诸事实即是世界"〔1.13〕﹐而逻辑空间中不
仅有事实﹐而且允许"可能的事态"〔moegliche Sachlage〕〔2.202〕。二是否定性事实。
"原子事实的存在称作肯定性的事实﹐其不存在称作否定性事实"〔2.06〕。我们可以把
这两点联系在一起来理解。我们不妨把逻辑空间大致理解为使得一个语句合乎逻辑具有
意义的条件﹐这些逻辑条件只限制一个语句是否具有意义﹐而不涉及这个语句所陈述的
是不是事实。司马迁是唐朝人不是事实﹐但这个语句有意义﹐并不违背逻辑。就它可以
在逻辑空间中出现这一点论﹐它与司马迁是汉朝人是一样的﹐从逻辑的角度看﹐凡合乎
逻辑的﹐无论是可能的还是现实的﹐具有同样的身份。所有可能的事态都可以在逻辑空
间中呈现﹐其中有一部分是事实﹐这仿佛是说﹐逻辑空间是一个更广大的"世界"﹐真实
世界从这个更广大的"世界"呈现。这和呈现这个概念的特点有关﹕任何东西似乎都只能
在一个空间中、在一个背景上才能呈现。事实只能在与非事实的区别中呈现。但是在这
种区别中﹐非事实似乎也以某种方式连带出现。司马迁是汉朝人似乎连带断言司马迁不
是唐朝人﹐而司马迁不是唐朝人就是一个否定性的事实。不过﹐关於否定性的事实还
有很多疑问。我们一般只把实际存在的事情称作事实﹐断定一个不存在的事情不存在
﹐固然是一个正确的断定﹐但我们通常会说这是否定了一个说法是事实﹐而说它断定
了一个否定性的事实是挺奇怪的。在弗雷格那里﹐只有肯定性的事实﹐它可以被断定
也可以被否定。否则﹐事实就会像迈农的虚存实体一样无限之多﹐有无限多的"否定
性事实"与司马迁是汉朝人这一事实直接相连。关於否定﹐还有更多的疑难等在那里。
在讨论悖论的时候我们提到﹐否定既可以是明面的﹐也可以是暗含的﹐东施不漂亮是
明面上否定的﹐东施难看呢﹖东施丑陋呢﹖这些疑难大概无法在《逻辑哲学论》的框
架中澄清。
《逻辑哲学论》的一个重要主张是﹕复杂事态由原子事实组成。复杂事态是原子事实
的结合﹐这种结合必然合乎逻辑﹐但不一定真实存在﹐那些并不存在的事态是〔逻辑上
〕可能〔的〕事态。然而在原子层面上﹐没有可能的事态﹐因为一﹐这一层面上的"事态"
不再是更基础事实的各种可能结合﹔二﹐它们也不是事物的可能结合﹐因为分析到最後
﹐世界分成事实﹐而不是分成事物。在原子层面上﹐没有可能性﹐一切都是事实。
原子事实是最简单的事实﹐无法再从中分析出其他事实﹐分析的结果只能是对象。因
此﹐原子事实是对象的结合或配置。"对象是简单的"〔2.02〕﹐不可再加以分析﹐所以﹐
对象就是简单对象﹐不过﹐为清楚起见﹐维特根斯坦还是经常采用"简单对象"这个说法。
简单对象这个概念引起很多困惑和争论﹐其实维特根斯坦自己也很犹豫﹐他在笔记中写道
﹕"我们的困难是﹐我们总说到简单对象﹐却举不出一个实例来。" 他曾考虑过关系、性
质、视域上的小片、物理学里的物质点。他还说个体如苏格拉底、这本书等﹐"恰恰起着
简单对象的作用"。一条可能的思路是把简单对象理解为一种逻辑要求﹐一个逻辑终点﹕
"简单对象的存在是一种先天的逻辑的必然性。"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大致
采用了这条路线﹐这本书里从未举例说明什麽是简单对象。维也纳学派时期﹐人们想当然
地把它当作罗素和摩尔的那种感觉材料﹐後来很多论者驳斥了这种说法。不过﹐从《早期
笔记》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的想法和罗素的确相去不远。上一章也曾说到﹐罗素也考虑
过简单对象的各种各样的实例﹐也曾主张简单对象其实是一种逻辑要求。不过﹐维特根斯
坦受感觉经验论的影响远比罗素为少﹐就最後选择的定论来说﹐罗素倾向於把简单对象等
同於感觉经验的起点﹐维特根斯坦倾向於把它视作逻辑分析的终点。对象是简单的﹐没有
结构。只有具有结构的东西才是可以毁灭的﹐因此﹐对象是稳定的、持续存在的。一个对
象包含了它与其他所有对象结合的可能性﹐但是不决定哪些可能性得到实现﹐因此﹐哪些
事实存在是不可推测的﹐存在本身是不可解的﹐不可以理来解的。世界是事实的总和﹐事
实都可以分析为原子事实﹐原子事实由对象组成﹐那麽﹐似乎世界归根到底是对象的总和
。然而维特根斯坦明言﹕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对象的总和〔1.1〕。这是因为事实和对
象以不同的方式存在﹐每一事实都独立存在﹐对象却不能独立於事实存在。一个对象可以
(实际上是必须)出现在不同的事实中﹐就此而言﹐它是独立的﹐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
独立性﹐就它必须出现在某一事实中而不能单独出现而言﹐它不是独立的﹐不具有实质的
独立性〔2.0122〕。所以﹐对象从根本上说就只有逻辑上的或虚拟的存在。对象其实不能
脱离语言和思想存在﹐所以维特根斯坦也经常把对象说成"思想的对象"。顺便可以提到﹐
罗素曾经把世界视作对象的总和﹐但在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提法﹐认为世界
是对象和事实的总和﹐然而﹐修改後的说法却是个不伦不类的说法。
在逻辑原子主义一节我谈到了简单对象这一概念的困难。无论举出对象的实例﹐抑或
只把对象视作逻辑构造﹐简单对象都是无法用最小的物质体或感觉阈限来说明的﹐因为哲
学所要追问的是构成意义来源的单位﹐维特根斯坦对这一点比罗素清楚些。"对象构成世
界的实体……如果世界没有实体﹐那麽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就依赖於另一个命题是否为
真。这样一来就不可能起草世界的任何(或真或假的)图画"(2.021-2.0212)。也就是说
﹐简单对象是命题可充分分析原则的一般要求﹐命题只有通过充分分析才能最终确定意
义〔3.23〕。罗素从本体论来思考语言的本质﹐维特根斯坦则一直从语言的本质来构想本
体论。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248.231
※ 编辑: popandy 来自: 140.112.248.231 (12/06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