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ungTai (RungTai)
看板TW-language
标题[转录] 同学麦娜斯的旁白语言观察
时间Wed Feb 24 18:07:05 2021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67807764710088&set=a.226765572147641
活水来册房
昨晚七点我在ClubHouse和FAM同时开房主讲「从同学麦娜斯看那些我们常说错的台语」,
因为目的主要是想突破同温层,我并未全台语讲述,避免路过群众一听到全台语心生畏惧
瞬间退出;我也不清楚最後房里挤了多少听众,应该是一两百人吧。我以电影作为讨论文
本讲述一小时,听众提问与回馈一小时,足足两小时才退房。
在此简单整理从同学麦娜斯的旁白语言观察,现在的台语使用者易犯的错误。
一、「了」的误用:华语经常使用「了」来表示动作的完成式,例如「吃了饭」、「睡了
一觉」。但是在台语里并没有这样的语法,在台语的「动词+了」通常意思是有某种物品
被动词解决而清空。例如华语说「车牵了就出门」,意思是把车牵了(动作完成)就出门
去;但在台语「车牵了就出门」,意思是你在脚踏车工厂工作,老板要你把仓库里一百台
脚踏车全部牵出来摆,最後你终於把「车牵了」(车牵完)才出门。
在本电影中,这种「动词+了」的误用非常多,例如「得着了一寡掌声」、「高委员开了
一寡气力揣了金主赞助」、「拍了一部剧情片」等等。事实上在台语中,上述句子完全可
以将「了」字省略。
二、「着」的误用:在华语里,我们会用「动词+着」表示「现在进行式」,但是在台语
并没有这个讲法,或者说虽然有,但明显因为近代受到影响而较频繁使用。在台语应该用
「咧+动词」或「动词+咧」来代替这种用法。例如「我牵着伊的手」,应该改为「我牵伊
的手」、「我共伊的手牵咧」。文夏的《黄昏的故乡》歌词:「叫着我、叫着我,黄昏的
故乡不时咧叫我」,台文界的前辈陈明仁老师便说过他都改唱「咧叫我、咧叫我,黄昏的
故乡不时咧叫我」。
在本片中这种误用的例子有「影响着台湾」、「骑着」、「带着」等等。
三、「一+动词」的误用。我一看、我一想、我一听便如何......在台语中用「我一下看
」、「我一下想」、「我一下听」会更加道地。倒也不是说古早的台语文献就没有人这样
用,但很明显在近年受华语影响而使用更加频繁。在片中有「我电话一囥」、「予高委员
一舞落」等例。
四、「吗」:在片中有一句「按呢毋好吗?」应改为「按呢敢毋好」较佳。台语中加上「
吗」、「吧」很明显是近代受华语影响的用法。我在昨天的讲座中曾说我印象很深,是从
何时何地何人开始听到的,此後就越来越频繁。我在想除了华语的渗透(林强的《向前行
》歌词:「原谅不肖的囝儿吧」,出自1990年,我也大约在此後一两年听见周遭有人这样
使用),霹雳布袋戏的流行可能也助长了这种说法的风行。(布袋戏里经常用「是吗」、
「死吧」之类的词)
五、「帮」的用法:片中有「帮高委员翕广告」、「帮别人完成最後的愿望」等例,这也
是受华语影响的用法,台语应用「替」、「共」或「共某人斗」会比较道地。
六、「g」声母的弱化:片中旁白的「意外」、「外路仔」、「建议」等有「g」声母的字
,并没有清楚发音。
七、误读/俗读:在片中旁白,状况的况念成「khóng」(正音为hóng)、牛郎的郎念成
「lông」(正音为 )、一片混沌念成「tsi-phìnn hûn-thûn」(正音为tsi)、传达和传家之宝的传念成「tshuân」(正音为thuân,但是片中介绍浊水溪公社是
「传奇乐团」时却念对了)、文化遗产的遗念成「î」(正音为uî)、重金礼聘的聘念
成「phīng」(正音为phìng)......
八、更道地的句子:导演说他拍完大佛普拉斯之後,为了下一部片要拍什麽,「头壳想甲
破空」,显然是要表达「想破头」之意,其实台语原有相同意思的讲法,叫做「激破头壳
」。
开这个房间,并不是为了要批评导演或这部电影。事实上如果是一个不会讲台语的人,我
会建议他可以看看这部片「罔学」,能学到几句也很好。不过在已有的基础上,藉这文本
把更精确的台语分享给更多人知道,正是台文工作者该做的事。
在ClubHouse平台上,除了有「台语房」给一般使用者或初学者闲聊练习之外,我期待开
辟一些更有系统性、更深入的讲座,对於推广的效益应该更大。我现在有构想的是从台语
流行歌来介绍一些语词的使用正误之辨,以及从色情老黑胶唱片来解读半世纪前的台语特
徵。期待日後空中再相会!
最後来一个小彩蛋。电影开头从黑白转彩色的拍摄场景,是在嘉义拍的。这篇文章的截图
场景,其Google街景在此:
https://reurl.cc/ZQy2Lp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18.187.71.120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TW-language/M.1614161227.A.EF6.html
※ 编辑: RungTai (218.187.71.120 台湾), 02/24/2021 18:07:53
1F:→ saram: 老生意人不会说"吃了/出了/卖了..."他们认为犯忌,说"吃完/ 02/24 21:41
2F:→ saram: 出完/买完..." 02/24 21:42
3F:→ saram: 但这是生意人才这样说. 02/24 21:42
4F:→ saram: 台语说"我来了"的了音是ah.表达"了"有两个音,和国语一样. 02/24 21:44
5F:→ saram: 另外还有"罗".如:我欲去罗.有慎重提醒,叮咛之意. 02/24 21:46
6F:→ saram: 又如"我一看/我一困/我一去"在戏曲里也常听到. 02/24 21:49
7F:→ saram: 闽南语受到明清时期北方官话影响颇大,许多文音有中原音韵. 02/24 21:52
8F:→ saram: 如果你看很多歌仔戏就能感受得到.大人/书生讲得官腔官调. 02/24 21:53
9F:→ saram: 动词+着 很普遍. 02/24 21:57
10F:→ saram: 碰着鬼,看着人,吃着饭....配合动词为单词最多. 02/24 21:59
11F:→ saram: 咧=在+在."在"分裂成两个字音.就像脚头(膝盖头)早就变为"脚 02/24 22:01
12F:→ saram: 头肤".(肤是借字形音从"头"衍生而来) 02/24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