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kypiper ( 天空笛)
看板tabletennis
標題[心得] 向選手學習-張禹珍
時間Fri May 10 23:56:57 2024
這篇要從選手身上學東西。
張禹珍近期表現特別出色,
我認為其中一個進步很多的部分是反手。
最早以前都靠正手得分,只要打到反手就相形支拙。
他反手進步的地方並不是說相持變多好或者單項技術變得多厲害,
也不是他學習反手為主的選手的打法或特點。
而是他在正手為主軸的得分體系當中去增加反手所需要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如何用反手銜接出正手的主力得分球。
我覺得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為什麼呢?
我舉馮翊新以及許昕作為例子。
馮翊新原本是一個正手比較好的選手,
這兩三年加強反手後,
反而現在看他的比賽反手使用率遠高於正手,
而且甚至反手得分率有時會優於正手。
可是他反手和正手之間並沒有特別的加成效果,
反手加強反手的、正手打正手的,
甚至可能原先在正手的注意力會分散到反手,
又或者配合反手而略微降低了正手質量。
姑且不論正手是否有因此受限,
這樣的進步比較像是加法的效果,
有正手能力、再加上提升上來的反手能力。
看許昕過去在增強反手的時候也有類似的狀況,
有某個階段非常注意反手,反而正手使用不出來,
注意正手的時後反手又變得很零碎,
再回去注意正手時,反手的漏洞還是很明顯,
也像是加法的效果,但加完之後被打了折扣。
我個人認為,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有沒有可能是教練或選手在訓練中有一種想法:
我是一個正手好的人,我要加強反手,
那麼我就要去學學反手好的人怎麼打、我要學反手好的人的東西。
於是因此大幅改變自己的打法風格使得正手威脅降低,
又或者因此正反手之間不連貫、正手打正手的反手打反手的。
我認為張禹珍就是一個優良的範例,
他增強他反手能力,
是以「
我是正手為主的選手」這種思路前提去訓練。
他反手強化都圍繞在「
我要如何能更佳地發揮出正手」,
使得加強完之後,反手能力與正手之間是乘法。
只要提升某些明確的環節,不用複雜,
就可以讓整體提升、特長發揮、藏住漏洞。
那麼他到底有什麼特別優化的地方呢?
我認為張雨珍最主要有三種套路:
1.反手(拉或擰)後,直接側身。
2.反手反撕加壓一板後,直接側身。
3.反手連續退半步加旋轉,突然側身。
其實他對右手的比賽,
他的反手套路其實就只用這三招,
就可以保持非常高的反手銜接得分率。
(這裡先不談左手,不然扯太遠。)
我們
a.線路
b.節奏
這兩點開始談。
首先是線路,
張禹珍反手的線路幾乎都是打對方的反手大角或者中間偏反手,
幾乎不給直線。
主要是這樣的
線路更適合以正手為主的選手,
因為這樣子對方回過來的線路很難調動正手位大角度,
最多就是直線。
那麼限制住來球落點範圍後就比較能夠掌握側身時機,
即使想側身時被調動到正手位,移動的幅度也不會很大。
如果自己反手拉或擰到對方的偏正手位,
一般來說直線因為線路短也比較不好發力,
而對方回過來的線路會比較難以掌握。
一方面對手可能會回在比較靠反手的位置或中間,
這時候因為線路短,過來的節奏比較快而不易側身。
如果對方回球到正手又因為角度範圍太大
需要大幅度的跑動。
相較來說,
反手發力斜線給對方反手位會比較容易有下一板的銜接,
也因為線路長而上台率也比較高。
這樣的線路配置也經常在馬龍的比賽常見到。
所以
從反手給的線路的設定就已經在為正手鋪路。
接著是節奏,
張禹珍反手有三種節奏作為主要得分組合。
第一種
反手拉等一拍之後再發力
力量大 節奏慢 球速快
(發力擰球的時候也是類似的節奏但沒等那麼久)
因為等了一拍,對方不好對節奏,
球質重不那麼容易扛,
就容易出機會轉正手。
第二種
反撕加速
力量中 節奏快 球速快
使用時機是對方輕擰輕拉的時候
打出有突然性的球
讓對方措手不及而製造出下一板轉正手機會
第三種
反手連續加旋轉加弧線
節奏慢、球速中
這三個環節的意識都是非常清楚明確的設計,
包含不同的力量、節奏,
又能考慮到起板、反擊、連續,
前兩種打完一板就轉正手,
第三種也很容易製造出轉正手機會,
使得他不會有非常明顯的反手洞放在你眼前。
當你覺得這裡不行,給去其他地方,
那麼就會是落在他等好的正手陷阱裡了。
再來我要講他側身的時機,
如何製造出側身時機?
無論是
1.反手(拉或擰)後,直接側身。
還是
2.反手反撕加壓一板後,直接側身。
這兩種都是打一板反手就直接轉側身,
第一種是用力量和節奏去使你回到他可以側身的範圍。
第二種則是用突然性,
讓你無意識地回到他可以用正手的位置。
所以這兩種的側身時機很簡單,
只要把反手這一板練準練熟,
在比賽就看著對手的反應,
(這個「看」後面再講)
接著下一板就可以側身。
=====
ps.我要補充一點,起板除了發力之外,
他還有一個輕擰中間偏反手,
這也是一種節奏變化,
後面會看到我列出的片段,
輕擰中間主要在於讓對方反手使不上力又借不上力而產生側身機會。
但是當對方中間位是用正手反拉,那麼自己就不側了。
這一球側身的時機是看著對手,
當對手有用正手的意識(動作會很明顯),自己就不側,
當對手維持站位用反手,自己就跳開。
這個餘光盯對方動作的方式一定有下功夫練過。
=====
而第三種
3.反手連續退半步加旋轉,突然側身。
這是屬於在連續中要看來球狀況側身的,
那連續中什麼時候可以側?
A.
來球變慢的時候。
B.
來反手位的球沒這麼開,甚至有點靠中間的時候。
那麼為什麼要退半步去加旋轉呢?
因為通常對手反手相持看到他退了一點,
就會覺得如果自己給去他正手會被等好衝一板,
就會有持續壓進去反手加速的慾望,
會想著我反手持續給你加快、施加壓力來佔據主動。
於是張宇珍退半步,
第一個是對方用反手的球質不太會爆衝,
在自己退一點之後就容易回擊。
第二個是輔以加弧線、加旋轉來變慢節奏,
對方想要快節奏、我就把節奏變慢,
對方想增加球速、我就用旋轉牽制。
這過程中就等對方不小心給了稍微沒那麼開,
或者剛好哪一球借不上力球慢了,
就可以突然側身了。
接著我再來講張禹珍在連續中側身的方式。
這是要特別練的步法,
球要來的時候再側,不能先側。
球快到的時候再側,邊側邊打。
很多人練多球練側身都是先側過去再打,
用這種方式側身在比賽中很容易被控制。
(不然你控制和設計能力就要像馬龍一樣強才能先側再打)
拿這個當例子: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161
張禹珍加轉靠住中間,控制節奏(仔細看落點都是中間)
加了弧線有時間,給中間讓對方難以發力。
盯著對方看知道對方持續想壓快。
於是,
在球快到的最後瞬間才移位側身。
這一點很重要,
要在對方已經出手了才真的側開。
如圖,
馬龍在出手的瞬間,可以看到張宇鎮有側身的意識,
但是身體只是微幅準備,並沒有明顯讓對方看到自己要側,
我是慢動作截圖才看到他有輕微調整重心,
實際上在快速來回連續中根本無法去注意對方這麼輕微的意識準備。
即使真的看到張禹珍有這個意識,
可是拍子也已經擊到球了,
無法改變落點的選擇,
https://imgur.com/y8cTir6
再如圖,
球在過網,張禹珍才開始啟動側身,
在這個瞬間才是最佳的側身時間點,
因為他可以看到球是真的往側身位過來,
而不是對手調到他正手大角去,
如果對手真的調動去正手,
他這個時候也來得及去打正手位的落點。
https://imgur.com/wczOEM9
然而這些盯球和步法,
就是在練反手單項技術之後,
要接著把銜接給練起來的。
不用很多花樣,
他反手銜接正手側身只練好上面三招就有極為明顯的突破,
並且讓其他環節的得分效果也提升了。
那麼下面我節錄這三種情形的片段給大家參考:
反手發力拉下旋就轉側身
以下片段,大部分的球發力就得分了,
可是可以看看張禹珍收拍之後的動作,都是準備轉正手,
所以即使對方防回來,就是正手一板衝了。
反手發力就直接側身
https://youtu.be/AWsQ9AzhNO8?t=406
反手發力前刻意停一拍
讓對手不容易判斷節奏和落點
也因為有節奏上的調節
讓自己發完力之後能直接轉正手去準備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377
發力後側身(可以看他結束動作是要往左側開)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736
反手停一拍再發力
可以讓自己有更多時間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1043
可以從慢動作鏡頭當中看到
反手發力完會看著對方將如何回擊這一球
從而去預判來球情形 來決定自己側身的幅度
可以看到張邊作還原邊看著對手
看到對手的反應比較偏被動的時候 自己直接下意識作出側身姿勢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1310
上面片段看完會發現張禹珍很少反手起板會使用快拉,
而是通常都等一拍再發力,
一方面可以掌控節奏,
一方面自己較不擅長的反手的進球率也會更提高。
看完發力的,
接著我們看輕擰中間偏反手,
這種有節奏和力量調節的設計。
擰中間的落點不需要側太開
來球角度比較小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8
擰輕的轉側身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216
擰輕的中間之後側身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824
擰慢速中間 有時間和空間側身
這套路側身時不會退台退太多
對方力量通常不會太強、角度也不會太開
維持側身偏近台會更好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259
看完起板之後側身,
接著我們看防守反擊之後側身。
反手快撕反擊後退半步側身
https://youtu.be/AWsQ9AzhNO8?t=449
https://youtu.be/AWsQ9AzhNO8?t=472
https://youtu.be/AWsQ9AzhNO8?t=200
https://youtu.be/AWsQ9AzhNO8?t=18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1254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1472
可以注意到,
相比輕擰後的側身,
反撕後的側身退台退得比較多。
因為對方起板後自己再反撕,
力量大又球速快,
對方回過來的球會更長更頂,
所以必須讓出更足夠的空間。
由這個比較可以看出他讓空間也是有經過設計和訓練,
而不是盲目亂側,
要側多開、退多遠,都是設計過的。
看完起板和反擊,接著看連續吧。
反手對住時
會盯著對手身體姿勢再側身
(對方退台了代表節奏慢了可以側身)
https://youtu.be/AWsQ9AzhNO8?t=171
反手連續中
給一個中路軟的 可以側身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86
反手連續中加旋轉降節奏,
雖然這分沒側,
但整體設計都是為了後續側身的可能性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104
這球前面說明過了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161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417
這球退出來反手加旋轉
一方面對手會想持續加壓反手以免調張禹珍正手的時候被衝
一方面退出來加旋轉給予自己更多時間去預判對手的動作對手想要給的落點
而有更充裕的準備去側身
這些連續球,
因為有加旋轉在控制節奏,
對手想吸短並不好吸。
對手給的角度不夠大時,就能在瞬間小步側身。
即使對手給正手位調動,也能隨時往右衝上去發力。
然而反過來說在這種節奏和落點都被張禹珍先擺好陷阱的狀況下,
最好的方式其實是
持續壓反手大角度或者自己轉為正手發力去搶衝得分。
只要角度不夠開或球慢了就會被張宇珍轉正手,
但反過來說,張退台了降節奏,
其實自己有時間轉正手去發力更進一步主動壓迫張禹珍,
千萬別傻傻跟著張禹珍的節奏用反手去對,威脅不夠。
好,看完側身的例子,再來看一些不同的狀況。
前面有說過線路盡量給反手或反手偏中間,
為什麼呢?
比方這球
打直線來球比較不好預判使用正手的時機
https://youtu.be/AWsQ9AzhNO8?t=122
所以幾乎沒看到張禹珍擰這個落點。
往對手正手位擰比較適合反手相持能力強的選手,
比方樊振東梁靖崑張繼科等等。
對方打回來可以用兩面持續壓迫。
但不適用於張宇珍這類型的正手選手,
所以也很少看馬龍擰這個線路。
再來要不要側也要看當下自己打過去的球完成度如何
中等力量的球打在對方反手拍子上會被壓
比較不好側
所以輕擰應該要擰在中間
被壓了所以這球側完一板馬上回來準備兩面
https://youtu.be/AWsQ9AzhNO8?t=304
反手發力了卻沒側
因為張禹珍在中台要側身都是最後一拍球要到了才真的側開,
所以不會有想側身反而被調到的問題。
這個側身的timing前面有講過,非常重要。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252
發力擰之後的收拍就可以看到張禹真要轉正手
馬龍調去正手位
但就如前面說的
張宇真都是球快到了才動,邊動邊打。
所以馬上就靠反應直接正手拉。
不會有被調動的問題。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276
擰過去看到馬龍用正手
有盯著馬龍看
所以這球還原可以看到張宇真不像前面都有轉正手的企圖,
這球因為看到馬龍用正手就沒有打算側身而是打算先用兩面對住。
https://youtu.be/DbngrJb88o8?t=302
變化性質去正手短落點擰球,
由於是加速擰過去,以對手的習性經常會是快節奏,
包括移位的難易度,比分的落差無須搏殺
所以下一板銜接適合採取兩面進攻直接在近台先壓一板,而不是盲目側身。
這是三場球唯一的擰完用反手銜接,
幾乎所有的擰球都因為節奏和落點都有設計過,
所以可以配合銜接用正手的套路。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1652
總是會有被對手搏殺或算準的情形
但這球還是設計到有用正手的機會。
https://youtu.be/vmJ2LucOphg?t=1397
可以看到張宇珍反手的使用率雖然不高,但是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主要是像上面說明的,
張宇珍使用反手都是有經過設計的,
而且包括銜接都是練得非常精準和純熟的,
其實就三招:
等一拍反手發力或輕擰中間後下一板側身
加速反撕後下一板側身
反手連續退半步加旋轉製造機會側身
三招練熟就有很高的效益,讓整體都提升起來。
而不是要把反手所有技術或基本功都練得很完美,
要有針對性的加強。
而我們看到選手的成長過程以及成長方式,
可以學習並思考讓自己在想要進步的過程當中,
找到比較適合或者更有效的方向。
--
FACEBOOK「天空笛之砲嘴響乒乓」
https://goo.gl/HKd6Ru
這是一個用嘴巴打球的園地。
當你的嘴砲能夠響乒乓,那麼你便練成了用嘴巴打球;
歡迎加入我們,用嘴巴成為世界頂尖。
請趕快在這裡按下「讚」,就可以搭上世界頂尖嘴砲列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74.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tabletennis/M.1715356622.A.A71.html
1F:→ skypiper: 想在他上場打法蘭西斯卡之前寫完 05/10 23:57
2F:→ skypiper: 沒想到真的被我趕稿趕上了XD 05/10 23:57
3F:推 a4bbta1: 先推再看 05/11 00:21
4F:推 Eddy554977: 版主這麼認真發這麼一大串心得文章真是值得大推、讚 05/11 11:26
5F:→ Eddy554977: 啦 ! 05/11 11:26
6F:推 tepzero: 推 05/11 12:00
7F:推 thomas0312: 推推 05/11 15:33
8F:推 arscadre: 真的是有心 效率又佳 05/11 18:57
9F:→ skypiper: 因為我要拿法蘭西斯卡這場作為印證和破解說明的素材 05/11 20:02
10F:→ skypiper: 必須要在他們打之前發文XD 05/11 20:02
11F:→ skypiper: 可是 WTT到現在還不把影片剪好放上去 05/11 20:03
12F:推 kbook: 推 05/12 00:16
13F:推 pkmilk: 推 05/12 01:00
14F:推 avalox: 另外 有意思的是張的發球絕大部分都是對方正手位半出台 05/12 21:57
15F:→ avalox: 降低對手擰拉的機會 盡可能搭配自己的正手搶攻 05/12 21:57
16F:→ skypiper: 也有正手短不出台 但他從以前就這麼發了 05/12 21:58
17F:→ skypiper: 這不是新套路 05/12 21:58
18F:→ skypiper: 而且他都以正側旋為主 可參考我前面講馬龍逆旋那篇 05/12 21:59
19F:→ skypiper: 這個方向的旋轉要擰大角會增加難度 05/12 21:59
21F:→ skypiper: 可以參考上一次張對法蘭西斯卡 就是反手長正手短搭配 05/12 22:01
22F:→ skypiper: 不過那些不是我這裡要談的主題 就不多講了 05/12 22:02
不過既然提了我還是補充一下好了
關於張禹珍發正手位半出台
那其實是他還尚未成熟的發球套路
他發這個球只能偶而騙到人
要是對手有在盯 他第三板很難打
為什麼很難打?
1.張禹珍防守很差 完全沒辦法做主動防守
也就是他這球發完只能搏殺 得分概率有限
2.線路問題 文章前面提過了
要是對手拉斜線質量別太差 角度很大 很難打
要是對手拉直線 就會變成被動防守
所以只能在對手還沒注意的時候騙一兩下
但是騙不到就再見
因為當對手接球有注意的時候
第三板他自己沒能力打
明顯還不成熟容易漏洞百出的東西
我就不想特別提了XD
如果他有主動防守的能力
或者他反手相持能力有一定程度以上
這顆才有使用的價值
※ 編輯: skypiper (1.173.102.186 臺灣), 05/12/2024 22:45:50
23F:推 jumber: 推 05/13 06:52
24F:推 avalox: 對啦 也有正手短 總之都往正手發 偶爾配反手與中路長 線 05/13 07:43
25F:→ avalox: 路變化不多 能談談這樣發的原因嗎? 05/13 07:43
往正手發可以避免對手往反手位擰之後直接進入反手相持
1.如果對方用正手挑直線 球質速度威脅都不大
自己是可以在節奏上等一拍之後進攻的
別發偏上的旋轉就不會讓對手爆挑斜線
(像法蘭西斯卡第一球爆挑就是發得太甜)
2.如果對方移位過去擰 要擰正手大角的難度大
馬龍那篇有說明這個側旋不好擰 需要更多移位
所以張禹珍都用正側旋
除非像張繼科樊振東那種水準可以突然爆擰大角
發正側旋正手短容易預判擰球線路
3.若擺短劈長
就進入張禹珍從下旋開始找機會正手搶的球路上
無論是發中間還是反手短
以現在選手的擰球能力有威脅地擰到各種落點都不難
所以張禹珍發球主戰術就是正手短反手長
最基本的兩個對角線讓對手跑動
發反手長 只要你穩拉不發力
他就退出來等著正手衝你
發正手短就進入擺劈
如果你擰不出質量
張禹珍就直接正手搶 或者反手反撕一板轉正手衝
這樣的戰術打大部分的右手就可以進入他擅長的球路
但其實我覺得他打法目前還是有些單調
他就只能搶攻 搶不了衝不死就沒戲
比起其他世界選手 他的防守能力可以說是零
反手相持一場球打不了幾分
如果正手衝不死對手形成連續
在同等級中 往往會越打越下風
以這樣的球風來講
發球應該要更有變化更有威脅
比方馬林 華德納
有各種發球套路可以製造自己的搶攻機會
但是從他打國際賽到現在
看不到什麼其他不錯的發球招式
就是正側旋或者轉不轉
把球發簡單 來球就簡單
來球簡單自己抓機會的難度就低
這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把球發得複雜 在吃到對手的時候容易作機會
但因此對手回來也可能會有各種奇形怪狀的接法
相對自己在練發球搶攻套路的時候變得更複雜
我自己是認為難度高一點
當你練起來了 就是你水平更上去了一點
像張本這樣什麼都做簡單,
發球簡單化、接發球簡單化,
連續球打擺速簡單化、
進攻節奏搶速度單一簡單化,
那就意味著水平只會停在這邊。
張禹珍無論發球接發球,
都以簡單開始,去做後面的搶攻和搏殺。
接發就擺短劈長、輕擰中間偶而反手位
發球就正側旋正手短反手長
從很簡單但是容易走向正手搶攻的路子去打。
可是就像上面說的這樣容易遇到瓶頸,
還有當自己搏殺打不上的時候就沒戲唱。
比方打法蘭西斯卡
發球接發球段完全沒優勢
法蘭西斯卡的發球讓張禹珍都擺不住
就算擺了也很甜 可以上去擰
張禹珍的發球因為簡單
法蘭西斯卡打一打很容易接熟練
那法蘭西斯卡只要拉和擰都加足旋轉
張禹珍反拉要直接衝死法蘭西絲卡的機率就很低
進入連續或對拉就是歐洲人的領域
在這時候應該要拿出發球接發球變化
前三板的細膩變化才是亞洲選手
尤其是正手搶攻選手的優勢
可是張禹珍沒這個東西
他從以前就是把發接發給簡單化在製造正手搶攻機會
他真的要進步的話
防守或反手相持這種需要時間累積的硬功夫就算了
但至少變化的東西真的需要多一點
※ 編輯: skypiper (118.163.160.178 臺灣), 05/13/2024 10:09:19
※ 編輯: skypiper (118.163.160.178 臺灣), 05/13/2024 10:09:48
為了避免有人誤解(應該不會吧)
我上面說的簡單不是說餵給對手好打的球
我指的是simplify
把它單純化、簡化的意思
※ 編輯: skypiper (118.163.160.178 臺灣), 05/13/2024 10:16:27
說穿了張禹珍就是一個特長突出、漏洞明顯的選手
我說明了特長在哪、有什麼漏洞
但更重要的是我這篇一開始想講的就是
一個特長突出漏洞明顯的選手
用了什麼好方法去補自己的洞
※ 編輯: skypiper (118.163.160.178 臺灣), 05/13/2024 10:18:48
26F:推 avalox: 學習了 我自己的打法也是完全偏正手,反手只是過度 可能 05/13 11:04
27F:→ avalox: 業餘這個層級 打法簡單反而突顯優勢,有點像前面討論過的 05/13 11:04
28F:→ avalox: 木魚 05/13 11:04
對於業餘來說
能夠簡化的確是比較有效益
越複雜越需要時間熟練
業餘沒有那麼多時間練球
進攻技術本身就已經需要練習量
如果打進攻還搞得很複雜 而且還練不夠
想當然爾會失誤率很高
業餘只要少失誤兩分
每局水平就會拉上來兩分
像這裡談的張禹珍反手轉正手
其實也很簡化 就只有三招而已
而且其中兩招反手只打一板
很簡單卻非常實惠
但如果是要打奧運就很危險
像我這裡看兩三場就知道他在打什麼
何況是中國隊教練團
韓國依照過去的經驗通常會藏東西
就看他有沒有藏東西
不然他奧運打中國完全沒戲
(但我可以肯定張本沒藏東西 單純就是沒東西XD)
所以這就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來決定自己要怎麼打
30F:→ chopeter2002: q 05/13 11:45
31F:→ chopeter2002: 樓上說的,剛好讓我想到昨天看的這個教學 05/13 11:46
※ 編輯: skypiper (42.77.156.101 臺灣), 05/13/2024 12:56:05
https://youtu.be/-c4dtzg7z94?t=211
我拿這個當例子
這就是正手發半出台的失敗範例
這球發了完全沒目的性
尤其看不出來是不小心出台的還是故意的
如果是故意的
那對手就一定會拉或擰
怎麼會站這麼近還想用正手
不是被擠到就是被打大角度追不上
但就算退台一點用正手搏殺
那難度也超高
對方落點和質量很難掌控
搏上機率太低了
何況自己零防守能力
如果是不小心的
那就是發球失控了
怎麼說都跟送給對手沒兩樣Orz
※ 編輯: skypiper (42.77.156.101 臺灣), 05/13/2024 13:37:27
32F:推 justlazy: 推 05/18 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