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stice1112 (義)
站內sp_teacher
標題Re: 特殊教育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時間Thu Jan 25 03:16:01 2007
我覺得能感同身受。
我不是一個特教科系出身的,我只是一個偏遠地區的社區工作者,
但因為自己是身心障礙者,所以我格外的注意,
身心障礙學生(或家庭)與一般受助對象的差異,
而不是很簡單的把一般兒童或家庭的探究面向直接套用在他們身上。
我有兩個聽障學生,因為用電腦記事本可以侃侃而談,
所以我和同事籌了錢買兩台筆記型電腦,打算嘗試即時打字。
但卻發生了兩個不同的現象。
A生是幾乎全聾,當時找他普通班的老師討論即時打字在課堂應用時,
老師們幾乎都不反對,而且認為可以有助於課堂吸收,
但是幾次下來卻發現效果並不好
(因為該生的文字基礎不佳,加上有些是邏輯性或架構性的課程)
我因此跟A生保證,是我疏忽掉有些課程確實即時打字很難有效用,
不是他的個人問題,後來和老師商討是否能夠另外一對一教學?
而該課程老師起初竟然回「不是有同步字幕了嗎?」
這是一種存在於不認識這些學生真實處境的「工具迷思」,
就像戴助聽器往往被誤認就能聽到一樣。
(但他們沒有去體會到聽到不等於聽的清楚)
這樣是否反應著一般人對特殊生的關注是在「工具性」的?
也自問自己對這老師認識的忽略,不也是將A生放在工具性的實驗?
所以我當場對該老師表示,
如果這些輔具結果讓妳方便迴避掉與學生面對面,
我承認,自己這樣的即時打字,是非常失敗而且對A生不公平的。
也因此每當與A生用電腦記事本談話時,
我更嚴格的檢視自己,我是否試圖透過文字,來讓自己圖個方便?
有一次我和他說「爸爸會罵你,是為你好,是擔心你,
如果你真的那麼愛游泳,有勇氣去冒險,
你就得也有勇氣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面對責備,因為你讓人家擔心。」
他不太能理解,勇氣應用在兩個地方的意義,
我只有打出「總而言之,爸爸會罵你,是因為擔心你去游泳危險」,
但我卻省略了為什麼有「勇氣」冒險,也要有「勇氣」去面對責備,
的兩種不同意義,而使得他誤以為父親想太多,覺得他會害怕。
這也是一種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可原諒的工具性的迷思吧!
另一個B生是輕度的,他在課堂上應用是OK的,
可是卻也在和其他學生之間的討論社區活動,
發現即時多向訊息與課堂的單向訊息是有不同條件的。
他光是整理好來自螢幕上的各種訊息來源,
然後要整理準備發表自己的想法時,才發現人家已經在討論後面的。
其他的同學其實也滿能為這一位聽障生著想的,
開始找打字比較快的人、或是講的人講慢點
(但打字的有跟上,B生開始思考時,
下一個又繼續「慢慢講」,還是讓B生跟不上)
我就得要求其他學生不要忽略了自己是可以邊聽邊想的,
B生卻是得看完全不再來想自己要說什麼。
是否應該回過頭問B生有沒有想法?
我想這也是一種使用字幕時,卻不能感受「討論」意義的面向吧,
這也是我目前在嘗試去突破的。
而B生因為課堂即時打字的效果不錯,
起初也會說A生是「不用功」才聽不懂。
我不禁思索,如果身為一個老師,
都沒有去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條件與差異,
而把這些操作變成一種套裝的應用在學生身上,
是否,這些學生無形中也正學習著非障文化,
對身心障礙者的工具對待,或對特殊教育的誤解,
而將它加諸於其他與自己條件不同的特殊生同學?
======================================
下篇是我對於X板友的回應:
你所做的思考就是就是任何一個領域工作的價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9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