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music 板


LINE

Spotify究竟在玩什麼?深入串流音樂機制的黑箱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what-is-spotify Spotify最近公布Q3財報,用戶人數增加和調漲串流服務費,迎來這兩年來的首季獲利, 每月活躍用戶數高達5億7,400萬個。 前陣子在網路上爆紅的話題:Spotify用戶上傳下雨的聲音「白噪音」月賺60萬、Spotify 將推出無損音訊方案「Superpremium」...究竟Spotify為何讓人用了就離不開? 今年是我使用Spotify的第12個年頭,它像一位需要定期付費維繫的老友,一開始裝作很 懂你的樣子,獲得充分信任,然後你就離不開它了——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說它好吧,它顯然不是愛樂人開發的產品(但凡有三位數以上唱片收藏的樂迷,都不會忍 受只有字母索引的收藏夾,Spotify裡面叫作library,哪有這樣的圖書館?!);說不好 吧,市面上的選擇裡,它又是「最不差」的那一個。最近我閱讀了一本2019年出版的《 Spotify Teardown: Inside the Black Box of Streaming Music》(拆解 Spotify:深 入串流音樂的黑箱),多少理解了這些年來Spotify的成長邏輯。 這本《Spotify Teardown》的誕生,是一個研究團隊設計了各種非學術常規的研究方法, 針對Spotify嚴格的數據保護措施,像駭客一樣抽絲剝繭,一步步還原了音樂被數據化、 被再封裝、再分發,以至被拆解為「情緒解藥和生活場景 BGM」 的過程。 如果你常常感嘆,為什麼流行音樂沒有以前好聽了,為什麼創作者都千篇一律;如果你還 介意看似中立的平台在暗中左右你的審美的話,這本書都提供了具體的答案。 假如我是藝人 第一章概括了Spotify的公司和產品進化史,講完故事後,好玩的來了。研究團隊從第一 人稱視角出發,自建唱片廠牌,並以Heinz Duthel(驚人高產的作者,似乎是機器寫作的 先行者)之名搞了一張專輯《Election Music》放在 Spotify發表。13首曲目分別對應瑞 典2014年大選中各選區的得票結果。一耳聽過去,旋律大同小異,只不過投票人多的選區 ,對應歌曲節奏就快一些,票少則慢;像Hörken這個中西部農業縣就比較特別,那裡地 方雖小,可註冊投票人很多,所以節奏上也和大城市略所不同。此外,因為某極右翼政黨 在Hörken 取得高票的關係,你可以聽到如警笛般的合成器聲響穿梭其中。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4DgS5dHSq1CvlR7TiRRG89 好了,其實歌曲本身不重要,團隊試圖用這樣不倫不類的「歌曲」來探知, Spotify以及 數字發行商們對於「什麼是音樂」這件事,到底有沒有標準可言。這在傳統唱片業似乎不 是問題,畢竟曾幾何時,音樂是需要砸錢做成實體、拿去店鋪售賣的商品,瞎胡鬧根本不 成立。然而在Spotify一手建立的數位串流世界裡,就是另外問題了。 你聽過加州樂隊Vulfpeck 2014年的專輯《Sleepify》嗎?在十首歌共計5分16秒的時間裡 ,杳無一絲聲響,比機率音樂的先驅——約翰・凱奇(John Cage)還安靜。Vulfpeck樂 隊把這當作行為藝術,號召樂迷在睡覺時循環播放,這樣就可以靠專輯在Spotify產生的 版稅收益,來負擔接下來的巡演成本,同時借此挖苦串流平台一番,讓大家看看音樂人的 版稅收益有多可憐。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5R1pibr1FugNfOM2LhQHT 受睡覺專輯啓發, Spotify Teardown 作者團隊如法炮製,接連製作了兩張離音樂更遠、 離噪音更近的「專輯」,並試圖發行之。接連碰壁後,專輯終於通過了某家發行商的審核 ,上架 Spotify。 Spotify 靠什麼賺錢? 「創作」完成後,該談談錢的事了。 為摸清平台的歌曲點擊、分帳、廣告投放、和推薦演算法規則,團隊註冊了數百個殭屍帳 號,分成不同性別年齡組,由程序驅動,循環播放「自家藝人」的歌曲。 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個又一個深刻的問題被擺到面前——比如,在Spotify這樣的內容平 台裡,到底什麼才是被交易的商品?是歌曲、聽者、還是聆聽這個「動作」?從很多層面 ,Spotify都無法被定義為經濟學意義上的市場。如果說免費用戶出賣的,是自己「聆聽 」動作而產生的數據、廣告商購買的是被聆聽偏好所精準分類後的用戶,那麼在這場遊戲 裡,音樂算什麼?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音樂消費已經從單純的購買—聆聽行為,進化成一種「多面向媒介化 的運算體驗」。在這個進程中,音樂從核心產品,蛻變為一種附庸、一種誘餌,至於它本 身品質如何、表達什麼,已是邊緣又邊緣的次要問題了。 相比BandCamp或曾經iTunes的明碼標價,Spotify歌曲定價機制也難說透明。其基於廣告 和付費會員的收入模式,究竟按照怎樣的規則分配給利益相關方,才算合理呢?比如說我 ,從來不聽泰勒絲(Taylor Swift) ,可為什麼我交的月費要分一杯羹給她、而不是那 個被我單曲循環上百次的小眾歌手?這也是Spotify飽受創作者詬病的一點。 Spotify Teardown作者團隊通過殭屍帳號,為自家的「原創歌曲」貢獻了上千次點擊量, 最終獲利$6.28。下圖是我自己的樂團「星號69」2022-2023年度在Spotify的版稅收益, 你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單次點擊是多少錢。這個費率怎麼定的,我不知道,書作者也不知 道。作為錄音版權所有者,我們樂團成員並沒有談判的話語權。 https://myppt.cc/0UqDlf 回到先前問題——Spotify究竟賣的是什麼? 在上架 Spotify之前,一首歌首先會被拆解為一串Metadata後設資料:歌曲資訊(詞曲、 編曲作者、技術人員等等)、節奏快慢、情緒、總體風格、細分風格、歌手信息,等等可 以被貼上的標籤。接下來Spotify要做的,是通過大數據,對用戶品味、收聽習慣、生活 作息、甚至其他平台活動痕跡而生成的畫像,把歌曲精準匹配給聽者,這撮合配對的過程 ,也是平台進一步窺探用戶行為的機會,我們收藏,我們切歌,老大哥都知道。 下一步就順理成章了,Spotify把高度標籤化的音樂匹配給用戶,事實上也完成了對用戶 的細分標記,這下廣告主高興了,無論賣蛋白粉給健身歌單聽眾、還是推酒精飲料給派對 動物們,都來得輕而易舉。 由此可見,一首歌在上架前後,聽來雖仍是同一首歌,但已經被賦予全新含義。歌曲在各 種場景歌單、「猜你喜歡」裡,成為一種新的商品。娛樂價值、藝術價值放在一邊,歌曲 早已成為平台的餌料,誘使用戶暴露行為偏好,從而服務於廣告投放的to-B需求,跟音樂 本身沒什麼關係。 老朋友懂你 Spotify 引以為豪的一大功能,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算法推薦。今天早就習以為常,但在 2011年我第一次使用時,仍然是非常神奇的體驗,也是把我留住、成為忠實用戶的一大法 寶。 平台到底有多懂你呢?《Spotify Teardown》的作者也在書中做了一番驗證。 研究團隊註冊了32個機器人帳號,其他變數都一樣(因為之前有研究表明,性別對推薦結 果幾乎沒有影響)的情況下,僅按年齡段分為四組;每年齡組裡面的八個機器人再被細分 成四小組,分別投餵給它們相同的歌單(拉丁熱歌、鄉村熱歌、懷舊金曲、兒歌)。此機 械聆聽的過程前後持續六周,所有歌單內固定曲目之外、所有被Spotify只能推薦來的歌 曲,均被記錄在案。 結果如何呢? 在兩萬多首「猜你喜歡」中,作者並沒有發現顯著的推薦差異。換句話說,大同小異的歌 曲,被「均勻」地投餵給了老中青們,除了一兩個實驗帳號的推薦記錄相對多元外(可算 做統計意義上的離群值),大多數個性推薦,似乎沒有那麼個性。「它懂我」,或許只是 一個幻象,就像星座命理分析那樣,句句戳中我心,但可能只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漂亮話而 已。 儘管如此,Spotify強大的推薦演算法為其贏得了海量用戶,只要感性上覺得它推來的歌 都合我胃口,就足夠了。從自主搜索聆聽、到依賴推薦機制,音樂愛好者由此一步一步讓 渡了「審美自主權」。 實體唱片時代,儘管有樂評媒體打分、唱片店員美言,最終的購買決定還是我們自己做出 的,我們總要問自己,這個到底是不是我要的,這張專輯值不值得我花錢買下來。相比之 下, Spotify們面對的並不是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高自覺樂迷,而是處在模稜兩 可之間的泛音樂受眾, 這是一片更廣闊的藍海,他們對音樂並無執念,說我非要聽誰的 歌、找哪一種風格、哪一個樂團演奏的版本不可。泛音樂群體往往有著對音樂更開放的姿 態(或者說更少的自主、自覺),這給了Spotify可乘之機。 去商場購物,你會進門直奔主題、買了就走,還是流連霓虹櫥窗、隨便逛逛?做生意的肯 定喜歡後者。參照草莓音樂節(中國大陸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摩登天空於2009年創立的一 個戶外音樂節品牌)的成功,正在於摩登天空抓住了沒那麼死忠搖滾黨的都市人群,把搖 滾樂重新包裝成一種新的商品、一種體驗,兜售給更廣大、更「業餘」的時尚受眾,中國 火熱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也一樣。 平台是不是中立的? 說了這麼多,我們可以再想一想:Spotify 到底是什麼呢? 《Spotify Teardown》的作者質疑,Spotify究竟是否如它所宣稱的那樣,是一個中立的 平台,還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靠售賣內容或售賣用戶換取廣告收入的媒體? 且先不說商業模式,我們聊直觀的。 你現在可以打開Spotify,看一看它首頁的平面設計風格、和情緒/場景的選擇,是不是有 著高度統一的氣質?所有視覺元素,都無一例外地映射了新生代全球化數字青年的美學要 求,扁平、繽紛、去脈絡化,強調都市生活的愜意隨性。而在這些場景下被優先展示的歌 曲,無論曲風還是情緒,都在貼合這樣的美學, Spotify在音樂美學層面上的明確導向, 可見一斑。 https://myppt.cc/CRwtwO 看上圖裡的文案,真的好像老友在你身邊一樣(朋友都未必這麼肉麻)。通過建立和用戶 的親密關係,Spotify意在引導聽者積極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無論首頁歌單的命名、情 緒、場景的定義,大都是正面意義的,健身、學習、自我提升、情緒管理…… 通過提供 全天候、全場景匹配的歌單,Spotify和用戶建立了信任,用戶也自然會被 Spotify 的議 程設定所牽引——它試圖塑造我們的生活方式與信念。 為什麼我健身時一定要聽動次大次? 為什麼學習要聽 Lo-fi Hip-Hop? 為什麼沒有熬夜歌單、便秘歌單、暴飲暴食歌單? 「上班輕聽」?上班不可以聽金屬嗎?再者說,它怎麼知道我有工作? 有沒有「失業喪聽」? 有沒有流水線工人聽的「工業音樂」? 富二代聽什麼音樂? 問題可以一直問下去...... 重要的是,我們被Spotify塑造的生活方式與信念,被進一步商品化,從而讓用戶更加脆 弱地暴露在廣告商眼前,最終完成消費。所謂「內容平台的盡頭是帶貨」,今天早已上演 。說得嚴重一些,這絕對是人的異化。康德的先見言猶在耳: 人,是目的本身,即在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能把他只是當作工具來加以利用。 作者的觀點是,Spotify本質上並非超然中立的平台、或買賣雙方平等交易的自由市場, 反而它越來越像經典意義上的商業媒體,將文化產品化零為整,重新包裝、分發,並借此 吸引免費受眾的注意力,用來售賣廣告。Spotify和網站、電台、電視台相比,並沒有本 質區別。 同時,考慮到在早期談判版權授權的過程中,環球、索尼、華納這樣的巨頭都擁有了 Spotify可觀的股權,你怎麼可以奢望獨立於巨頭體系外的作品、擁有等同的流量資源? 再看中國的串流媒體平台,近年紛紛開始自製內容、自行投資、簽約音樂人,就更難言中 立了。 Spotify 改變了什麼? 至此,我們應該如何回答開篇提出的那個大問題? 從商品所有制到商品化的體驗的變遷,如何改變了人們對於文化品(如歌曲、書籍、或電 影)的實踐與方法(包括文化的生產、表達、以及交換)。 Spotify 這個劃時代的產品,毫無疑問促成了音樂「從商品所有制到商品化的體驗的變遷 」。 我們在唱片行花錢購買並擁有一張唱片、在iTunes購買一首單曲並下載到 iPod,和我們 花錢買一個Spotify會員、無限量暢聽音樂,是截然不同的事。 在串流媒體時代,音樂不是商品。一方面,我通過每月續費,獲得了Spotify平台的使用 權,並最終購買到了由演算法所構建的(無廣告干擾的)生活體驗;另一方面,Spotify 通過大量用戶行為產生的大數據,將原本複雜的人類心理簡化為可被標記的情緒、場景, 並引導用戶進行自我分類,從而將免費用戶的注意力資源打包、精準出售給廣告商。 在這個過程中,音樂的「生產、表達、以及交換」方式,都被深刻改變了。 假如你是串流時代的創作者,想靠音樂賺錢養家,你會怎麼做呢?是寫一首7分鐘長度的 前衛搖滾、還是2分30秒的 chill-hop?你的歌詞要憤世嫉俗、還是要浪漫海風?封面什 麼色調?藝名怎麼起?要不要考慮搜索引擎優化(至少不能再叫Yes樂隊了)?在Spotify 的世界裡,答案顯而易見。創作者只有入鄉隨俗,才可能被選入歌單、讓人聽到。 當多數用戶依賴推薦而非主動搜尋時,App的界面佈局、音樂的展示、歌單編列( curation)就格外重要了,演算法化身為上帝,它能讓無名之輩一夜爆紅、也能把一首好 歌隱姓埋名。只是App首頁欄位、官方歌單,終歸是高度中心化的稀缺資源,每天成千上 萬的新歌上線,有多少能被眷顧呢? 《Spotify Teardown》這本書,通過一系列近乎行為藝術的入侵實驗,批判性地拆解了 Spotify背後的商業模式和時代、技術因素,以及Spotify對於音樂這一歷史悠久的文化產 品所帶來的劇烈變革。它的研究方法是如此戲謔且嚴肅,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 Spotify若是沒點動靜,高薪法務就算白養了。在書的開篇,律師函如期而至,並被原文 抄錄進來(由DeepL翻譯): Spotify對串流音樂日益增長的興趣表示歡迎,但對其收到的有關負責此項目的研究人員 小組所使用方法的資訊表示擔憂。訊息表明,該研究小組系統性地違反了Spotify的使用 條款,除其他行為外,還試圖人為地增加播放次數,並在腳本或其他自動程序的幫助下操 縱Spotify服務。Spotify認定,該研究小組已意識到此類行為明確違反了其使用條款,並 旨在通過技術手段掩蓋這一違規行為。鑒於上述情況,特此要求您在2017年5月26日前以 書面形式確認您已收到本說明,並確認該研究小組已終止此類違反Spotify使用條款的行 為,且今後無意再採取此類行為。 到了月初,Spotify的月費帳單如期而至,躺在收件箱靜靜宣告,「老朋友」勿忘我,這 份友誼還要維持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1.217.1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popmusic/M.1699065549.A.9B6.html
1F:推 accy: 最近一直被推對岸翻唱作品很無言 11/04 11:00
2F:推 aquarius0wks: 我現在都只用來聽podcast 11/04 20:22
3F:推 iamseanx: 推 11/05 09:14
4F:推 inewigkeit: 感謝分享 11/06 16:17
5F:→ vanteriiy: 這兩個月的《每週新發現》 11/07 19:46
6F:→ vanteriiy: 一直推薦中國的歌 11/07 19:46
7F:→ vanteriiy: 但我明明都在聽西洋、韓國的歌 11/07 19:46
8F:→ vanteriiy: 與部分的台灣歌手 11/07 19:46
9F:→ vanteriiy: 但為何一直推薦中國歌手 11/07 19:46
10F:→ vanteriiy: (而且都推薦翻唱不好聽的) 11/07 19:46
11F:→ vanteriiy: 要也是推薦台灣的歌手吧 11/07 19:46
12F:→ vanteriiy: 讓人有點想換平台 11/07 19:46
13F:→ vanteriiy: 浪費月費 11/07 19:46
14F:→ vanteriiy: 最近只好乖乖把自己的播放清單建立起 11/07 19:49
15F:→ vanteriiy: 要支持自己喜歡的歌手用買專輯或是看演唱會來支持了 11/07 19:49







like.gif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icon.png[問題/行為] 貓晚上進房間會不會有憋尿問題
icon.pngRe: [閒聊] 選了錯誤的女孩成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張
icon.png[心得] EMS高領長版毛衣.墨小樓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龍隔熱紙GE55+33+22
icon.png[問題] 清洗洗衣機
icon.png[尋物] 窗台下的空間
icon.png[閒聊] 双極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車]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門
icon.png[討論] 能從照片感受到攝影者心情嗎
icon.png[狂賀] 賀賀賀賀 賀!島村卯月!總選舉NO.1
icon.png[難過] 羨慕白皮膚的女生
icon.png閱讀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問題] SBK S1安裝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舊woo100絕版開箱!!
icon.pngRe: [無言] 關於小包衛生紙
icon.png[開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簡單測試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執行者16PT
icon.png[售車]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戰33 LV10 獅子座pt solo
icon.png[閒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購教學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產版官方照無預警流出
icon.png[售車] Golf 4 2.0 銀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籃汽座(有底座)2000元誠可議
icon.png[問題] 請問補牙材質掉了還能再補嗎?(台中半年內
icon.png[問題] 44th 單曲 生寫竟然都給重複的啊啊!
icon.png[心得] 華南紅卡/icash 核卡
icon.png[問題] 拔牙矯正這樣正常嗎
icon.png[贈送] 老莫高業 初業 102年版
icon.png[情報] 三大行動支付 本季掀戰火
icon.png[寶寶] 博客來Amos水蠟筆5/1特價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鮮人一些面試分享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麒麟25PT
icon.pngRe: [閒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創漫畫翻譯
icon.pngRe: [閒聊] OGN中場影片:失蹤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問題] 台灣大哥大4G訊號差
icon.png[出售] [全國]全新千尋侘草LED燈, 水草

請輸入看板名稱,例如:e-shopping站內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