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夢想起飛的季節)
看板museum
標題[新聞] 龐畢度新媒體藝術 聚焦台北
時間Fri Apr 28 11:34:51 2006
陳盈珊/台北報導 (20060428) 中時藝文
從電視裡看到看著電視的觀眾群像、透過時間的遞延在螢幕上同時看到前後5秒的自己、
總是躲在幕後發生的配音員成為影片主角、繞著展間探看每一部螢幕卻總是追不上自己的
背影……科技日新月異,藝術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全球收藏規模最大的法國龐畢度中心
新媒體藝術首度來台,呈現新媒體藝術發展40年的軌跡。
結合聲光與物件的影像藝術近年漸成視覺藝術新主流,快速佔領各大美術館空間。介入
這藝術新浪潮較遲的台灣,在90年代搭上這班列車,對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源流卻少探討
,這次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大舉來台,與其說是單純藝術展出,不如說是一種更學術性
的探討。
「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5」由法國策展人克莉斯汀.凡雅絮策劃,包括
33組件龐畢度中心重要藏品。克莉斯汀指出,龐畢度中心5萬多件藏品中,有1200多件為
新媒體藝術,為全球規模最大者,而龐畢度自1967年開始收藏,比美國現代美術館(MOMA
)、英國泰德美術館都來得早。
其中,最早的一件藏品為1965年完成的「月亮是最古老的電視」,由韓國「錄像教父
」白南準所做,這次也來到台灣;最新的一件是去年才在龐畢度中心以單一作品成為一個
展覽轟動藝術界的伊撒.朱利安「巴爾的摩」,用電影007拍攝手法,探討黑人文化議題
,全長20分鐘,影像層次非常豐富。
電視是新媒體藝術相當重要的媒材與探討主題,60年代萌芽的新媒體藝術正是根植於
這股快速蓬勃的影像革命。於是,艾斯波爾與維歐拉都企圖從觀看電視的情境提出反思;
白南準、克利斯馬克、史丹.道格拉斯等人,則是藉由錄像作品,為當時電視節目內容
提出諷刺或批評。
新媒體藝術玩影像,也講究互動,不少藝術家讓觀眾也成為作品一部份。葛蘭漢
「過往延續至今的當前」透過監視錄影機與鏡子反射,讓前後5秒、正反面的自己同時
出現在螢幕上;諾曼「繞行空間的角落」則充滿哲思,讓觀者在展廳裡繞著,
無論在哪一個螢幕上都只能看到自己遠去的背影,充分玩弄視覺的技巧。
由於每件作品都需要時間理解、玩味,33件作品全數觀賞需要至少2、3小時的時間,
而從電視到後電影,呈現的不只是新媒體藝術的發展過程,也適時反映出時代的脈動,
而這正是新媒體藝術重要的宗旨。
「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5」4月29日至7月23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1樓展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74.220
1F:推 kicokico26:呵呵 還不錯喔! 連廁所和一些小角落都有神祕的東西喔^^ 05/01 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