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son4qq (楊子頡 Charkha店長)
看板meditation
標題[心得] 內觀中心十日課程分享 (三)完結
時間Wed Apr 26 18:36:29 2023
子頡第一次內觀筆記 (三 完結篇)
[第九天]
成就人生;圓滿成就無價正法。
以信解及精勤打開心的枷鎖
今天早上第一次睡過頭了,聽到鐘聲醒來時已是4:40。下去禪堂之後,也發覺人數少了一些
。
在早上的靜坐時,開始體會到葛印卡老師的唱誦,那些拉長音的聲調對掃描身體的幫助,就
像是古代的雅樂一樣。雅樂是用於祭祀與典禮中使用,作用並不是令人身心產生放鬆的感受
,而是能夠集中注意力,以利於修行與國之大事。現在對於聲波與音樂的作用有了各深層的
感受了。
今天早餐前的兩小時,果然還是面對了過去最後的課題,來自當時的生意夥伴,也是知名身
心靈老師的衝突。我因為當時的情緒,延續著在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好好的面對自己,我知
道這些都終將該讓它過去,一直執著在「我」和「我的」不放,對於當下的生活是沒有好處
的。或許當時她所說的我聽不下去的意見是對的,但是當時的我早已burn out在意志力和熱
情與能量都消耗殆盡了而聽不進去。 又或者當時我的意見是對的,但是已經沒有了足夠的意
志力將其現實化成共同的實相。
總之,雖然還是在「行蘊」中感受到那些失落與後悔的心意。但也感謝當時所遇到的人們,
讓我能夠有助緣繼續提升成長。 而我也已經知道,重點不在於過去的傷痛,而是現在怎麼面
對了。
愉快時不手舞足蹈,
痛苦時不痛哭哀號,
對兩者都保持平衡──
這是最高的福祉
--第九日下午唱誦
上午回想完草御殿的結尾後,也算是差不多回顧完了我2017年到2021年左右的人生中黑暗無
明,以及成長繁盛的各個階段。貪愛,以及瞋恨,真的是令人失去平等心的大敵。之前就聽
過了「不二中道」,但這次「平等心」的修慧之旅,實在跟過去在智識以及生命層面的理解
不在同一層次上。甚至現在所做的述說,是否能稱得上是真正「無我」的客觀書寫呢?能夠
反身性地觀察自己的思維,也是一種幼稚園等級的觀吧,也僅只於此。
生為人生已得;
無價正法已得。
現在就以信心和精進
解開心結。
--第九日傍晚唱誦
智慧就是能以不同的方式了知事物。
--法集論註。
接下來的時間就能好好的專心精進用功了,過程沒有再飄出什麼雜染,似乎隨眠煩惱已止。
因為我的身體並不算是柔軟,散盤時還會一隻膝蓋懸空,所以有很多真實的疼痛實相可以作
為我修持平等心的素材。
第九天開示主題是將內觀應用於日常生活以及十波羅蜜(parami):
正法是生活的藝術,如果你無法將之用於日常生活中,那麼來參加課程就比舉行宗教儀式或
典禮好不到哪去。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對不如意。每當不如意的事發生,我們的心就
失去平衡,開始產生負面情緒。而每當心中生起負面情緒,我們就變得痛苦。我們如何才能
不產生負面情緒,不自尋煩惱?我們如何才能保持安詳和諧?
向內探究心物實相的智者,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不管心中為何生起負面情緒,都
把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去。例如,我們可以站起身來,喝口水,開始數數字,或是開始持誦我
們信仰的某尊神明或聖者的名號。藉著轉移注意力,我們就會擺脫負面情緒。
這辦法行得通;但其他探究內在真理的修行者,深入到實相的最深層次,直到究竟的真理。
這些開悟的人了解到,轉移注意力只是在意識表層感到安詳和諧,但並沒有將生起的負面情
緒剷除,而只是將之壓抑下來。在潛意識的層次,負面情緒繼續在造作累積,增生加強。遲
早這負面情緒的休火山會爆發出來,打敗主宰了你的心。只要負面情緒仍然存在,即使是在
潛意識的層次,這樣的解決之道就只是不全、暫時的。
一位完全開悟的人找到真正的解決之道:就是不要逃避問題,要面對它。觀察心中生起的任
何染污不淨,只是觀察,不去壓抑它,也不放縱它變成有害的言行表現出來。在這兩個極端
之間是中道:就只是觀察。當我們開始觀察它,負面情緒就失去力量而消失滅去,無法主宰
你的心。不僅如此,同樣類型的不淨舊業也會隨之消除。只要意識層面生起不淨煩惱,我們
同類型的舊業也從潛意識層面生起,和現在的不淨煩惱相連結,開始增生加強。如果我們只
是觀察,不僅現在的不淨煩惱,就是舊有的部分也會被去除。就這樣漸漸地,所有的不淨煩
惱都會根除,我們就得以脫離苦海。
只是對一般人來說,要觀察心的不淨煩惱不是容易的事。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始,又如
何主宰了心。等到它浮現到意識層次時,已經太過強勁,難以不起習性反應地觀察。就算我
們試著這樣做,想要觀察抽象的心理不淨煩惱是很當困難的,不管是抽象的憤怒、恐懼或激
情,我們的注意力都會被引起不淨煩惱的外在刺激所吸引,而這只會使它增生加強。
不過,開悟的覺者發現每當心中生起不淨煩惱時,身體上同時就發生兩件事,一是呼吸變得
不正常,二是身體內在開始產生生化反應,也就是感受。而也因此找到了一個實際的解決之
道。要觀察心中的抽象煩惱是很難的事,但只要加以訓練,我們很快可以學習觀察呼吸及感
受,這兩者都是不淨煩惱在身上的顯現。藉著觀察身體層面的不淨煩惱,我們讓它自然生起
又滅去,而不造成任何傷害,這樣我們就得以從不淨煩惱中解脫。
掌握這修行方法需要時間,但只要持續修行,漸漸地我們會發現,許多過去會讓我們生起負
面情緒反應的外在情境,現在我們都能泰然處之,保持心的平衡。即使我們起了反應,這反
應也不會像過去那麼強烈或持續那麼久。總有一天,即使在面對最惱人的處境時,我們也能
接收到呼吸及感受發出的警告,而開始去觀察它們,就算只是片刻也好。這片刻的自我觀察
,可以作為外來刺激及我們所起反應之間的避震緩衝;因此我們不再盲目反應,而是保持平
心靜氣,可以採取對自己、對別人都有益的正面行動。
藉由觀察自身的感受,你們已經踏出根除不淨煩惱、改變心的習性的第一步。
我們一生下來,就被訓練向外觀望,從不去觀察自己,因此我們無法深入自己的問題,反而
向外尋找痛苦的原因,總是把自己的不快樂歸咎於別人。我們只從單一角度、一隅之見去看
事情,這必然造成扭曲,而我們還把這種偏見當作完整的真相。以這種片面見解作成的決定
,只會對自己和別人帶來傷害。要得見完整的實相,我們必須從多角度來看事情,這就是我
們修習內觀所學到的東西:不僅要從外在,也要從內在來洞照實相。
若只從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會以為自己的痛苦是別人,是外在環境所造成的,因此把所有精
力都花在改變別人及改變外在環境上。事實上這是白費力氣。學會向內觀察實相的人很快就
會了解,他要為自己的痛苦或快樂負全部責任。舉例來說,有人被別人辱罵了,因此變得不
高興,他把自己的不高興怪罪到辱罵他的人頭上。事實上,辱罵他的人也為自己製造了痛苦
,因為他污染了自己的心。被辱罵的人對侮辱生起盲目反應時,就開始污染他自己的心,因
而製造了自己的痛苦。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痛苦負責,而不是任何別人。當我們體驗到這個
真相後,就不會再有責怪別人的瘋狂事。
當我們發展出從不同角度來看事情的能力時,那麼每當我們碰上有人出言辱罵或是行為不當
時,我們會了解,這人行為不當是因為他正在受苦。我們了解到這點,就不會起負面情緒的
反應,而只會對這受苦的人感到愛心與慈悲,就像母親對生病小孩的感覺一樣。我們會生出
想要幫助這人解脫痛苦的心願,因此我們保持安詳快樂,並幫助別人也變得安詳快樂。這就
是正法的目的:修習生活的藝術,也就是根除心理的染污不淨,培養好的特質,利益自己也
利益他人。
要達到最終目標,我們必須圓滿培養十種良好的心理特質,也就是十波羅蜜(parami),而
最終目標就是完全的無我。這十波羅蜜就是會逐漸消融自我的特質,讓我們愈來愈接近解脫
。在內觀課程中,我們有機會培養所有這十種特質。
第一種波羅蜜是nekkhamma-捨離。出家成為僧尼的人,捨棄了在家人的生活,沒有身外之物
,甚至得托缽乞食為生,這都是為了消融自我、去除我執。那麼在家人要如何培養此一特質
呢?在這樣的課程中,就有機會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在這裏吃住是靠別人的佈施。我們接
受別人所提供的吃住或其他設施,無論是什麼樣的,這樣我們就逐漸地增長捨離的特質。在
這裏不管人家給我們什麼,我們都善加利用,努力修行淨化內心,不僅為了自己好,也為不
知名的佈施者好。
第二波羅蜜是sila-持戒。我們藉著隨時謹守五戒,不管在課程期間或日常生活中,來增長
此一波羅蜜。在世俗生活中有許多障礙讓我們難以持戒,但在這裏的禪修課程中,因為課程
緊湊又約束甚嚴,我們沒有機會犯戒。只有開口說話的時候,我們才可能會無法嚴守戒律,
因此我們誓願在課程的前九天禁語,這樣至少在課程進行期間,我們可以嚴守戒律。
第三波羅蜜是viriya-精進(努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努力,例如努力賺錢謀生。不
過這裏我們是要努力保持覺知與平等心以淨化內心,這是正精進,可以趨向解脫。
第四波羅蜜是paññā-般若(智慧)。在外在世界裡我們也許有智慧,但那是我們從書本讀
來或從別處聽來的智慧,或只是知識上的了解。真正的智慧波羅蜜,是我們在禪修中從親身
體驗、發自於內的了悟。我們藉由自我觀察而直接了悟到無常、苦及無我的事實,而經由直
接體驗實相,我們可以解脫痛苦。
第五波羅蜜是khanti-忍。在這樣的課程中,大家在一起修行及生活,也許某個人的行為舉
止會干擾到你,使你厭惡不耐。但是我們很快了解到,這個打擾別人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
麼,或者他有病在身。因此我們的厭惡消失了,對這人只感到愛心與慈悲。我們已經開始培
養忍的特質。
第六波羅蜜是sacca-真諦(真理、實相)。持戒讓我們在言語上維持真實,但還要更深入實
踐才行。正法之道上的每一步,都必須不離真理實相,從粗顯表面的實相,到較微細的實相
,以迄於最究竟的真理實相,這其中沒有虛幻想像的空間,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覺知當下所實
際體驗到的實相。
第七波羅蜜是adhitthana-堅決。我們參加內觀課程時,必須下定決心要完成整個課程,還
要決心遵守五戒、禁語以及課程所有的規定。開始內觀修行方法後,我們還要下堅定決心,
在每個集體靜坐的整個一小時內,都不張開眼睛或移動手腳。在正法之道的後面階段,此一
波羅蜜至關重要;當接近到最後目標時,我們必須要能堅決靜坐、無有間斷,直到解脫。因
此我們必須增長堅定的決心。
第八波羅蜜是metta-純淨無私的愛(慈心)。過去我們試著對別人生起愛心與善意,但這只
是在心的意識層次,在潛意識裡仍然充滿著舊有的緊張衝突。當心完全淨化時,我們會從內
心深處希望眾生快樂,這是真正的愛,可以幫助別人,同時也幫助自己。
第九波羅蜜是upekkha-平等心。我們要學習保持心的平衡,不僅是在體驗到粗重不愉悅的感
受或身上某些部位沒有感受時如此,在面對微細愉悅的感受時也是一樣。我們在任何情況下
都要了解,當時此刻所體驗到的感受是無常的,必然會消失滅去。以這樣的了知,我們保持
超然、無所執取的平等心。
第十波羅蜜是dana-布施、捐獻。對在家人來說,這是走上正法之道的首要一步。在家人有
責任以正當的謀生方式來賺錢養活自己及家人,但我們若對賺來的錢產生執著,就會膨脹自
我,形成我執。因此,我們必須把一部分賺來的錢用以利益眾生。如果這樣做,就不會形成
我執,因為我們了解到,我們賺錢不僅是自利,也是利他。我們會發願要盡己所能幫助別人
,而我們也了解到,幫助別人最佳之道,莫過於讓人學到脫離痛苦的方法。
[第十天]
願憎恨及惡念不留一絲痕跡
願愛及善意充滿身心及生命
今天早上10點後便發還手機,並且解除禁語。一走出禪堂便發現入口處布置了關於內觀中心
的出版物、書籍、英文的相簿與攝影集。以及台中正在建設中的園區模型。另外也有關於內
觀中心的APP、線上共修clubhouse加入方式、與各地共修聚會地點的資訊。也設置了一個接
受大家現金或信用卡捐款的桌子。大部分的人還是沒有什麼說話,靜靜地在大廳看著書本或
照片的內容,也有人開始捐獻。
建一座自己的島,
讓自己成為自己的皈依處,此外別無皈依處。
讓法成為自己的島,
讓法成為自己的皈依處,此外別無皈依處。
--長部 第二 大品 16大般涅槃經
拿到手機回到寢室後,我把延長線拉到兩床之間,我和室友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把延
長線拉到這邊,這樣我們都可以充電。」
「你怎麼可以坐這麼久?」瑜珈小子開口跟我說的第一句話竟是這樣。
我沒有想到我坐了很久,只是心想要趕快用功,得到成果,不要成為葛印卡口中那些反覆進
出中心幾十次上百次,只是在玩感官遊戲的學員一樣罷了。
「有嗎?我有坐很久嗎?」
「有,比我久,在房間靜坐時,我換姿勢會發出很大的聲音,但是通常就只有我發出聲音而
已。」
「其實我也有換姿勢啊,只是動作慢一點,就不會發出聲音。」我在床上示範給他看。 我心
裡想,第二天那樣有點不算吧,我突然的就不覺得痛了,但是我覺察的到那是因為體內的腦
內啡、血清素和腎上腺素大量噴發的結果。我試著和他說明這一段經歷,但我不知道我表達
了多少。
我問了他學習瑜珈幾年了,在哪裡工作等問題。他告訴我他學習了五年的瑜珈,在上海的新
創公司做軟體設計,大學研究所都是念資工的。他告訴我家裡的長輩也最近也開始用ChatGP
T幫助學佛,讓它來查經很方便。
「你在休息時有做一些動作,請問你練的是什麼樣的功法?」 他問。
「哦,太極導引而已吧。還有以前學過舞踏,所以有維持著覺知的走路。」我拿著手機邊看
野兔留給我的訊息邊說。
在休息時間,幾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新生們戲稱我為大師兄,也問了我一樣的問題,怎麼樣
能夠坐這麼久。
「可能心中的苦痛比較深吧,比起來肉體上的苦算不了什麼。」我若有所思地回答。我簡單
的敘說了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創業失敗後因為有負債的關係所以幾乎失去動力的事情。
「哦~~ 不是很多錢啊。你還年輕。」一名師兄這麼回應我。
是啊,理智上知道他說的沒錯,其實並不是多大的數目。但是過去心中的不淨念頭,卻將它
看作是壓垮我使我無法正向樂觀地看待事物的原因之一了。
有人問我是否曾經學過靜坐,平常在家有什麼修行方法,我說幾個月前開始跟我女朋友在家
會一起靜坐一小時而已。而且我筋骨很硬,連散盤也無法雙腳平放到地面上。有人說我這樣
很適合上這裡的長課程,但這時我心想,我所想要的是在我的生活中實現我所學到的法啊,
改善自己的生活跟家人的命運,這才是我最想要做的事情啊。我覺察到我喜歡他人的稱讚,
但是平等心的練習,讓我知道繼續接觸好的知識,能夠使我內心轉化才是重點。
今天晚上開示時,葛印卡分享的故事,讓我想到一開始所做的夢,以及第二天的妄想。但是
跟葛印卡老師學做生意的念頭,現在得到了完整的解釋。之後新的創業計畫中,主要關鍵合
作者都必須是內觀者吧,當下起了這樣的念頭。
今天的開示內容是修行方法的回顧,以下僅分享現在的我有所感,有所對應的部分。葛印卡
分享自己從商業界到因各種藥物都治不好他的偏頭痛而學習內觀,到推廣內觀與原始佛法的
心路歷程。
藉由觀察自然呼吸而使心專注後,你們開始練習內觀禪修,以培養般若智慧,也就是對自我
本質的洞見,這真知洞見能夠淨化內心。
內觀就是如其本然地觀察實相,不加任何成見,以消解表面實相,達到究竟實相。消解表面
實相的目的,是使禪修者從「我」的錯覺中脫離出來,此一虛幻錯覺是我們所有貪愛與瞋恨
的根源,造成我們極大的痛苦。我們或許能在理智上接受那是虛幻錯覺,但光是這樣的接受
無法解脫痛苦。不論一個人有什麼宗教或哲學信仰,只要自我的習性存在,就仍然痛苦。為
了打破這個習性,我們必須直接體驗身心現象虛幻不實的本質,不受我們控制地不斷變化。
這樣的體驗能夠消融自我,趨向去除貪瞋、去除痛苦的道路。
因此,內觀修行方法是藉由直接體驗來探究我們稱為「我、我的」的這個現象的真正本質。
這個現象有兩方面,也就是生理與心理、身與心兩方面。禪修者從觀察身體的實相開始,為
了直接體驗這個實相,我們必須感覺到身體,也就是覺知全身上下的感受。所以,觀察身體
-觀身念住(kayanupassana)必然涉及觀察感受-觀受念住(vedananupassana)。同樣地,我
們若離開心中所生起的心念想法,也不能體驗心的實相,因此觀察心-觀心念住(cittanupa
ssana)必然涉及觀察心理內含-觀法念住(dhammanupassana)。
這並不是要我們觀察每一個想法,如果你這樣做,你會陷入胡思亂想難以自拔。你應該
只要單純的覺知心在當下此刻的本質,不論心中是否有著貪瞋癡或焦躁不安。而佛陀發現,
不論心中生起什麼,都會有某種身體感受伴隨而起。也就因此,不論禪修者是在探究「我」
這個現象的心或身的層面,對感受的覺知都是不可或缺的。
佛陀在念住經(Satipatthana Sutta)中說明了內觀修行方法,在「建立覺知的開示」中,他
分成幾個部分來檢視內觀修行方法的不同層面:觀察身體(觀身)、感受(觀受)、心(觀
心)及心理內涵(觀法),這些對內觀修行至為重要的體驗,在每一段落結尾的句子中重複
作了說明。第一個階段是分別體驗到生起(samudaya)及滅去(vaya),在這個階段,禪修者覺
知到堅實強固的實相,也就是身上粗重的感受。我們覺知到某種感受的生起,也許是痛,它
似乎停留了一段時間,最後消失滅去了。
從這個階段再繼續前進,我們深入到生滅(samudaya-vaya)的階段,同時體驗到生起與滅去
,生滅之間沒有間隔。粗重堅實的感受消融成為微細的振動,以極快的速度生起滅去,而身
心架構的堅實感也消失了。具體強烈的情緒及具體強烈的感受,都消融為振動,別無他物;
這是消融(bhavga)的階段,我們在此體驗到心與物的究竟實相,也就是無時無刻不斷的生滅
,沒有任何實體。
消融是修行道上很重要的階段,因為只有體驗到身心架構的消融,對它的執著才會去除。到
這個時候,我們面對任何情境都能無所執取,也就是進入了行捨(sa khāra -upekkha)的
階段。埋藏在潛意識中極深處的染污不淨(sa khāra),開始浮現到心的表面上來,這不是退
步,這是進步,因為這些不淨若不浮現出來,就無法加以根除。它們生起,我們以平等心觀
察,它們就一個接一個消失滅去。我們以粗重不愉悅的感受為工具,來消除瞋恨的不淨舊業
,以微細愉悅的感受為工具,來消除貪愛的不淨舊業。就這樣對任何體驗都保持覺知與平等
心,我們將心中所有深藏的糾結煩惱都加以淨除,一步步接近涅槃(nibbana)解脫的目標。
晚上回到寢室之後,跟室友有了很深度地談話,他說他很意外內觀中心教的原始佛法是一個
那麼真實,赤裸地要去揭開人的瘡疤,直視傷口的一種方式。他問我之後還會依照內觀中心
的方式修行嗎?我說我試過了不少的方式,也有過滿多的體驗,目前為止,這是能夠令我滿
意,既平和、穩定,而且又能讓我感到驚喜的方式。我想要告訴他我在第二日時,突然得到
的奇特經驗,但我先反問他。
他說他自己沒有很喜歡純理性的東西,不過對於開示的內容很認同,覺得身邊有許多人的確
就是如同老師所說的那樣。
「早上念一次處方簽,中午念一次處方簽,晚上念一次處方簽…」
但因為整個教學太科學了,所以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會繼續這樣的修行,也許他還是會想試試
不同的上師和密宗的修行。Trika Mahasiddha,這是他學習過的印度教傳統教法。因為他太
太的家庭的關係,所以他開始接觸密宗。從Ashtanga瑜珈的師資班(商業瑜珈他謙稱),進而
學習了傳統的印度哲學與宗教思想。我們聊了印度教與佛教的根本目的的差異,以及我在瓦
拉納西感受到人們的虔信氛圍。印度教儀式傳統與佛教或台灣的民間信仰相似之處。從他的
金屬團世界巡迴的經歷,幫瑜珈老師做的音樂中,曾在錄音室裡使用過塔布拉鼓的音色。聊
到啟靈植物的體驗,我發現了我們有很多的共同點。
「在一次休息散步中,我覺得我有感受到類似微量的蘑菇的體驗。」
「哦,那種視覺振動,感受到眼前的真實只是波的感覺嗎…」我回應道。
「在來到這裡前我搜尋了很多網路上的blog,但很少看到關於課程內容有關的分享,這是因
為什麼樣的規定嗎?」
「就我在中心所看到以及所聽到的,沒有阻止大家分享,只有說不要教導別人這個修行方法
而已,應該鼓勵他人來參加十日課程。反正,我會寫。」我這樣告訴他。
因為女友的信仰和她媽媽是內觀中心老師的關係,有這樣的因緣之故,我現在會有更大的信
心繼續依照這方式修行。隨順現在的因緣,相信目前眼前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他跟我推薦了兩本書:《Altered traits 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以及《The company of on
e 》。我也推薦了他《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子的》一書。我們聊到9:50,熄燈睡覺。
[第十一天]
願我所獲的功德
和每一個人分享。
願這廣大無邊的正法
利益每一個人。 --慈心觀唱誦
今天早上大家被要求在4:50前進禪堂最後一次共修與聽開示。6:30早餐後便要打掃,然後
事務長希望大家在8點前結束打掃。我在最後的共修中,依然會習慣性地數在呼吸,即便發現
這數字已然是沒有規律,突然就從37、38、39開始。習性反應要消除,並不是一時片刻就能
完成的,而是需要更多更長的時間練習才行。
我原諒所有人,
願所有人都原諒我。
所有的人都是我的朋友;
沒有一個是我的敵人。-- 分享功德唱誦
最後一天課程結束前的開示節錄:
法不能僅限於知性或是信仰的層次,我們必須在實際的層面接受正法,把正法運用在日常生
活中,使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因為只有實實在在地修行正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確實
獲益。
你們來參加這課程,學習如何修行正法-如何過道德的生活,如何主宰自己的心,淨化心靈
。在解說修行方法時,無可避免地會提到某些層面的理論,而由於大家來自不同的背景,所
以很可能有些人對若干義理難以接受。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要理它,不要放在心上。比
較重要的是正法的修行實踐。沒有人會反對戒定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去傷害他人,培養
主宰自己的心,以及淨除心中不淨煩惱、進而對人生出慈悲與善意。這個修行方法是能被普
遍接受的,這也是正法的最重要層面,因為法益是從修行實踐而非理論中獲得,要將正法應
用在生活中才能受益。
如果你正確適當地修習內觀,你的生活中一定會有較好的轉變。要檢查修行路上的進度,應
該從自己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行為表現來檢查。你是否不傷害他人並進而開始幫助他人?當
不如意的事發生時是否還能保持身心平衡?如果負面情緒在心中生起時,你能多快察覺到?
你又多快能察覺到隨著負面情緒生起的身體感受?你能多快就開始觀察感受?你又能多快再
恢復心的平靜,並開始產生愛與慈悲?用以上的方法檢驗你自己,並繼續在修行的路上不斷
前進。
不論你在這裏有何收獲,不只要好好保有它,並應讓它增長,持續將正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享受這修行方法所帶給你的益處,過著快樂、安詳、和諧的生活,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在離開中心前,大家開心的合照,交換聯絡方式與分享這幾天的修行心得。一位師兄提到《
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尤瓦爾・諾瓦・哈拉瑞,也是內觀中心的學員,在書的扉頁上,有感
謝葛印卡老師的字句。我在與眾學員的交談中,發現成員有職涯教練、新創公司募資者、網
站開發工程師。於是似乎重新開始事業的不同線頭,又再次以自然的方式放入了時間的紡紗
輪中,隨著時間的轉動給捻合成一條自然纖維似的線圈了。
讓我們禮敬正法,
正法帶來幸福快樂。
正法總是保護我們。
正法的力量是偉大的! --慈心觀結束唱誦
2023-04-24 打字於台灣台北市內湖區。
---------------------------
《*The Anecdotes of Sayagyi U Ba Khin》
烏巴慶佚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1952年時,一位來自西方母語為英文的訪客,也是知名的巴利語字典編輯,發表了關於佛教
徒的禪修演講,結尾時就素食一事大發評論。「一位非素食者能夠修行慈悲觀(Metta-Bhava
na)嗎?」他問。他隨後解釋,如果不先練習慈心觀,訓練心靈會變得困難,一旦完成慈心觀
,就可以進行更困難的內觀,也就是修慧。他無法理解為什麼緬甸有這麼多繁榮的禪修中心
,即使修行者不是純素食主義者。
由於觀眾不講英語,因此秘書長將演講翻譯成緬甸語。隨著話題變得更加微妙,他選擇用非
常謹慎的措辭,但是觀眾中氛圍越來越緊張。最後,演講結束了,演講者可能察覺到緬甸觀
眾的不悅態度。
事實上,他的言論是對緬甸佛教禪修老師們提出了挑戰。協會的秘書和行政們顯得不安,但
秘書長立刻轉向薩吉烏巴欽,視他為最佳回答者。 烏巴欽以緬甸紳士典型的溫文爾雅方式發
言。用英語對一個講緬甸語的觀眾們進行演講有些尷尬,他必須用與來訪者相同的語言進行
回答。
他自我介紹為仰光的一位禪修老師,並表示他仍然擔任緬甸的總會計長。他解釋說,他甚至
在辦公室裡開始教授,學生們可以在十天的課程中獲得好處。烏巴慶繼續以柔和的方式說法
,建議訪客自己嘗試在任何一個中心進行十天的修行。觀眾對烏巴慶產生了共鳴,並以低聲
的贊同表示支持。然後烏巴慶講述了一個佛陀時代的的故事。
當吉瓦卡告訴佛陀有人指責佛陀故意吃因他而殺害的肉時,佛陀回答說: 「吉瓦卡,那些說
:『為了沙門喬達摩而特意殺害動物,並且明知故犯地吃掉特意為他殺害的肉』的人,他們
所說並不是我宣佈的,他們在錯誤地指責我。吉瓦卡,我宣佈過,如果一塊肉被看到、聽到
或懷疑是為了沙門而特意殺害的,是不應該吃的。我允許沙門吃在三個方面都是純淨的肉:
如果這肉在任何地方都沒有被看到、聽到或懷疑是為了沙門而特意殺害的。」 「吉瓦卡,在
這個教法時代,一位沙門居住在某個村莊,他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慈悲,先向一個方向,然
後是第二個方向,再來是第三個方向,最後是第四個方向,就像從上到下,無處不在,他視
自己與一切眾生為一體,用開放、發展、無界限、無恨與無敵意的心來遍佈整個世界。」
「某位居士或他的兒子接近某位沙門,並邀請他在隔天到他家參加早餐。吉瓦卡,那位沙門
欣然接受邀請。當天晚上過去,隔天一早,那位沙門穿上內衣,整理好自己,帶著缽到那位
居士或他兒子的家中。到達居士家後,他坐在一個特別為他準備的地方。然後,居士或他的
兒子獻上美味的餐點給那位沙門。對於那位沙門來說,不會有這樣的念頭:『如果這位居士
或他的兒子能經常給我這樣美味的餐點就好了』,或者『如果這位居士將來還能給我這樣美
味的餐點就好了』。那位沙門對這頓餐點並沒有渴望,也不會對此事耿耿於懷,也不會對它
產生執著;相反,他會思考與物質食物相關的苦惱,並且透過智慧獲得解脫之道,然後享用
這頓餐點。」
「吉瓦卡,你對這件事情有何看法?他是否對自己或他人產生了敵意,或者兩者都沒有?」
「不,尊者。」 「大德,我聽說梵天以慈悲為伴。我現在親眼見到尊者就是那位梵天,因為
他活在慈悲中。」
「現在,我想引用《Amagandha Sutta》中的一段話。」
他引述了以下的段落: 「苦行者提婆:『噢,婆羅門!你說因為你吃用鳥肉烹調的米飯而不
受不潔的指責。噢,迦薩帕!我從你這裡詢問其意義,請你定義什麼是不潔。』佛陀:『殺
生、打擊、割斷、綑綁、偷竊、說謊、詐欺、虛偽的知識、通奸;這些才是不潔,而不是食
用肉類。
當人們沉溺於感性的享樂中,貪婪於口腹之欲,與不純潔的行為相關,持有虛無主義觀點,
乖張、晦澀;這才是不潔,而不是食用肉類。
當人們粗魯傲慢、挑撥離間、狡詐狠毒、缺乏同情心、傲慢自大、吝嗇不仁且不肯給予他人
;這才是不潔,而不是食用肉類。
憤怒、驕傲、頑固、對抗、虛偽、嫉妒、炫耀、意見傲慢、與不義者交往;這才是不潔,而
不是食用肉類。
當人們品德敗壞、拒絕償還債務、誹謗、在交往中虛偽、偽裝、當最卑劣的人犯下邪惡之事
;這才是不潔,而不是食用肉類。』」
當沙彌提莎謙虛地聆聽佛陀的善說法後,他表示敬意並懇求能在此地加入修道團體。
於是,烏巴慶結束了這篇經文的講解。一聲 "善哉、善哉、善哉" 三次響徹空中,訪客團結
束並且大家心滿意足。
(全文完)
#內觀
#vipassana #內觀中心 #Goenk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204.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meditation/M.1682505391.A.77A.html
※ jason4qq:轉錄至看板 Buddha 04/26 22:58
※ jason4qq:轉錄至看板 Buddhism 04/26 22:58
2F:推 GeraldLiu : 推個:以身試法。 114.41.63.232 05/08 17:23
3F:推 winterstory : 謝謝分享,寫的很棒很深入 :) 49.216.134.162 07/30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