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etaurista (...就這樣吧)
看板media-chaos
標題看澎哥事件,媒體又在殺人
時間Fri Sep 30 13:05:10 2005
算是記者自律嗎?
還是沒搶到新聞在拷貝?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teddy8018&f_ART_ID=70258
看澎哥事件,媒體又在殺人 瀏覽6143|回應2|推薦7
2005/09/27 14:40:28
澎恰恰光碟事件繼續延燒,看著一群嗜血的記者像是獵犬般守在澎家樓下,讓我再想起倪
敏然自殺事件記者逼問李麗華回家的感覺那一幕,「媒體又在殺人啦。」
我也是個記者,但我對這樣新聞後續發展真的不會想要追,也不屑去追。許多媒體工作者
常把閱聽者有知的權利掛在嘴邊。如果這句話可以成為媒體炒作任何型態新聞且合理化採
訪行為的藉口,那麼,眾所皆知,人類的黑暗面中偷窺是大家的最愛,不管是明星或是居
家婦女,許多人都有著好奇想去一探「究竟」,難道偷窺任何人洗澡或秘密行為都是可被
接受的嗎。所以說,滿足閱聽者的好奇也要有條件。
對於澎恰恰光碟事件,甚至精神科醫師陳國華自殺事件,讓我再想起李麗華返國處理倪敏
然後事的一個畫面,就是李麗華把倪敏然的靈位接回家,一群記者堵住她一直問接回家的
感受。那一幕,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因為李麗華先低聲說,謝謝大家關心之類的話。但記
者們就是不放棄,繼續找不同語詞逼問,直到李麗華情緒失控,眼淚奪眶而出。記者們才
連忙收機快速離開現場,我在他們眼中看到一絲喜悅,因為他們達成上級交付的任務了。
就我的評斷,這是他們期待的結果,不管是否這傷害李麗華更深。他們不要李麗華克制下
的理性反應,因為那沒有衝突性,沒有可看性,他就是要逼到李麗華展現出扭曲的性格反
應,所以,當李麗華情緒失控就是媒體收拾機器的時刻。大家回想看看每次的社會事件不
都是在這樣的節奏點結束嗎?這就是媒體預寫的劇本,非逼得 受訪者演到這一幕,就是
沒有完結篇。
像李麗華最初那樣的表情和回答,對媒體高層來說,一定覺得不滿足,理由當然是觀眾不
滿足,觀眾要更多。就在這種邏輯下,一個喪家就要忍受這樣的逼問。幸好李麗華有許多
朋友關照,還有兒女在旁,讓他能撐過那段苦難時光,否則,在那樣的媒體壓力下,誰能
保證,她會不會突然想不開也尋短,因為媒體藉著社會需求之口給了她排山倒海的壓力。
我一直覺得電子媒體高層就像是獵人,是坐在吉普車上的獵人,不斷想著如何尋找獵物,
再呼喝著像是獵犬般的記者們往前衝,隻隻獵犬都想咬到獵物再向主人討求獎賞。
揭發真相是記者的責任,但揭發什麼真相是記者的責任才是記者和媒體要思考的。為了媚
俗,適度的八卦,我們不能苛求。但一定要一味媚俗而完全不顧新聞道德,這樣對嗎?澎
恰恰光碟事件,當事者是被害人,面對這樣的事,任誰都會想保留,有必要逼著問個水落
石出,甚至問到自慰幾分鐘嗎(因為閱聽者也喜歡)?但只會一頭熱狂追的國內電子媒體
,就是不肯放,彷彿咬到獵物不鬆口的獵犬一樣,只有獵人下令才放手。而且只會最笨的
方法且讓人看不起的方法,就是堵人和守人,因為沒有能力追查幕後的真相,只用堵人的
方法逼問被害人。他們怎麼不去堵黑道問明白呢?
放手吧,各位獵人們,當你們帶著獵犬出門時,雖不必心存仁慈,但請放下那些奄奄一息
的小白兔吧,打獵的樂趣應在戰勝獵物,有種就獵老虎和獅子,不要儘追著梅花鹿和小白
兔,吆喝著獵犬欺凌這些弱小的動物。
不要再殺人了,媒體獵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44.212
1F:推 LucLee:就想成是前者吧....善意信任 09/30 13:32
2F:推 adware:我總覺得是後者... 09/30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