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nkwun (123)
看板media-chaos
標題[情報] ■報導性別少數,媒體應有的新思維【2004/12/07/自由時報】
時間Tue Dec 7 11:16:23 2004
■報導性別少數,媒體應有的新思維【2004/12/07/自由時報】
◎謝臥龍(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十一月廿二、廿三日「性別經驗質性研究研討會與工作坊」中,性別少數變性慾
A教師性別經驗的告白,被聯合報梁靜于記者以大篇幅報導的方式,連名帶姓並
附照片地報導出來。這篇報導讓A教師在承載社會家庭壓力之下,離群索居尋求
短暫安寧,這期間大家遍尋A教師不著,心急如焚,擔心意外發生。此時卻見梁
記者以一篇文章來回應本人所寫「媒體暴力下脆弱的生命」(自由廣場,十一月
廿七日),力圖為自己澄清,形造羅生門效應,進而掩飾其傲慢與無知。本人不
忍事實遭曲解,因此再度執筆指控此報導之不仁。
梁記者文辯稱「廿二與廿三日研討會開放一般民眾參加,也沒有禁止媒體採訪」
,為自己的報導設置正當性,以駁斥我們所言稱的偷窺心態下粗暴的報導。事實
上此研討會工作坊採事先報名的方式,參與者為學者、研究生以及從事質性研究
的基層教師和文史工作者,資格與名額有相當的限制及管制,其因除會場座位有
限之外,最重要乃是參與者必須分成三組加入長達八個小時的工作坊。研討會中
除有五場專題演講之外,更有廿篇生命經驗質性研究的論文發表,有人探究自我
情慾、有人研討父母職實踐、有人述說受暴經驗,也有人剖析自己的性取向等,
這樣的研討會,主辦單位絕對有責任,提供並維護舒適安全的研討空間與氛圍,
讓參與者在性別經驗的告白之後,可進行學術交流與對話。如此這般的研討會以
及八個小時質性研究的工作坊,怎可能開放予一般民眾參與,並讓記者招搖入內
採訪呢?梁記者能出現現場,是因我們考量她已參與本所甄試,可能是未來學生
,始准予報名參加。
然而這一不智的決定,卻造成變性慾A教師被粗暴地報導的開始。梁記者指出,
「第一次看到A教授,職業上反應是值得報導的人」,然而專業考量的新聞價值
,在罔顧新聞倫理之下的報導,就讓A教師在我們面前氣急敗壞地面質梁記者:
「……不負責任的報導,萬一家人不平,尋短出人命,妳將如何負責呢?」對此
梁記者著文回應「次日見報內容卻引起A教授憤怒、焦慮,這絕非我所願……,
A教授所要承受的環境壓力是我事先沒有認真思考的,少數性別的脆弱也非我這
個沒有時常接觸『他們』的記者所能想像」,如此的無知、傲慢與偏見,不正是
偷窺的媒體文化的粗暴本質嗎?媒體工作者鄭智仁在「媒體工作者的傲慢」(自
由廣場,十一月廿九日)也因此而指出,「當事人訴說了一個半小時,梁記者卻
無法理解A教授可能面臨的處境,甚至還撇清責怪別人沒有提醒,是否也太天真
了,並且也缺乏新聞專業最重要的敏感度?」在此我也要向梁記者請問,當妳與
A教師訪談一個半小時,然後把A教師十乘以六平方公分正面全身照片、全名與
服務學校刊登出來之時,妳知道A教師是否已向其老父出櫃而被接受了?三名子
女乍知此事,父子之間將如何相待?A教師夫妻的教職會不會因此報導而喪失?
當妳專業敏感所嗅到新聞價值之時,卻也蒙蔽了新聞倫理與良知,妳在追求新聞
價值的同時,是否能同理A教師將會因此而面對人我與己我的壓力?
慧慈在「新聞道德與新聞價值」一文中(自由廣場,十一月卅日)指出,「筆者
亦與該報長官、該記者及被報導人分別取得聯絡,三方的說法不一……」,本人
也在廿三日與聯合報在台北長官通過電話,對此報導交換意見,他認為梁記者對
她的描述與我所寫的文章內容相去甚遠,而梁記者的回應也指出,「我在場外向
A教授表明記者身份,並遞上名片,經同意,在會場外與A教授訪談了一個半小
時……謝教授也沒有詢問我『訪談過程』始末,就發動連署」,各說各話,不僅
造就羅生門結果,也讓事實扭曲。
有鑑於此,我有責任對此說個明白,廿二日專題演講之後是午休餐敘時段,梁記
者對我與另一位在場教授表明訪談A教師之意願,並提及現今正參與性別所甄試
階段,盼以此題進行報導,以增強其入學競爭力。長期關心性別少數議題的我,
深知這種報導的利弊,因此「當場即提醒此記者一定要尊重性別少數者的受訪意
願」,並告知「上學期A教師來到本所專題演講時,曾有記者本著好奇心態想專
訪A教師,經A教師多次拒絕與我們力阻之後,這位記者始訕訕離去」。梁記者
在回應一文說沒聽到這段話,本人認為把其視為未來學生的教育工作者錚錚之言
,已在其極力追求獨家新聞價值之時充耳不聞。
閂陞D辦單位,午餐時段周遊參與者之間,無以也不適合參與A教師的採訪,午
餐過後,我擔任A教師論文發表該場次的主席,梁記者伺機趨前向我略提訪談經
過,但事後梁記者與其主管卻以我不在訪談現場,無以真正了解訪談內容與真相
,這一切好像那一個半小時的訪談才是問題癥結,沒參與者對真相不了解而不得
加以置評。那一個半小時的訪談如何進行,本人不得而知,但次日見報的內容對
當事者傷害那麼大,那怎麼訪談真的是其認為羅生門問題的癥結嗎?本人認為訪
談者對受訪者的承諾與責任,媒體工作者對專業倫理的堅持才是問題的癥結吧!
當寫完「媒體暴力下脆弱的生命」,我請A教師詳讀兩次,茲以確定此文的敘說
貼近A教師的遭遇與感受,本人傳真給聯合報主管,相談不合情況之下,始發動
連署,並於次日投稿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以此大篇幅拙作來解羅生門之謎,主要不只是想回應梁記者之文,更藉此來討論
未來媒體工作者在報導性別少數的生命故事時,應有的思維、責任與承諾。有些
媒體工作者在報導性別少數時,本著關懷弱勢的意圖為少數發聲,建構角色楷模
,但如果因傲慢知識而粗暴的報導,不但不能克竟其功,更為性別少數帶來印記
污名,並形成寒蟬效應;例如本所在研討會後第二天,邀請一位跨性人來本所談
她的生命經驗,但因日前A教師報導事件,當事人要求進場的人要簽下切結書,
禁止錄音、錄影,以確保當事人人身安全,在那種弔詭氛圍中分享其寶貴的生命
經驗,真是一種不愉快的經驗。另外本所現今有兩位媒體工作者來就讀,今日就
有學生私底下向我反映,如若媒體工作者的素養都是這樣,那我們怎敢在課堂中
分享自我的經驗?A教師被粗暴地報導的事件,已在學術殿堂產生反彈與寒蟬效
應。
A教師事件,雖然引發相當衝擊的討論,但本人與梁記者沒有個人恩怨,謹藉此
文就事件提出檢討,期待將來性別少數生命故事的報導,記者與資訊提供者都應
有相互的共識,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之下,將性別少數的寶貴生命經驗與社會大眾
分享,進而共構能相互接納的多元社會。A教師的報導造成許多相關的人的焦慮
、憤怒和不安,本人期盼所有當事人都能冷靜理智的去思考、反省與檢討,讓我
們都能從這事件中獲取寶貴的經驗與智慧。因此茲為讓相關當事人能有一個不受
干擾的反思時空,本人決定不再回應此事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91.101.135
1F:→ honkwun:聯合報欠罵就對了 219.91.101.135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