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emprisenovel
標 題【仿紅葉之江湖閒話】古龍創作五時期
發信站新竹師院風之坊 (Tue Mar 29 10:09:30 2005)
轉信站ptt!ctu-reader!ctu-peer!news.nctu!news.NHCTC!nhctc_bbs
※閱讀本篇請參考古龍年表。
古龍創作的時間自1960年起至1984年訖,為期約二十四年。筆者依個人觀點
,將之區分為五個時期。以下是筆者的分段及簡略意見:
第一時期(1960-1963)
這個時期是古龍從出道開始至漸入佳境的草創時期,所有的創作都不脫舊有
窠臼,於模仿中尋求公式軌跡。要說能看一點的作品,我恐怕是沒有的,僅能提
供學者專家做研究參考之用。
第二時期(1964-1966)
這個時期是古龍開始領悟到「我想要寫與眾不同的武俠小說」而開始築夢踏
實的成長期,從《浣花洗劍錄》開始,我們就可以窺得古龍意欲脫俗的濃厚企圖
心(以「中日比武」的方式取代「子報父仇」之老套來詮釋超越自己的主題)。
然而很可惜的是,《浣花洗劍錄》並沒有寫活方寶玉,反倒是成就了紫衣侯;
「殺手三招」的設計也遠勝過「五行魔宮」,整個兒來講滿失敗的。
1964至1965年間接著兩部作品《情人箭》和《大旗英雄傳》以後者為佳,
《情人箭》劇情太公式,只有噱頭吸引人;《大旗英雄傳》氣勢雄渾,主角設計
富張力,本不失為一篇佳構,可惜結局不了了之,登堂而未入室。
1965年的《武林外史》是古龍第一部亮得出字號的長篇作品,刻意背反金庸
,另造古龍式江湖的意圖不昭自明。1966年《名劍風流》是古龍首次嘗試在武俠
小說之中置入驚悚元素,氣氛營造相當成功,故事緊張刺激;美中不足的是他又
中途輟筆,最後最關鍵的大結局交由作家喬奇代筆。
第三時期(1967-1973)
這個時期的古龍創作大有斬獲,傑作不斷、推陳出新,可是有一點很重要的
:他還沒走出自己的風格,幾部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可以看得出前輩高人的影子,
反倒是《歡樂英雄》這一部輕鬆詼諧的「諷武習作」,比較趨近於一般讀者所認
定的「正宗古龍」。
1967年《絕代雙驕》,古龍小說裡頭人見人愛的唯一一部,可是你知道為什
麼?因為她壓根兒就像金庸生的!不信的話大可以捫心自問,為什麼不看古龍的
讀者也都能接受《絕代雙驕》?或許連你們自己都不明白:就因為那股子金庸味
兒。相關論述請見拙作〈金庸附體.天下無敵〉。
1968-1970年,古龍寫下了瘋迷程度不亞於《絕代雙驕》,連續劇聲勢至尊
獨霸的《楚留香傳奇》系列作三部曲。武俠評論名家講古龍對於楚留香的人物設
定,是承襲自好萊塢007系列電影和司馬翎小說《聖劍飛霜》,不足為奇;筆者
在這裡更補充一點,其實楚留香還有個遠方親戚,住法國的,他叫「亞森.羅
蘋」,跟楚留香一樣,「紳士俠盜」老同行,而且還都兼辦偵探業務(爆)。
同樣1970年,古龍又寫下了人稱是「古龍小說中最值得研究的作品」:《多
情劍客無情劍》,原為「飛劍客」阿飛的少年成長故事,卻因為李尋歡爆紅,喧
賓奪主,後人遂以「小李飛刀」張冠李戴而忘卻原名。
本書中古龍向前輩王度廬借了兩個人物,一個叫「李慕白」,一個叫「病
俠」,他用這兩個人物原型來塑造出自己心中的「李尋歡」,相當成功但也相當
失敗,因為代表王度廬的李尋歡竄起,代表古龍的阿飛便失利。
古龍跟王借將的兩個角色分別出現在「鶴鐵五部曲」的《寶劍金釵》以及
《鐵騎銀瓶》書中:李慕白專長是唉聲嘆氣,是故李尋歡也幽怨得可以;病俠的
珍珠小弩箭「咻咻」連響,而且例不虛發,李尋歡的柳葉飛刀不消說自是更神奇
了。
1971同時出版的兩部作品《歡樂英雄》《大人物》都算不上是古龍創作的一
流經典,卻能以「溫馨小品」的姿態贏得讀者歡心。舉例來說,《歡樂英雄》最
令人激賞的是人物色彩極之鮮明,各人懷中一套生活哲學。例如這兩句話:「郭
大路很大路,王動卻不動」畫龍點睛便不用多加著墨,古龍的文體革命至此已經
開始顯現功力。
另外一點要提的是,古龍刻意以《歡樂英雄》做實驗,要玩武俠小說的「分
進合擊」,他試著用許多獨立自主的短篇故事來串成輕鬆易讀的長篇故事。很可
惜在這時候他失敗了,故事獨立性太弱,終究還是成為長篇。後來古龍的私淑弟
子溫瑞安以其作品《少年冷血》前三部故事做實驗時倒是比較似模似樣。
《大人物》在文字方面不甚出奇,反而是題材活潑有趣,富家千金田思思離
家出走大演「金裝無敵追男仔」,贏得不少女性讀者的認同;但其實古龍當初撰
寫這部故事,也就是為了讓「不看武俠小說的人」(特別指女生)都來看武俠小
說。
1973年兩部跟電影關係緊密的古龍小說《蕭十一郎》《流星.蝴蝶.劍》因
其改編作品而膾炙人口,搶去不少風頭。《蕭十一郎》是古龍的原著劇本擴寫成
為小說,結構比較簡單俐落,但是劇情很明顯看得出來,只是古龍版的《臥虎藏
龍》;《流星.蝴蝶.劍》乃美國通俗經典《教父》的東方拷貝版,小說多有雷
同,經轉化成電影後反而一枝獨秀,帶起業界一片古龍風。
第四時期(1974-1977)
這個時期的古龍創作臻至頂峰,但是爬得越高就摔得越重。
1974年《九月鷹飛》,小李飛刀傳人「葉開」的故事。本書之誕生具有兩個
重大意義:其之一,古龍下決心要寫出「古龍牌飛刀手」,不要再延用王度廬的
人物設定,葉開之師承小李可以做為如此暗喻。可惜火侯仍未足、功力仍欠缺,
《九月鷹飛》僅落得狗尾續貂,連卷末決戰都照抄,不值一哂。
重大意義之二:自《九月鷹飛》問世以來,古龍筆下出現了最完整的「三代
江湖」。那三代?即是《武林外史》《多情劍客無情劍》以及「邊城三書」
〔註一〕這三代。相關論述,另闢新章討論,於此毋須贅提。
自1974至1975年的「七武器系列」,共有五部作品〔註二〕。就筆者認為,
古龍在這時期已經領悟到「長篇武俠」之侷限與窒礙難行〔註三〕,於是利用獨
立成篇系列作品的優勢,將出版商認定的「一個故事寫三本」,轉化為「三個故
事寫三本」的新式體制。這是筆者認為,古龍對於「武俠革新」最洞燭機先的貢
獻。
《天涯.明月.刀》,1975年的作品。從其「三段帶點式」的書名看來,應
該是與《流星.蝴蝶.劍》相呼應,事實上也是如此,不過那是指電影。小說方
面的影響,比較具體的就是本書主角「傅紅雪」與《九月鷹飛》的葉開在1967年
的《邊城浪子》裡頭相遇,造成了「紅花綠葉」的有趣結合,傅紅雪的存在意義
也是自那時才真正凸顯。同年的作品《絕不低頭》,是古龍創作中唯一一部以近
代為背景的小說,廣義來講算是「都會俠義」。
同年尚有一部鉅作,即是筆者認定的古龍畢生代表作《三少爺的劍》。本書
之所以受此讚譽乃在於她真正反映了古龍的內心情境,燕十三的爭名、三少爺的
逃名、奪命十五劍的設計等……無甚花巧卻有豐富內涵;而三少爺謝曉峰以其榮
華富貴之身、神劍無雙之名,反落得淒涼蕭索、窮途落魄,反映了古龍內心的矛
盾與掙扎。是故本書雖然文筆欠佳,情節散漫,外在條件不良,但其精神其內在
錯非是古龍再生,就連金庸妙筆也臨摹不得、偷招不走,是故本書乃是筆者認定
的,古龍畢生代表作。
1976年開始,古龍接受《明報》邀稿,開始撰寫《陸小鳳傳奇》系列小說,
前三部故事《陸小鳳傳奇》《繡花大盜》《決戰前後》均為同年所作,水準平均
且逐步升高;與同類型前作《楚留香傳奇》相比,陸小鳳的人物設定、江湖環境
更簡潔明快更詭譎多變更具典型古龍風。筆者認為古龍創作至此已經卓然成家,
活出了一天氣派。
前文說過古龍領悟到長篇武俠的窒礙難行,於是起意要寫系列小說。除「七
武器系列」之外,還有「江湖人系列」(第一部作品即是《三少爺的劍》,但無
後續。)「驚魂六記」系列(僅有第一部故事《血鸚鵡》,也是在1976年。)這
些系列作品中,「驚魂六記」由古龍的後進兼私淑弟子──黃鷹加以補完,並因
此成名,其餘則乏人問津。
1976年尚有一部頗受爭議的作品,幾乎成為代表作卻又不成其代表作的《白
玉老虎》。此書可以看成是《流星.蝴蝶.劍》的融會貫通,同樣講黑幫鬥爭、
江湖仇殺,《白玉老虎》就看得出古龍自身的火侯功力,書中研發出「殺手殺殺
手」的經典橋段,素為溫瑞安所愛用,趙無忌、唐玉二人的智計交鋒,不見霜鋒
刃、高下判死生,也是古龍思考模式漸趨完熟的象徵。
《白玉老虎》結尾腰斬令人錯愕,古龍只說「趙無忌的心裡已經打了死結,
所以故事也該結束」就這樣瞎矇過去,但是讀者並不善罷甘休,非要看到完結不
可。是故後來古龍又編寫《白玉雕龍》試圖替故事做終,惜中輟,由申碎梅代筆
完成。若拿本書與《三少爺的劍》相比,其實精彩程度尤有過之,功力也更爐火
純青。但是古龍沒把故事寫完,犯了天下讀者的大忌,所以本書沒辦法成為一個
完整的個體,始終就只能屈居二流。
第五時期(1978-1984)
這個時期的古龍已經完全不行,創作已死而未死透,於此不再贅述。
〔註〕指《九月鷹飛》《天涯.明月.刀》《邊城浪子》
〔註二〕指《長生劍》《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環》《霸王槍》
〔註三〕就筆者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乃是書商對於「長篇」的眷戀:稿量不
足三冊者拒出,如此僵化的格式。過於強調「長篇」的形式扼殺了精於
中短篇的優秀作者,堵塞武俠生路;同時間接圖利了不肖作者利用分行
將稿件「灌水」的舞弊行為。
--
我看武俠小說是因為心裡不痛快,想說看點小說求點痛快。
如果連小說也不能使我心裡痛快,那我只好反客為主給他個痛快!
--元人〈雙面傑克〉
--
○ Origin: 新竹師院 風之坊﹝bbs.NHCTC.edu.tw﹞From: 61-62-95-105-adsl-tpe.dynamic.so-net.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