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meliaC (Amelia)
看板emprisenovel
標題西方評論家看金庸小說--視角獨特 相當搞笑(中)
時間Wed Sep 15 16:14:26 2004
因此我們在小說中看到的關於格鬥家們的歷史,其實是關於內力的發展的歷史。正像
中國的一句俗語所說:士兵向水一樣流動,兵營卻是鐵做的(疑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的誤用--譯者),對內力的描述貫穿查教授小說的始終。下面我們可以對這一歷史做一個
簡要地回顧。
查教授的最早的小說(原文如此,其實是反映歷史年代最早的小說--譯者),反映的
是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時代,被孔夫子命名為"春秋"。這時的中國已經有了高度發達的文明
,但查教授仍然在書中刻意描繪了一隻白猿,用以暗示內力自從人類的進化過程中一直存
在。然而從小說中看來,內力發展的高峰是在宋代,結合了來自印度、波斯、東南亞等地
的練習方法,成為錯綜複雜的系統。但到了明代和清代,漸漸地沒落了。看來的確如此,
因為現在畢竟不知道還有誰以內力著稱於世。宋代早期的一個不十分著名的格鬥家(遊坦
之,與大仲馬的鐵面人類似)便能夠掌握少林寺的《易筋經》,而明代的少林寺僧侶領袖
卻將其視為珍寶,因為起初不願意用這本經書救人而被認為小氣。在清代,可能是歷史上
最後一個以內力著稱的人(歸心樹)被一群遠為平庸的格鬥家殺死,暗示著內力的衰落。
這一趨勢是從明代格鬥家對內力作用的懷疑開始的。這時,有一部分格鬥家認為內力
並不像人們一直認為的那樣重要,他們所練習的格鬥技術不要求一定要有內力。如同歷史
上所有的學術問題一樣,爭論本是好事,然而不幸的是,強調內力的一方被認為品質低下
,最終被殺身亡。鬥爭的結果似乎證實了內力並非如此重要,但事實上卻是因為這一時期
沒有人將內力練習到較高的水平。但這一成見既然形成,以後的情況便越來越糟。到了清
代,雖然有人仍想練習內力,並達到了一定水平,但已經完全無法與宋代比較了。
在清代,一個完全沒有內力,只是智商較高,並善於逃脫術的男孩,居然成為全國矚
目的英雄人物,在中國與俄國的對抗中立下大功,並娶了很多妻子。這似乎是那些在歷史
上擁有許多高深內力的人做夢也想不到的成就。畢竟,世界已經進入火器時代和智力時代
,中國雖然發展較慢,也不可避免。上古和中世紀的浪漫傳奇和英雄主義不見了,成了過
時的古董。然而這一趨勢卻與當代的潮流更為接近。所以無怪乎大多數中國讀者喜歡《鹿
鼎記》,連查教授也認為這是他最好的作品。
然而,除了格鬥本身和格鬥家們的事?之外,這些小說還包含了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的
更多的內容,例如關於宗教。從這些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關於
內力和格鬥的技巧基本上掌握在一些僧侶手中,包括佛教、道教、伊斯蘭教、拜火教等等
,許多格鬥典籍常常與宗教經書混在一起。但這種情形也有變化,到了明代,五個主要的
擊劍流派之中,倒是有三個與僧侶無關,佛教和道教的僧侶領袖,雖然很有名氣,但很少
出面,卻很樂意在幕後策劃,拜火教的領袖也是深居簡出,但這時的拜火教已經退化成一
個普通團體了,因為沒有任何與宗教有關的儀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14.128
※ 編輯: AmeliaC 來自: 218.168.214.128 (09/15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