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emprisenovel
標 題武俠史略(16)–台灣武俠的發展
發信站新竹師院風之坊 (Sun Oct 14 00:23:02 2001)
轉信站Ptt!news.ntu!ctu-gate!ctu-peer!news.nctu!news.NHCTC!nhctc_bbs
一、源起:
民國卅八年政府播遷來台,當時大陸政府將武俠小說打成「毒草」,全面查禁;在台
灣的國民政府,為了解決所謂的「附匪文人」的作品,以「戒嚴法」將所有「有礙民心
士氣」的黑、黃小說全部查禁,舊派武俠小說因此難逃此劫(因為舊派武俠小說的出版
社多半在大陸,是所謂的匪偽出版社。根據「查禁圖書目錄」說明一:凡匪酋匪幹及附
匪分子之著作及譯作,以及匪偽書店、出版社出版之書刊概予查禁)。這使得兩岸的武
俠小說發展一下子被斬斷,所以香港的金庸、梁羽生等新派武俠適時而起。
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國民政府又推行「暴雨專案」,全面取締大陸、香港出版或在
台翻版的新、舊武俠小說,被列入查禁的武俠小說多達五百多部,著名的金庸武俠亦在
此時被列為禁書。
前後兩項行動,將原本武俠創作幾乎完全淨空,不論香港的金梁,或原本的舊派武俠
,幾乎全部退出台灣(當然日後也出現託名出版)。這雖然使武俠小說發展獲得重大打
擊,卻讓台灣本土的武俠小說作家,得到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
二、影響:國民政府的查禁行動,對台灣武俠小說的影響大約有三:
1. 斬斷武俠小說的傳承:國民政府的查禁行動,使得未來加入武俠小說創作的年輕作
家,無法承繼前人資產,雖然因此脫出前人的框架,卻也損
失許多參考的機會。
2. 政治禁忌考量:另類型式的「文字獄」,使得年輕作家盡量避免以歷史興亡為主的
內容,甚至連小說背景時代,亦直接省去。後來更逐漸變成以「尋
寶」、「圖謀武林霸業」為兩大創作主軸。
3. 難以創新:因為前兩者的侷限,許多作品常常淪為「家破人亡、深山練武、功成復
仇」的公式,以至於作品、名家雖多,能獨樹一幟者,仍屬少數。直到
古龍的後期作品出現,才真正帶來了創新的氣息。
三、台灣武俠的流派:根據葉洪生的觀察,在民國五、六十年間,台灣的武俠小說大概
可以分為四大流派。
1. 超技擊俠情派:融合「北派五大家」特色,強調奇功秘藝與玄妙招式。代表者有臥
龍生《飛燕驚龍》、諸葛青雲《紫電青霜》、司馬翎《劍氣千幻錄
》、上官鼎《沉沙谷》、蕭逸《七禽掌》、慕容美《風雲榜》、獨
孤紅《雍乾飛龍傳》、孫玉鑫《俠骨柔腸英雄淚》等。
2. 奇幻仙俠派:模仿還珠樓主的飛仙劍俠為主。包括南湘野叟《玉珮銀鈴》、徐夢還
《靈翠谷》、秋夢痕等。
3. 鬼派:書名、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如陳青雲《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燈
》等。
4. 新派:採用現代文藝筆法技巧及新思想觀念創作。代表有古如風《海兒旗》、秦紅
《無雙劍》與古龍等。
然而雖分四派,其實仍各有千秋。大體而言,在古龍成熟前,台灣武俠以「超技擊俠
情派」為主流。等古龍式的「新派武俠」,如《多情劍客無情劍》(小李飛刀)、《蕭
十一郎》、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等作品出現,並引領風騷後。台灣武俠作品風格便
傾向這類新派。
四、結語:
根據統計,在民國五、六十年這短短的時間內,台灣本土武俠作者曾多達三百餘人,
會造成這一盛況,當時的生活艱苦、人心苦悶佔了極主要的的原因。加上出版社為了填
補舊派、香港武俠被迫退出台灣的空缺,大力徵求新人新稿,使得台灣武俠小說,獲得
極大的進展。
然而隨著時代的轉移與新進作者求新求變的積極,到民國八十年後,因為「報禁」解
除與民風開放,加上網路逐漸普及,武俠小說又進入另一新的境界。甚至一切為了「求
變而變、求新而新」,雖然賦予武俠小說新的生命氣息,可是也將武俠小說舊有形式再
度打破,武俠小說的發展,又將翻過一頁。
--
~養天地之正氣
師古今之完人~
zenki 天師
--
○ Origin: 新竹師院 風之坊﹝bbs.NHCTC.edu.tw﹞From: 210.202.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