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ristines (Jesus Inside)
看板e-Business
標題[天下]植村秀的品牌故事
時間Sun Nov 27 22:45:59 2005
「品牌就像活生生的人,有他們自己的生命、故事和問題。你必須了解他們,進入那個世界,彷彿認識了一個不能說話的朋友。」
~萊雅集團資深品牌經理人德雷富斯(Fabrice Boe-Dreyfus)
......................................................................................................................................................................................
植村秀:在獨特與全球化之間
2000 年底,曾經負責蘭蔻、HR 等專櫃高級品牌的產品發展、遠在墨西哥擔任化妝品香水事業部總經理的法國人若許(Edouard Roche),接到了來自巴黎總部的新任務。
當時,萊雅集團剛展開和日本品牌植村秀的「試婚關係」。這是萊雅集團第一次接觸亞洲品牌,也是第一次涉入個人風格強烈的「設計師品牌」(Desinger's brand)。他們希望「慢慢來」。第一步是先藉著策略聯盟,為植村秀布局國際。
在這樣的前提下,若許的新任務聽起來有些抽象。總部要他搬到日本東京,「了解植村秀先生、植村秀品牌及公司文化,為這個品牌未來的國際化鋪路。」
巴黎總部並沒有給若許「具體」的工作目標,因為雙方合作關係還不明朗,若許的新職甚至沒有頭銜。將近一整年的時間,若許像武俠小說裡上山求道的弟子一般,放下總經理的身段,傾聽與學習,試著了解品牌背後的哲學與價值觀,探索大師創造力的來源,融入組織與文化。
2000 年底,萊雅買下植村秀 35%的股權,協助植村秀國際化。2003 年底,萊雅才進一步擁有 52%的多數股權,正式主導植村秀品牌的發展。
植村秀的總裁,植村秀家族經營者植村浩(Hiroshi Uemura)曾在接受《日經》雜誌訪問時說,當時有 6 家全球大集團有興趣併購植村秀,但植村秀最後選擇萊雅,是因為萊雅非常強調品牌的價值。
在萊雅的併購歷史中,從未經歷如此漫長的「試婚」過程。為什麼全世界第一大化妝品集團、急切需要亞洲品牌進入日本和亞洲市場的萊雅,願意花這麼長的時間「等待」?若許解釋,萊雅集團一向尊重被併購品牌的原始個性和特色。植村秀是萊雅第一次涉入設計師品牌,對於一個充滿了創作者靈魂的品牌,如果斷然介入,而沒有充分了解,會喪失品牌對消費者的承諾。
萊雅知道,植村秀本人就是品牌的 DNA,即使萊雅已經取得多數股權,植村秀仍然擔任公司的總裁(Chairman)。所有核心產品和視覺溝通的決策,若許都會徵詢植村秀的同意。植村秀甚至比以往更頻繁巡迴世界各地,宣傳植村秀品牌。
萊雅看重的,就是植村秀品牌融合了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獨特的「當代日式美學」的質感與細膩的「日式服務」。
若許形容,植村秀的風格「源自日本,卻不完全是日本」。例如,他們最近推出和日本年輕畫家山口藍合作,推出的限量版潔顏油。山口藍為植村秀畫的四幅日本少女形象,結合日本傳統藝術浮世繪與現代少女漫畫的風格,穿著和服下身,上半身全裸平胸,有著一雙漫畫大眼的少女,充分展現植村秀融合「當代」與「日本」的美學品味。
萊雅希望維繫植村秀的創造力與專業感,利用萊雅豐富的研發資源和全球化網絡,讓「植村秀」從一個藝術家的名字,變成國際化的設計師品牌。
在東京原宿的總部,現任植村秀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的若許,清楚解釋,植村秀要做「選擇性通路」(selective channel)裡的日式領導品牌。他不會遵循主流品牌大筆投資廣告、大眾銷售導向的行銷方式,而是走「設計師品牌」的路線,透過服務、公關操作、維繫與專業化妝師的關係,建立一個「創作者」導向的國際品牌。
■ 獨特與全球化之間
獨特與全球化,專業與大眾市場,就像平衡桿的兩個極端,考驗著走在鋼索上的植村秀團隊。
第一個戰場在台灣,植村秀品牌在日本之外的第一大市場。10 年來,代理商百分之百遵循著植村秀總公司的指示,經營出亮麗的成績。他們極少投資商業廣告,憑著產品本身,吸引專業彩妝師的青睞;他們經常是明星和名人指定使用的廠牌,經營意見領袖、名人與媒體的公共關係,是行銷策略的主力;他們長期到校園開辦彩妝教學,靠著口耳相傳,奠立穩定的顧客根基。
併購之後,為了讓產品發展更平衡,也更能因應以保養品為銷售主力的亞洲市場,萊雅集團將植村秀的產品線從彩妝為主,擴張到肌膚保養。過去植村秀雖然有保養系列,但品項較少,不如彩妝豐富。萊雅購併後,特別加強保養品的開發與行銷。目前全球的銷售中,已經有 45%來自保養產品。若許形容,這是讓品牌「能用兩隻腳平衡走路」。
2004 年,台灣萊雅接任後的植村秀,在代理商扎下的基礎上擴張產品線、通路和能見度。過去低調安靜的植村秀,開始在公車、捷運站、雜誌及網路上做廣告。靠著萊雅集團的研發資源,植村秀新品推出的速度從過去一季 1~2 次,轉變成每個月就有 1~2 個新品。
行銷策略也更為活躍。台灣萊雅投資 1 千萬台幣舉辦了全國第一屆的專業彩妝競賽,希望深化植村秀在專業領域的形象,也延續植村秀先生重視教學與扶植後進的精神。2004 年底,在台灣,植村秀已經成為前十大百貨公司通路 中銷售排行第四名的品牌,是全世界的「模範市場」。
這意味著,「設計師品牌」植村秀,開始面對和「主流品牌」的「肉搏戰」。
台灣萊雅化妝品香水事業部總經理、帶著植村秀從代理商時期成功過渡到萊雅的陳敏慧,併購初期依循萊雅集團對植村秀的尊重,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代理商原有的辦公室上班,了解代理商和整個團隊的文化,以及成功的關鍵因素。一個月後,才把整個團隊移入萊雅辦公室。
由於陳敏慧的尊重,原來台灣植村秀的多數資深員工都留了下來。他們戲稱,「感覺好像嫁入豪門」。陳敏慧最大的改變,是為植村秀建立過去沒有的行銷團隊,加強公關造勢和媒體的投資。
■ 從「非主流」到「主流」
「這麼好的品牌,應該讓更多人更快了解,」陳敏慧認為,植村秀在台灣的成長空間還很大。台灣萊雅的挑戰,是如何把一個「非主流品牌」變成「主流品牌」。
亟欲「主流」的背後,卻有一股力量,悄悄拉扯著植村秀的平衡桿。
由於要和主流品牌直接競爭,在台灣,植村秀必須從一個低調安靜的品牌,開始大聲向世人宣告他的存在,產品發展也趨向「大眾化」。
過去植村秀發表的新產品,總是市場先驅,例如明星商品泡沫隔離霜、海洋深層水等,都是同業亟欲模仿的明星商品。一位資深員工解釋,過往植村秀的產品,是從植村秀先生的直覺出發,他會根據專業彩妝師的需求設計產品,例如植村秀有 58 款不同功能的刷具。不像其他廠牌的刷具用修剪方式把刷毛剪成弧形,植村秀是將刷毛以手工一束一束排列綁成所要的弧度,因為剪過的刷毛不容易把粉塗均勻。
顏色也是植村秀的專長。談起植村秀品牌,消費者總是聯想專業用的色譜。光是眼影,植村秀就推出了 100 種顏色,而且可以交互混合成數種不同的妝效。他們會為專業彩妝師的調色需求,推出黑色指甲油或土黃色口紅,完全不「大眾」。
2004 年,「萊雅時代」推出的植村秀新品,例如每個品牌都有的唇蜜、符合亞洲市場需要的美白系列、防曬乳液,都很「主流」,但不很「植村秀」。陳敏慧坦承,保養品市場有很多「陷阱」,彩妝形象深植人心的植村秀,要如何擴張保養品市場,凸顯植村秀日式保養品的特色,而不落於人云亦云,將是很大的挑戰。例如美白產品,植村秀就強調漢方、植物及天然配方,希望從市場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
萊雅集團並不急著擴張。若許指出,植村秀的品牌經營策略不是靠大幅擴張銷售點,或是投資大量的廣告行銷,而是倚重產品創新、日式的好客風格,以及美容顧問的專業服務,一步步穩定扎根。「我們希望用不同的方式競爭,把資源放在非常聚焦的核心消費者身上,」若許強調。
在眾多愈趨一致、同化的全球化品牌中,「萊雅時代」的植村秀,如何在激烈競爭的全球市場中,仍能維繫品牌獨特的靈魂,是萊雅的挑戰,也是所有國際品牌應該學習的課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