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uteEva (薔薇泡沫)
看板documentary
標題Re: 入圍台北電影節主題獎的紀錄片
時間Mon Feb 16 00:43:14 2004
※ 引述《fansss (新天堂樂園)》之銘言:
: ※ 引述《Gusher (善男信女)》之銘言:
: : 的確。
: : 如果要我用兩個字來形容這部片,我會說「耽溺」。
: : 從頭到尾導演自身口述的旁白,對於觀影者來說,
: : 是一種不得不接受,帶著強迫性的干擾。
: : (且我真的沒能聽清楚他在說些什麼)
: : 倘若非得加入自己的敘述,如果他用較為沈默的文字,
: : 來作為自己發聲的方式,也許就一個觀者的角度,
: : 會覺得比較舒服些。
: : 但他大量且不間斷紛然而來的口述旁白,
: : 加上許多抽象零碎的內在情境象徵之影像,
: : 整個結構的處理,顯得鬆散破碎,內在的情緒沒有化開來。
: : 許多部分,讓人覺得很黏膩、牽強、一廂情願。
: 看到你對「旁白」的看法,讓我想到吳乙峰的代表作,《月亮的小孩》(1990)。
: 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應該是紀錄片開始有受到注目並持續運動的時間,
: 《月亮的小孩》因時間太長不符合「人間燈火」系列的限制,於是獨立了出來。
: 而《月亮的小孩》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他的旁白是由吳乙峰所配上的,
: 可以說是開創性的。
: 我看過「人間燈火」系列的幾部作品,有些都是由專門的配音員講述旁白,
: 顯得呆版無情感,而吳乙峰帶有台灣國語的腔調反而為《月亮的小孩》的小孩增添了
你說人間燈火系列有些由專業配音員講述旁白
讓我想到"豬師父阿旭"
阿旭師父草根味十足的台語
和配音員字正腔圓的國語
在片中交替穿插著
雖然故事本身的確感人
卻總覺得有些味道不合
看來我從這裡找到答案了
: 意想不到的作用。還有一部《李文淑與他的孩子》也同樣是吳乙峰自己配音。
: 漸漸的,似乎也謂為潮流。
‵‵‵‵‵
似乎還成了所謂"吳式風格"
"李文淑與他的孩子"對吳乙峰的意義重大
李老師的孩子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過世
吳乙峰趕到醫院探視
攝影機跟在一旁
吳乙峰一見李老師,便抱著她安慰
入了鏡,也全剪進影片裡
當時被指稱為導演涉入過深
其實也真是如此
吳乙峰說那是他第一次不知道該如何繼續拍攝下去
或許對觀眾而言那只是個小故事
但是對吳乙峰而言
在日後拍攝紀錄片的過程裡
只要想到李老師開辦少服社的那股堅持
就能找到繼續下去的動力
: 我是很想寫《月亮的小孩》,但是這片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又很怕寫壞了,
: 改天想法多一些的時候,再獻醜!
我是吳乙峰的fan.....
嚴重期待今年會預計上映的"生命"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utelineva/
希望在我反芻生活點滴的喃喃自語中
能有隻字片語觸發你的共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