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ersia7 (不能再熬夜了)
看板documentary
標題冠軍之後
時間Sun Feb 8 02:07:34 2004
1+1+363=365
1=球賽終於結束了,觀眾席歡聲雷動,場上的小球員們綻開笑容,興奮的吶喊、
奔跑......。這是少年們最後一場少棒比賽,1998年夏天,美國蒙特力市。
1=機場出口大批媒體,刺眼的閃光燈,驕傲的返鄉遊街,眾人夾道歡迎.......
363=無止盡的訓練之外,還是訓練。這是棒球隊的生活,是「冠軍之後」。
少年認真掰著手指頭,算著一天練球幾小時,對於沒有放假的生活有輕微抱怨,
但,為了冠軍嘛!少年不太需要認真上課,只要專心練球,暑假作業總忘了帶,
反正,當不了國手也可以當教練,再不然,就去釘板模嘛!
自然不矯作的卑南族少年,擁有顛覆的狂想、清亮的雙眼,然而我們卻害怕
這樣的美麗會消失。原本應該被喚作大地或海洋的名字,叫"冠軍"是否太沉重?
導演最後提問,十年後,再回來尋找中華隊,屆時,少年們會在哪裡?
"冠軍之後"是鎖在玻璃櫃裡的獎盃,是鎖在心底勝利的記憶,是對前途迷惘的抉擇,
是身心難以負荷的重......。
"冠軍之後"是台灣許多原住民青少年成長歷程的投影。
(摘自2002第一屆民族誌影展巡演研習手冊)
片中的一對雙胞胎,正巧是班上同學的弟弟,看完馬上有股衝動想打電話問同學,
他弟弟的冠軍之後呢?
在台東唸書的幾年裡,才算是真正的了解原住民,班上就有原住民同學、
國小裡有很多可愛的原住民小朋友、
清晨的部落真的就有醉倒在路旁的原住民朋友、
工藝品的美麗著實令人讚嘆不已......
生活在其中,就能深刻的感受到原住民朋友的矛盾,及其中複雜難解的問題
這部片在台東播放更是引起許多共鳴,引起熱烈討論,甚至有校長激動落淚.....
也許因為親身經歷,所以感受特別深刻吧
據我所知這對雙胞胎後來跟著媽媽離開台東,沒有繼續升學,也沒有繼續打球,
開始做著類似釘板模的工作,我問同學:為什麼不鼓勵他們繼續讀書?
同學說:讓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事吧!
在台東的那段時間裡,也聽過甚至接觸過類似"冠軍之後"的孩子,
每每想到能幫助的有限就....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3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