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utien (章太炎龍騎士團)
看板comment
標題[轉載] 王江:李皖
時間Fri Jun 15 13:42:44 2012
http://liwan-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698217520125151858376/
李皖(轉帖,作者王江)
2012-06-15 13:10:55| 分類: 筆記 | 標籤:樂評人 |字型大小 訂閱
空閒的時間還是寫點東西感到充實,其實聽音樂都20多年了,期間遇上過很多有意思的人
和事。寫出來分享一下,給像我一樣誤入音樂行業的人一個提示:可以欣賞音樂,但是你
要把它當飯吃,準備挨餓吧。聽說李皖兄剛出了一本書,恭喜一下,就先寫李皖吧。
樂評人,在中國的音樂行業裡曾經是一個值得驕傲的稱謂,不過那是十多年前了。那時候
,中國的流行音樂還有過一段黃金歲月,也正是在那時候,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樂評人
是受到尊重和敬仰的。不過,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個樂評人的行業,尤其是網路時
代的來臨,誰都擁有了話語權,也就難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齊了,更有甚者連沒有聽過的
音樂都敢評論一番,都敢號稱自己是樂評人。又漸漸的,音樂這個行業不好玩了,樂評人
也不吃香了。就像股市一樣,熊市的時候股評家都噤若寒蟬;牛市來臨,一個個的跳出來
言必稱股評家。
而現在的中國流行音樂,就是一個漫漫的熊市。
樂評人是要經得起時間考驗,耐得住寂寞的。在我看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流行音樂
圈裡,的確還是有不少優秀的樂評人的。其中有三個人我覺得尤其突出。一個是北京的王
曉峰(現在又名王小峰或王三表),第二個是上海的亞瑟。王曉峰的樂評尖銳幽默,知識
面極廣,很有歐西樂評的風範,但是他的語言很難模仿和學習,所以你要模仿他的樂評是
不可能的。(其實還有文字玩得更絕的的孫孟晉和張曉舟,他們的樂評文字的力量更加獨
特,更加不可模仿)。而亞瑟的樂評則是非常冷靜和中肯,而且極為細膩,同時他也是中
國樂評界的啟蒙人物,後來很多的樂評人都受到過他樂評的影響。但是由於時代的特殊性
,他的樂評也是很難模仿和學習,只能欣賞。第三位就是我今天文章要提到的武漢的李皖
。李皖的樂評,其實才是真正的教科書式的樂評,你看了,很享受,又有一種很想學習和
模仿他的樂評的衝動。他的樂評,幾乎都是經典的美文,將中國文字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而其內容又是平和而冷靜。如果將來中學課本或大學課本收入李皖的樂評文章我將不會
感到吃驚。我建議你要做一個樂評人的話,李皖的文章是第一個要看的,因為這就是教科
書,教你怎麼寫好樂評。不過你要是真的覺得李皖的樂評可以模仿,那就大錯特錯了,那
李皖也就不是李皖了,因為你不可能聽得像李皖那樣的廣泛。
那是在1992年年底,大學畢業後我們這些大學生開始踏上了工作崗位。那時候大學生畢業
找工作可不像現在那麼困難,那是國家包分配的。我本來是分到了航天部,也就是現在要
搞的神舟系列的單位。可是父母都是在民航系統工作,覺得航空公司肯定比航天部待遇好
得多,就想辦法把我調入了東方航空公司工作。其實現在航天部的待遇一點都不比航空公
司差,甚至好很多,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我在航空公司,幹著維修飛機的枯燥工作,心想這樣下去,一年後就變成助理工程師了,
再下去就變成工程師了,但是心中的音樂理想怎麼去實現呢?那時候很苦惱。有一天,正
當我在130分貝的車間裡打著機翼鉚釘的時候,師傅跑過來對我說:“有你電話呢。”
我放下工具,到辦公室拿起電話,只聽到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很尖的聲音:“你是王江嗎?
”
“我是,您哪位啊?”
“我是郭建軍,是武漢的。”我對這個名字沒有任何印象。
“就是會刊上的那個朗奴啊。”
哦,原來是寫羅伯特‧普蘭特的朗奴啊!我想起來了。這篇文章是發表在《音像世界》內
部的一本刊物《Pop Music Bus》上,而我也經常在上面發表文章,也注意到了朗奴的這
篇文章。於是我們開始聊上了。聊了很久很久,我師傅都來催我了。我準備掛電話了,郭
建軍突然問了句:“你認識李皖嗎?”
“我不認識啊。”
“他在我們武漢呢,是記者,家裡有好多唱片。”
“什麼唱片啊?又是港臺的吧?”
“你錯了,幾乎都是歐美的唱片。” 哦,掛完電話,我對李皖這個名字突然開始肅然起
敬了。聽歐美音樂的,一定牛逼的。這是我們當時一幫聽音樂的人的一個概念。那時候就
是覺得,只有聽歐西音樂的,才是最牛逼的。聽港臺的,一定很幼稚。現在回想起來,我
才是真幼稚呢。這個幼稚和錯誤的觀念導致我在很長的時間裡錯過了很多優秀的中文唱片
。
不過好歹對李皖這個名字有了很深的印象,那個時候音樂資源很匱乏,在上海和北京聽歐
西音樂也不容易,何況在武漢這個內陸城市。我很奇怪,李皖是怎麼做到的呢?
1997年的時候,《中國百老匯雜誌》邀請國內的十二位樂評人、製作人和歌手寫碟評,題
目是我“最喜愛的一張唱片。”這些人裡有詹華、簡巍、章雷、風子、顏峻、郝舫、阿特
、張衛甯、鄭鈞、蔚華等,當然,還有李皖和我。儘管平時很偏愛歐西音樂,但是我毫不
猶豫的選擇了崔健的首張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因為這張專輯我聽了很久,也研究
了很久,真的太出色,魅力無法抵擋!將我所聽的歐西唱片全部給擠掉了。等拿到雜誌,
其他人都寫的是歐美唱片,我和李皖的卻不謀而合。題材罕見的撞車了!當然我們寫的角
度不一樣,可是英雄所見略同。
從那一刻起, 我對李皖的印象真是好極了。雖然我們沒有打過交道。
後來郭建軍給我寄來了李皖的兩本書《回到歌唱》、《聽者有心》,上面有李皖給我的簽
名。郭建軍對李皖說,是特地寄給我的,希望我們能認識成為朋友。
再後來我去《音像世界》雜誌工作,也經常收到了李皖的稿子,作為編輯,看到他的文章
真的覺得太精彩了,總是能從音樂的表像背後透視到若干的相關文化現象。而他的遣詞用
句精緻細膩,簡直是無懈可擊,幾乎不加改動就排版!
大約是2005年的時候,我在環球唱片工作。當時出差去武漢,主要是帶藝人去參加百威啤
酒的一個活動。那些藝人裡有剛發唱片的夢潔和張傑,還有踏入音樂圈不久的黃齡。在武
漢,總算和李皖見了一面。
那次見面是在一家茶樓,我們兩人一見面就都打量了對方幾秒鐘,好像還很拘謹。不過坐
下來一聊起音樂,我們就放開了。現在我都忘了我們聊了什麼,反正就是關於音樂一陣海
聊。對於中國的搖滾樂,我和李皖有太多的共鳴的東西了。
武漢的會面是我第一次和李皖真正的接觸,也是到目前為止的唯一的見面。我們平時聯繫
不多,只是逢年過節發個短信或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後來也有幾次是我和李皖的文章同時
出現在某一本刊物上,那就算是又和李皖心照神交。
我一直認為,李皖的出現是中國樂評界的幸事。北京、上海、廣州歌手雲集,所以樂評界
也是風起雲湧,論戰不斷。但是在內陸的李皖跳出三界外,用格外冷靜的眼光,剖析音樂
內外的東西,顯示出一個中立樂評的客觀性,對藝術家其實有著很大的幫助。無論是他寫
的關於朴樹、汪峰等具體人物,還是各種音樂現象,都被後來證明是多麼的準確!
好的樂評人是對音樂行業以及歷史有推動作用的,李皖肯定是這樣的樂評人。
最近得知李皖出版了《人間、地獄和天堂之歌》,這是本1531頁的世界搖滾樂歌詞集。衷
心祝願這書大賣!
雖然音樂行業暗淡無光,但是我相信真正喜歡音樂的人是不會離開的,樂評人也是這樣。
--
「--仁愛國中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校,它的校規不太嚴,讓我們有自己的空間,
發展屬於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以及各式各樣的觀念。」這段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