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utien (梁啟超人特攻隊)
看板comment
標題[轉載] 漫談以先詞後曲方式寫成的粵語廣告歌
時間Fri Mar 2 00:19:00 2012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156134.html
漫談以先詞後曲方式寫成的粵語廣告歌
2012-02-05
在一九七零年代以前的粵語歌創作,無論是為粵劇、粵曲而特別全新撰寫的小曲,還
是為配合電影而寫的主題曲插曲,創作方式俱是以先詞後曲為主。這現象,筆者相信是因
為當時即使是粵語電影裡的歌曲,唱者還是以伶人為多,就算是六十年代的青春派粵語片
明星如陳寶珠、蕭芳芳,與梨園的關係仍是非常密切。事實上,那時的粵語青春歌舞片,
內裡的插曲仍然有不少是採取先詞後曲的方式來創作的。
當然,五、六十年代也有不少粵語歌曲是採用先曲後詞的方式來創作的,尤其是當創
作者期望作品出來後有鮮明的流行曲風格的時候。像電影《檳城艷》的同名主題曲、商台
廣播劇《勁草嬌花》的同名主題曲,就是好例子。
以上所言,是粵語歌曲創作初期發展的一點概略描繪。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六十年代
中後期至七十年代初的很多廣告歌曲,旁證這段發展歷程之中的點點滴滴變化。
廣告歌創作,既要引領消費者認識和記住產品,又常常須要炮製時髦、前衛的感覺。
所以,重溫以前的廣告歌曲,是可以看到很多文化現象的。
筆者可以肯定,六十年代中後期至七十年代初的很多廣告歌曲,其創作方式還是採取
先詞後曲的方法,或者是從曲詞譜出曲調後,稍事修改歌詞,以保證曲調較流暢。光是這
一點就使筆者驚詫,因為廣告歌創作人應該知道用先詞後曲的方法來寫粵語廣告歌,易生
粵曲味,卻難具時髦、前衛的感覺,可是他們竟然還是採用了,而且一直使用至七十年代
的頭幾年。是甚麼原因使他們願意這樣做呢?筆者愚鈍,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裡且先以「京都念慈庵川貝枇杷膏」的廣告歌為例。它肯定是在六十年代中期或稍
後的日子就已面世的,也肯定是據詞譜曲的。川貝枇杷膏的市場對象應是普羅大眾,其廣
告歌寫得有點粵曲味問題也應不大。筆者倒是十分佩服創作者,那長達十個字的產品名稱
,居然能譜上琅琅上口的音調:「五六士合尺,工上士合工」!不過,這首廣告歌是一字
一音的,並沒有一字唱幾個音的拖腔,可以說粵曲味亦已減至最少。
來看看在六十年代末播放得頗多的廣告(歌):「V老篤眼藥水」,其歌詞如下:「
人人讚V老篤最好,滴V老篤眼睛更加美麗。人人要愛護眼睛,滴老篤眼睛更明亮,增加
雙眼吸引力,V老篤使你冇近視,來一滴,令你舒服,又美麗又涼快。」筆者覺得這眼藥
水廣告就是要營造時髦、前衛的感覺的,但廣告歌相信還是以先詞後曲的方法寫的,當然
筆者也相信創作者在「問字取腔」之後,也曾反過來把歌詞以至旋律修訂一下,以求完全
消除粵曲味。為了較易於勾起大家對這首廣告歌的記憶,這裡記下廣告歌開始兩句的音調
:「合合上工、上尺上工;合工上尺、上尺上尺上士……」
寫到這裡,自然產生一個問題:似乎「粵曲味」與「時髦、前衛感覺」是勢成水火,
難以兩立的。只是感覺是很主觀的,深受周遭的生活與文化氛圍影響的。或者只可以說,
在歐風美雨的大氣候影響下,「粵曲味」在很多香港人心目中是沒可能有「時髦、前衛感
覺」的,也「青春」不起來!這讓我聯想到,一些樓盤、手錶廣告,常見到國際象棋的身
影,但似乎永遠不會替換成中國象棋。這種文化符號的使用,正是微妙地反映了人們心底
對各種文化的預設評價或相關的身份象徵的想像。這裡還可以多說一件已幾乎被遺忘的六
十年代舊事,其時香港食水緊張,香港電台為呼籲市民節省食水,錄製了一首宣傳歌,這
首歌是以呂文成的《漁歌晚唱》填詞,以生旦對唱的形式唱出的:「(旦)食水應慳,不
要亂咁洗,(生)水咁有用,定要寶貴,各人用水應有限制,(旦)就算一滴水,你亦呀
休浪費……」像這樣粵曲味濃烈的宣傳歌竟為電台採用,應反映這個時期,粵曲的影響力
仍是甚大,依然是眾人生活裡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扯遠了,其實,六十年代有些廣告歌還是有一字唱幾個音的。比如說「得力素葡萄糖
」的廣告歌:「美國嘅得力素,由細飲到老……」,其中「素」字拖唱成「六五六」,而
「老」字則拖唱成「上尺上」,但相信這樣的拖音,未必就會想到粵曲味罷。
踏入七十年代,情況又怎樣呢?雖然記憶早已模糊,有些廣告歌已弄不清楚是產生於
六十年代後期還是七十年代初期的。但筆者相信恆生銀行的一首短短的廣告歌:「小莫小
於水滴,漸成大海汪洋;細莫細於沙粒,漸成大地四方。」應該是誕生於七十年代初的,
它的音調還頗記得:「五工六五五六工,工尺工五六工尺,上士上尺工上尺,士合士上尺
工」,其調子緩慢而優美,基本上一字一音,只有三處是一字唱兩個音,唱來不算有粵曲
味,但以純五聲音階構成,傳統的中國歌謠風味還是濃郁的。這短短的廣告歌多少說明,
當時西風縱強勁,中國風味的音樂尚有頗大的「生存」空間。而那時還真相信積少可以成
多,地產霸權也未抬頭。據知,恆生銀行這首廣告歌,是顧嘉煇譜寫的。
七十年代初,有另一首甚著名的廣告歌,就是家計會的那首《兩個就夠晒數》,據筆
者的推斷,這首由黃霑包辦詞曲的短歌,也是先有詞後有曲的。事實上,在這樣短小的篇
幅裡歌詞居然句句切合廣告的要旨,先有曲才填粵語詞是很難辦得到的,只有反過來寫好
詞句再問字取腔,才容易成功,加上當時先詞後曲的作法仍流行(連許冠傑寫於一九七一
年的第一首粵語歌《鐵塔凌雲》也是先詞後曲的嘛!),所以筆者相信這《兩個就夠晒數
》的而且確是先有詞後譜曲的。
七十年代中期以後,無論是廣告歌還是粵語流行曲,採取先詞後曲寫成的作品是越來
越少了,大抵是因為音樂界在不約而同地鬧一場靜默的「去粵曲化」革命,其中一項「措
施」就是儘量避免先詞後曲的作法。
這場「革命」,從日後回看是成功的,但為甚麼必須「去粵曲化」呢?這個值得各方
人士思量。
--
Schroedinger's cat is NOT dead.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43.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