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outien (大叮噹)
看板comment
標題水晶:〈楔子──小論吳鶯音〉(摘錄)
時間Wed Nov 3 19:00:22 2010
水晶:〈楔子──小論吳鶯音〉(1963年2月),《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1985年
2月),頁13:
……流行歌曲自黎錦輝的《桃花江》、《特別快車》開始(亦即1920-30年代),即已籠
罩了中國的都市社會,一直到50年代為止:換言之,流行歌曲是屬於小市民階級的。歌曲
本身也就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小布爾喬亞階級。不管有人批評它是多麼庸俗,低級趣味,靡
靡之音,但是它風靡了大江南北,長江流域,或是說黃河流經的大小城市,總是事實。如
今,大陸上有人替侯寶林寫相聲藝術,甚至把侯寶林請到大學去教書。可有人想到流行歌
曲中亦有同樣的將相之才?……
迷人的流行歌曲
我想要寫的流行歌曲,集中在中日戰爭勝利以後的幾年(1945-1949),這短短的四年,
可算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那時候沒有電視,家家戶戶都有一隻收音機,雖無Hi-Fi裝置
,但缺音量管制,不管哪條通衢大街,都會聽見商店裡的擴音大喇叭,扭足音量,播放流
行歌曲。……
奼紫嫣紅付與斷井頹垣
……吳鶯音,大塊頭,鼻音重,是典型的唱歌劇的好材料。吳出道晚,勝利後才加入歌星
行列,但一出來就紅了。吳鶯音不是所謂「色藝雙全,綺年玉貌金嗓子」!受到聽眾愛戴
,全以藝勝,足見當時聽眾水準高,不瞎胡鬧。吳擅長唱悲腔哀調,歌聲用中國絲絃樂器
伴奏,最能烘托她那「雲遮月」的婉妙。如以西洋歌劇來比譬,她唱的是普契尼的《蝴蝶
夫人》,不是浮弟的《茶花女》。又有點像京戲中的程硯秋,最拿手的是《青霜劍》、《
荒山淚》與《鎖麟囊》。白光的歌聲,也使人想起程硯秋,但是白光擅長的是思春調,例
如:〈牆〉,〈四季想郎〉,〈等著你回來〉,〈相見不恨晚〉,雖有怨望,尚未絕望,
那一種剛健婀娜之姿,挑逗與諷刺,像〈假正經〉、〈女菩薩〉是吳鶯音的歌聲中所缺少
的。吳鶯音的怨腔,使人想起棄婦吟──「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是悲劇中的詠嘆
調。
她第一張灌製的唱片《儂本癡情》、《我想忘了你》,就找到了自己的風格,所謂「開正
戲路」。她唱:「郎欲走,儂欲留,萬般痴情怎啟口,哎呀哎呀我的郎呀,願君莫作東流
水,一去總是不回頭……」(《儂本癡情》)又唱:「我想忘了你,可是你的影子,佔有
了我的心房。我想忘了你,可是你的歌聲,縈繞在我的身旁……」(《我想忘了你》)再
唱:「春風帶來煩惱
,愁多歡樂少,歎兩鬢雲髮,相思願難了。」(《春風帶來煩惱》);循復又唱:「郎呀
郎呀我的情郎,不知為那樁別我去他鄉,田園為你枯乾(按:原詞「枯荒」),我也為妳
腸斷(按:原詞「腸斷」)」(《永別了我的郎》)。她最後唱到《斷腸紅》時,已是九
曲迴腸,不能再峰迴路轉了:
陣陣的春風,吹開了斷腸紅,
片片的甜蜜記憶,重回到我心中。
陣陣的春風,撩起了舊時夢,
喚回那逝去青春,只有這斷腸紅。
以前的衣香鬓影,如今是一片淒清、
恁教那春花如錦,只剩下寂寞空庭……
這首歌捉住了「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的韻味,由吳鶯音那咬字不
甚清楚的吳儂軟語唱出,配以中國傳統的絲絃,把那個時代「世紀末」的萬般無奈,點滴
悽清地唱了出來。《斷腸紅》是吳鶯音的代表作,此後她不曾再唱過好似這個的。雖然《
聽我細訴》也好;但是聽我細訴屬於個人,不屬於那個時代。《斷腸紅》荷負了那個時代
的整個哀愁,讓吳鶯音的商女怨腔,舉重若輕地唱了出來,真不容易!她後來又唱了兩支
歌:《莽莽神州》、《空幃殘夢》,帶有《推背圖》式的預言性腔,唱腔由怨誹轉為悽厲
,使人聽了,毛骨悚然(一個李漁小說中喜歡用的形容詞)。像是「莽莽神州,淹沒在煙
霧中,漠漠原野,做不完噩夢。」「深宵月色迷濛, 鳥兒對對深深入夢,窗前立的人兒
,依舊留下空幃殘夢。」
吳鶯音在「解放」後約八、九年,去過一次香港,又灌了幾張唱片,像《小貓咪》、《春
花秋月》等,歌聲音色依稀如舊識,但無法重現《斷腸紅》的盛況矣!嗟夫!
吳鶯音也會唱輕鬆的小品,例如《紅燈綠酒夜》,《好春宵》,《秋華月滿》,《岷江夜
曲》,《壟上一朵玫瑰》,《何日再相逢》,《夫妻相罵》等,唱來輕鬆,純粹是娛樂性
的。尤以《江南之夜》一曲為最:「明月隨著朵朵浮雲,碧天映著點點殘星,何處傳來,
何處傳來,誰家的簫聲?小港漁火隠約明,麥田朦朧起伏平。啊~江南之夜,多麼富於詩
情。」循著吳鶯音的歌聲,彷彿一個人真的彳亍於江南的田疇綠野,或者江畔的明滅漁火
之中──多麼奇妙的歌聲啊!
(按:原詞為:「明月隨著朵朵皓月,碧天映著點點殘星,遠處傳來,遠處傳來,神寺的
鐘聲。小港漁火隠約明,麥田朦朧起伏平。啊~江南之夜,多麼畫意詩情。」)
唱出一個時代的滄桑
與整個時代相契合的歌星,勝利後只有一個,那便是吳鶯音!
所以我稱吳鶯音為「一代歌星」!
難怪中共不要她,視她為敝屣,為口屜(屜字出自《金瓶梅》,意指口水),因為她不屬
於後來的時代。吳鶯音聽說後來改行唱紹興戲,但隔行隔山,亦不能與袁雪芬、傅全香、
王文娟諸人抗衡。失去了聽眾與舞台的藝人是可憐的,吳鶯音終於消失在莽莽神州,漫漫
長夜裡了。
60年代崛起南洋的歌星潘秀瓊與吳鶯音有三分相似,終不能取代吳的地位。潘秀瓊善歌,
幽怨輕鬆兩相宜,這一點亦與吳貌合。潘的春雨綿綿、明月上高樓、夢裡相思、缺少一根
繩、為什麼要對你掉眼淚、誰是有情郎、毋忘我(樂蒂主演《租妻記》裡的一支插曲)都
好。嚴格說來,潘秀瓊唱的,還是白光式的思春調,沒有吳鶯音歌聲中的婺婦夜泣,鮫人
淚珠,以及黛玉所吟的「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見《紅樓夢》二十二回
)
到底時代不同了。
(一九六三、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32.97
※ 編輯: youtien 來自: 123.193.32.97 (11/03 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