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oodark (塗太黑)
看板comment
標題Re: 流行詞話.總論 1、一切從動機開始
時間Tue Jun 19 10:50:56 2007
你的藝術創作之動機理論,
非常之薄弱,也非常之空泛,
可以說犯了「萬事動機論」的毛病。
舉例:
「如何學好英文?」「動機。」
「如何瘦身?」「動機。」
「如何成就大事業?」「動機。」
「如何音樂創作?」「動機。」
這樣說,你知道問題在哪裏了嗎?
簡言之,什麼事情都用動機來說,就解決了。
事情是這樣容易的嗎?你也知道,當然不是。
或許你說,「動機只是一個引子、一個源頭」。
好的。
那也行。
不過,你的開場白,
就在文獻不足的情況下,劃地自限:
「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
天份?努力?環境?運氣?還是經濟、器具?
我認為,是『動機』。」
好一個「我認為」。
就此甩開了天份、努力、環境、運氣、經濟、器具…等其他可能的因素。
試問曹景宗、宋庭岳的創作,難道沒有天份與環境的因素嗎?
恐怕,還是有的。
獨尊「動機」?
好吧。
那也不是不行。免得探討得沒完沒了。
可是,你既然「獨尊動機」,就要好好查閱這類的相關文獻。
特別是「動機之於創作」的文獻。
例如:內在動機、外在動機、生理動機、心理動機、社會動機、…。
「究竟,它們是如何影響創造力的?」
在什麼研究文獻都沒有的情況下,說:「我認為,是動機。」
單憑一個人對於歷史與文學的愛好,然後憑藉著天馬行空式聯想,
這是在寫抒情散文,不是在寫研究。
一位自稱「我從公元2001年開始研究流行歌曲」的人,
不應該只是以這種筆調、這種文學作家式的方式來撰寫「研究」。
這樣的文章,與其說是「研究」,不如說是「心得」。
提到動機,
一位外國學者Teresa M. Amabile,
就針對「動機如何影響創造力」的議題,費了一生的心血鑽研之。
正好我手邊一份她的文章翻譯,
就給你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MARY ANN COLLINS AND TERESA M. AMABI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對於具有創造力的人的普遍印象是,他們通常廢寢忘食地醉心於自己的工作
,對於其他在人生之中我們所認為重要的事物都不在意。無疑問地,這樣的觀點是一
種相當普遍的看法,即創造力源自於瘋狂。雖然創造力與精力錯亂之間的關聯性是一
個值得爭議之處,但卻也有相當多的軼事與經驗證明指出,創造力的產出是需要高度
動機的。例如,小說家John Irving表示當他在撰筆期間,接連著幾天每天都要花費12
個小時來寫作。若問他是什麼促使他如此努力,即便這些年來他已經獲得廣大的讀者
群、名氣以及經濟收入?他說:「無法言喻的因素是愛。我之所以能夠如此努力工作
的原因,在於我並非為我自己工作。」
是什麼樣的動機在驅動創造力活動?真的像Irving所言,都是基於愛嗎?它是否
源自於對於財富與名聲的渴望,或者有其他動機性的力量?本章將回顧並呈現有關創
造力動機的理論與研究。雖然創造力可能來自於許多動機性力量的交互作用,但是源
自於個人對於工作專注投入的動機──愛,如果你願意的話──對於任何領域範疇中
的高層次創造力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
EARLY VIEWS OF MOTIVATION AND CREATICITY
早期對於動機與創造力的看法
對許多早期研究創造力的學者而言,他們最關心的議題是:「究竟是什麼驅動著
創造力?」一個較為一致的看法是,與創造力總是伴隨著執著、熱情、投入、專注與
耐心。然而,較不被關注的部份是,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產生了如此高層次的動機。
用以闡述創造力之下的動機本質的第一個理論是源於心理動力的傳統。這些理論
通常將創造力行為視為一種減低緊張的方式,這些緊張感來自於其他不可被接受的欲
望。例如,Freud指出成年人會將過剩的慾力能量昇華或轉向為可被社會所接受的形式
,這其中也包括了創造力的表現。Freud認為,正如同遊戲對孩童的角色一般,創造力
活動使得成年人可以解決衝突,並提供成年人一個可以帶著情緒產物進入幻想世界的
機會。其他心理動力學家則認為創造力是一種補償的需求,以彌補潛意識的侵略性或
破壞性的衝動。也有一些人認為,經由「自我中的退化運作(regression
in service of the ego)」,現實取向的那個自我(ego)會利用本我(id)那未進化的、
非道德的慾望以及歷程,以產生創意想法。
雖然「創造力能夠滿足潛意識需求,或解決心理衝突」這樣的信念與一些學者的
看法是一致的,但仍有其他的學者認為「創造力是用以滿足更為正向、高層次的需求
」。例如,Gedo(1983)指出創造力是源自於一種想要操控自身環境的健康慾望,
White(1959)稱這種慾望叫做effectance。這種對於控管的需求的動機性力量,在一個
為期25年針對高度創造力女性的研究中也曾被述及(Cangelosi & Schaefer, 1992)。
該研究發現,似乎有三種潛在性的心理需求會驅動這些女性的創造力活動:自我瞭解、
個人秩序與控制、情緒調整。
雖然心理動力取向已經指出一些能使人變得具有創造力的動機,但這些看法對於發
展更為主流的動機與創造力的觀點而言,已顯得膚淺。取而代之地,理論和實務工作中
已然興起的勢力,乃是源自於「人們投入創造力活動之後的愉悅感和滿足感,激發了創
造力」這樣的信念。於是乎,一個推論而來的命題即是:那些減損個人內在愉悅感和滿
足感的外在壓力,抑制了創造力。
許多認為「只有當外在的規範不存在時,創造力才會發生」的學者們,指出上述這
樣的早期觀點。其中一位學者即是Carl Rogers(1954),他相信創造力源自於個人自我
實現的傾向(self-actualizing tendencies),也就是一種執行其潛能的驅力
(the drive to fulfill their potential)。Rogers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自我實現的驅力
,但為了要讓它能夠在創造性的成就中全然顯現,仍需要掌握一些特別的條件。
Rogers特別強調創造力必須發生在自我評估的脈絡之中,而非是關注於他人對自己的評
估。因此,具有創造力的個體必須對於他們的工作進行內在的自我評估。最可能出現這
樣條件的環境是:沒有外在的評估、有只自由的環境。「不受控制的自由」
(freedom from control)的重要性也受到Koester(1964)關注。他相信自由的重要性可以
帶來創造性的洞見。
與Rogers觀點相近的人本主義觀點,由Maslow(1943, 1959, 1968)提出。他強調自
我實現的創造力,既非是源自對於成就的渴望,也非是抑制衝動慾望的結果。取而代之
地,他將自我實現的創造力視為個人的自發性表現──這些個人的基本需求已被滿足。
然而,Maslow也承認,並非所有的創造力均是自我實現的。他相信那些具有特殊天賦的
人們,就算沒有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也能表現創造力。
也有一些早期的學者認為,創造力的重要之處在於一種對於所從事的工作的熱愛。
根據Torrance(1962)的說法,「對那些具有創造力的人而言,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本身就
是一種酬賞,一種最最重要的酬賞」。同樣地,當Golann(1962)也體認出致力於工作的
重要性。
1962年,在科羅拉多大學所舉辦的一個針對創造力研究的研討會上,這些想法被更
為正式地陳述,浮上台面。這場研討會之後的一些發表作品之中,「個人對工作的投入
能夠支撐創造力,對於自我需求的過度關注將會阻礙創造力」這樣的想法,逐漸形成。
Henle(1962)認為創造力伴隨著「超然的虔誠(detached devotion)」而來;在此「超然
的虔誠」中,個人在活動中的濃烈熱情、承諾與興趣,因為關鍵性的超然態度
(critical detachment)而結合在一起。不僅如此,她更進一步提出那些將足以形成
「超然的虔誠」的條件:
濃烈的興趣與超然態度的條件是可以達到的,換言之,只要自我(ego)引領它本身
投注於工作之中,而非支配工作。將工作持續進行到相當程度的動力,
乃是源自於對工作本身的需求,而非源自於個體的個人需求。(p. 46)
Crutchfield(1962)更進一步地描述自我涉入(ego-involved)、外在的(extrinsic)
創造力動機以及工作涉入的(task-involved)、內在的(intrinsic)創造力動機之間的區
別。前者「創意性問題解決的成就是有助於日後結果的,而不是有助於結果本身。」後
者「創意性問題解決的達成是源於個體對於工作本身的價值的投入」。他指出,這可以
由對於工作挑戰的積極投入以及不計酬賞的沉浸態度來得證。和Hanle一樣,
Crutchfield認為自我涉入(self involvement)不利於對工作的超然態度(detachment),
並且使個人固守那些傳統的安全想法,而不能發揮個人的創造力。他也指出順從
(conformity)和創意思考之間的水火不容:比起那些堅持己見、獨立於大眾共識之外的
人,那些傾向順著群眾意見而背離自己想法的人,其創造力較會受到自我涉入的、外在
的原因而激發。在一些研究之中,Crutchfield發現,傾向屈於順從壓力的人,其創造力
層次較低。
THE ROL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p. 297)
內在與外在動機所扮演的角色
對於兩類動機的確認(一者有助於創造力,一者有害於創造力)乃是在創造力研究中的重
大突破。然而不幸的是,近二十年來研究者對這兩類動機的專注日趨消逝,他們轉而研
究具有創造力的個體之人格特質與認知技巧。於是乎,內在與外在動機的概念重新成為
某個模型中的組成部份,而該模型指出與創造力工作有關的三個重要成份是:內在工作
動機(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與領域有關的技巧(domain-relevant skills,領
域中的專家和天才)以及與創造力有關的歷程(creativity-relevant
processes,認知技巧與工作風格有助於創新)。根據Rogers(1954)、Crutchfield(1962)
這些學者的研究,Amabile(1983)針對「動機如何影響創造力」提出了一個雙向的假說:
「內在激發的狀態有助於創造力,而外在激發的狀態有害於創造力。」內在動機的定義
是:從事某活動的動機基本上是由於活動本身;因為個體是基於興趣、專注、滿足感或
是自我挑戰。其焦點在於工作本身的挑戰與樂趣。另一方面,外在動機的定義是:從事
某活動的動機基本上是為了達成這項工作本身以外的一些目標,就像是為了獲得期待的
酬賞、比賽勝利,或是滿足一些需要。其焦點在於外在的酬賞、外在的認可以及個人工
作的外在導向。Amablie的「內在動機假說」為她的創造力成份模型奠定了基礎,而其他
與創造力有關的理論與實務工作也開始強調動機的重要性。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p. 300)
衍申自Amablie的成份模型,Sternberg與Lubart(1991,1992, 1995, 1996)提出了創
造力的投資理論,其中動機是六項需要的資源之一。他們認為「專注於工作的動機」
(task-focused motivation)對創造力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並指出雖然這個向度通常產自
於內在動機因素,但是也有一些是產自於外在動機因素;這此外在動機因素提高了個體
在工作上的專注力。Woodman與Schoenfield(1989, 1990)的創意行為互動模式也承認內
在動機作為個體中的一部份,是有助於創意性的成就。Runco與Chand(1995)也指出內在
動機具有創造性歷程中的必要性──雖然他們將之視為認知歷程中的次要角色。
在最近一些顧慮到「個體的創意能力如何在社會上發展」的互動模型裏,
Csikzentmihalyi(1990a)與Gardner(1993)也納入了內在動機,作為一種有助於創造力的
個人特性。延續Crutchfield對於順從的研究,Csikzentmihalyi認為伴隨著低度外在動
機而來的高度內在動機,可能有助於具有創造力的個人獨立於他們所處的領域之外,因
為他們較不易受到壓力而順從。
Csikzentmihalyi在問題探索上的研究,讓他得以指出問題(涵蓋了創意性的解題)的
辨別,部份是受到濃厚的興緻、對事件本身的好奇心、以及在處理訊息當下的內在酬賞
所驅動的。同樣地,Mansfiled與Busse(1981)指出,「為工作而奉獻自己」(commitment
to work,他們將之定義為一種熱情投入的內在動機),對於科學的發現是相當重要的。
因此,當代那些將動機視為創造力中重要角色的學者們,均同意內在動機是有益於
創造力的;許多實徵的研究也支持了這樣的觀點。針對高度創造力人格的研究指出,
這些個體乃是全然地投入於他們的工作之中(Barron, 1963; MacKinnon, 1962)。
在一個從國小到成年期的縱貫性研究中,Torrance(1981, 1983, 1987)發現當人們所從
事的工作是他們所喜愛的工作時,他們的表現更具有創造力。一個有關數學界與科學界
青年才俊的研究指出,這些具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比他們的同儕表現出更高層次的內在動
機(Heinzen, Mills, & Cameron, 1993)。Gruber(1986; Gruber & Davis, 1988)採用個
案研究方法,發現那些具有高度創造力的人們對於他們的工作抱持奉獻之情,顯然工作
對他們而言就像是極具魅力的難題,引領著他們持續投入數年之久。
許多研究也指出具有創造力的人們會受到挑戰性工作的鼓舞,這意味著高度內在動
機的重要性。Albert(1990)認為多數的創意人會選擇並樂於投入具挑戰性、危險性的難
題;當他們有機會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時,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強烈的樂趣。
Perkins(1988)也曾述及,具有創造力的人們對於複雜的問題感到興奮,並且會因為能夠
有機會解決這些難題而感到自己受到鼓舞(be
driven)。尋求適當挑戰之後的結果,在Csikzentmihalyi對於「心流(flow)」的研究中
有廣泛的討論。他指出,當人們從事一項活動而其中的挑戰性是符合自己的技巧水準之
時,就會達到高度內在動機被激發的狀態。心流狀態被視為是一種從事活動的理想體驗
──一個心理上的「高潮點」,有著被提升的愉悅感以及更注的注意力,就連時間都像
是變慢了似的。當人們在一個領域的技巧變得更為精熟之時,他們會尋求更具挑戰性的
問題,用以測試他們的技巧、持續體驗心流。Csikzentmihalyi(1990b)指出,人們積極
地從事創意性的事務是為了尋找心流體驗,而創造力在這心狀態之下則更有可能產生。
Heinzen(1989)也發現,難度適中的挑戰有助於對問題產生許多可行的解決之道。這
類觀念形成的流暢力(ideational fluency)被視為與創造力有關:解決之道愈多,其中
有創意的也愈多。
內在動機的力量如此之強大,以致於單是想到做事情的內在原因,就足以有效地促
進該活動中的創造力──特別是對那些持續投入特定目標領域的人而言。確實,內在動
機有助於個體對活動的持續投入。Carney(1986)對於藝術系學生的縱貫性調查發現,那
些在主題統覺測驗的圖片上具有大量內在影像(聚焦在藝術創作的樂趣)的人,在學校教
育結束後仍然持續從事藝術工作,並且較有可能達到最後的成功。
近代的研究指出,個人的工作中存在著相當牢固的動機性向(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特質(trait)」內在動機與「特質」外在動機兩者在研究中,均納入
「工作表現量表(Work Performance Inventory, WPI)」的評鑑。此一人格量表標示了內
在動機(自我決定、能力、工作參與、好奇心、愉悅感、興趣)與外在動機(對於能力的關
心、評價、認可、金錢,或其他實質的獎勵,以及他人的限制)主要的成份。被此量表評
鑑為對其工作具有較多內在動機的人,日後在工作表現上更具有高度的創造力(Amabile
et al., 1994)。此外,與一般人相比,那些在創意性領域中工作的人(例如:專業藝術
家、科學研究者、學生藝術家)對於其工作具有更高的內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p.301)
損害的效果。
關於內在動機假說的另一面,也就是「外在動機會損害創造力」這樣的觀
點,是許多研究的焦點,但同時也有較大的爭議性。為了瞭解在此研究中常倚賴的研究
派典,有必要先行瞭解學者們如何看待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之間的關係。原本的形式是
,創造力的內在動機假說反映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學式的觀點──內、外在動機之間
存在著相反的關係。因此,高度的外在動機被視為是會阻礙高度的內在動機(Staw,
1975; Lepper et al., 1973)。雖然Amabile(1983a)自己也承認,接受外在激發因素的
情感結果會呈現一種內、外在動機結合的附加氛圍,但是大部份源自她那原本的內在動
機假說的研究,均假定外在的限制會減低工作上的內在興趣,導致低度的創造力。
我們來看一個內在動機研究的派典(Lepper et al.,
1973)。該研究的典型作法是讓參預者在一個外在限制或外在動機激發因素存在或不存在
的情況下,分別從事一個有趣的創意性活動。正如同一些別的派典,這類的研究顯示,
外在激發因素或外在限制對創造力而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第一批這類研究中的一個
研究結果發現,「是否期待自己的工作表現受到評價」會影響創造力。Amabile(1979)分
別在外在限制(對於工作評價的預期)存在與不存在的情形下,要求大學女生完成一個「
無聊(silly)」的剪紙拼貼。在限制情境下的人被告知他們最後的設計成品將會受到藝術
系學生的評分;在控制情境下的人則被告知實驗者關心的是他們工作當下的心情,而且
其設計成品不會被作為研究分析的資料。之後,由一群藝術評審來為這兩組作品的創意性
進行評分。這種雙向測量技術(consensual assessment technique)讓領域中的專家得以
運用他對於創造力的主觀評判,並且就一般而論可以得到高度的評判一致性。該研究之
結果顯示,預期該作品會受到評價的學生,其創造力顯著地低於另一組學生。
另外的研究證實了「預期其表現會受到評價」(一種外在限制)對創造力的決定性影
響力,也證明了「在表現之前受到正面的評價」(一種外在激發因素)會對創造力產生負
面的影響。簡言之,當人們受到別人的注目時,他們較不具有創造力。與之互補的一個
研究結果出現在Barron(1988)對於創造性人格的研究。它指出具有創造力的人們會在心
理上和別人保持距離,以免受到人際互動干擾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其他的外在限制與外在激發因素也被研究。例如,研究也指出,當人們從事一項工
作的方式受到限制或是控制,其自主性與創造力將會降低。例如,當孩童「被告知必須
在畫圖時保持整潔」時,比起「被告知保持整潔的目的是為把材料留給別人」,他們的
創造力較少。雖然兩組孩童皆被求保持整潔,比起那些受到較多訊息指導的人而言,那
些受到局限與控制的指導的人較不具有創造力。「限制」這個議題的另一面是,較高度
的自主性或自由感似乎是與高度的內在動機與創造力有所關聯。
為了獎賞而爭相創造出「最好」的作品,這樣的行為也阻礙了創造力(Amabile,
1982a, 1987)。另外,為了獲得獎賞而訂立契約(以求能有持續的工作投入)會導致較低
度的創造力。這種情形,即便是在投入活動之前就獲得酬賞也是如此。在一個研究中,
孩童們在從事一個說故事的活動之前就獲得酬賞(可以玩拍立得照相機)。比起那些「只
是單純地參與這兩種活動而沒有許下承諾」的孩童,「許下承諾」的孩童所說出來的故
事較不具有創意性(Amabile, Hennessey, & Grossman, 1986)。
當內在動機存在時,單純地留意從事某項工作的外在因素是足以影響創造力的。例
如,比起外在因素不存在的時候,有創意的作家們若是關注於外在因素,其所寫出的詩
詞較不具創意(1985)。同樣地,在Carney(1986)針對藝術系學生的主題統覺測驗影像的
研究中,那些其圖片包含較多外在影像(extrinsic imagery)的人,除非他們已有中度的
成就,否則在畢業之後較少會繼續從事藝術工作。
外在動機有礙於創造力一個最為可能的運作機制,乃是一個注意的(attentional)機
制。Amabile(1983b)指出,在外在目標與當下的任務之間,外在動機會讓人們分散其注
意力。工作專注的減少,與高度內在動機的專心一致和工作投入,形成明顯的對照。
一個迷津的比喻對這個機制運作有深刻的描繪。在這個比喻之中,具有創造力的人
就像在迷津之中,而這個迷津有許多的出口代表著成功的問題解決。一個直覺式的、推
算的、或是一步一步嘗試的解決方法就是一條筆直的路線,貫串入口與出口。更多不平
凡的或有創意的解決方法,可以透過捷思式的方法來達成,或是為這個迷津、這個問題
帶來更多的探索。那些基於外在激發因素而尋求解決之道的人們,對於這個迷津而言較
缺乏創造力;因為他們對於任務並未完全投入,未能致力於找出更多新的出口。另一方
面,受到內在動機所激發的人們則因為喜歡這項任務,所以較願意花時間去找尋替代的
解決之道。Ruscio et al. (in press)的研究結果支持上述的看法。
外在動機的正向效果。
雖然許多研究支持「外在動機使人們較不能採取創意性的解決之道」這樣的論調,但逐
漸有許多研究(特別是那些探討酬賞與評價的研究)指出,外在動機在某些情境下並不會
有礙於創造力的表現。「酬賞對於創造力究竟是有益的還有害的?」這個議題一直特別
具有爭議性。當某些研究指出外在動機動的正向效果可以由原本的內在動機假說所解釋
時,卻也有其他的研究對外在動機的效果有著全然相反的描述。
根據行為矯正傳統所設計的許多研究,均指出酬賞對於創意表現不同面向上的正向
效果。這些研究中絕大部份的研究,其參與者是被告知「如何在某一類特定的作業上表
現成功或『有創意』」,並且在該行為增加時獲得酬賞。具體說來,許多些研究使用了
創造力測驗來看待所關注的行為的流暢性(不同答案的數量)、變通性(各個答案之間的差
異性)、精緻性(例如:每個答案的字數)以及原創性(該答案出現的頻率在統計上極低)。
當這些行為可以輕易地透過一個演算的、按步就班的方法來修正(modify)時,酬賞所帶
來的效益是最為明顯的。當酬賞被認是有助於原創性之時,受試者是被明確告知「試著
去想出不同的答案」的。另一方面,先前那些指出酬賞的負面效果的研究,其受試者所
從事的作業乃是探索性的、開放性的作業,例如故事寫作或是撕紙拼貼。當Amabile
(1979)讓受試者從事這類探索性的作業(創作拼貼)並且告知「如何創作才會獲被評為具
有創意性」的時候,她發現是因為外在評分的存在而提高了創造力。
然而,並非所有外在動機的正向效果均取可以由這般「演算式的/捷思式的
(algorithmic/heuristic)」作業的不同來進行解釋。許多研究已經開始指出外在動機的
效益──即便受式者所從事的是捷思式的任務。其中之一即是先前已提過的Amabile、
Hennessey與Grossman(1986)的實驗:孩童的酬賞是可以有機會在說故事之前玩拍立得照
相機。當孩童同意這樣的交換條件時,典型的酬賞破壞效果旋即出現。然而,令人感到
意外的是,在玩照相機之後再說故事但卻又像沒有這個契約存在的孩童,他們的所說的
故事卻又比控制組孩童所說的故事更具創意。這些孩童可能將這「同時契約的酬賞」視
作一種「額外的好處」,使得他們心情變好,提高了說故事活動的參與度。
其他一系列的研究旨在探討酬賞的破壞效果在「讓參與者『免疫』於酬賞的負向效
果」之後,是否會消失。(按:心理建設之後,是否就可以不受外在動機影響)此一免
疫的作法即是讓孩童們觀看討論一部影片,影片中有兩位可愛的小朋友談論著他們對於
學校的內在興趣和愉悅感,以作為一種策略,讓他們可以使自己遠離社會所加諸的外在
限制與外在動機。控制組的孩童則觀看另一部不同的影片。幾天之後所有的孩童們均從
事一項創意工作;就像前述研究中的酬賞,半數的孩童被允諾從事這項作業會有酬賞,
另半數的孩童則在沒有任何工作契約的情況下獲得酬賞。研究顯示,酬賞的破壞效果之
所以消失,不只是因為孩童受過內在動機訓練,也因為這些孩童似乎真的因為酬賞而變
得更具創造力。
在職場上,有訊息的、有建設性的、或承認創意的評價或回饋,也有助於創造力。
此外,Gruber(1986; Gruber & Daivis, 1988)針對高創意個人的個案研究指出,當那
些卓越的創意人(像是達爾文與牛頓)高度投入工作之際,他們也同時平衡住內在因素,
使得他們在創作之時依然能夠帶有某種程度的自我投入(ego involvement);這讓他們
能夠持續他們那改革世界思潮的視野。
外在動機與創造力的觀點修正。
順著外在動機理論的發展推移,前面論討過的一個研究,對於「外在動機如何影響
創造力」已經帶來一個相反的觀點(Amabile, 1993, 1996)。首先,外在動機的概念已
經修正,被區分為兩個面向:控制(control)與訊息(information)(Deci & Ryan, 1985)
。在許多條件下,外在動機會被知覺為外在控制的(external controlling),但是有些
時候它事實上被知覺為是能夠提供有用的、想要的訊息。有鑑於這樣的區別,Amabile
(1993)確定有兩類外在動機存在:「協同性外在動機」(synergistic extrinsic
motivators;能夠提供訊息,或是使人能夠將作業表現得更好,並且能夠與內在動機一
同作用)與「非協同性外在動機」(nonsynergistic extrinsic motivators;會使人感到
受到控制,並且它是與內在動機相互矛盾的)。因此,雖然內在動機與某些外在動機(非
協性的)之間存在負向的關聯性,但是仍然與協同性外在動機緊密地相互結合。這種動機
協同性(motivational synergy)的概念,對於「內在動機假說」的修正是有其貢獻的:
「內在動機有助於創造力,控制性的(controlling)外在動機則對創造力有害。但是帶有
訊息的(informational)或是賦權的(enabling)外在動機卻可以是有助益的,特別是當內
在動機一開始時是高程度的時候。(Amabile, 1996, p. 119)」
其他的創造力學者也認為,對於具有創造力的人而言,某些類型的外在動機會與內
在動機共同存在(Rubenson & Runco, 1992; Sternberg, 1988)。具體言之,高創意者,
特別是科學家,被視為是具有強烈的「被認可的渴望」(desire for recognition),此
渴望是與其工作中深厚的內在承諾(intrinsic commitment)共同存在的。
Csikzentmihalyi(1988)認為,當內在動機也同樣支持時,探索問題的能力會被一種不滿
足感所啟動;一種對於領域範疇下的知識現況的不滿足感。個體會相信他是可以被外在
動機所激發的,例如:被認可的渴望。
Amabile(1993, 1996)描述兩個機制,藉由這兩個機制,協同性的外在動機可能會有
益於創造力。在第一個機制中,“extrinsics in the service of intrinsics”(協同
作用的外在動機支持著個人的勝任感或者提升工作投入程度)會與高度的內在動機共同發
揮作用,以提升創造力。協同性的外在動機對於創造力的第二個可能的機制是
“motivation-work cycle
match”;不同的動機在創造的歷程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例如,Amabile認為,當
強調新奇性(novelty)的時候,高度的內在動機是相當重要的。因此,當個人試圖辨視問
題、解決問題之時,如果他們是基於內在動機而投入工作並且不受外在動機所干擾的話
,他們會較具有原創的想法。然而在創造歷程的其他方面,若是處在高度強調持續或是
評價的情況之下,當創造者需要學會技能以解決領域中的問題時,協同性外在動機將會
促使他們再三地思考問題。另外,一旦獲得了可能的解決之道,協同性外在動機將會適
當地幫助創造者使該解決之道在該領域中變為有效的、能夠交流的。
其他的學者們也曾思考過一個問題:「在創造歷程中,動機的力量是在何處發揮其
影響力的?」較早期的一個觀點是Crutchfield(1962)所提出的,他認為外在動機有助於
帶領人們接觸一個之後會吸引其興趣的主題(a topic that can then engage in their
interest)。在從事冗長乏味的作業以習得領域中的技巧時,這觀點在某種程度是符合
Amabile對於外在動機的區辨──雖然事實上她所認為的是,最初的問題選擇是因為內在
動機而激發的。Mansfield與Busse(1981)的科學創造力模型也指出,不同的動機激發
(act)於創造歷程中的不同部份。他們認為影響問題的選擇(problem selection)的因素
是創作者「對於原創的內在需求」以及「滿足專業性認可的外在需求」。為了解決問題
而衍生的努力行為,乃是源於對工作的強烈承諾;這其中也包括了對於問題的內在投入
感。最後,問題的解決之道之所以獲得證實而且變得更為精緻,乃是因為受到「對於工
作的承諾(commitment to work)」以及「對於專業性認可的需求(the need for
professional recognition)」的支持。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Runco(1994; Runco &
Chand, 1995)認為,內在動機時常是一種探索問題之後的結果,問題本身使個人感到興
趣,因此希望花些時間去找到答案。ꄊ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WORKPLACE AND THE CLASSROOM(p. 305)
對於職場與學校的實際意涵
協助人們擴展其創造潛力的最好辦法是讓他們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擁有選擇工
作的自由」使得人們可以找出那些他們有高度內在動機去探索的問題。這種高度的內在
興趣為創意的成就(creative achievement)打下基礎。藉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
,教師們可以將這個教學取向融入課堂之中。在工作場所,雇員(特別是那些在自己的工
作崗位上有著高度創作慾望的人)應該被鼓勵去發掘那些令自己感到興奮的構想。
一般而言,這個議題在學校裏與在職場上都成為維持內在動機的方法之一。之前所
提到的那個免疫的研究(Hennessey, et al., 1989; Hennessey & Zbikowski, 1993)指
出,增加內在動機本身的特點乃是維持內在動機的一個方法。如果父母與師長均鼓勵孩
童談論學習的內在的興奮感和愉悅感,孩童們的內在動機與創造力可能會有所提升;如
果上級長官提供一個場所讓人們自由地交換意見、討論彼此對於工作的興趣,人們對於
工作的內在動機與創造力也可能會有所提升。
通常,我們在工作時需要維持住內在動機,因為控制性的外在動機是會直接破壞內
在動機與創造力的:評價、監督、酬賞契約、工作限制以及能力。保留內在動機、提升
創造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去強調社會環境中的這類外在限制。雖然在學業和職業的
情境中要消除對於外在的關注(extrinsic concern)是不可能的事,我們仍可以試圖不去
強調它,或是改變它的特性。例如,教師在教室中儘量不去談論成績,就可以很容易地
減少對於成績評量的強調。教師也可以著重於評量的訊息面(協助學生發展較佳技巧的一
種指引),而不是著重於評量的控制面。這些用以減低或干擾外在激發因素的技術,其效
果在那些免疫的研究中已有說明(Hennessey, et al., 1989; Hennessey & Zbikowski,
1993)。
動機協同作用的這些新的理論概念,對於促進創造力的動機成份而言,也是有其意
義的。首先,任何一個足以支持個人的勝任感而又不會有礙於其自我決定的外在因素,
應該是有助於內在動機的。這些就是所謂的協同性外在動機。就如同Deci與Ryan(1985)
所言,酬賞、認可、針對能力的回饋以及提供「如何改善能力的重要訊息」之回饋,應
該是具有這樣的效果。此外,那些能夠直接增強個人投入工作的外在動機,應該是在內
在動機的前提之下運作的。例如,引導個人朝向工作本身去實踐的那些整體性的計劃目
標,對於內在動機與創造力而言,應該是具有加分作用,而不是減分的。另外,賦權酬
賞(enabling rewards,此類酬賞即是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或是資源去探索有趣的想法)
也應是如此。(The MacArthur Foundation 的「天才(genius)」名譽的授予,即是這類
酬賞的一個例子。)(註: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is a
private, independent grantmaking institution dedicated to helping groups and
individuals foster lasting improvement in the human condition. Through the
support i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nurtures individual creativity, strengthens institutions, helps improve
public policy,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primarily through
support for public interest media.)簡言之,針對表現的回饋應能提升內在動機與創
造力──如果它能夠提供訊息的話。這些訊息是具有建設性的、非恫嚇性的、關注於工
作本身的,而非關注於個人本身的。
動機協同作用的概念使我們期望整體的創意表現可以達到最佳狀態;條件是,只要
內在動機在那些著重新奇構想的創意歷程階段中受到重視──那些階段是問題辨識階段
與構想產出階段。然而,協同性外在動機卻在那些不重視新奇構想的階段中扮演著催化
的角色──那些階段是預備階段與構想確認(idea validation)階段。例如,在面對特別
複雜的問題時,一些科學家在構想產出階段與早期的構想核可階段,會產生極大的興奮
感。然而,當遇到緩慢而乏味的困難時,在此歷程上他們仍會感到低落。(類似的效應也
會在博士論文上看得到!)
當富有彈性、新奇的想法不再引領著工作投入時,一些外在激發因素,像是明確的
最後期限或是外在酬賞與認可的允諾,在這些階段上的幫助相當有限。的確,當這些激
發因素完全地離開了自主感之後,應該是用來維持個人對於工作的投入的。甚者,藉由
調和個人需求與外在需求,這些外在激發因素可以確實地提升工作的價值與適當性。
在提升創造力方面,需要考慮的不是只有創造力的各個成份(領域關聯的技巧、創造
力關聯的歷程、內在工作動機),也要考慮到它們之間的交界之處。試著去想像,各個成
份就像是三個部份交疊的圓。創造力的成份模型(Amabile, 1993, 1996)指出,三者成份
交疊最多的部份就是最高的創造力之所在。──也就是說,人們最有可能在他們的「創
意交界點(creative intersection)」上表現出創造力。藉由辨視這個交界點,乃是提
升創造力的一個重要步驟。這對天才而言是特別重要的。這些天才,是那些在許多不同
的領域中有著高強本領的人,也是那些具備高度創意思考的人。這些人應該努力、應該
受到良師的協助,以找出他們興趣所在。只有在那些最令人感到濃烈熱情的領域之下,
他們最棒最好的創造力才會浮現。
FUTURE DIRECTIONS (p. 307)
未來展望
未來針對動機與創造力的研究有許多令人感到興奮的議題。首先,雖然創造力的學者們
已開始留意到什麼樣的動機會在創意歷程的不同階段中運作,但是目前為止並沒有研究
去驗證這些想法。動機任務循環相對(motivation-task cycle match)的概念,應該進行
實驗研究與田野研究。「知道何時某種動機會帶來最好的效果、最壞的傷害」將有助於
教師與長官們建立有益於創意發展的環境。
另一個適合探討的領域,就是確認出那些介於動機與創造力之間的特定認知歷程。
一個近期的研究採用放聲思考與行為的微編碼(microcoding),找出當人們從事一些創意
性任務時,其內在投入變化的差異。那些行為上較受到內在激發的個人,反映出較強烈
的工作投入,而且該行為也可以反過來預測他們作品的創意性(Ruscio et al.,
in press)。日後的認知技術會持續地辨別出內在激發或外在激發的人所採取的不同策
略。
或許,在未來動機與創造力最大有可為的研究領域,乃是創造力行為的動機脈絡以
及其他要相關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情形(Amabile, 1996; Runco & Chand, 1995)。例如
,人格上或是經驗上的個別差異可能會影響一個人與外在動機或外在限制的解釋與互動。
Cheek與Stahl(1986)指出,評價對於創造力的效果乃是取決於個人怕羞的程度,怕羞的
人是最容易受到評分預期(expectation of evaluation)的負面影響。一些研究也發現
技巧的純熟度會影響個人對於評分的反應。技巧不純熟的人在預期評分時較有創造力,
而技巧較純熟的人在沒有評分的情境下較具有創造力。也許技巧較不純熟的人將評分視
為一種有用的訊息,因此將評分解釋為協同性外在激發因素。也有一些證據指出,酬賞
對於創造力的影響在優勢(advantaged)孩童與劣勢(disadvantaged)孩童身上是不同的
(Johnson, 1974; Torrance, 1995)。
除了上述的個別差異之變項,情境與脈絡的變項也會與動機產生交互作用,影響創
造力。「對評分的預期」之於創造力的影響是會隨著創造力活動的類型而改變的。在實
驗中的作業任務之前就從事創意活動的受試者,當他們並未預期會有評分之時,其表現
較具有創意。當受試者並未經驗到「可以表現創意的機會」時,評分並不會產生影響。
競賽對於創造力的效果也會受到情境脈絡的影響。針對職場上競爭效果的非實驗研究指
出,當競賽是發生在團體之間而不是發生在團體內時,創意表現較高。
所有對於創造力的研究,不論是理論性的、實徵性的、應用性的,我們相信應該有
一個持續的推進力,將它們推向更為整合的研究方法。我們對於動機與創造力之間關係
的瞭解並不足夠,必須另外關注於人格、才能、文化、認知以及其他影響創造力的因素
。我們有信心下的結論是,個人對於工作的熱愛確實是有助於創造力的。我們也有信心
宣稱,當外在因素干擾或減少個人的愉悅感之時,創造力會有所折損。甚至,我們知道
目前外在因素並不總是干擾個人對於工作的熱愛。雖然研究已經開始去確定在何種外在
關注的情境下會傷害興趣與創造力,對於這些複雜情境的深入,更有待一個整合的研究
方法來進行探究。
※ 引述《youtien (胡逆天)》之銘言:
: http://www.wretch.cc/blog/youtien&article_id=6481744
: 流行詞話
: 總論
: 第一章
: 1、一切從動機開始
: 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
: 天份?努力?環境?運氣?還是經濟、器具?
: 我認為,是「動機」。
: 任憑你有多好的物質條件、才華技藝,如果你不想寫,你就不會去寫;勉強要你寫
: ,你也寫不好。周杰倫寫不出〈我的未來不是夢〉這種歌,陳綺貞也不能寫軍歌,為什麼
: ?通常人會說,那不是他們的風格、他們不是那種氣質;我會說,是因為他們沒有表達那
: 種氣質的動機。
: 為什麼我們會在某個時候,想唱某一首歌曲?一定是我們有著某種動機,而歌曲內
: 涵的聲調,可以將你的動機引而發之,成為情感的紓解,與一切同感者共鳴。同理,當我
: 們欣賞一首歌曲,或任何一件藝術作品,乃至任何生物的言行舉止時,我們也不應只看它
: 本身的面貌,我們還要能觀察、理解它背後的動機。這樣,我們對藝術與人生才能有更深
: 入、更精彩、更確實的體會;我們的共鳴,也才能更醇厚、清澄、永遠。
: (如果你是學術中人,上面那一段話,也可以改寫成:除了看文本的內容,還能瞭
: 解它背後的脈絡,這樣才能確切地掌握其中的學問;輪到你自己寫作時,你也才能衡量自
: 己的能力與當下的脈絡,以最適當的方法,從最關鍵的一點切入。)
: 動機從何而來?我想,是「不滿」吧。不滿,可以是疑惑,可以是飢渴,可以是厭
: 煩,也可以是各種的「還想更好」。
: 因為不滿於孤寂、淺陋,並且有著各種需求,從物質到精神,從迫切到長遠,我們
: 的祖先發出各種聲音,以溝通人我、溝通人與自然,從而發展出了一套套愈發精緻的溝通
: 形式,如語言、文字、禮樂、詩歌,以及本書要談的流行詞曲。
: 我從公元2001年開始研究流行歌曲,到現在2007年,我每詢問人家對當今華語流行
: 音樂的看法,答案大都是「沒有韻味」「無聊、俗套」「只會愛來愛去、抄來抄去」「幼
: 稚、浮躁」「只想賺錢」之類。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 很多人從商業環境、市場經濟的觀點來解釋,也有人從教育文化的淪落來立說,但
: 有沒有更根本的原因?
: 本文提出的「動機論」,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釐清原因,如:行業之內缺乏創新的動
: 力,行外有真誠創作動機的人,又或缺乏創作所需的才能、知識、技術、財力等條件。但
: 我想要的不是建構一套能自圓其說的理論──那能有什麼用?
: 我想要的,是「拿出辦法」。本書從頭到尾要做的,就是研發你我都能實踐的,突
: 破種種現實迷障,洗練出我們真實歌聲的具體辦法。
: * * *
: 公元六世紀,南朝梁武帝時,社會流行五言詩,士人在大小宴會上都得賦詩,否則
: 就要被輕視。有一次,武將曹景宗戰勝歸來,梁武帝在皇宮與群臣宴會慶祝,會中自然也
: 要作詩。怎麼作?分派韻腳,你分到哪幾個字,就要用它來押韻作詩──像這樣的聯句詩
: 會,一直到近代都還是很流行的。於是君臣輪流唱和,而曹景宗喝醉了,也要參加;皇帝
: 說,你技能很多,何必在詩上爭能?意思是勸他不必在文士面前獻醜。曹景宗不依,堅持
: 要作,皇帝便給他剩下的「競、病」二韻──這是一組不好押的險韻。結果曹景宗寫道:
: 「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 舉座無不驚嘆。史家范文瀾說:「這確是南朝唯一有氣魄的一首好詩,比所有文士
: 作的靡麗詩都要好得多。」[1]
: 我特別喜歡這個故事,尤其欣賞曹將軍詩裡詩外橫溢的豪氣與「戰意」:什麼時候
: 詩歌變成只會虛矯做作、寫美女色情了?又什麼時候詩歌成了你們貴族文人的專利?我,
: 老子我就不信這個邪。且看我來一首慷慨雄渾的真詩,把你們通通幹掉。
: 那個時代的主流詩歌是怎樣呢?「誰知日欲暮,含羞不自陳」、「不辭紅袖溼,唯
: 憐綠葉香」一類非羞即憐的「宮體詩」,物化女子和小人自我物化的情況,和現代的許多
: 流行歌曲一樣,都不過是為人猥褻的慾望服務,美其名為情愛,其實是抹殺或乾脆自我放
: 棄了人的主體性;所異者,表象而已。
: 那些耽溺於靡靡之音的人,有什麼可以作出好詩的動機?除了總也還不算窮奢極欲
: 的酒色財氣,或是還可以更哀愁、更美麗的自憐自艾,他們還能有什麼不滿?沒有、沒有
: 。於是,曹景宗有了不滿,有了強烈的動機,而因緣際會,借酒發揮了出來。
: 我特別欣賞這首詩,因為我也不滿,我也有「戰意」,我還更想要把當今流行文化
: 之中的一切迷思、妄念都予以摧陷廓清。然而,曹景宗和他的詩,就有我嚮往的這麼偉大
: 嗎?歷史記載,他雖勇猛,也只是一個好爭功逞能的武人,也沒留下其他可觀的作品。而
: 我如此解讀他,拿來宣傳自己的主張,又會不會有過度引申的弊病?而且,最重要的:有
: 用嗎?
: 曹景宗這首詩雖震驚了眾人,我們讀起來,也相當感動,甚至振奮;然而,在當時
: ,他改變誰了嗎?
: 我們假想一下:如果你是當時座中的一個貴族,一個享受種種既得利益的、主流文
: 化的經營者兼創作者,你會不會因為被這首詩感動,而去徹底改變你的人生觀、處世方式
: 與創作路線?
: 梁朝的那些人沒有,到陳朝也沒有,到隋朝南征把他們的集團都打倒了,還是沒有
: 。直到唐詩大興,江南才又出現好作品,然而那已是另外一個時代、另外一批人了。
: 前幾年也有一個類似的例子:宋岳庭〈Life is a Struggle〉[2],一首真正用生命
: 、痛苦和敏銳寫成的繞舌歌。作者得年僅二十三歲,在他死後,網上有人給這首錄音品質
: 粗糙的歌曲製作了Flash影片,從而竄紅,也讓唱片公司簽下來發了專輯,還得到2004年
: 金曲獎的最佳作詞。然而,這首曾經給我們震撼與感動的歌,有影響了多少流行音樂創作
: 者嗎?有讓哪位唱繞舌的也寫了一首夠好的真東西嗎?[3]如果沒有,為什麼?
: 答曰:動機。
: 曹景宗和宋岳庭在詩體和樂風上都沒有革什麼命,他們只是用既有的形式來表露自
: 己的心聲,然而就體現了一種卓爾不群的英雄氣魄,挑戰了那些主流,對抗了那個時代。
: 這樣的詩歌,這樣的不滿,這樣的真,這樣的「幹」──這才是力與美,才是我們會真正
: 為之感動而讓它傳遍網路的。「何如霍去病」是歷史長河中真正的主流詩歌,〈Life is
: a Struggle〉是真正的流行歌曲。
: 為什麼我們想聽歌?因為種種不滿,因為我們想從中得到紓解或補償。有不滿就有
: 欲望,有欲望就有動機,但有動機卻不一定有行動,有行動也不一定有結果,有結果也不
: 一定成功,成功者也未必就能真正達成你的願望,何況你的動機可能一開始就不是純粹善
: 美的。所以,有愈發淫佚虛矯的宮體詩和商業歌曲流行,有帶著各種醜陋心理的作者存在
: ,造成各種無明妄念,混淆我們的美感與價值觀。相形之下,那些純真而優秀的作品,便
: 顯得格外可貴。
: 所以,市場也一直在呼喚純真,設法塑造純真、消費純真。但想也知道,為名利而
: 純真,這動機就不純真;為純真感而純真,也不是純真。那到底怎樣才能純真,純真地寫
: 出你想寫的、聽到你想聽的?
: 下一節,我們就來談,如何認識、處理你的動機──創作和鑑賞的基本心法。
: 註釋:
: [1] 范文瀾(1893-1969),中共歷史學家。引文出自〈南朝文化的發展〉,《中國通史簡
: 編》第二編,我手邊的這部書是戒嚴時期台灣的翻印版。
: [2] 宋岳庭(1980-2002),相關資訊見http://www.my-voice.com.tw/,這裡再附上一個
: 〈Life is a Struggle〉MV連結:
: http://myweb.hinet.net/home13/coolthinking/fun13.htm
: [3] M.C. Hotdog也有一首〈Life is a Struggle〉向宋岳庭致敬。歌詞片段:「我的生
: 活 放蕩 每天 抽∕我的生活 放蕩 每天 摸∕我的生活 放蕩 像隻 狗∕我的生
: 活 放蕩 我的生活」
: 習題:
: 一、評論本文的寫作動機;本文是否因而有所過與不及?
: 二、對「疑惑」「飢渴」「厭煩」「還想更好」四種不滿各舉一首歌曲或詩詞為例;除了這四種,你能否想到其他「不滿」的種類?
: 三、試比較宋岳庭〈Life is a Struggle〉與同時代的華語、英語繞舌歌。
: 四、評論以上三題與這一題的出題動機。
--
畢業季又到了。可不可以…「不要告別」?
http://blog.xuite.net/tooodark/musicstation/11259720
2007/06/0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9.250
1F:推 Brien:又天大的確說他是寫散文啊 06/19 12:56
2F:→ Brien:而且你並沒把他寫動機的那段看清楚,有點斷章取義 06/19 12:56
3F:推 tooodark:正因為我把他寫動機的那段看得很清楚,才說他立論薄弱 06/19 13:36
4F:→ tooodark:動機只是源於「不滿」…?? 06/19 13:37
5F:推 Brien:最重要的條件=/=唯一的條件 06/19 15:59
6F:推 tooodark:我知道。但why動機最重要?why動機源於不滿?理論何在?ꄠ 06/19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