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haegar (Rhaegar)
看板clmusic
標題[心得] 《榮耀時刻-加吉耶夫首度來台鋼琴獨奏
時間Tue Jul 23 08:08:43 2024
【演出曲目】
李斯特:〈葬禮〉,選自《詩與宗教的和諧》,S. 173 No. 7
Liszt: ‘Funerailles’, from “Harmonies Poetiques et Riligieuses”, S. 173 No.
7
蕭邦:升f小調馬厝卡舞曲,作品6之1
F. Chopin: Mazurka in f-sharp minor, Op. 6 No. 1
蕭邦:C大調馬厝卡舞曲,作品24之2
F. Chopin: Mazurka in C Major, Op. 24 No. 2
蕭邦:升c小調馬厝卡,作品50之3
F. Chopin: Mazurka in c-sharp minor, Op. 50 No. 3
蕭邦:a小調馬厝卡舞曲,作品68之2
F. Chopin: Mazurka in a minor, Op. 68 No. 2
蕭邦:C大調馬厝卡舞曲,作品56之2
F. Chopin: Mazurka in C Major, Op. 56 No. 2
蕭邦:升c小調馬厝卡,作品63之3
F. Chopin: Mazurka in c-sharp minor, Op. 63 No. 3
蕭邦:降A大調第六號波蘭曲《英雄》,作品53
F. Chopin: Polonaise No. 6 in A-flat Major "Héroïque", Op. 53
-中場休息-
蕭邦:前奏曲,作品28
F. Chopin: Preludes Op. 28
第23號F大調 No. 23 in f Major
第22號g小調 No. 22 in g major
第18號f小調 No. 18 in f minor
第13號升f大調 No. 13 in F-sharp Major
第10號升c小調 No. 10 in c-sharp minor
第2號a小調 No. 2 in a minor
史克里亞賓:第九號鋼琴奏鳴曲《黑彌撒》,作品68
A. Scriabin: Piano Sonata No. 9 "Black Mass", Op. 68
貝多芬:降E大調英雄主題變奏曲,作品35
L. v. Beethoven: 15 variations and a fugue on an original theme in E-flat Major
"Eroica Variations", Op. 35
當最終清澈夢幻的安可夜曲響起時,這一切像是一場夢一般的過去。那是長夜中的夢魘,癲
狂而邪惡,加吉耶夫用他的琴聲讓今晚的音樂廳化為一個神秘的黑暗彌撒。
音樂會開頭的安排著實令人深刻,慣常的開演廣播後卻緊隨一段加吉耶夫的自述,大意為:
「音樂是聲音的語言,在一般的語言出現以前音樂已然存在。其為極端情緒化的感受,為此
我安排了這樣的體驗,我希望你能『享受我』。」一段長達兩分鐘的完全黑暗與寧靜,音樂
廳的燈光被關到最暗,在一片寂靜中我感覺我的心跳逐漸放緩,情緒逐漸沉穩、下墜。一盞
鵝黃的燈打在鋼琴上,同時照出了加吉耶夫,與他指尖下的<葬禮>。
鐵質的冷酷琴音劃穿了平靜的黑,高音如裂帛聲響,低音如喪鐘轟鳴。加吉耶夫的左右手配
合的無比巧妙,對於聲量變化的大膽也令人咂舌,他的聲音會急劇的在李斯特的音符中變化
,但一切卻清楚無比,聲部間的對比分明而清晰。變態等級的控制力,音量的細緻變化是一
層層的堆疊,左右手互相交織間是直擊觸及靈魂的深邃,他的琴音在開頭如長釘一般直插內
心,又在中段柔情之處全然溢開的包覆整個心靈。他的李斯特在救贖與沉淪間不停的掙扎與
糾葛,明明毫無文字卻充滿文學創作的衝突性與戲劇性,深度的探索晚年李斯特的人生哲學
,一個就我認知而言,基督宗教中天命在我與大難何以在我兩者間極度衝突的想法互相碰撞
誕生的思維。不同於周善祥一種掏枯心靈的絕對苦澀,加吉耶夫的詮釋從我而出發,我而開
始,是一種向內心探索的表達方式。同時加吉耶夫繪聲繪影的演奏出李斯特「葬禮」這曲的
喪葬形象,悲鐘,送行,入土與親友的痛苦直到接受一切歸於虛無,他的琴聲時而孤節伶仃
,單一音符像是孤墳野花,時而轟然如泣如對生命已逝的苦悶。
加吉耶夫的馬祖卡延續著<葬禮>開始的神秘詮釋,他的琴聲讓我聯想到黑曜石,他的神秘性
與深度探索是黑,但音色卻又時不閃亮著。琴音整體聽起來冷漠而理智,像是摸上黑曜石的
透涼,但內心的那股澎拜情緒卻與黑曜石一同,是經過冷漠理智極速冷卻後的熔岩,得從背
後的故事去推敲。同時他的演繹如同黑曜石這種看似有零星的石頭一般,充滿了無數神秘的
想像空間給。馬祖卡的前面幾首用一種冷漠而淡然的方式起舞,一種你在蕭邦中從不曾期望
出現的聲音,但卻合理的詭譎。加吉耶夫的馬祖卡是一種智性至極的處理,一種近乎可以用
冷血形容的詮釋。但這股冷血並非天然,而是種繁華看盡反身望,苦難人間皆不是地蒼然,
他的馬祖卡像是苦修士在教堂中冷漠而神迷的祭儀,或是在黑林中沉默的行進。在他這種神
祕學與理智雜揉成的馬祖卡中,我近乎看到了眾神百相,但卻是一種超脫的漠然,有菩薩垂
眉、耶穌俯望,有北歐眾神冷漠行走人間,有瑪雅曆法無情迴轉。我不知是否這一切被本場
音樂會的錨點-史克里亞賓第九號奏鳴曲所影響,卻無法不將這些直接感官上的音符與神秘
主義做連結。加吉耶夫用著大量的彈性速度拋轉著我們,引領著聽眾陷進他的神祕平行宇宙
。似乎有意的,他將左右手兩個聲部做大量的錯開,干擾著聽眾的直接感受,塑造一種更為
奇幻,更加「唯獨我」的音樂空間。
比較可惜的是,他的這種「魔法」在上半場後半消失無蹤。後面幾首馬祖卡就已聽來略有急
促,第六號波蘭舞曲「英雄」也是今晚唯一的敗筆。左右手的搭配過於紛擾,有太多毛躁的
音符穿插其中。他的情感也在熱血與冷酷中矛盾,上一秒還氣勢洶洶的彈奏主題,下一秒卻
又可能縮回前段馬祖卡的神祕學,在這兩者間徘迴等於兩者皆無法抓到。雖有氣勢但缺乏節
奏與細膩,算是今晚最可惜之處。
與上月來訪的賈西亞二次方一樣的,加吉耶夫也挑選了幾首蕭邦的前奏曲並當成真的「前奏
曲」。但加吉耶夫的鋪陳是以最後的No.2 a小調為核心的鋪陳,在開頭先是以迷霧朧雨般營
造不安的詭譎氣氛,再用陰風怒哮推進這一切,音樂隨其呼喚忽不安,忽震撼。加吉耶夫的
琴深刻的「砸」進心裡,他的觸鍵不厚但極深,每一鍵都狠狠地刻進聞者的耳內。這一串前
奏曲的彈性速度運用得更為可觀,驟停與極馳讓人喘不過氣。加吉耶夫在音量的調配上也是
絕妙,在該重的聲部他重視並且盡全力給出,但卻又能清晰耳聞另一個較為小聲的聲部是如
何匹配重音做調配,引領一串前奏曲收在a小調最終的寂寥。
隨之而來的,是本場音樂會的奇異點「黑彌撒」。我個人的感覺是,這整場音樂會加吉耶夫
是以「黑彌撒」為核心後再加以拓展與擴張,形成這神祕性十足演出。「黑彌撒」像是宇宙
中的黑洞異樣,牽引著一眾音樂家的音符塌陷於此。從李斯特<葬禮>伊始,神秘性格的馬祖
卡,他或許原本想在加以升溫銜接上「英雄」。在中場冷靜後,復由前奏曲主導下半場的完
全神祕主義,在「黑彌撒」做最高峰,並以貝多芬的「英雄」為祭品。不論是曲風或是加吉
耶夫的演奏上,史克里亞賓第九號奏鳴曲「黑彌撒」絕對是本場音樂會最不可思議,最獨樹
一格的一環。樂曲的開頭是迷霧般的環繞,如深山老林但卻因大霧籠罩不安的氣氛。加吉耶
夫在此還是冷靜的詮釋著史克里亞賓,拋物線般的來回傳遞著主要的旋律與色調。音樂的色
調不停變化,但維持在一種無法名狀的多彩,像是迷幻藥效果下的世界,逐步侵占著一且的
理智行為。而當試圖窺探這股迷幻的世界,「黑彌撒」這才揭露他更深層扭曲的與淫靡。此
前一直無法理解何以史克里亞賓被形容成帶有性放蕩的色彩,但加吉耶夫指下的「黑彌撒」
帶有一種情慾性的強烈衝動,像是最淫穢的邪教儀式下最放蕩不羈的混沌與官能享受,直觸
靈魂的愉悅與放縱。當樂曲推進到最為高峰時突然的乏力與低沉,也充斥著無盡的想像空間
。
加吉耶夫的英雄主題變奏曲,我在個人筆記上是這樣寫的「反傳統、反權威、個人中心色彩
的、極端反動的」。我對於這首曲子的印象以前皆是一種如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似
的,剛強陽光的詮釋。但加吉耶夫像是完全支解了這首曲子,用自己的方式戲謔的英雄這個
主題,像是在他的神祕學背後,是一種強烈自負性質的對英雄人物已經對主流權威的反動。
貝多芬的英雄主題被他彈的滑稽而古怪,有著荒唐的速度調整,突然的大小聲量變化,變奏
間像是小丑在跳著舞蹈似的躍動,深情款款的慢板高音聲部也被突然的大量低音打斷,連最
終的賦格也像是照了哈哈鏡似的左歪右斜。但神奇的是,加吉耶夫的這種拆解卻聽著合理至
極,會不禁莞爾他如何重新解構主題,但他對於變奏曲式各個變奏獨特性格的運用是如此高
明,聆聞時便會不自覺被其說服。加吉耶夫另一驚人之處在於其左右手互相扶持的處理,兩
個旋律線彼此清晰獨立,但卻又彼此影響牽引著,聲音流動自如又能迅速理解主題與變奏間
的連結。
難以讓人不提加吉耶夫的安可。延續著英雄主題變奏曲,第一首安可加吉耶夫彈奏李斯特改
編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加吉耶夫對於這種多聲部鋼琴曲的聲音調配能力驚人無比
,指尖下貝七這動人的第二樂章像是一整個樂團親臨,他模仿著不同的聲部的音色並有效的
控制他的觸鍵,乃至於音量能一層疊上一層,從樂曲的低谷到高潮一浪強過一浪,毫無窒息
空間。而他的節奏也設定的偏慢,強化附點,瞬間將靈魂拉回音樂會開頭的<葬禮>。而後續
兩首史克里亞賓的前奏曲…難以言喻,但加吉耶夫強勁的琴音源源不絕的演奏的史克里亞賓
的連綿旋律,像是巨大的觸手從鋼琴中伸出,佔據了音樂廳的整片天空近乎要將人全盤席捲
而入。
幸好加吉耶夫最後用了一首乾淨美好,蕭邦的夜曲,提醒著我們這長夜已過,夢已醒,妖魔
怪物只是加吉耶夫指尖下的魔法而已。
安可曲目
1. L. v. Beethoven / F. Liszt: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 II. Allegrett
o
2. A. Scriabin: Étude, Op. 8 No. 12
3. A. Scriabin: Étude, Op.42 No. 5
4. F. Chopin: Nocturne, Op. 15 No. 1 in F majo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33.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clmusic/M.1721693325.A.765.html
2F:→ Tosca: 高雄衛武營場照片支援 07/23 08:47
3F:→ Tosca: 沒太多心得 年輕就是本錢 彈甚麼都是又準又快又猛又大聲 07/23 08:48
4F:推 keller: 他對於細節的潦草我實在聽不慣 但整體性頗吸引人沒錯 07/23 13:20
5F:→ PianoCat0423: 本令我很期待聽到大師對於第六號波蘭舞曲的詮釋 卻 07/23 15:58
6F:→ PianoCat0423: 聽得我感受很一言難盡的無奈 07/23 15:58
7F:→ Rhaegar: 波蘭真的不行,唯一敗筆 07/23 17:03
8F:→ Rhaegar: 但其他我覺得極好。好奇K大說的細節是哪部分? 07/23 17:03
9F:推 RogerCandler: 安可的貝多芬交響曲真的彈得非常棒! 07/23 21:32
10F:推 keller: 我覺得許多長句有些隨心所欲 前奏曲我也喜歡更細緻精巧的 07/24 21:40
11F:→ keller: 版本 不過Scriabin我很喜歡 至於波蘭舞曲 心裡本來就有底 07/24 21:40
12F:→ keller: 了 整場聽到許多不同詮釋很新奇 07/24 21:40
13F:推 Bratissima: 令人驚奇的好!!!在音色與詮釋較反田桑好太多 07/25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