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irkby (Mansfield Park)
看板clmusic
標題Re: 寒愴中的新意 ~ 律夫肯的巴哈清唱劇
時間Wed Jun 19 12:32:36 2002
※ 引述《wenthome (檻外人)》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Philharmonic 看板]
: 作者: wenthome (檻外人) 看板: Philharmonic
: 標題: 寒愴中的新意 ~ 律夫肯的巴哈清唱劇
: 時間: Wed Jun 19 00:25:36 2002
: Rifkin: Bach cantatas BWV 147, 80, 140, 8, 51 & 78
: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不少版本的巴哈清唱劇,
: 但律夫肯的演出仍然讓人耳目一新。
: 與一般演出不同的,
: 律夫肯版的合唱團完全是由獨唱者擔任,
: 也就是一人一部。
: 律夫肯將合唱團以一人一部的方式呈現,
: 無論是否經過考據,
: 從當時的演奏風尚,
: 我想這種作法都是可以接受的。
主張一聲部一人編制的學者或音樂家們 如Rifkin Parrot McCreesh等
最主要的理論來源是1730/8/23巴哈寫給市議會對來比錫教堂音樂的看法
裡面寫道:
若希望合唱團能演出好的合唱音樂 歌者便須分為獨唱者及合唱團兩部
獨唱者通常需要四名 若要搭配兩個合唱團 獨唱者須增加至八名
合唱團成員至少有八人 兩人為一聲部......
目前聖湯瑪斯教堂有學生55人 分為四個合唱團
分別在四個教堂獻唱 演奏樂器 或演唱經文歌......
他們認為 根據這樣的編制 平常例行的清唱劇演出
可能一聲部只有一人演唱 獨唱者兼合唱則是當代習慣的做法
在特殊節慶時 會有repieno group增加合唱編制達每聲部兩到三人
這樣的詮釋方式 出現在Rifkin的清唱劇及B小調彌撒錄音
Parrot的約翰受難曲 B小調彌撒 復活節神劇及清唱劇錄音
McCreesh的復活節神劇及Magnificat錄音
但Rifkin及McCreesh不使用repieno group 所以聽起來更單薄
一般反對者的反對理由是:
即使根據這封陳情書 一聲部一人的編制仍比巴哈所描述的還小
再加上巴哈的這封信是對當時得資源不足進行抱怨
有的人更主觀大膽的臆測: 巴哈一定比較希望使用大編制
不過最近支持一聲部一人編制的音樂家們
強調這樣的編制所能帶來的與以往詮釋不同的聲部平衡感(Balance)
各聲部間的Balance及聲樂與器樂間的Balance
而McCreesh最近在錄製一聲部一人編制的馬太受難曲
在DG討論版上引起不少爭議
我的感想 一般傳統的演出 使得巴哈變得很重
常常造成複音各聲部的不清晰
Period performance在音色 速度 勾勒樂句上帶來了不同的面貌
也把傳統上會表達得很沉重的部分 表達成較輕的憂鬱 比較適合我的喜好
而一聲部一人的編制在慎選聲樂家及使用repieno group的情況下效果也不錯
但在唱者聲音過於突出 有太多抖音及各聲樂家音量不均衡的情況下
原本試圖達到的效果便完全達不到
反而變得更糟糕 如McCreesh的Magnificat錄音
而且在巴哈當時 真正使用的是男童
而非女聲樂家或假聲男高音來唱treble及alto
這點只有哈農庫特嚐試過
: 這點在 BWV 51 這首為女高音與合唱團寫的清唱劇中特別明顯,
: 因為律夫肯在這首作品的合唱部分,
: 只由女高音一人演唱,
: 也就是說,女高音一個人唱完全曲。
: 這不但超時工作,
: 還要想辦法唱出Aria跟Chorus的不同點。
: 對聽眾而言,
: 如果不對歌詞,
: 我也只能隱約地從某一段比較花俏,
: 去判斷它究竟是Aria還是Chorus。
不過BWV51本來就是一首女高音的solo cantata
即使Choral也只由女高音一人演唱
在當時或現代都是這樣演出的
1958年Karl Richter的版本有Maria Stader的演唱
比起Rifkin版的Baird有血有肉多了
真的可以感受到狂喜的情緒
: 無論如何,
: 這是一個也許不是最好,
: 但絕對很有新意的版本。
: 不過聽起來,還是太寒愴了點。
--
My harp is turned to mourning
and my organ shall speak with the voice of them that weep.
Spare me, O Lord, for my days are truly as nothing
-- Job 30:31 & 7: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50.126
※ 編輯: kirkby 來自: 61.216.50.126 (06/19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