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102740826 (Ling)
看板book
標題[心得] 《愈跑,心愈強大》讀後感
時間Tue Jul 30 09:23:57 2024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
圖文好讀版:
臉書:
https://reurl.cc/g6vexX
IG:
https://reurl.cc/Gpk5DZ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總覺得...】
1. 下班後就夠累了,怎麼可能有力氣去運動…
2. 等我準備好專業的運動服和裝備,再開始運動。
3. 看到朋友去參加馬拉松,覺得好厲害,我有可能和他一樣嗎?
【我學到的3件事】
1. 我想運動,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大多數的人以為自己想運動,只是礙於下班後就已經太累,體力上無法負荷;事實上其實
是相反的:我們的身體還有力量,只是心的意志薄弱。
我認同這樣的想法,以我偶爾參加路跑活動的經驗,當每次覺得自己再也跑不動時,只要
在心裡要求自己不能停下腳步,其實都可以再繼續撐下去。
你的身體有累到無法站立嗎?你的時間真的少到連30分鐘都沒有嗎?人缺乏的往往是精神
能量「熱忱」,所以才會感到無力、疲憊不堪。
你為什麼會想運動?這個答案因人而異,例如知識分子認為擁有健康的身體,才不會阻礙
「思考」、商人認為身體是機器和工具,體格健壯才能持續工作「賺錢」。不過這些想法
都是把身體當成「次等公民」,這類人在運動時多少會伴隨著壓迫、責任、功利。
唯有把健身當成「遊戲」的人,才能從運動中體會到自然、創意、活力、即興,這類的人
超越健身的細節,不在乎成功或失敗,在跑步、登山、游泳活動中敞開心胸,親身體驗並
成為自己,並在遠離日常生活、政治、宗教的運動過程中,發現內在的寧靜與平和。
2. 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能幫助人們更輕鬆地達到運動目標?
馬斯洛曾提出「主體性生物學」(subjective biology)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有能力察覺
到體內的訊號,包含自己喜歡誰、討厭誰、何時該進食、休息、上廁所、睡覺等,且人們
也很需要聽到這些「真我的聲音」。
不過,現代智慧手環等科技穿戴裝置日新月異,反而讓人失去對自我的敏銳與感知力,活
在一種無法自我調節的環境裡。我們不用去感受今天用了多少力氣跑步,因為跑步機會幫
我們算好;也不需要察覺身體發出的訊號,因為儀器會負責檢測。
科技產品幫助人們縮短工時,帶給我們更多休息時間,目的在幫助我們更接近真正的自己
,但要小心別過度依賴,而與初衷背道而馳。
3. 關於「努力」這件事,人人生而平等
雖然獨立宣言中明確宣告:人人生而平等。但事實上,「人人生而不平等」才是事實:同
一本書,有人一讀就懂,有人讀了十幾次還摸不著頭緒;有人一出生就一輩子不愁吃穿,
有人每天都要煩惱下一餐在哪裡。
只有在「努力」這件事上,人們才是真的平等。作者舉例,在跑馬拉松時,他要求自己全
力以赴、無愧於心且不留遺憾,無論最終名次為何,在比賽中盡了最大的努力的選手們,
在此刻都是平等的。
【延伸思考的1件事】
1. 某些作者的特質似乎可以投射在我自己身上?
雖然本書作者感覺是個性格有點古怪、不是很好相處的人,但仔細想想,我和他居然有不
少相似之處:喜歡看書、學習、較少看小說、不追劇…(我一個人時不追劇,但和另一半
在一起會XD 因為我覺得一個人可以專注的時光拿來追劇太可惜了,而和另一半一起的話
則是一種休閒活動,能互相討論、激發思考,也能創造共同情緒話題)。
作者的人生目標以「自我成長」為重,就算小孩出生了也不受影響,直到晚年得了癌症之
後,才開始喜歡上和家人共度的時光。
我意識到自己也身處在「自我成長」及「家庭關係」的天秤之上:從國外留學回來後,我
著重於自我成長,直到研究所經歷免疫疾病復發,決定在出社會後稍微放慢步調…近期開
始發展興趣(閱讀粉專、主持)後,重心又往自我成長偏移,但從書中看到許多故事,又
將我往家庭關係拉過去一些…。
雖然不斷變動的平衡看似不穩定,但我個人覺得這種「隨時調整」的方式,比起作者「一
分為二」的人生重心改變,更適合我自己。
【關於本書我還想告訴你】
本書為再版(前版出版時間為10年前),集結作者20年來撰寫的專欄文章,內容涵蓋他中
年時開始跑步、參加訓練和比賽,到最後罹癌的人生歷程,也收錄了作者身邊重要他人(
兒女、親戚、好友)談論關於他的短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8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book/M.1722302639.A.17F.html
1F:推 GameTheory9: 謝謝分享 07/30 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