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ihSiaoCiou (大俠梅花鹿)
看板book
標題[心得] 司馬遼太郎,《最後的將軍》
時間Wed Feb 18 15:15:51 2009
本文發表於
http://blog.roodo.com/littleball/archives/8334999.html
我是怎麼找上司馬遼太郎這本《最後的將軍》的呢?從去年後半開始我就一直在K日治時
期的各種資料與論述,看書的過程中,「大正民主」這個詞不斷得跳出來刺我一下,這讓
我想起大學時候修「台灣史三:日治時期」,白鶴拳老師(因為老師上課常常提起他練白
鶴拳養生,故名之)花了近半個學期的時間在交代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近代政治史,解釋日
本何以選定台灣做為殖民地的過程。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日本做為台灣的殖民母國,其
國內政治其實深深牽動日治時期台灣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上的種種發展。也就是說
,當我們將日治時期台灣作為主體來觀察時,日本的近代史則像橫列在一旁的座標線一樣
,不去了解這條座標線,將難以看清觀察的主體。為了了解這條座標線,為了弄懂什麼是
大正民主,我的閱讀脈絡於是岔出另外一條支線,我接連買了好幾本談日本近代史的書,
其中有坂野潤治的《近代日本政治史》、林呈蓉的《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台灣
文明開化的進程》,還有逛簡體書店時隨手抓來的,諾曼‧赫伯特的《日本維新史》,包
括之前說過的,鶴見俊輔的《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也是這條支線上的閱讀成果。
在看坂野潤治的《近代日本政治史》時,我忽然發現買的這些書都有同一個特點,它們都
是從明治開始談起,於是「明治維新之前又是如何?」特別是「從幕府時代跨入明治維新
的這個關卡是如何?」又成為我的問題,於是我找上了司馬遼太郎的這本《最後的將軍》
。
司馬遼太郎在台灣算是相當知名的老牌日本作家,我猜測他在台灣之所以名聲響亮,多半
是因為李登輝前總統的關係,同時他也寫了本叫《台灣紀行》的暢銷書。關於這位作家因
為我看的作品不多所以無從評論起,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統媒多半將其抹成右派(其原因
我想是因為腦殘媒體將與李登輝見面的日本人一律歸為右派 XD),但從《最後的將軍》
這本書看來,我並不會認為司馬遼太郎是個右派,誠然書中可見司馬遼太郎深刻的「民族
情懷」,但我認為民族情懷跟「民族主義」甚至「右派軍國主義」還是有相當的差異。甚
至從司馬遼太郎所演繹的德川慶喜身上,還能夠隱約看見作者對於最終被武裝且激化為軍
國主義的尊王攘夷思想的焦慮與省思。所以鄉親啊!腦殘媒體不可輕信喔!
《最後的將軍》這本書是以歷史小說的方式描寫最後一代德川幕府大將軍德川慶喜的一生
。司馬遼太郎相當注重慶喜個人生命史中屬於「大歷史」的部分,所以書寫的篇幅集中於
慶喜幼年到「大政奉還」的這一段。年僅33歲,正值壯年的慶喜,在明治維新後自予為待
罪之身,以一介平民的身份閉戶隱居,不與幕府時代的僚屬交往,至76歲過世。司馬遼太
郎對於慶喜退居歷史浪潮之後、隱居避世的這一段著墨不多,卻是最讓我感到引人入勝的
一段,的確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一個走下歷史舞台的人,在「人生的篇幅」上自然也只
能剩下格言短句般的惆悵,但藉著司馬遼太郎的書寫,讓人相當能夠領會日本人性格中「
集體性」與「歷史主義」的特殊因子。
歷史真的是需要多元觀點的,在看《最後的將軍》之前,我還看了溥儀寫的自傳《我的前
半生》,並系統化、教條化的歷史著眼於現代化的進步性格,像是「國民革命」、「明治
維新」,都被詮釋成向上提升、向前推進的正向歷史論述,而立於相對面的保守主義者(
或表面上的保守主義者)則在論述中被賦予終將倒下的宿命性格。這樣隱含價值判斷的歷
史論述當然無法貼近歷史的真實面貌,透過保守主義者(或表面上的保守主義者)的眼光
與視角,我們將能夠發現在「進步」的歷史浪潮中被忽略掉的多元面貌。
論完當然也要「評」一下,作為一個冷血的歷史研究者,我認為德川慶喜在司馬遼太郎的
筆下被過度英雄化了,一個凡人是否真得能像司馬遼太郎在書中所說的,活得那麼樸實而
睿智,我是相當存疑的,不過這種社會科學式的,對人性的先驗性不信任,對一般讀者來
說其實相當多餘,小說嘛,讀完有爽到就好了!
--
http://blog.roodo.com/littleba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44.193
1F:推 shihchenhung:的確,讀完有爽到就好了 02/19 12:57
2F:→ shihchenhung:就像三島的奔馬,真的有活的那麼那麼純粹的人嗎? 02/19 12:57
3F:→ shihchenhung:根本不重要,有爽到就好囉 02/19 12:58
4F:→ mobile02:東海歷史? 04/06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