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sed (《3.13.23》)
看板book
標題[書摘] 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
時間Sun Nov 9 11:49:46 2008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村上春樹搭著新幹線到京都去見河合隼雄。
河合隼雄,日本著名的心理治療師與精神分析師。
在這本書的對談中,河合對村上小說中大量出現的各式象徵及隱喻手法(如挖井),
表現了他對小說驚人的理解,這與他的理論取徑傾向於榮格學派有關;
對榮格而言,象徵比其他方式更有能力去表達所欲表達之事物,
但對佛洛依德來說,象徵是作為替代、遮掩那些應該剷除、最好遺忘的事物的表達方法。
村上春樹如何看待參與和投入?河合隼雄如何看待投入與反抗?
下文節錄自書中第13-15頁與第33-35頁:
───────────────────────────────────────
村上 還有,最近我也常常想到commitment(參與、投入)這件事。例如在寫小說
時,所謂參與投入這件事對我來說也變成非常重要的事了。以前所謂detach
-ment(不參與/超然獨立)對我來說曾經是很重要的事。
河合 是的。我明白。
村上 這應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漸漸開始一點一點的改變了。我發現這跟
出國可能有很大的關係。不過,這時候最大的問題是,我到底要參與投入什
麼呢?我在美國的期間,也想了很多,自己該參與什麼才好呢?以後要怎麼
做才好呢?可是,回到日本以後,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參與什麼才好。這是非
常大的問題。我試著想想,在這裡好像並沒有可以參與其事、投入其中的規
則可循。
河合 我也這樣覺得。所以,就像西方人說的那樣,在某種意義上,如果你參與得
不對,多管閒事的話可能會遭到人家厭惡排斥噢。
村上 就是這樣。或者可能被拉進滑溜溜的無底泥沼裡去。回想起來。一九六八—
六九年的學生紛爭,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個人,要不要參與什麼,這件事情
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那時候我雖然沒有很明確的政治上的意志,可
是,對於那不一定很明確的意志,要思考如何去參與其間,投入其中作點什
麼事情時,可以選擇的途徑可以說非常少。我覺得那是一件悲觀。畢竟,那
時候,對我們這個世代的人來說,應該算是參與投入的時代噢。但是,結果
是該被打壓的也確實被打壓了,然後就在瞬間,走向不參與的方向去了。這
不只是我而已,我想大概在我們這個世代都有些共通的感覺吧。
● 關於commitment(參與、投入)與溝通
我讀了村上先生的解說,想到一件事情,那是我在一九六五年,從瑞士回國
的時候,半開玩笑地針對自己在榮格研究所學到的「三個C」說的。complex
(情結)、constellation(星座)、commitment(參與、投入)三個都是以
C開頭的單字。前兩個省略不提,在這裡我們來談談投入。
我想我必須採取所謂分析家這樣「中立的」態度,這某方面來說其實卻反而
和分離、疏離(detach)的姿態連上了。可是,當自己試著接受患者開始分
析後,才非常明白心理分析師對那工作必須多麼地投入。如果沒有投入其中
參與在內的熱心的話,分析治療是不可能進行得下去的。可以說,我學到了
這種工作態度。這投入並不只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樣「什麼都去做」、或「
努力去做」,其實,表面上看來甚至反而顯得像疏離的樣子。換句話說,是
「安靜而深入的投入」,可以說是參與其中默默奉獻。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懂得這種所謂安靜的投入,我想這真的會帶來很強有力
的年輕人運動。不光只是用頭腦想而已,還有必要去學習如何把自己的全部
存在,全部身心都投入其中。
(河合)
● 關於反抗
村上先生在「當一個小說家」的解說中提到「即使想要反抗也已經沒有可反
抗的東西留下了」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這可能也和現在許多年輕人的感覺
重疊一致吧。
從我的年輕時代,然後接下來的是,村上先生的年輕時代,年輕人比較容易
找到可以「反抗」的對象。那時候對於以「體制」存在著的東西,你只要採
取「反體制」的形式就行了,因此很簡單。可是現在的狀況所謂「體制」之
類的東西,已經不再以能立刻找到「反體制」那樣單純的形式存在了,就算
試著投入「反體制」運動,也會發現結果是多麼空虛,最近我剛剛經驗過這
種感覺。
任何東西「反過來看」時,幾乎和原來的東西沒有什麼兩樣。制定一種「體
制」,把那反過來以「反體制」來思考的做法,本來在「體制」裡面本質上
其實已經被組合進去了。在這裡的投入(commitment)不管表面上多麼激烈
,都沒有深度,因此既不持久,也會衰弱下去。
我們可以把村上先生所做過來的事情,當作現在年輕人可做事情的一個樣本
來思考。不是體制反面的反抗,而是「從幾乎一無所有的地方,靠自己的雙
手努力開拓出一條路來,建立起自己的文學風格,自己的生活樣式。」從這
裡將會產生新的東西,那不是圖表式思考出來的對反抗的投入,不像有頭無
尾的仙女棒火花般容易消失,而是為了建立「自己的風格」,必須獻上整個
自己的身心的全力投入才行。而且從其中自己的「作品」將會自然誕生。
這裡所謂的「作品」,不僅指藝術作品而言,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可以
當作「作品」來思考。我在這一點上,對現在的年輕人抱著很大的期望。不
必採取所謂「反抗」的風格,只要打出「自己的風格」,以這樣的形式,往
既存社會和文化底層開挖,讓那姿態袒露出來,我希望能夠誕生這種年輕人
的運動。當這個出現的時候,大人們正把那當做強化自己「體制」的東西來
拍手鼓掌之間,卻在某些地方發現其中包含著「暴力性」而蹣跚退縮。這種
事情難道不會發生嗎?
(河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81.22
※ esed:轉錄至看板 mknoheya 11/09 11:54
1F:推 rocksoul:推這本 11/09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