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jo0115 (喵兒)
看板book
標題[心得] 《轉山-邊境流浪者》
時間Thu May 22 23:35:42 2008
網誌版:
http://www.wretch.cc/blog/mony/20664304
仍然是在誠品的書架上,一瞬間被《轉山-邊境
流浪者》的封面所吸引。
那是一個我曾夢想親見,朝聖者一步一跪,虔誠
的絕姿。不明白自己為何對川滇藏這幾個地方,
一直有牽掛與揣想,拿著地圖,總用手指描繪路
線,想著自己總有一天要走到那裏;幾年前到了
都江堰,卻錯過開放時間,緊緊遙望壯闊山門,
而地牛翻身後的那個遠方,卻不知如今變成甚麼
樣子?
拿起書翻翻,這作者好眼熟,原來是台文所的學
長,雖不相識,倒曾在人社院(或其他校園角落
?)見上幾回。一直以來,我就對旅行的書-由
其是自助旅行,一個人到處流浪出走的況味特別
敏感。翻開書封,目光立時被作者在層層雪山中
遺世獨立的背影所吸引-竟然手擎一根菸,看來
是個瀟灑的流浪者了。上圖書館網頁查詢預約,
等這本漂泊的嬌客卻也等了好一陣子。
甫開始閱讀,注意力即被難得的第二人稱敘述-
你,所牢牢吸住;作者用?你?替代自身,仿若從
旅途歸來後,那是一個被留在遙遠藏邊的身形,
而落筆處,作者卻是用他者的眼光與之對話。
我從不覺得,隻身出去旅行的人完全沒有一絲懼
怕,哪個人不眷戀溫暖庇護的家,而閱讀中,看
到作者從不斷質疑自我的些微軟弱(但他已經是
個習慣流浪的人),以及獨身在外必經的-對人
事物的懷疑。很喜歡〈瀘沽湖的女兒〉那章節,
讓人類學論著裡的摩梭族女性,活生生的躍然眼
前,讓人明白,那不只是一種學術研究,更是最
濃的血與傳統,深深凝結在時間的留白處。
跟著作者與自身的對話,一路從雲南接近了西藏
;他的書寫與石田裕輔輕鬆自在的口吻大相逕庭
,謝旺霖用深邃的文字銘刻體會,讀來近似生命
的謳歌,"所有設下的邊界,都祇為了跨越。"這
是支持他一輪輪慢慢轉完所有大山的堅持吧。
以往去登山,總會在體力幾乎耗竭時責怪自己,
怎不好好的窩在家裡歇息,平白無故的跑來活受
罪?那是對自己的懊悔,後悔自己意志不堅,後
悔高估了自身的體力…謝旺霖也曾責怪過自己的
衝動與無知,這不是一本意氣風發的旅行書,而
是含辛茹苦,一步一腳印的《轉山》。
作者文筆細膩到讓人驚艷,很少有遊記如此詳實
記錄自己的心緒流轉(與軟弱),大多著墨在風
景,而《轉山》卻書寫人與人之間互動、不信任
與信任-如〈直貢梯寺的天葬〉中提到"嘗試向
當地人打探上山的消息(沒錢卻無人回應)…恰
巧路過一位背著竹簍的婦女,見你踟躕的神色,
她便揚手朝上一揮定指,你對她點頭示意,懸宕
的心才總算是放下了。"(這段讓我想起了《給
冥王星》中的某一段,講述上海,人與人之間,
一些細微的善意小動作云云);描繪自己的軟弱
、無助、孤單與堅強。他走完這趟,不光肉體耐
受力的提升,想必心靈上的堅實程度,也大大的
硬化了。
看到最後一章的〈雪域告別〉,作者與之對話的
"你",已經不是最初那個謝旺霖,我看到一種磨
難後的結晶,在大雪紛飛的,理應是惡劣的出行
天氣中,卻是坦然、幾乎更無所求。我想一定是
達到米拉山口海拔5013後的曠達,靠騎行重新遇
見布達拉宮的倔強支持著他。
最後的小故事寫著他與陪伴多日的冒險夥伴-那
台單車告別的過程,而新的買主在2006年,因為
失戀,騎著那台車從成都到了珠穆朗瑪峰,是這
本書以文字呈現的最後一個感動。
其實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返台,在歸途中,又
有什麼心情,甚至回到家,等待愛子許久的母親
,又是怎樣的心疼與寬懷?
也許,那將是另外一種流浪的故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88.240
1F:推 andyhuang:寫的很好 我也很喜歡這本書! 05/23 02:49
2F:推 ahak:我是在7-11買搭火車看完的,作者寫的真的很棒! 05/23 18:45
3F:推 OMIMAX:好看的書 大推 05/23 19:49
4F:推 hueedd:精闢的用詞,謝旺霖的確讓人刮目相看^_^推推推 05/24 18:05
※ workmanstyle:轉錄至看板 CMU_Guitar42 01/04 22:35
5F:推 workmanstyle:借轉^^ 01/04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