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jo0115 (喵儿)
看板book
标题[心得] 《转山-边境流浪者》
时间Thu May 22 23:35:42 2008
网志版:
http://www.wretch.cc/blog/mony/20664304
仍然是在诚品的书架上,一瞬间被《转山-边境
流浪者》的封面所吸引。
那是一个我曾梦想亲见,朝圣者一步一跪,虔诚
的绝姿。不明白自己为何对川滇藏这几个地方,
一直有牵挂与揣想,拿着地图,总用手指描绘路
线,想着自己总有一天要走到那里;几年前到了
都江堰,却错过开放时间,紧紧遥望壮阔山门,
而地牛翻身後的那个远方,却不知如今变成甚麽
样子?
拿起书翻翻,这作者好眼熟,原来是台文所的学
长,虽不相识,倒曾在人社院(或其他校园角落
?)见上几回。一直以来,我就对旅行的书-由
其是自助旅行,一个人到处流浪出走的况味特别
敏感。翻开书封,目光立时被作者在层层雪山中
遗世独立的背影所吸引-竟然手擎一根菸,看来
是个潇洒的流浪者了。上图书馆网页查询预约,
等这本漂泊的娇客却也等了好一阵子。
甫开始阅读,注意力即被难得的第二人称叙述-
你,所牢牢吸住;作者用?你?替代自身,仿若从
旅途归来後,那是一个被留在遥远藏边的身形,
而落笔处,作者却是用他者的眼光与之对话。
我从不觉得,只身出去旅行的人完全没有一丝惧
怕,哪个人不眷恋温暖庇护的家,而阅读中,看
到作者从不断质疑自我的些微软弱(但他已经是
个习惯流浪的人),以及独身在外必经的-对人
事物的怀疑。很喜欢〈泸沽湖的女儿〉那章节,
让人类学论着里的摩梭族女性,活生生的跃然眼
前,让人明白,那不只是一种学术研究,更是最
浓的血与传统,深深凝结在时间的留白处。
跟着作者与自身的对话,一路从云南接近了西藏
;他的书写与石田裕辅轻松自在的口吻大相迳庭
,谢旺霖用深邃的文字铭刻体会,读来近似生命
的讴歌,"所有设下的边界,都只为了跨越。"这
是支持他一轮轮慢慢转完所有大山的坚持吧。
以往去登山,总会在体力几乎耗竭时责怪自己,
怎不好好的窝在家里歇息,平白无故的跑来活受
罪?那是对自己的懊悔,後悔自己意志不坚,後
悔高估了自身的体力…谢旺霖也曾责怪过自己的
冲动与无知,这不是一本意气风发的旅行书,而
是含辛茹苦,一步一脚印的《转山》。
作者文笔细腻到让人惊艳,很少有游记如此详实
记录自己的心绪流转(与软弱),大多着墨在风
景,而《转山》却书写人与人之间互动、不信任
与信任-如〈直贡梯寺的天葬〉中提到"尝试向
当地人打探上山的消息(没钱却无人回应)…恰
巧路过一位背着竹篓的妇女,见你踟蹰的神色,
她便扬手朝上一挥定指,你对她点头示意,悬宕
的心才总算是放下了。"(这段让我想起了《给
冥王星》中的某一段,讲述上海,人与人之间,
一些细微的善意小动作云云);描绘自己的软弱
、无助、孤单与坚强。他走完这趟,不光肉体耐
受力的提升,想必心灵上的坚实程度,也大大的
硬化了。
看到最後一章的〈雪域告别〉,作者与之对话的
"你",已经不是最初那个谢旺霖,我看到一种磨
难後的结晶,在大雪纷飞的,理应是恶劣的出行
天气中,却是坦然、几乎更无所求。我想一定是
达到米拉山口海拔5013後的旷达,靠骑行重新遇
见布达拉宫的倔强支持着他。
最後的小故事写着他与陪伴多日的冒险夥伴-那
台单车告别的过程,而新的买主在2006年,因为
失恋,骑着那台车从成都到了珠穆朗玛峰,是这
本书以文字呈现的最後一个感动。
其实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返台,在归途中,又
有什麽心情,甚至回到家,等待爱子许久的母亲
,又是怎样的心疼与宽怀?
也许,那将是另外一种流浪的故事了。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4.88.240
1F:推 andyhuang:写的很好 我也很喜欢这本书! 05/23 02:49
2F:推 ahak:我是在7-11买搭火车看完的,作者写的真的很棒! 05/23 18:45
3F:推 OMIMAX:好看的书 大推 05/23 19:49
4F:推 hueedd:精辟的用词,谢旺霖的确让人刮目相看^_^推推推 05/24 18:05
※ workmanstyle:转录至看板 CMU_Guitar42 01/04 22:35
5F:推 workmanstyle:借转^^ 01/04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