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cjjen (銀河的戲法)
看板book
標題雖千萬人吾寫矣--Daniel Deronda by George Eliot
時間Fri Sep 2 15:39:38 2005
你可能會欽佩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或者 Susan Sontag
(1933-2004) 的才氣與博學;可能知道一些叛逆型的才女像當今的
陳文茜或早期的張艾嘉、胡茵夢;你也可能曾經醉心於 Jane Austen
(1775-1817)、Edith Wharton (1862-1937)或者張愛玲(1920-1995)
的文采,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真正集「才氣、叛逆、文采」於一身的
其實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 (1837-1901) 備受推崇的女性作家名叫
George Eliot。
George Eliot 1819 年出生於英國的 Warwickshire,本名是 Mary
Anne Evans。她的父親是一位虔誠的福音教派信徒,生長的環境因
此是嚴謹的宗教世界,所受的教育也是以基督教福音為主。16歲的
時候,母親患重病,她中輟學業,從此自己摸索成長。
Eliot 在學校的時候對語文、音樂與寫作特別拿手,早先曾經在宗
教性質的刊物 Christian Observer 上發表英詩。她閱讀的範圍很
廣泛,二十二歲開始接觸知識份子以及受到一些思想比較自由的人
的影響以後,漸漸揚棄了早先毫無懷疑餘地的宗教信仰。 1842 年
她告訴父親與以前的老師自己不再上教堂以後,父女關係形同陌路
,直到父親過世為止。
從信仰的枷鎖跳脫以後,她潛心研讀以歷史為基礎的宗教研究,由
於父親曾經請人教她學習德文的緣故,他接觸到德國自然神學的概
念,曾經翻譯過德國學者的著作:1846 年的 The Life of Jesus
Critically Examined (Das Leben Jesus, kritisch bearbeitet
by D. F. Strauss),1854年的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
(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 by Ludwig Feurbach),同時也開始
學習希伯來聖經以及耶穌時代尤太人的歷史。從這裡已經可以看出
Eliot 以知識為基礎挑戰舊有秩序與思想的人格特質;以叛逆為標
記的她,後來不顧社會的壓力做出驚世駭俗的舉動也就不算太意外
了。
1851年她移居到倫敦,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認識了文學評論家、哲
學家 Henry George Lewes,兩人隨後陷入熱戀。當時 Lewes 是有
婦之夫,雖然與妻子貌合神離,但對方卻不肯離婚,Eliot 只好和
Lewes 私奔,一起遷到德國的 Weimar 同居了幾個月。1855年兩人
再回到倫敦的時候,朋友和親戚都拒絕與她往來,一直到 Lewes死
亡為止都過著有實無名的生活。1850 年代 Eliot 已經以翻譯與評
論漸有文名,Lewes 亦師亦友,鼓勵她再上層樓寫小說,因為這樣
她才真正開始走向作家之路。她的小說很受讀者喜愛,到 1870 年
Charles Dickens 辭世的時候,她已經成為當時英國最有名氣的小
說家。1878 年 Lewes 一病不起,她在 1880 年又和年紀比她小20
歲的 John Walter Cross結婚,但婚後不到幾個月自己也撒手人寰。
George Eliot 時代過去以後,後人對她作品的評價雖然時高時低,
但今天他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巨星地位可以說已經底定。雖然也有人
批評她的作品「太學究、太直率、太散漫」,但都不能否認它們鶴
立雞群的事實。她的作品以細膩描寫人性心理與內心衝突見長:她
所注意到的心理特徵比佛洛伊德整整早了三十年,也特別注意金錢
、權力與社會地位在不知不覺中所產生的微妙影響。
(Sh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human psychology, so close
that she anticipates Freud in important aspects by a good
30 years. She also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gradual and
subtle way that money, power and social position work their
influence on the unconscious.)
另一方面,她的句法結構簡潔、耐性十足又能兼顧平衡,諷刺與直敘
交織得恰到好處。在她的筆下不管是英雄、惡棍或只是一個路人都立
體真實而又活蹦亂跳。她的一本經典之作《Middlemarch》曾經被
Virginia Woolf 推崇是少數「給成年人讀的作品」,在藝術層次上
遠遠超越故事、自傳或冒險,格局之大可以媲美十九世紀俄國的幾個
大文豪。
大略讀過一些她的生平故事以後,暫且不論小說本身的成就與技巧,
我同意美國休士頓大學英文系教授 Earl L. Dachslager 所說,
Eliot 最有趣也最耐人尋味的作品應該是 1876 年發表的
《Daniel Deronda》。當時 Eliot 自己也預見這可能是她最後一本
小說,她想藉著這本小說總結她一生的價值、理念與信仰。考量作家
與作品之間的關係, Dachslager 教授這麼寫道:
從 A 點 (Eliot 的出身背景和教育) 走到 B 點(《Daniel Deronda》
這本小說)有如體驗精采絕倫的一趟旅程,這也是為什麼 Eliot 的生
平像她的書一樣有趣,鮮少有作家像她經歷如此多采多姿的人生。
To travel from point A (Eliot's background and upbringing)
to point B (Daniel Deronda) is to make a fascinating and
extraordinary jouney,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Eliot's life
is so interesting as her books, a claim that can be made
for relatively few authors.
故事中的兩位主角分別是外表美艷動人、內心揣揣不安的 Gwendolen
Harleth 和待人誠懇但不知自己身世的 Daniel Deronda。兩人雖互相
吸引,命運卻把他們帶到不同的地方。Gwendolen 自小才貌雙全,過
慣了舒適的日子,因為家道中落的關係,她決定嫁給財大氣粗、城府
深不可測的 Grancourt 來延續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準。Grancourt
原本已經有一個情婦為他生了四個小孩,他卻見色忘義、翻臉不認人
一心要娶美少女 Gwendolen。Gwendolen 嫁給 Grancourt吃了很多苦
頭以後,多次向 Daniel 尋求奧援,無奈 Daniel 只能保持風度,維
持友誼的關係。有一天 Daniel 在練習划船的時候,無意間救起了一
位企圖自殺的尤太女子 Mirah Lapidoth。Mirah身世坎坷但有一付好
歌喉。Daniel 把她安頓在朋友家裡以後,為了幫助 Mirah 找回失散
多年的兄長與母親,他開始出入倫敦尤太人社區,碰巧遇到了 Mirah
的哥哥 Mordecai (又叫 Ezra), Mordecai 身體已經不太行,但是
他仍然熱衷於尤太人建國的使命,甚至鼓勵 Daniel 加入這個神聖的
運動。起初 Daniel 認為他沒有尤太人的血統,只把 Mordecai 的
話當做玩笑。沒想到最後他生母出現與他見面,揭露他也是尤太人的
事實。在了解自己的身世以後,他終於知道自己是誰也找到人生的目
標,決定娶 Mirah 為妻,為尤太建國運動出一份心力。
這本小說寫 Gwendolen 及英國上流社會的生活習慣、男女求愛遊戲十
分精采傳神。相較之下,尤太社區的這部分則比較多奇蹟巧合也比較
薄弱。因此有很多人覺得根本是兩部分勉強牽扯在一起,其實可以把
書拆成兩份,前一部分乾脆就稱 "Gwendolen Harleth"。但是 Eliot
很不以為然,她堅持尤太人部分是整本小說的要素,絕對不能分割。
從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來看,作者其實是冒著得罪天下人的危險將猶
太人放入小說中間。維多利亞時代的小說從 Dickens、Thackeray 到
Trollope筆下的尤太人都是卑鄙無恥的小人,當時的英國社會可以說
看不起甚至仇視尤太人,無論政治上、社會上猶太人都沒有地位可言
。Eliot 從研究基督教神學到接觸猶太教哲學與歷史深深讓她覺得基
督教英國欠尤太人一個公道,才公開在小說中插入和尤太民族歷史文
化有關的故事。
《Daniel Deronda》在1876 年中間分八個月連載,前四部份大受讀
者歡迎佳評不斷,第五部分加進尤太人的情節開始,讀者和評論者就
漸漸流失了,作者早先也預料到這個結局,但是仍然義無反顧寫下去
。小說中「尤太民族的歷史與使命」這個課題今天讀來並沒什麼特殊
,但在當時給英國的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很多尤太人更是受了這本
書的感召才加入猶太建國運動。Eliot 的小說比後來的尤太復國運動
(Zionism)早了二十年,比英國政府發表 「Balfour 聲明」支持尤太
人建國的腳步足足早了四十年。她的天資、博學與勇氣顯然超前同時
代的人一大截,又以自己的聲譽做賭注,喚起英國社會甚至整個基督
教世界對尤太文明的同情與重視,這一點和法國作家 Emile Zola
(1840-1902) 寫「我的控訴」(J'ACCUSE)為一位受冤枉的尤太軍官伸
張正義有相似之處;而以女性的身分在歧視女性的維多利亞時代能有
如此"雖千萬人吾寫矣"的道德勇氣,不禁讓我想起中國近代的革命女
俠秋瑾。
十九世紀的英國小說由於多半先在雜誌上連載的關係,篇幅都很長,
讓現代為忙祿所苦的讀者相當吃不消。如果想要感受《Daniel Deronda》
的魅力,英國的 BBC 在 2002年製作的三集經典文學迷你影集是不容
錯過的好機會。2003 年發行的 DVD 全片約 210分鐘,無論導演、演
員、編劇、攝影都可圈可點,是一部製作精良、超高水準的影集。飾
演可愛又可憐的 Gwendolen、翩翩風度的 Daniel 和陰險到令人咬牙
切齒的 Grancourt 三位演員都是上上之選,令人印象深刻。
迷你影集的成功之處還有一些附帶的條件:Eliot 先前的作品大多以
英國鄉村為背景,這本小說的故事跨越很多的城市與國家,因此全劇
充滿異國浪漫的情調,加上音樂在書中的份量不輕的關係,優美動人
的音樂時常伴隨劇情流動,觀賞起來不啻是一場心靈與感官的饗宴,
加添影集的趣味。因為如此,Amazon.com上的觀眾一致給予很高的評
價,這點我也樂意背書。如果你讀英文字幕沒有問題的話,建議你點
選
http://tinyurl.com/97x37 考慮購買。儘管只是間接接觸經典文
學,對藝術作品敏感的人,很可能也會驚艷不已。
--
Wer den Dichter will verstehen muss in Dichters Lande gehen.
He who intends to understand a poet must visit the poet's
homeland.
-- Goeth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1.156.161.24
1F:推 tinmar:喬治艾瑞特在小說裡的展現博學多聞確實令人吃驚 218.161.15.71 09/03
2F:推 Jey:標題實在下得很好!形容George Eliot的硬脾氣形容得140.119.149.227 09/03
3F:→ Jey:非常傳神!:p 不過我有個疑問,為什麼George Eliot要140.119.149.227 09/03
4F:→ Jey:使用George Eliot這個名字呢?140.119.149.227 09/03
5F:推 ycjjen: 1857 年當時改稱 Marian Evans 的她發表了第一篇 138.88.134.33 09/03
6F:→ ycjjen: 作品,Lewes 隨後向出版商推薦一本合集,說是他 138.88.134.33 09/03
7F:→ ycjjen: 一位男性友人想要匿名出版。真正的原因是如果以 138.88.134.33 09/03
8F:→ ycjjen: 真名出書,很可能會遭到歧視,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138.88.134.33 09/03
9F:→ ycjjen: 至於為什麼要叫 George Eliot? 我猜也是 Lewes 138.88.134.33 09/03
10F:→ ycjjen: 出的點子。 138.88.134.33 09/03
11F:→ ycjjen: 1858 年集合三個故事的 Scenes of Clerical Life 138.88.134.33 09/03
12F:→ ycjjen: 出版以後果然大受好評,人人都在猜作者到底是誰ꄠ 138.88.134.33 09/03
※ ycjjen:轉錄至看板 Fiction 151.200.240.199 09/03
※ 編輯: ycjjen 來自: 138.88.147.181 (09/04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