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liet (R.O.C Marine)
看板book
標題[心得] 卡夫卡-城堡
時間Tue Aug 16 14:00:29 2005
Franz Kafka 作品, 近代小說代表作之一.
我可以了解為什麼高中時買這本書我看不下去, 直到經歷了大學與片段研究所之後,
腦袋已經被更複雜的數理邏輯操過, 那麼這種文字與寓意上的晦澀,
相較之下就比較容易入口了, 雖然我還是沒有仔細的逐字下去閱讀, 那樣會很痛苦.
怎麼說呢, 小說文字所組成的句子, 就像是荊棘一樣地隨著故事進行而不斷蔓延纏繞,
即使我對荊棘的印象完全是來自於文字的, 但讀著卡夫卡的句子時,
我彷彿真的感受到那種多刺粗糙的藤蔓植物, 隨著小說脈絡的進展,
將整部作品在寒冷的雪國裡羅織成夢魘似的迷宮.
作者敘事的口吻是冷漠而帶著疏離的, 相似於卡謬, 但更加地具有攻擊性.
不只是諷刺, 嘲弄, 爭辯, 還包含著某種對於權力的爭奪與掌控, 會擺起架子,
也出現了謊言, 劇中人各自表述對於事件不同的詮釋, 卻沒有太多交集.
沒有結局, 據說這是卡夫卡的特色, 把焦慮, 僵局與那種絕望的感覺存留,
讀者可以知道事情離結束或者告一個段落還久的很, 但作者就是停筆了.
這比寫出一個悲劇更傷害讀者.
某種程度上這部作品讓我奇妙地聯想到紅樓夢. 最深刻的關聯在於對權力與機制的描述,
在賈府或是城堡的領域之內, 那種生存法則都是很扭曲, 心機, 而充滿鬥爭的.
紅樓夢或許因為有著比較多的男女情愛而掩蓋了其他面向,
相對起來, 城堡裡所牽扯的愛情, 到最後似乎也成為權鬥現實的佐證.
整個故事至少可以拆成三件事混雜在一起,
1. 土地測量員 K 在惡劣的雪天來到城堡管轄的村子裡, 不斷地遭受到不友善的對待,
而那種敵意的根源, 則來自於對城堡的權力機制的信仰與服從,
彷彿心理學的原生家庭中, 行為偏差的父母直接造成相應偏差的子女,
所得到的就是一整串惡性循環.
而不屬於亦不服從這種機制的 K 為了某種理由, 執意要在這個村子生活下去,
因此展開了一連串的鬥爭, 雖然到故事結束之前, 其成果都是圖勞.
一開始他只想找到負責人, 到後來他為了跟某個女孩結婚, 最後女孩拋棄了他.
2. 在酒吧工作的女孩 Frida 為了讓自己重新紅起來, 於是拿 K 當冤大頭,
精巧地演了一齣愛情悲喜劇, 並成功, 並拋棄了 K.
這或許是一個謊言, 就像是惡童三部曲的那種氣氛, 一種心機的解釋,
但讀者並沒有辦法確認.
3. 巴那巴斯一家人由於他的某個姐姐得罪了城堡的某個秘書, 因而被全村鄙視,
為此他們一家人想盡辦法想找到那個人並賠罪, 希望因此重建自身的地位.
而 K 的到來正是這個期待的某種契機, 雖然也不見得代表什麼.
描述整個事件的章節是全書最長的, 作者彷彿很想講什麼,
我覺得那整段的感覺像是在講某種思想迫害, 為了維持自我尊嚴堅持理念,
但卻得罪了當權單位的嘍囉, 其他人在怕事的心態下與自己疏離, 造成慘況.
卡夫卡的文字邏輯不是直陳式的, 而是荊棘式的盤節, 不僅常自我詰問,
或者轉好幾個彎, 把簡單的事發展出一種帶有敵意的複雜, 也常語帶威脅或譏諷,
可是讀者又可以看出劇中人的缺乏力量, 甚至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固執.
我不曉得為什麼 K 非要與當局見面甚至談話, 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離開,
或者帶著 Frida 私奔到其他必然存在的更美好的地方.
或者他甚至不夠率性地解決很多事情, 而只是跟村民一樣,
把聰明才智與精力放在瑣事的權鬥之上, 並似乎以此穫得滿足.
如果從歷史唯物論的角度來看, 個人必定是要跟社會維持某種關係才能生存下去.
因為人的肢體在先天的演化結果上是如此的脆弱, 必須仰賴溝通能力與社會關係的合作,
才能在自然界裡維持生命, 甚至進一步地嚐試去控制自然.
那麼, 可以用辯証法來對人際關係做出一些詮釋.
個人於自然的情況下會樂於接觸那些真正友善的人, 彼此因此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並有效的降低未來可能發生的, 個人無法獨立應付的風險.
假設個人並平時不理會他們, 在個人遭遇危難時, 由於他們的真正友善.
他們依然會出手相助, 因此還是可以幫助個人度過風險.
個人於自然的情況下並不樂於接觸不友善的人,
也因此不會有夠良好的關係來達到降低風險的作用.
假使個人平時並不理會他們, 由於他們的不友善, 它們也不會出手相助,
因此個人仍暴露於風險中.
為了獲得更有利的存活條件, 也就是去降低未來的風險, 並提高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全面地與他人互動是一種必要, 而不是可被選擇的, 甚至這也是某種成功或幸福的前提.
對於真正友善的人, 個人與他們的互動是一種自然的傾向或趨勢, 不需要去花心思.
對於不友善的人, 則必須在平常就有所接觸, 否則他們不可能在危難時出手相助.
(或者說難聽一點, 即使平常就有所接觸, 也只是提高不友善者前來幫助的機率而已)
威脅利誘, 軟硬兼施, 近水樓臺, 日久生情, 投其所好, 志同道合.
這些成語似乎早就準備好要來回答關於 how-to 的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 互動不一定要是正面的, 也常藉由負面的方式如吵架來表現.
在這樣的脈絡下來看"城堡"中 K 與眾村人的互動, 似乎就比較清楚了.
他並不那麼想, 可是他不得不, 他也不總是正面的, 相對上他還滿擅於負面的那一些.
所以城堡是存在主義的, 因為它凸顯了個體與體制群體的對立性,
雖然卡夫卡並未像尼采或沙特那樣, 提出個人應該如何去行動的一些概念,
譬如'超人論'或'存在主義就是人本主義', 他只是表現出那種衝突之下,
個人內心所感受到的虐待感與受虐感, 一種想挑戰體制卻無從著力的失落, 當然還有荒謬.
由於文學家所揭示的是個人不明確的, 矛盾而整體的感情, 後代的人要去做分析的時候,
相對於去分析哲學家或者倫理學家, 就顯得更為困難.
K 是土地測量員, 從事與眾人日常生活無關的工作, 他以此定位自己是那樣的職分.
然則城堡與其所屬的村莊都不需要土地測量員這樣的人, 或許曾經有過需要,
但那個測定國界的需要早已被滿足了, K 會收到信前來村莊純粹是一種意外, 巧合,
甚至像卡謬在異鄉人裡面所揭露的, 一種沒來由的荒謬.
相對於卡謬在作品中所採取的有點"怎麼樣都可以"的態度,
K 的態度顯得強硬許多, 他一開始就與某個副城守的兒子展開鬥爭並獲得某種認可,
接著他不斷要找出他存在於那個環境的理由, 一開始只是想弄清楚狀況, 獲得某種解釋,
後來是因為愛情, 有什麼比為了愛情而在荒謬的場景中鬥爭更具有意義的呢?
但最後他失去了愛情, 而一切的鬥爭又變得不那麼重要而累人, 故事也嗑然中斷.
任何人都可以合理的認為, 作品與作者的態度或生活是有關聯性的,
卡夫卡並沒有從未寫完一部作品, 或許一方面是由於他認為自身的經驗不夠去寫,
或許也是因為再寫下去會觸及某種更深沉而無力的悲觀, 像是托爾斯泰的伊凡伊列區之死.
一個不被需要的土地測量員與城堡當局展開的鬥爭,
就像是作者的自我認同與他所處世界進行的鬥爭, 不管別人是否需要, 但他是.
他或許也可以為了愛情的緣故去當小學的看門人, 另一個職位, 被環境認可的, 被馴服的,
但他原本最適合做的並不是那個, 那不是他的專長.
我實在想到楊澤的詩:
...人生不值得活的/為了你/我將做一名千敗劍客/土撥鼠般/努力去生活...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53.63
※ 編輯: Daliet 來自: 218.175.53.63 (08/16 14:03)
1F:推 raiderho:很有趣的文章:) 140.112.251.71 08/17
2F:推 bibombom:最近也在看城堡 原po寫得真的很好 218.160.43.228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