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verlapping (失去的時光)
看板book
標題[心得] 《理論之後》
時間Sun May 29 17:54:34 2005
理論之後還剩下什麼?文化理論從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大放大鳴肇始
,許多哲學、文學、文化理論大師輩出,尤其是跨學科的文化研究,
幾乎無一不被這些理論所影響,但在因為許多災難與時間的沖刷下,
諸多思想大師已經逐漸凋零,拉岡、傅柯、巴特、阿圖塞、德希達、
薩伊德等大師的名字已經成為思想史上的銘刻後,文化理論在面對與
時俱變的世界、文化現象還能提出什麼樣的理論應變,還是已到了後
理論的年代,我們並不需要理論的帶領,生活實踐就會偶然地證成自
身,理論只不過是胡言亂語,我們並不需要理論來提供基礎,文化理
論或後學走到最後,竟然反身過來要解構掉自己嗎?伊格頓(Terry
Eagleton)在新書—《理論之後》(After Theory ),對此提供了許
多創意的見解。
後結構、後現代、後殖民、女性主義等文化理論,可以算是二十世紀
文化研究的顯學,這些理論帶給整個世界一種爆炸性的信息,開展了
另一向度的理論卷軸,為身處於(後)現代性氛圍的世界,戴上了另
一副與眾不同的眼鏡,使人們把眼光從真理、整體、普遍、歷史、基
礎、進步、本質身上,轉向差異、相對、異質、去基礎、非本質的面
向,也讓人們轉身注意日常生活,而非睥睨周遭甚至自己,僅遙遙望
向歷史、理性、形上等鉅型敘述(grand narratives),這種鉅型敘
述普遍化了人,架空了性別、階級、種族等範疇,所以這些文化理論
的獨到之處,就是把人從關注於上帝的天城或人類本身架設的天城身
上,轉移到了地面與自身,環顧關懷的是眾多差異所構成的人類世界
,這是文化理論或泛稱後學的理論家帶給我們的美好境況。
然而諸多文化理論在逐漸成熟之際,卻慢慢步向極端的瑣碎、相對與
耽溺,因而使其也喪失了自身的力量,《理論之後》作者伊格頓對此
感到憂心忡忡,進而批判甚至提出了自己一套理論觀點,以馬克斯的
思想基礎融合了眾多理論思想精華,在理論之後,聲嘶力竭地提出了
另一種文化理論的典範,試圖縫合以往文化理論的裂縫。
伊格頓認為諸多後學途徑的文化理論帶來許多獨到見解,這是值得欣
慰之處,但在側眼關注四周之時,卻遺忘了人生中許多的重要範疇,
如對政治、道德、德行論述之遺忘,僅在微型政略(micropolitics)
中小鼻子小眼睛地打轉,為了反規範,對規範採取無謂敵視,採用節
點戰略,甚至更走火入魔地把專注力擺在枝微末節之物,忽略了尚有
許多該注意到的關懷之處,尤其在如今資本主義全球論述風雨交加之
時,如何力挽狂瀾地對抗其惡處,他認為文化理論對此視而不見,是
件危險的行為,所以文化理論若不抽身於微型政略的窠臼,之後僅會
被對手的論述吞蝕殆盡,不把目光擺置於全球戰略或鉅型敘述之上,
發展另一套理論論述,將無法面對未來的挑戰,雖然在地思考是一個
優點,但遮蔽了許多更宏觀的視野,所以伊格頓在《理論之後》中,
提出的觀點是必須建構一套與時並進的鉅型敘述,雖然他也尚未提出
一套令人滿意的答案,但在此時,卻也是有某種振聾發聵的效果,並
不無啟發之處。
《理論之後》一書,嚴格來說,並非嚴肅的學術作品,全書以散論形
式行文,有缺點也有優點。幽默的書寫風格讓人為之失笑,反諷語調
顯露出不失創意的趣味,讀來笑聲不斷,尤其在前四章,讓人讀來是
精神奕奕,並不會昏睡沈沈;但也因為其散漫的書寫模式,夾帶著語
焉不詳的缺陷,讀著讀著就會讓人模糊了專注。更可以說,這本書可
以分成兩部分來讀,前四章對文化理論既褒獎又貶抑,有著窮酸刻薄
的語調,這也是該書有趣之處;書本的後四章我們可視為是他個人的
獨創觀點,但又雜揉許多大家的論調,變成了理論的雜匯拼盤,為了
縫補文化理論的缺口,伊格頓大談文化理論不談的範疇,如真理、客
觀、德行、道德,當然這些概念都已非是以往素樸的真理觀、倫理學
的論述,伊格頓巧手修正了許多僵直部分,當然從中可以看到許多人
的影子,只不過有太多詮釋的部分相當值得讓人琢磨再三。
理論與實踐或論述與生活,總是牽扯著切割不清的系譜牽連,理論與
實踐可能並非單向影響,或許是雙向溝通也說不定,理論的繁雜多元
性,或說百花爭鳴也是好事一件。微型政略有其優點,大家一起研究
陰毛沒有什麼不對,研究內褲也很有創意,只要研究能帶來許多深沈
的思考意蘊;鉅型論述也有其力量,可以讓我們更關注全球階級、貧
富差距等問題,但卻忽略了一些需要靠近一點的放大鏡才看得到的差
異與異質,鉅型論述在某些部分可能太過普遍或太遙遠了,所以或許
微型政略也可以在地化地內爆資本主義、父權結構的宰制也說不定,
伊格頓可能也想太多,但理論創意就是想太多才能併發出深邃的五彩
光芒,讀著這類型的讀物或許可以觸發我們更多想像的空間,不讓思
想侷限,甚至慢慢枯萎死亡。
人類文化實在是太過複雜繁複,不可能有存在著一套完美、天衣無縫的
理論就可應付,每套文化論述不可能沒有缺縫,不過看看每個理論家用
哪一套針線來縫補時,常常使人感激其思考創見,更可能轉化自己視野
盲點,雖然有時也會被搞得精神分裂,或頭昏腦脹,但不反諸己身,僅
固執地持著自己的一套價值眼鏡,偶爾也會有陷入某種意識型態之虞,
而邁入過於僵固難化的處境,理論與思想是需要一再修正的,並不是說
拿了一套尚方寶劍就能打遍四方;免不了自己會有一套理論觀點,但在
思想碰觸時,並不需要為了反對而反對,虛心謹慎聆聽付出關注,才不
會把自己逼向思想的死角。
在閱讀《理論之後》時,原先是充滿愉悅的,因為在閱讀該書時,不像
是閱讀學術理論般的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種閱讀睿智之人所書寫的散文
的味道,自己對文化理論並無研究,但讀起來卻也津津有味,所以這種
書寫策略某部分來說是成功的,在前言中,作者已經明言這本書的主要
對象是一般學生與讀者,所以想來這本書或許也是伊格頓自己理論的部
分實踐,透過簡潔幽默的書寫,影響更多人能夠關注文化現象,更能去
關注世界上許多已經存在已久的缺憾。在注視著世界的敗壞之處時,總
是懷著憤怒不堪的心情,對於實踐是充滿無力感的,但只要我們仍繼續
思索,也許行動仍避不開犬儒,但心裡的叛逆、正義的活水會永遠轉動
著,或許有一天會從內在緩緩流洩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96.142
※ 編輯: overlapping 來自: 140.117.196.142 (05/29 18:24)
※ 編輯: overlapping 來自: 140.117.196.142 (05/29 21:16)
1F:推 Jey:推"不須為反對而反對 才不致把自己逼到死角"140.119.149.227 05/29
2F:→ Jey:還有從內在緩緩流出的正義活水永遠流轉!!(感動)140.119.149.227 05/29
3F:推 ycjjen: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Eagleton 1996年所寫的 138.88.129.40 05/30
4F:→ ycjje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似乎評價比 138.88.129.40 05/30
5F:→ ycjjen: After Theory好一些,有空也為我們介紹一下如何ꄠ 138.88.129.40 05/30
6F:推 overlapping:文學導論是通論性質,似乎比較難介紹....:)140.117.196.142 05/30
7F:→ overlapping:那本書聽說評價不錯,之後有空會讀看看...:)140.117.196.142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