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verlapping (失去的时光)
看板book
标题[心得] 《理论之後》
时间Sun May 29 17:54:34 2005
理论之後还剩下什麽?文化理论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大放大鸣肇始
,许多哲学、文学、文化理论大师辈出,尤其是跨学科的文化研究,
几乎无一不被这些理论所影响,但在因为许多灾难与时间的冲刷下,
诸多思想大师已经逐渐凋零,拉冈、傅柯、巴特、阿图塞、德希达、
萨伊德等大师的名字已经成为思想史上的铭刻後,文化理论在面对与
时俱变的世界、文化现象还能提出什麽样的理论应变,还是已到了後
理论的年代,我们并不需要理论的带领,生活实践就会偶然地证成自
身,理论只不过是胡言乱语,我们并不需要理论来提供基础,文化理
论或後学走到最後,竟然反身过来要解构掉自己吗?伊格顿(Terry
Eagleton)在新书—《理论之後》(After Theory ),对此提供了许
多创意的见解。
後结构、後现代、後殖民、女性主义等文化理论,可以算是二十世纪
文化研究的显学,这些理论带给整个世界一种爆炸性的信息,开展了
另一向度的理论卷轴,为身处於(後)现代性氛围的世界,戴上了另
一副与众不同的眼镜,使人们把眼光从真理、整体、普遍、历史、基
础、进步、本质身上,转向差异、相对、异质、去基础、非本质的面
向,也让人们转身注意日常生活,而非睥睨周遭甚至自己,仅遥遥望
向历史、理性、形上等钜型叙述(grand narratives),这种钜型叙
述普遍化了人,架空了性别、阶级、种族等范畴,所以这些文化理论
的独到之处,就是把人从关注於上帝的天城或人类本身架设的天城身
上,转移到了地面与自身,环顾关怀的是众多差异所构成的人类世界
,这是文化理论或泛称後学的理论家带给我们的美好境况。
然而诸多文化理论在逐渐成熟之际,却慢慢步向极端的琐碎、相对与
耽溺,因而使其也丧失了自身的力量,《理论之後》作者伊格顿对此
感到忧心忡忡,进而批判甚至提出了自己一套理论观点,以马克斯的
思想基础融合了众多理论思想精华,在理论之後,声嘶力竭地提出了
另一种文化理论的典范,试图缝合以往文化理论的裂缝。
伊格顿认为诸多後学途径的文化理论带来许多独到见解,这是值得欣
慰之处,但在侧眼关注四周之时,却遗忘了人生中许多的重要范畴,
如对政治、道德、德行论述之遗忘,仅在微型政略(micropolitics)
中小鼻子小眼睛地打转,为了反规范,对规范采取无谓敌视,采用节
点战略,甚至更走火入魔地把专注力摆在枝微末节之物,忽略了尚有
许多该注意到的关怀之处,尤其在如今资本主义全球论述风雨交加之
时,如何力挽狂澜地对抗其恶处,他认为文化理论对此视而不见,是
件危险的行为,所以文化理论若不抽身於微型政略的窠臼,之後仅会
被对手的论述吞蚀殆尽,不把目光摆置於全球战略或钜型叙述之上,
发展另一套理论论述,将无法面对未来的挑战,虽然在地思考是一个
优点,但遮蔽了许多更宏观的视野,所以伊格顿在《理论之後》中,
提出的观点是必须建构一套与时并进的钜型叙述,虽然他也尚未提出
一套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在此时,却也是有某种振聋发聩的效果,并
不无启发之处。
《理论之後》一书,严格来说,并非严肃的学术作品,全书以散论形
式行文,有缺点也有优点。幽默的书写风格让人为之失笑,反讽语调
显露出不失创意的趣味,读来笑声不断,尤其在前四章,让人读来是
精神奕奕,并不会昏睡沈沈;但也因为其散漫的书写模式,夹带着语
焉不详的缺陷,读着读着就会让人模糊了专注。更可以说,这本书可
以分成两部分来读,前四章对文化理论既褒奖又贬抑,有着穷酸刻薄
的语调,这也是该书有趣之处;书本的後四章我们可视为是他个人的
独创观点,但又杂揉许多大家的论调,变成了理论的杂汇拼盘,为了
缝补文化理论的缺口,伊格顿大谈文化理论不谈的范畴,如真理、客
观、德行、道德,当然这些概念都已非是以往素朴的真理观、伦理学
的论述,伊格顿巧手修正了许多僵直部分,当然从中可以看到许多人
的影子,只不过有太多诠释的部分相当值得让人琢磨再三。
理论与实践或论述与生活,总是牵扯着切割不清的系谱牵连,理论与
实践可能并非单向影响,或许是双向沟通也说不定,理论的繁杂多元
性,或说百花争鸣也是好事一件。微型政略有其优点,大家一起研究
阴毛没有什麽不对,研究内裤也很有创意,只要研究能带来许多深沈
的思考意蕴;钜型论述也有其力量,可以让我们更关注全球阶级、贫
富差距等问题,但却忽略了一些需要靠近一点的放大镜才看得到的差
异与异质,钜型论述在某些部分可能太过普遍或太遥远了,所以或许
微型政略也可以在地化地内爆资本主义、父权结构的宰制也说不定,
伊格顿可能也想太多,但理论创意就是想太多才能并发出深邃的五彩
光芒,读着这类型的读物或许可以触发我们更多想像的空间,不让思
想局限,甚至慢慢枯萎死亡。
人类文化实在是太过复杂繁复,不可能有存在着一套完美、天衣无缝的
理论就可应付,每套文化论述不可能没有缺缝,不过看看每个理论家用
哪一套针线来缝补时,常常使人感激其思考创见,更可能转化自己视野
盲点,虽然有时也会被搞得精神分裂,或头昏脑胀,但不反诸己身,仅
固执地持着自己的一套价值眼镜,偶尔也会有陷入某种意识型态之虞,
而迈入过於僵固难化的处境,理论与思想是需要一再修正的,并不是说
拿了一套尚方宝剑就能打遍四方;免不了自己会有一套理论观点,但在
思想碰触时,并不需要为了反对而反对,虚心谨慎聆听付出关注,才不
会把自己逼向思想的死角。
在阅读《理论之後》时,原先是充满愉悦的,因为在阅读该书时,不像
是阅读学术理论般的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种阅读睿智之人所书写的散文
的味道,自己对文化理论并无研究,但读起来却也津津有味,所以这种
书写策略某部分来说是成功的,在前言中,作者已经明言这本书的主要
对象是一般学生与读者,所以想来这本书或许也是伊格顿自己理论的部
分实践,透过简洁幽默的书写,影响更多人能够关注文化现象,更能去
关注世界上许多已经存在已久的缺憾。在注视着世界的败坏之处时,总
是怀着愤怒不堪的心情,对於实践是充满无力感的,但只要我们仍继续
思索,也许行动仍避不开犬儒,但心里的叛逆、正义的活水会永远转动
着,或许有一天会从内在缓缓流泄出来。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7.196.142
※ 编辑: overlapping 来自: 140.117.196.142 (05/29 18:24)
※ 编辑: overlapping 来自: 140.117.196.142 (05/29 21:16)
1F:推 Jey:推"不须为反对而反对 才不致把自己逼到死角"140.119.149.227 05/29
2F:→ Jey:还有从内在缓缓流出的正义活水永远流转!!(感动)140.119.149.227 05/29
3F:推 ycjjen: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Eagleton 1996年所写的 138.88.129.40 05/30
4F:→ ycjje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似乎评价比 138.88.129.40 05/30
5F:→ ycjjen: After Theory好一些,有空也为我们介绍一下如何ꄠ 138.88.129.40 05/30
6F:推 overlapping:文学导论是通论性质,似乎比较难介绍....:)140.117.196.142 05/30
7F:→ overlapping:那本书听说评价不错,之後有空会读看看...:)140.117.196.142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