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verlapping (失去的時光)
看板book
標題[心得] 《旁觀他人之痛苦》
時間Sat Apr 23 21:00:48 2005
台灣向來缺乏重要的公共知識份子,如同薩伊德(Edward W Said)所說:「知識份
子的代表是在行動本身,依賴的是一種意識,一種懷疑、投注、不斷獻身於理性探究和道
德判斷的意識......知道如何善用語言,知道何時以語言介入,是知識份子的兩個必要特
色。」在美國,廣為人知,且能符合上述所言的知識份子,除了薩伊德之外,還有被譽為
美國最偉大的異議份子—杭士基(Noam Chomsky)以及去年底甫逝世的蘇珊.桑塔格(Su
san Sontag)。
這些知識份子皆能在公共領域中對某些議題發出讓人振聵發聾的良知表述,無畏於當
下世局的不利形勢,如桑塔格在9-11事件後,對於美國自身的反省,並未傍依於全國悲憤
情勢下人云亦云的趨勢,當然這行為也引來極大的反對浪潮;杭士基在9-11恐怖攻擊的評
論上,雖然也指責恐怖暴行的不是,卻也反對美國以雙重標準來衡量事物,更以周密的資
料直指美國政府才是頭號恐怖主義國家,這些行為都表現出他們作為知識份子的風骨。
擁有這般無畏的道德良知的知識份子,能對權力保持一段距離,不會以簡單的切割方
式來做出非彼即我的、你死我活的論述,且透過睿智目光能看到表象下真實的真相,不盲
從主流輿論隨波逐流而昏亂起舞,皆是這些公共知識份子的共同特色,但隨著薩伊德、桑
塔格接連殞逝,杭士基也已屆高齡,這些高風亮節的知識份子孑然身影逐漸飄落凋零於歷
史的昏黃浪潮中,也意味著某種知識份子理型典範的失落與飄散。
今天重新翻閱起日前即已瀏覽過的《旁觀他人之痛苦》,看著桑塔格這本出版於2003
年的著作,心中盡是感慨、喟嘆與慚愧。因為在晚年年邁、病痛雙重困境下,桑塔格還能
夠著述不綴地,書寫出這麼具有道德力量的深沈作品,片落於字裡行間的盡是字字珠機的
識見;其實之前自己在瀏覽時已用鉛筆劃過許多深邃字句,今天重讀時,忍不住又拿出色
筆再次重複塗染過一遍;在這本小書裡,擁有太多那種突如其來、毫無遮掩的針刺般的描
述,往往直接地往自己犬儒無知的心態裡,深深錐刺著,所以在閱讀過程中,除了拿筆劃
個不停外,最常做出的反應常常是嘆息與自省。
這本篇幅不大的小書,其實某個程度也是桑塔格最終的檢視觀點,她修正了以往在《
論攝影》中的許多觀點。在《論攝影》中,她有一個重要的論述,當時她認為,在一個被
影像充斥包圍的現代世界中,因為人們無所不在地、無時無刻地不在觀看他人之痛苦的影
像,卻因為如此不間斷疲勞轟炸下,人們慢慢、逐漸地也習慣了此類影像衝擊的慣性,最
後剩下的只有疲乏與冷漠感,人的道德感受與思考反映都在這過程中,被折損蛀蝕殆盡。
但在《旁觀他人之痛苦》中,她卻修正了這樣的觀念,雖然她在書中仍批判大眾傳播
的弊害,如上述觀點,大量苦難的影像反而讓人們承受度越來越高,我們也總以凝視的主
體,冷漠遙望著遙遠的受難客體,內心卻絲毫不受情感波動,甚至人的內在有著旁觀他人
苦痛的愉悅感。
儘管如此,她還是肯定了「影像」、「攝影」的功用,影像還是能讓人們觸動心弦,
使我們理解,進而採取行動,影像的浮濫並非僅造成人心疲乏而已;照片還是可以把災難
感受深刻地印記在我們的記憶之中,照片影像還是內含著道德價值有助於我們理解他人之
苦難,但重要的不是憐憫而已,而是訴諸行動,否則這種不穩定的憐憫往往輕易地就會消
失殆盡。
當然這本書也觸及了「攝影」本質的探討,如照片擁有著與生俱來的客觀性,因為攝
影可以補抓到近似真實事物的紀錄,但攝影本質卻避不開攝影機後面的那個人的主觀性,
攝影呈現了某人的觀點限制,甚至有「導演意味」的存在;她更認為政府往往在界定我們
所獲得的知識觀點,間接透過對傳媒的控制與傳媒自身的審查,戰爭的影像呈現在觀眾面
前往往已經被精挑細選過,人們應該看什麼都被公共機構準則所決定了。甚至一張張戰爭
、苦難的圖片、影像能否發揮作用,時常也需視當時社群的氣氛,在這裡她也探討了苦難
攝影、影像的侷限性。
文中她也直接地批判了後現代主義者,如布希亞。桑塔格多年前的《論攝影》一書,
其實在當時也是某種後現代特色的表現,她曾說過:「一樁藉由照片而為世人知曉的事件
當然比匱乏照片的事件更形真實,然而在反覆不斷的曝光之後,事件又會變得沒那麼真實
。......照片於撩動憐憫之情的同時,亦令其枯萎。」這意思也是說影像或照片,已經把
世界切割為不連續的碎片,事實已經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影像所替代了。
雖然她現在似乎不那麼認為了,不過當時這見解與後現代的觀點是很相近的;只是她
在《旁觀他人之痛苦》中,卻有了轉向,極力批判布希亞的觀點,布希亞宣稱他「確信現
世僅存影像,擬像的現實。」如他在《波灣戰爭不曾發生》中提到的「我們愈是以為接近
真實(或真相),就越遠離它們,因為它們都不存在。
我們越是迫近事件的即時實況,就越陷入虛擬的假象之中。」桑塔格明顯不贊成這觀
點,甚至批判這種觀點,她認為這種把「現實、真實變成觀賞物是一種令人咋舌的坐井觀
天的觀點,......假設所有人都是旁觀者。叛逆而玩世不恭地指出:世上並無真正的苦難
。」桑塔格批判這只是一種從沒接近過戰爭的犬儒觀點,才會認為沒有真實,她認為法國
思想家只玩弄術語,而不正視現實,在這裡對布希亞的批判似乎頗值得玩味。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內容是關於非洲某國家種族屠殺的故事,其中有一幕畫面著實讓
人羞愧不已,畫面是當地黑人拜託來此地採訪的白人記者務必把那慘狀的畫面傳送到外國
,以獲得外國輿論與軍事支持,但那位白人記者只淡淡說了一句話,「觀眾看了這些畫面
也僅會說聲好可憐而已,然後還是繼續吃飯,根本沒有用處」,看到這幕戲,驚覺那畫面
說的人好像就是自己,在觀看他人痛苦時,自己已經麻痺到無關痛癢,所以看到這場戲後
盡是反省。
關於此桑塔格更說出了深刻的道理,她說「越是在遙遠的異域,我們越可能看到死傷
者的正面影像。於富裕國家的公眾意識內,後殖民非洲只以兩種方式存在,除了性感的音
樂,就是一系列令人難忘的失神大眼的受害者照片。......這類影像具有雙重訊息。一方
面顯示了令人震怒的不公,需要大力彌補的痛苦;另方面似乎也證實了,只有那些地方才
會發生這類事情。」而且「電視的重點就是可以轉台,於是觀眾自然會轉台,會變得焦躁
、無聊。消費者昏昏欲睡,他們需要不斷刺激、不斷預熱啟動。」
遠方的苦難對我們來說僅是一群受難客體,只會發生在遠方,所以我們也不過是把這
類影像當成娛樂般,甚至看到會覺得無聊而馬上轉台,所以也從不曾在心中留下多大痕跡
,頂多說了幾句好可憐外;桑塔格更以柏拉圖的觀點直述了人類喜歡觀看他人之痛苦、傷
殘與屈辱的可鄙嗜好,這點也真切地形容了人類的真實存在、不可否認的劣根性。如同在
車禍、災難現場,多的盡是圍觀人群,人們這種嗜好可由此為證,連自己也不例外。看了
這本書會反省、會有被痛擊內心的感覺,也是因為此類敘述之多的緣故,好像每句話放在
自己身上都很適宜。
這本書沒有艱澀理論的建構,只有深切入理的觀察與睿智透視的觀點;桑塔格透過簡
潔文字的敘述,深入淺出地陳述了許多道理,全書不過一百來頁,是非常好閱讀的一本雜
記。桑塔格不僅反省以往自己的論點,更讓讀者知道許多自己習以為常的盲點,讀了此書
之後,如果懂得深思的話,往後我們在旁觀他人之痛苦時,會有更不同向度的思維與觀察
,或許更可能的是,在旁觀他人之痛苦時,我們會付諸行動去理解、更去幫助。
公共知識份子典範之存在是必要的,如桑塔格、杭士基、薩伊德等的存在,影響啟發
了不少後人,也時常點出我們許多被遮蔽住的闇處與侷限,只可惜台灣更缺乏這種知識份
子的典範,在西方這種公共知識份子也逐漸消逝,往後我們僅能懷舊,感嘆典型在夙昔了
,有人曾說過二十世紀是沒有大師的年代,我想二十一世紀連公共知識份子也不復再得了
,在價值紛亂的年代,少了許多擁有真知灼見者的指點,這或許也是弔詭的二律背反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96.142
1F:推 elieta:我覺得這本書雖小,但是讀起來蠻重的.. 218.165.97.18 04/23
2F:推 Jey:沒錯,光是看著標題就感到心痛140.119.149.227 04/23
3F:→ Jey:謝謝overlapping的分享:)140.119.149.227 04/23
4F:推 Jey:有段時間讀Said, Chomsky, Lyotard等人 都忍不住羨慕140.119.149.227 04/23
5F:→ Jey:擁有這些"知識份子"的"國家"140.119.149.227 04/23
6F:推 singlo:謝謝分享~!!~140.116.144.141 04/23
7F:推 yesyouare:謝謝~~~ 61.229.188.251 04/23
8F:推 libraryfay:謝謝分享 :) 203.204.193.34 04/23
9F:→ fuchinchou:我一直對這本書敬而遠之 書名太....140.119.194.140 04/24
10F:推 miaochyi:電影是「盧安達飯店」吧 我是看過桑塔格的書 70.48.47.123 05/07
11F:→ miaochyi:才看了電影 兩者呼應 心裡重得不知怎麼好 70.48.47.123 05/07
12F:推 overlapping:對啊,這部電影跟書都重到令人淚流不止啊!140.117.196.142 05/09
※ 編輯: overlapping 來自: 114.45.41.118 (08/26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