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swyn (Oswyn)
看板WarringState
標題[史料] 大坂之陣、大和国十津川鄉之軍役
時間Thu Oct 5 01:32:26 2017
大和国的南半部山地、吉野郡中最南端的十津川鄉,也就是現在的奈良縣十津川村。
是奈良縣最大,也是目前日本國實際控制地域中面積第一的村。(北極熊~
傳統上由於是個深山不適耕作之地,位處紀伊半島內陸與外地隔絕的山村。
自古就是免租不受權力者支配的半獨立地區,常以提供實力者兵力換取安堵的保障。
從飛島時代的壬申之亂起,就數度活躍於歷史,南北朝時為後醍醐天皇而戰,得到南朝
連三代天皇的綸旨,至楠木正成之孫正勝時都站在南朝方,稱「南朝遺臣」。
足利幕府成立後連守護都放棄對十津川的干涉,處於足利幕府的支配之外。
之後豊臣秀吉的太閤檢地十津川被納入支配,但還是被免除石高保有自治。
江戶期更以十津川郷士聞名,幕末一時加入天誅組,以勤皇聞名。
據說明治4年全部的鄉民都被列為士族,宮廷警護除了薩摩、長州、土佐三藩外就只有
十津川郷士被任用。
十津川的租稅減免及至明治期的地租改正,號稱日本全國持續最長的租稅減免措施。
相傳佐久間信盛被追放高野山,最終死於在十津川的湯治時。
豊臣秀長之跡繼秀保也是在十津川温泉療養時病死(一說横死)。
楠木正勝之墓也在此地。
======================================
慶長十八(1613)年,江戶幕府設置奈良奉行,中坊秀政就任由京都所司代指揮。
一說乃補任其父中坊秀祐之位。
秀祐原為筒井家老,與島清興對立並致其出走,後又向家康讒言導致筒井定次
改易,筒井家被改易後成為幕臣,就任奈良奉行。
慶長十九(1614)年十月七日,奈良奉行中坊秀政發出了軍役召状。
http://www.totsukawa-nara.ed.jp/bridge/guide/document/doc_09.htm
http://www.totsukawa-nara.ed.jp/bridge/guide/document/td_09.gif
http://www.totsukawa-nara.ed.jp/bridge/guide/document/doc_09.pdf
譯文
大意為先日的要求你們這些鄉民
不應召,為了大坂希望近日由東方上洛。之前
發出的木材役得以免除,這次要準備鉄砲30丁、弓15人跟具足。
宝暦六(1756)年二月,十津川郷鎗役四拾五人家筋書
http://www.totsukawa-nara.ed.jp/bridge/guide/document/doc_28.htm
http://www.totsukawa-nara.ed.jp/bridge/guide/document/td_28.gif
http://www.totsukawa-nara.ed.jp/bridge/guide/document/doc_28.pdf
譯文
大意為十津川郷高千石之場所,自往古來被置為無年貢地。
因大坂御陣之節,上述的鉄砲30挺、弓15張具足用意的45人之外,還有
千余人一起出陣。頭取的45人被定為
槍之者(鄉士),為御褒美代代支給扶
持方米78石7斗5升的家筋(格)。後列出45人的出身村與姓名。
45人的出身村計35個,最多的谷瀨村有4人,另7個村2人,其它各1。
最後由十津川郷59個村的庄屋聯名,提交這分清單給(藤堂藩)古市役所。
清單中的村名似乎都還能以郵便番号定位。
======================================
十津川村在明治23(1872)年時發生嚴重水災吉野郡長也遇難。
約600戶、2500人移住至北海道,開設了新十津川村。
十津川村人口在1960年時達到最高峰,之後就一直外移減少。
1965年時還有10776人,2015時只剩3508人,目前過疏老化衰退中。
--
あ~ そうよ いつでも女は女優よ
^,,,^ キツネじゃない キツネじゃない 乙女なメギツネ
(ミ‵ω′)\m/ BABYMETAL
DEATH!!(乂
'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96.132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WarringState/M.1507138352.A.943.html
1F:推 xm: 謝謝分享 10/05 07:57
2F:推 eli5816459: 推 10/05 08:57
3F:推 Voony: 推,感謝分享 10/05 11:46
4F:推 gm79227922: 看了一下好偏僻 居然還有3萬人 10/05 12:03
好像最多時只有一萬多人!?目前65歲以上超過4成
194X年時據說人口就約一萬
其實有花了些時間但沒找到大正明治期的十津川人口
不過依宗門改帳,其中的風屋村在1738年時人口169人,戶數接近50
1859年時人口209人,戶數變動不大
目前風屋86人,42戶,但因為風屋水庫應有影響人口外移
據說是因為風屋村在1786年時,村中農民全轉為鄉士,所以分家的狀況減少
5F:推 alicecooper: 推! 10/05 12:15
其實個人覺得有意思的地方是,這些鄉民很嚕居然敢不應招
再來是絕大部分山村一村只有一鄉(地)侍級,占出兵人數比例的4~5%
還有村中的庄屋家跟上面的鄉侍家不盡相同
45人中只有9人與該村庄屋同名(可能同人),另7人同姓(可能同家)
最重要但不能很肯定的一點是,奈良奉行的軍役召狀中前面的小字似乎是繼紙
小字部分個人看起來好像是中津川鄉民們回復先前奈良奉行發出的軍役召狀,
然後被奈良奉行或後人以繼紙的狀態被貼在第二次回信的軍役召狀前面?
因為小字跟大字很明顯重點重復,但前面小字似乎是在抱怨來不及
且要脅以免除先前的材木役作為急上洛的回報?
資料網站中的說明也是寫到
奈良奉行配属を嫌ったか郷民は応じない。
所以鄉民們是討價還價後拿到有利條件才出兵是也
6F:推 a910343: 推 10/05 19:25
7F:推 Aotearoa: 民風剽悍? 10/05 19:39
除了很兇外,地利也讓膽子大吧,反正一副你能拿我何
其實日本的鄉民們感覺上還是很敢挑戰武士階級
8F:→ tsmcprince: 跑去北海道住 感覺像是被流放 10/05 22:09
算移民吧,因為豪雨家園被土石流沖毀,河谷地重建困難
明治政府有補助17萬多圓算巨款,連明治天皇都拿出私財資助了幾千圓
※三年後跟英國訂三艘裝甲艦合計312萬圓,該年日本海軍費用352萬圓
9F:推 Aotearoa: 看地圖,十津川夾在高野山與熊野三山這兩個聖地中間 10/05 23:15
10F:→ Aotearoa: 直到幕末都一直是自治領,還滿神奇的 10/05 23:16
11F:推 Aotearoa: 司馬遼太郎在紀行裡面稱此地為「十津川共和国」XD 10/05 23:22
這些山在中世多半也沒人能管,獨立性也很強
十津川北面還一堆山才到一堆廟也很難管的奈良,實在沒有硬打下來的價值
沒什田地,打下來也抽不到什麼石高,交通運輸也不便,還不如凹兵役
十津川連腔調也都跟周邊不同,獨立的文化圈XD
古代日本中央政爭出事,多半逃到近江或十津川二選一
坂本龍馬被暗殺,刺客就是報自己是十津川鄉士騙取信任
12F:→ sdiaa: 明治時代的17萬真的超級多... 10/05 23:39
據說是對十津川一向勤王的立場回報所以才有這麼多,600戶分17萬
不過開始移住到北海道後的半年左右就死了96人,還是滿慘的
※ 編輯: Oswyn (1.169.196.132), 10/05/2017 23:47:34
13F:推 lonelysin: 反正來打我,就跑去空海テーマパーク玩啊啊啊… 10/06 02:41
14F:推 mytunty: 推 10/06 08:08
15F:推 madrichard: 推 10/06 09:42
16F:推 pups914702: 推 10/06 17:27
17F:推 marcohpsh: 一種放置play的概念 10/09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