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omic ((Nomis))
看板Warfare
標題[心得]
時間Wed Jan 25 21:21:52 2023
網誌圖文版:
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25.html
--
印度巨炮[下]
儘管如此,若就總產量而言,恐怕印度確實落後得多。這首先反映在圍城戰中使用鐵
炮子的數量上。在明末,1632年圍繞著萊州的攻防戰中,守城方每天消耗的炮子多達三千
個,死守五十餘天用去的炮子應該在十萬發以上,儘管這是包括石彈的數量 ,而且應該
也包括較小型的火炮。而在1662年初的熱蘭遮城,圍攻的明鄭火炮在一天之內拋射了大約
1,700至2,500發炮彈,其中有些彈重30磅 。圍攻者每日拋射千餘發炮彈在17世紀的攻城
戰中算是常態。以鄂圖曼帝國為例,1641年的亞速(Azov)攻圍戰中,土耳其人每天向哥薩
克守軍拋射700至1,000發炮彈,幾乎圯平整座城,守方被迫據守壕溝地道應戰 。土耳其
人還經常用每天發射的炮彈數來給攻城戰貼標籤,比如說1594年奧地利人進攻Esztergom
城那一場,就被稱作「1,700發圍城戰」;1686年歐陸聯軍圍攻布達,則被稱為「1,500發
圍城戰」 。
歐洲其他地區的圍城戰炮彈發射量更為驚人。據說1631年提利(Tilly)率軍圍攻馬德
堡時,每天拋射的炮子竟多達12,000至18,000發 (如數字無誤,可能包含了較多小口徑火
炮),無怪乎四天內便將該城攻陷。而在1691年針對愛爾蘭Athlone城的英軍,則在一周內
拋射了12,000發加農炮彈、600發臼炮彈與無數臼炮發射的礫石彈,平均每天1,800發,在
愛爾蘭前所未見 。在法國,知名工程師兼攻城專家瓦邦(Sébastien Le Prestre de
Vauban)以主張減省(人力、財力、時間)著稱,但在他的精算之下,40天內拿下一座普通
城池,也得事先備下40,000發24磅炮彈,一天1,000發還是跑不掉 。實際上,在1697年,
由瓦邦親自指揮、被當作模範案例膜拜的Ath攻城戰,在14天內仍然打掉了27,050發加農
炮彈(其中24,300發是24磅彈)、3,400發臼炮彈,平均一天2,175發 。1691年的Mons攻城
戰就浪費得多,在不到一個月內揮霍了106,000發炮彈、7,000發臼炮彈,每天發射的炮彈
超過4,000發 。
在印度的圍城戰中又消耗了多少炮彈呢?筆者未能找到直接證據,但有一些間接證據
值得一提。1671年,蒙兀兒帝國儲藏於Ausa城堡軍火庫內的石彈有144,000發 ;這個數字
不小,但以中國或歐陸一場攻城戰十萬發以上炮彈的消耗量而言,也就經得起一場半的消
耗。在18世紀中葉北印度慘遭阿富汗蹂躪、馬拉塔(Maratha)聯盟出師北伐之際(1760年)
,其軍中攜帶的炮彈僅有區區8,184發(儘管領軍主帥最初請領19,000發)。雖然北伐軍順
利收復德里(幸虧守軍僅數百人),但在次年的第三次Panipat會戰仍然大敗給阿富汗的杜
蘭尼(Durrani)王朝 。這結果毫無令人驚訝處,早在1743年納迪爾沙(Nader Shah)進攻摩
蘇爾(Mosul)時,持續8天接連不斷的炮轟就傾洩了十萬發炮彈(平均每日12,500發,可能
包括小口徑的炮彈),比起歐洲或中原都是極為驚人的投射量 。在納迪爾沙麾下耳濡目染
的杜蘭尼有樣學樣,面對火力不足的對手時自然顯得摧枯拉朽。
這也就意味著,17世紀歐洲或印度人觀察到的、在印度非常沒效率的火炮發射頻率,
除了巨炮(bombard)冷卻時間較長的因素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炮彈根本就不夠。每天以
百來門火砲擊發成千甚至上萬枚炮彈,往往需要一天之內各門火砲至少擊出數十發的射速
。但在印度,與中世紀的歐洲一樣,一天常打不了十發。1528年巴布爾(Babur)麾下的炮
術師曾經一天內打出16發,被認為是了不起的成就;而到了奧朗則布時期(1653年),攻城
炮一天打兩發就可以算是達標了 。在18世紀,英國人歐米(Robert Orme)點評印度人用炮
,說他們完全不曉得一分鐘內連發數炮的辦法,以為15分鐘1發已經不錯了 。然而這點射
速絕非肇因於印度文化有什麼國民性痼疾;實際上,在19世紀的錫克戰爭中,印度人用炮
完全可以發揮超常水準──在1845年Mudki會戰的戰場上,錫克炮手甚至以每分鐘3發射的
射速與每分鐘2發的英國人抗衡,儘管火炮數量屈居劣勢 。
炮彈的缺乏一方面促使印度人不加撿擇地同時使用石彈、銅彈與鐵彈,另一方面可能
也促進了火箭的大量運用──典型的印度火箭重2公斤,推進藥就重1公斤 ,以投射的質
量來說是比鐵彈少,但無論銅彈、鐵彈還是石彈,都有火力不夠密集的缺陷,這時候以同
等重量製造更密集火力的火箭便派上用場了。印度戰場上使用的火箭常以數千計;古佳拉
特甚至象載牛馱一口氣運送過火箭十萬隻,以至於途中發生爆炸事故 。1799年,英國東
印度公司攻佔邁索爾首都Srirangapatna城時,一口氣便剿獲了9,700支火箭 。
炮彈不足可能也反饋到了印度城池的式樣上。前頭所述中世紀晚期印度的雙層石牆結
構,一直存活到了18世紀;除了這類石牆本身夠厚夠耐打之外,印度人沒有接受西式稜堡
的另一部分原因,或許也在於攻城發炮的頻率不足,故而將城牆加厚、加倍的老方法可以
一直沿用。西式的稜堡建築不僅僅是將城牆隱蔽於土堤之後避免火炮直擊,而且還透過消
除死角、由臨近稜堡(bastion)提供側擊、交叉火力的方式橫掃牆面。這就意味著掩護牆
面的任務完全由火炮承擔了,但這對彈囊羞澀的印度人而言就未必是比較經濟的配置。
1520年毘舍耶那伽(Vijayanagar)帝國進攻Raichur的戰役是個好例子。儘管守方在城牆上
開了許多銃窗炮眼置炮對擊,據說有大炮兩百、小炮無數,毘舍耶那伽勇士卻渾然不懼,
人手一把十字鎬便直衝城下,挖回石塊有賞,多大石塊多少賞,就這樣持續了三個月。顯
然穆斯林據守的城池雖然有凸出牆外的塔樓,其上不難布置側擊火力,實際上卻沒有足夠
炮彈發揮作用,才讓攻方如此張揚,明明也有攻城火炮卻偏偏不用 。
這意味著印度各政權想將火炮融合進現有的防禦體系中,走的路徑得與歐洲不同。在
火炮傳入德干地區後,16世紀上半葉,各蘇丹國開始在各處城堡內加蓋高聳的獨立炮塔,
外砌磚石、內實泥土。塔身通常呈圓柱狀,高20至30公尺,坐落於制高點;塔中設置長身
巨炮一門(一般長五六公尺,最長可達八九公尺),以類似佛郎機迴旋炮的支架(swivel)支
撐,架炮於塔中央,能夠360度無死角瞰射,拋發石彈。這類炮塔遺址現存45座。
據守高地、臨高下射向來是交戰的訣竅,德干地區獨特的高聳炮塔具有的優勢,無庸
贅言。圓柱塔身不帶稜角可以部分抵銷炮彈打在塔身時造成的衝擊 ;超長身管則可以延
伸火炮射程。不過就本文的題旨而言,這樣的設計,或許也是針對炮彈珍貴緩急不易措置
、石彈越大效費比越高、於是更適合用重炮的現實──火炮若分散看守各處牆面,炮彈如
何分配、夠不夠分配頗費思量,緊急之時大炮重彈四面挪移也費事,反不如集中在城內制
高點無死角地環顧整個城身四周,更為經濟。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Warfare/M.1674652915.A.865.html
1F:推 ja23072008: 推 01/25 22:36
2F:推 JosephChen: 推 01/25 23:20
3F:推 articlebear: 推 戰爭真的要比後勤阿 射不快?我就沒砲彈阿... 01/26 11:41
4F:推 goodgodgd: 真的是比課金能力欸 01/27 19:21
5F:推 wittmann4213: 推 01/29 12:19
6F:推 PAULDAVID: 請給我黃金 不 還是直接給鑄鐵吧 01/29 19:43
7F:推 cobrasgo: 真有趣啊,謝謝原PO 01/30 14:27
8F:推 helldog: 讚 01/31 07:05
9F:推 sword10723: 推 02/02 12:39
10F:→ helldog: N大,我看了平叛記,我只看到「自擊賊以來,日用檄子數 02/10 17:40
11F:→ helldog: 百斤,朱公恐不繼,因募銅鐵錫數千斤錯鑄…」,看不到日 02/10 17:40
12F:→ helldog: 用3000枚炮彈的數據,你是怎算的? 02/10 17:40
出處是徐從治《圍城日錄》: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ZFW_ZaiH8jnPW3A8fNQCqBxae1y8l5As/view
13F:推 hedgehogs: 一人一把十字鎬...手拆城堡我以為玩遊戲才會看到 02/10 18:24
※ 編輯: Nomic (150.116.194.187 臺灣), 02/10/2023 19:49:31
14F:推 helldog: 謝謝。 02/10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