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omic ((Nomis))
看板Warfare
標題[心得] 山寨與火箭[上]
時間Tue Dec 20 23:52:37 2022
網誌圖文版:
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2/12/blog-post.html
--
山寨與火箭[上]
佔據高地通常是交戰時的不二法則,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乘高壓下或者迫使對手往
重力的反方向行軍,能夠減少己方的體能消耗、增加對手的疲勞。二是佔據較高的地勢,
遠射程兵器的射程可以延伸得更遠。南宋時期的華岳在《翠微先生北征錄》卷六〈就順〉
裡頭寫道:
「一曰順山。必使吾軍先居高險,則賊自陷於低下,故矢石擊發,我遠彼近;人馬馳
逐,我逸彼勞。」
因而在攻打城池時,一般來說山城比平地之城要來得棘手得多;對於戰略上缺乏機動
、兵力難以集中、被迫採取守勢的一方而言,以更少的人馬戍守要點,就得增強每個據點
的防禦力,山城就成為更好的選擇。這也是13世紀40年代主持四川防務、抵抗蒙古騎兵剽
掠的余玠所採取的主要策略,把主要的州郡治所都遷移到附近的山嶺上 。無獨有偶,廣
設山城也是蒙古軍侵略高麗期間(1231-1259年,近30年間蒙軍不時深入),高麗政權所採
取的主要防守策略 ;1231年8月至12月間,蒙古人便頓兵於峻嶺中的龜州城下,雖然百計
攻之,終究沒能從守將朴犀、宋文冑、金慶孫的手中拿下堅城。據說「蒙古之圍龜州也,
其將有年幾七十者,至城下,環視城壘、器械,歎曰:『吾結髮從軍,歷觀天下城池攻戰
之狀,未嘗見被攻如此而終不降者。…』」,可見山城給蒙古人帶來了多大麻煩 。
然而山城並不是無敵的。由於地勢較高,距離地下水面較遠,沒有漥槽的話降雨很快
就通往低處流失掉,山城通常會有缺水的問題,有沒有水成為能否設置山城的首要考量。
紹興三年(1133年)劉子羽在潭毒山設壘防守,就是看重「潭毒山形斗拔,其上莧平,有水
,乃築壁壘。凡十六日而成」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吳玠之子吳拱規劃襄陽防務,第
一件事就是設立山寨,但也因為無水無糧而遭到批評:
「吳拱言襄陽形勢,則盡之矣,不敢以其人而廢其言。若夫保守之方,則甚為乖疏。
所謂修置小寨者,其意在於退守萬山,而棄城不守也。保護禦敵者,其意在於闔關自固,
不出兵以接戰也。拱到襄陽,首置萬山寨,山無水、無薪,若屯大軍,不可以時安息。師
徒勞役,眾口藉藉,道路駭聞。 」
宋金戰爭以來山城、山寨為了解決缺水問題而留下的故事、或者因為沒水而使得山寨
陷落的戰例正復不少。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就記錄了建炎四年(1130年)韭山寨的始末
,曲折詳細,頗為傳奇:
「濠州土豪王惟忠…,據韭山為寨,與鄉人共守。韭山有洞,可容老小數千,…壘石
為城,周匝四里,又作大寨七里環繞之,戰禦之具稍備,民之願來依者凡萬餘人,惟忠選
強壯充兵。
韭山之勢巍然而立,外有羣山環繞之,山有泉湧出,泉下有洞,眾泉悉注焉;洞雖不
大,然不論水之多寡,或連雨會羣山之水,湊於其中,而洞能容之,呼為歸水洞。儻無此
洞,則山泉與雨水皆為羣山所壅,不得泄。
寨在山之頂,萬人居焉,常苦無水以給食。惟忠患之,乃視歸水洞而謀曰:『若塞此
洞,不惟可得水以給食,且水勢縈回於山曲,亦可恃以為險也。然此洞雖小,能容無涯之
水,豈非有神佛以主之乎?萬人方待水而食,所繫不輕,吾將盡誠心禱之於神,權塞此洞
,借水以給眾。若神而有靈,必陰佑於我。』
乃與進士戴德夫謀禱塞洞之方。德夫以惟忠之意,朱書鐵為板,以清酌祭神,擲板於
洞,遂實之以土石。聞知者皆相視而笑,以為兒戲也;既而數人之力告勞,而洞已塞矣,
人皆大駭。及惟忠既去,歸水洞復陷如初。」
故事當中為了解決飲用水問題而將原本的水庫塞住,以便將水源導引至山寨之中。這
是事前規劃的案例,也有同樣帶著神異色彩找尋水源但發生於戰時的例子,情勢更加窘迫
:
「知河南府李興(紹興十年,1140年)九月退保於永甯白馬山,李成親率番偽首領眾十
餘萬,四面攻圍,晝夜不息。…白馬受圍久,方深冬,泉源枯涸,軍民乏水,眾皆病渴。
興焚香默禱,一夕大雪,泉脈涌溢,將士皆以為興之精忠感應。」
突如其來的大雪將雪水注入泉脈,危急之中救了白馬山上駐守的軍民,否則缺水口渴
的山寨是很難再防守下去的。建炎二年(1128年)五馬山寨就是因為只依靠山澗取水,汲水
渠道被切斷後便陷落 。建炎三年(1129年),滁州後來遷移的治所瑯琊山寨遭到李成圍攻
時,也是因為只依靠澗水,不足以供應大軍,山寨缺水而被攻陷:
「李成陷滁州。先是,李成攻瑯琊山寨,知滁州中奉大夫向子伋遣僧智修持書遺成通
好,且犒師,成不從,攻之益急。寨中惟有澗水,不足以供數萬人之食,軍中皆食炒米,
多得渴疾,於是徃徃越城而遁。」
這就難怪華岳在《翠微先生北征錄》卷四〈山水寨〉談及各處山寨,一方面說道「諸
山之上,山童巔峭拔、上平下險、山勢高聳,可以為寨者,凡九十有四,而內有無水之寨
六」,特別叮囑有些是沒水的;另一方面歷數各種山寨當中汲水貯水的方法與道具:
「…或者猶謂:『登山為險,固足以為一時之計;絕頂為營,固足以苟目前之安。然
上無井泉,則罌藏桶貯之水,不足以給旬月之久,其何以經賊人之圍守?』…
殊不知山寨聚竹為輪,透竹為筒,可以為糸就糸諸之器,而天雨之水,既得於留藏而
充足於日用。曲木為架,斷木為車,可以為遠汲之溜,而山泉之水又得於引傳而備禦於天
旱。陰巖石窟,可以種水以浸潤自生;合槽埋水,可以積水而清潰不絕。」
其實不外乎利用窟勢就地儲水,或者踏車取水、藉由引水道汲取泉澗。用水車汲水灌
溉在宋代已屬司空見慣,車水作其他用途也不算太新鮮。南宋在燈會上就有「灌水轉機,
百物活動」 的裝置藝術展出;據說賈似道為了隨時可品嘗鮮魚,「因造大盤,養魚至千
頭,復作機使灌輸不停;魚游泳撥剌自得,如在江湖中」 ,魚池應該也是利用類似轉車
的裝置不停供應源頭活水來養活魚。華岳提及某種驚擾敵人用的「遠更」,也是以水車為
動力敲打「響棒、幫子、銅鑼、隊鼓」,「立一水車隨水運轉,車上安棰或密或疏,遇車
轉則棰棒自打」,誤導敵人附近有埋伏 。守城戰當然也用得。趙萬年《襄陽守城錄》就
寫道「天久不雨,公(趙淳)慮城濠水涸,乃刱(創)水車,於城東西兩堤岸踏水入,濠賴以
不涸」。守城時遭到敵人火攻,得經常備水提桶滅火,不單只是灌水城濠中而已。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Warfare/M.1671551562.A.092.html
1F:推 hansvonboltz: 推 12/21 02:02
2F:推 PAULDAVID: 容納萬人駐守的山城真是厲害 不管構工或補給都很嚇人 12/21 15:20
3F:推 jason222333: 推 12/23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