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ermany (tim)
看板Warfare
標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取自蘇聯軍事百科全書 軍事歷史卷(下) 戰爭總結
時間Wed Jan 12 16:24:11 2005
戰爭總結
歷時51個月又2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及其盟國的失敗而告結束。戰爭為革命創
造了客觀前提。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對整個世界革命運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德國、奧匈帝國及其他國家也都爆發了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加強了革命和
民族解放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資本主義總危機的起點。這場危機
涉及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思想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戰後,戰勝國與戰敗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巴黎和會(1919-1920)的結果,與德國簽
訂凡爾賽和約(1919年6月28日),與奧地利簽訂聖日爾曼和約(1919年9月10日),與保加利
亞簽訂了納伊和約(1919年11月27日),與匈牙利簽訂了特里亞農和約(1920年6月4日),與
土耳其簽訂了塞夫勒和約(1920年8月10日)。會議決定成立國際聯盟,通過了國聯盟約,
並把盟約列為上述和約的組成部分。華盛頓會議(1921-1922)完成了維護帝國主義列強利益
的戰後和平"調整"。試圖建立戰後和平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僅沒消除各帝國主義國家
之間的矛盾,反而使之更加激化。重新劃分世界的新的角逐又展開了,隨之開始了第二次
世界大戰(1939-1945)的備戰活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其造成的社會後果及其規模,即參戰國之多、軍隊之眾、戰線之長
(2500-4000公里)、戰鬥之激烈,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空前的。武裝鬥爭不僅在陸地和
海洋進行,而且發展到空中。還使用了化學殺傷兵器。戰火波及歐洲,亞洲和非洲。捲入
世界大戰國家的人口占地球人口的2/3以上。1917年1月,兩個集團的軍隊有3700萬人,德
意志同盟國家動員了2300餘萬人,協約國動員了2750萬人,其中包括近600萬殖民地國家
的居民。大戰期間,被擊斃和因傷致死的總計950萬人,負傷的有2000萬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迫使交戰國主要工業部門的企業轉入軍工生產,而且整個經濟都服務
於戰爭。軍工生產、鐵路運輸、汽車運輸的增長與改進,以及武器裝備的發展改變了戰爭
的技術基礎。戰爭中廣泛使用了飛機、坦克、潛艇、高射炮、防坦克炮、追擊炮、毒氣彈
、發煙彈、各種燃燒器材、光學儀器和測量儀器等新式兵器。法國在1914年生產飛機541
架,而1918年生?24652架;1916年生產坦克100輛,而1918年生產3200輛。德國和英國在戰
爭年代各自生產的飛機不下4.7萬架。關於軍隊火力大大加強的情況,僅就步兵師
火炮和重機槍數量的增加即可見一斑。戰爭開始前,法國、英國和德國擁有輕重火炮1.5
萬餘門,而在戰爭結束前(前方和後方)擁有火炮53500門和迫擊炮3.7萬門。法軍炮兵的比
重從1915年的18.1%提高到1918年的35.7%。法國和英國在戰爭開始前有7000挺重機槍,而
在戰爭結束前有8萬挺重機槍,除此以外,還有同樣數量的輕機槍。在大規模進攻戰役中뀊參戰的火炮達數千門,每公里正面火炮的平均密度達100門或100門以上(西戰場最大密度
為187.8門)。步兵火力也增加了1.5-2倍。
戰爭期間,軍隊實現了機械化。1914年,每個士兵平均使用機械能力0.3-0.4馬力,
而1918年達1.5-2馬力。戰爭進程中坦克兵得到了發展。戰爭結束前,協約國生?了8000
餘輛坦克。坦克的戰術技術性能均有改善:速度提高到13公里/小時,最大行程達100-150
公里。大量集中使用坦克,證明坦克是極其有效的兵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航空兵由輔
助兵種發展成為獨立兵種,這對於軍隊編制和陸軍的戰術都產生了一定影響。到停戰前,
交戰國作戰飛機共有10131架,其中殲擊機4063架,偵察機4578架,晝航轟炸機686架,夜航
航轟炸機804架。1917年起,有近1000架或更多飛機參加了大規模戰役。在爭奪制空權的鬥
爭過程中,飛機進行了空戰(機槍射擊)。對地面部隊實施了攻擊(戰爭結束前,由50架或
更多飛機組成的編隊來實施)。在與航空兵鬥爭中軍隊防空得到了發展。工程兵的比重亦밊增加了0.5-1倍。同時,使用騎兵的規模縮小了,儘管騎兵也顯示了成功作戰的榜樣,但
還是削減了騎兵兵團的數量。海軍發生了重大變化。改進了舊式海軍和舊艦種,出現和發
展了新式海軍和新艦種。潛艇的作用得到極大提高,海軍航空兵成為獨立兵種。
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1914-1918)暴露出武裝鬥爭對經濟、政治以及國家後方越
來越大的依賴性。但是,國家的軍事計劃並不總是恰如其分地考慮到這種依賴性。德國原
定以決定性的突擊(總決戰)逐一粉碎協約國的計劃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這個計劃過低地
估計了敵人的兵力和能力,並且與德國的人力物力資源不相適應。戰爭過程中,充分地表
現了帝國主義固有的軍事學術--戰略、戰役學和戰術的特點。戰爭表明:只有通過連續實
施一系列的戰役和戰局才能取得勝利;在聯盟戰爭中,協調盟軍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雙方都把戰略重點放在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奪取敵人的領土以及固守
所佔領土上面。交戰國的後方,除為數不多的轟炸機襲擊外,都未遭到敵人的破壞。具有
決定意義的軍事行動都發生在陸地戰區,在瀕海方向上,陸軍的行動得到了空軍和海軍的
支援。基於新老兵種協同實施戰役和戰鬥的藝術變得複雜起來。戰役的規模擴大了,軍隊
指揮及組織協同更複雜了,進攻正面寬度、縱深和速度增加了。作戰軍隊編成集團軍群
(方面軍)。集團軍所實施的戰役是集團軍群(方面軍)戰役的組成部分。火力和突擊力量的
增強、軍隊靈活性和機動性的提高,這一切都增強了軍隊的進攻和防禦能力。隨著綿亙正
面和陣地防禦的出現,軍隊面臨著突破防禦這一重大課題。1918年在這方面取得了最大戰
果,但是戰役突破的問題仍然未能圓滿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採用:在一個狹窄地段
上的突破(1914),為合圍敵人在兩個狹窄而互相分隔的地段上的相向突破(1915-1917),在
幾個地段同時突破(1916年西南方面軍的進攻),在寬大正面上的突破(皮卡迪三月進攻
(1918))和在不同的但又相互聯繫的方向上對正面的連續突破(1918年英法聯軍的進攻)。
大戰中還實際解決了建立和使用戰略和戰役預備隊的問題。隨著新式戰鬥兵器的出現及軍
隊火力和突擊力量的加強,進攻戰鬥和防禦戰鬥的戰術變得複雜起來。機槍成為步兵的強
大武器(特別是在防禦戰鬥中),散兵隊形衝擊時,無法通過機槍火力。在戰爭進程中,步
兵已完全改用梯次配置的散兵隊形("波次"),爾後又改成戰鬥組(以班為單位作戰)。戰爭
結束前,師進攻正面通常為2.5-3公里,團(營)進攻地段通常為500-600米。防禦由支撐點式
(各支撐點間保持火力聯繫)發展為塹壕式,進而發展成築壘地帶。這種築壘地帶由幾道陣
地組成,陣地上遍佈塹壕網和支撐點網,配置較多的火器並有防步兵和防坦克障礙物。防
禦縱深從1.5-2到15-20公里,以便能夠在設防陣地上進行連續抵抗、機動兵力和兵器以及
實施反衝擊和反突擊。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於1920-1939年時期資本主義國家軍隊建設及其編制,對其
軍事學術的發展都有很大影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9.164.165
1F:推 pursuistmi:系列推 218.164.19.235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