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imon (Simon)
看板Warfare
標題Re: [討論] 關於漢朝的斬馬劍
時間Tue Nov 23 11:42:51 2004
鄧廣銘先生寫的岳飛傳
http://yuef.51.net/stuff/dgmin.htm
節錄與拐子馬有關如下
--------------------
有關“拐子馬”的諸問題的考釋
南宋高宗趙構的紹興十年(1140),岳飛由鄂州率軍北上,抗擊
由金朝女真貴族兀朮統帥的南侵兵馬,在郾城戰役中,大破金方的
精銳部隊——拐子馬。這一歷史事件,直到今天還在普遍流傳。但
是,究竟拐子馬是一種什麼樣的部隊,具有何等樣的裝備,這卻從
南宋以來的史書上,就有不同的記載和不同的理解。到嶽珂在他所
編寫《鄂王行實編年》中,對拐子馬又詳細地加以解釋說:“兀朮
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按即皮繩)凡三人為聯,號拐子馬,
又號鐵浮圖,堵牆而進,官軍不能當,所至屢勝。”此說即出,章
穎在《南渡四將傳》的《岳鄂王傳》中加以沿用,元朝官修的《宋
史‧岳飛傳》中也加以沿用。從此,對於拐子馬的解釋算是定於一
尊了,然而諸多的附會錯訛,卻也從此鑄定,踵詐襲謬,牢不可破
。計其時間,已將近八百年了。我認為,再不應讓這一誤解繼續流
傳下去了。因特寫成此文,目的是要把拐子馬的正確解釋探索出來
,而把歷來(特別是從岳珂以來)對拐子馬的種種附會和誤解一律
加以澄清。
....
拐子馬”這個名詞,在北宋人所撰述的有關武備和軍事的史料中
就已經出現,並不是在宋、金戰爭發生後才出現的。在記載宋、金
戰爭的史料中,"拐子馬”這一名詞的出現,是在 1140 年 5 月的
順昌戰役中,也不是在記載這年 7 月郾城戰役時才出現的。
....
在 1140年,南宋王朝派在順昌府做地方長官的是陳規,作通判的是
汪若海。金國的南侵兵馬已經進入順昌境內之後,陳規與劉錡共同負
責措置守禦事項,王若海則因須往杭州去乞授于南宋王朝,於五月中
旬即帶挈眷屬離開了順昌。
....
汪若海為要表明自己也是這場戰役直接參與者。便於回任之後,“
躬往戰地,或訪親身臨戰之人,或質被擄得脫之士”,“聊述順昌之
戰勝”,寫成一篇《劄子》送呈南宋王朝,“以備朝廷之采擇”。其
中有專談“鐵浮屠”和“拐子馬”的一段:
兀朮所將,號常勝軍。……其所將攻城士卒號鐵浮屠,又日鐵塔兵
,被兩重鐵兜牟,周匝皆綴長簷,其下乃有氈枕。三人為伍,以皮索
相連。後用拒子馬,人進一步,移馬子一步,示不反顧。
以鐵騎為左右翼,號拐子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來,所不能
攻之城,即勾集此軍。
(六月九日)劉某出軍五千人接戰,……始與虜騎往來馳逐,後直沖
入虜軍中,手相扯捽,刀斧相斫,至有提去虜兜牟而刺之者。軍士有
中刀洞心而猶刺虜不已者,有偶失地利與虜相抱於城濠而死者。
....
汪若海的這幾段記述,有一部分是從《順昌戰勝破賊錄》中抄襲來的
,但也有一部分為該《錄》所不載,則應是從一些“親自臨陣之人”或
“被擄得脫之士”尋訪而得的。其中對於“鐵浮屠”和“拐子馬”做了
更具體的解釋,那就是:所謂“鐵浮屠”者,除為《順昌戰勝破賊錄》
所說的,“重鎧全裝”做了詳細的說明,如“ 被兩重鐵兜牟,周匝皆綴
長簷,其下乃有氈枕”諸事之外,還要“ 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所
謂“拐子馬”者,則是列置在左右兩翼的女真鐵騎的一種簡稱。
汪若海對拐子馬所做的解釋是正確的,對鐵浮屠所增加的“ 三人為伍
”等解釋則全然錯誤。然而到岳珂編寫《鄂王行實編年》時,卻又合二
而一,把汪若海對“鐵浮屠”所做的錯誤解釋移用到于“拐子馬”身上
去了。從此便以訛傳訛,遺誤千古,故不可不加辨正。
....
岳飛是一個喜歡招攬文士的人。在他的軍營中經常有大批的“效用使
臣”。當他的軍隊在紹興十年( 1140)夏、秋間在穎昌府、郾城縣等地
與金軍對戰時,隨同部隊在戰地的這類文士必也不少。他們親眼看到了
這幾次戰役的實況,必也有人將其全過程記載下來,像楊汝翼記載順昌
戰役那樣。
....
岳珂之編寫《行實編年》,是在宋甯宗嘉泰三年( 1203),其時上距
岳飛之死已經六十二年,岳飛生前所帶領的兵將,假如在岳飛受害時年
僅二十五六歲的,到這年也已將近九十歲了,必不可能還有還有幾個活
在人間的。因而岳珂對於郾城戰役的那段敘述,必不會是從親自參與那
次戰役的兵將口中聽來的。但岳珂編寫此書時所依據的文字資料,絕大
部分我們現時都還可以看到,有一部分較為冷僻的,後來也被岳珂收錄
在《金佗粹編》和《金佗續編》當中了,而在上述這些資料當中,卻全
無詳述郾城戰役的文字。岳珂為求能夠把這一空白補充起來,而且要把
它補充得有聲有色,他便東拼西湊,把楊汝翼、汪若海記載順昌戰役的
兩文取來參考,摘錄了兩文中的某些段落,稍加竄改,即移用了來,充
作郾城戰役的具體內容。例如,“貫以韋索”和“三人為朕”,即是把
汪若海《劄子》中的“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稍加改動而成的。而把
“鐵浮圖”和“拐子馬”合二為一,則是岳珂把見於楊、汪二文中的兩
個各不相干的名詞有意加以混淆的。“一馬僨,二馬皆不能行”,更是
岳珂專憑臆想而創為之說的。
在《鄂王行實編年》成書三年之後,即 1206 年,南宋王朝的史官章
穎以為,劉錡、岳飛,李顯忠和魏勝這四員大將的遭遇都很不幸,遂為
他們各寫一傳以事表揚,合編為《南渡四將傳》一書,並且表上於朝(
事實上即獻諸史館),以備修撰國史時的采擇。其中的《岳飛傳》,完
完全全是以《鄂王行實編年》為藍本,稍加刪潤而成的。在記述郾城戰
役中大破金軍《拐子馬》一段,則只是把《行實編年》中的“堵牆”改
為“如牆”,“是戰也”改為“是役也”,“步人”改為“步卒”,“
既相聯合”改為“相連”,“一馬僨”改為“一馬仆”,此外再沒有不
同之處。後來元朝晚年編修的《宋史》,其中的《岳飛傳》果然是照抄
了章穎的《南渡四將傳》中的那一篇,連字句間的改動也很少。明、清
兩代有好幾種記述岳飛事蹟的小說《說岳精忠全傳》之類行世,其內容
雖不盡相同,卻全都在敘述郾城戰役時插入了大破拐子馬一節,而且也
都是以《宋史‧岳飛傳》或《鄂王行實編年》為其依據的。這樣一來,
就使得一般人對於所謂拐子馬者統一在同一種理解之下:“三人為伍,
貫以韋索”,而且是,只要“一馬仆”,其餘二馬自然也都“不能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0.145
1F:推 waits:感謝板大~~~ 140.112.131.143 11/23
2F:→ Cimon:免客氣~ 140.112.250.145 11/23
3F:推 JosephChen:那麼 這個「拐子」作何解呢? 210.66.100.119 11/23
4F:→ JosephChen:騎在馬上的用手肘架步兵的拐子嗎-.- 210.66.100.119 11/23
5F:推 Cimon:鄧先生的原文有解釋 140.112.250.145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