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hilosophy 板


LINE

※ [本文轉錄自 Confucianism 看板 #1T6EtvlL ]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看板: Confucianism 標題: [原創] 「易簡得理」的普世哲學意涵 時間: Mon Jul 1 01:14:27 2019  ◎因為此文涉及西洋哲學觀念,所以轉發此版,感謝指教,作者謹誌!        「易簡得理」的普世哲學意涵    此文闡明易學《繫辭傳》乾坤易簡的心物之理,解說「易」字原義之感應    、變化、相對,表述其認識論與方法論上禪修與科學的天人合一,而強調    中國文明傳統之易化論並非本體論,反駁宋明儒學以來的國學錯誤見解,    以及闡發其普世價值意涵。                             東岐明    ══════════════════════════════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周易‧繫辭傳》    §上述『乾以「易」知、「易」則易知、「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之「易」     是指“感應”,其餘易字則指“容易”。      詮釋《周易》哲理思想的《繫辭傳》,在其闡述《周易》啟始卦序的乾坤二卦,乃 有上述示說「易簡得理」之道的層次解釋,本於生命身心體悟,進而推及聖賢德業。《 周易》以乾坤為卦序之首,在於其以乾坤卦義而相應心物現象,乾以應心而坤以應物。 《繫辭傳》之謂『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即在闡示聖王之善於乾坤 相應的易簡之道,以成其貫通心物境界之治化德業。此一貫通心物的易簡之道,即是易 理闡示的內聖外王之道,也正涵攝相關於歐西哲學範疇之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根本基礎。 《周易》所謂「易」字的意涵指涉,根據現代學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對於甲骨文、 金文的古代字跡考證,其原始字形乃是象徵了“兩酒器相傾注承受”,顯示了水液正由 一酒器倒至另一酒器;會意上有“賜與”之義,又象徵著“更易”、“交易”之義;而 由兩相對酒器在傾注時的水液狀態變化,其意涵更引申出“基於相對而感應變化”的“ 變易”之義,而有“相對感應”之義。因而《易經》之「易」的原始根本意涵,在體式 上指涉了“相對感應”,在作用上指陳了“感應變化”,乃是意謂“相對感應之變化” ,亦是意謂“變化之相對感應”。一切相對感應可以析辨為主客之間的相對感應,其根 本基礎也就是心物之間的相對感應。《繫辭傳》所謂「乾坤」正是指涉其感應世界的主 客心物相對作用,以「乾」代表主方能感之心的作用,以「坤」代表客方所應之物的作 用,而所謂「易」正是指涉了其間相對的感應作用,所以乃云:『乾坤成列,而易立乎 其中矣!』      主 (能)     (所) 客     【乾】   ─易─   【坤】         心←[感應]→物 後世「易」字形象,乃是源自遠古字形之簡化,只截取單一酒器部分及傾流液形,而成 「易」之字形,失其「相對」之象,而可指涉“變化感應”或“感應變化”之義。『乾 以易知』之「易」,即是用以指涉“感應變化”的「感應」之義,即在心性與物相之感 應。 易學之論心物,乃是基於修證體悟而述,並非僅以思辨戲論,所以重在論述修行體驗貫 通心物現象的實證架構。易學『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此句,正有相關對應於道家《老 子》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心物存在層次。「乾知」相關自心性識之覺 知作用,「大始」則是對應於修行體驗於自性心識之無邊廣大。其「大」即通《老子》 之謂『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其「始」相關《老子》之謂『無,名天地之始』; 其謂「大始」即應道家所謂「大道」境界,即應佛家所謂無色界之無邊心識虛空境界, 乃是修定體證其超越時空萬物境界之大始。「坤作」相關自心想像之認知作用,「成物 」則是對應於修行體驗於自心認知之想像造作種種物象概念。其「作」之「成」,相關 《老子》之謂『有,名萬物之母』,即是在於時空萬物境界;其謂「成物」,即通《莊 子‧齊物論》所謂『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的物象概念之因 然可認。     主 (能)     (所) 客    【乾】知 大始     【坤】作 成物        【無】        【有】   【萬物】         心識虛空       時空境界  雜多物境    易理所謂「乾知」感應的心念直覺物相,乃為物象之始,佛家大乘謂為「法相」, 佛家上乘(南傳上座部)謂為「究竟法」(佛家所謂「法相」或「究竟法」,也有含攝心 識之相)。易理所謂「坤作」認知的概念想像物體,乃為物象之成,佛家上乘謂為「概 念」,佛家大乘謂為「心不相應行法」。「乾知」對應的法相,乃是心念當下直接的體 驗目標;「坤作」對應的概念,乃是心念體驗目標的指涉對象,是意識想像作成的本體 對象。每一心念皆以乾知功能而直覺感應法相;而相續心念過程之意識想像,即以坤作 成就其相應之概念對象。    心識  ▽  ▽  ▽  ▽  ▽  ▽ …    乾知  ∣  ∣  ∣  ∣  ∣  ∣ …    法相  ○  ○  ○  ○  ○  ○ …    坤作  ---(認知想像過程)-----↓ …    成物               概念● ● ● ● ● … 種種概念                             ▼化約                          ◎觀念體系 自心性識本始,顯化廣大覺知,故謂『乾知大始』。心性識知法相,乃在直覺感應,故 謂『乾以易知』。認知形成概念,乃涉想像造作,故謂『坤作成物』。思維化約概念群 集,而成有效觀念體系,故謂『坤以簡能』。法相感應之自然無為,乃屬天道;概念思 維之造作有為,乃屬人道;想像認知之行,直覺無為屬天,思慮有為屬人;以上一切於 心理活動乃是統合相關,以謂「天人合一」。       【乾知】 【易】   【坤作】       【簡】   方法論   心識  感應     認知         化約                法相     概念──概念集    觀念體系   覺悟論 |————〔禪修〕—————————|  認識論             |══════════〔科學〕════|  倫理學      天道〔無為〕←|‥‥‥‥‥|→〔有為〕人道 乾坤易簡之道,其實就是一切道術與學術的普世方法論。「乾知」相關心之識知,「坤 作」相關物之認知,『乾以易知』相關一切道術之以心靈感應而致識知,『坤以簡能』 相關一切學術之以化約概念而致效能。道術感應識知,乃是本於自然無為;學術思維認 知,乃是基於有為造作;《老子》是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也就表明學術成就乃在造作概念思維,而道術修為乃在捨脫概念思維。禪修是於以 心體證的道術修為,科學是在以物驗證的學術成就。       〔感應〕  〔認知〕  〔思維〕  〔化約〕  【於心】  觀慧    止定  【於物】       生活世界  觀念世界  觀念體系 佛家區分禪修為止定與觀慧;止定基於認知,通於儒家惟一工夫;觀慧基於感應,通於 儒家惟精工夫。禪修之止定惟一工夫,在於直覺認知概念存有,而可超脫萬象。禪修之 慧觀惟精功夫,在於直覺感應法相生滅,而可解脫萬法。由止定而觀慧的解脫之道,正 如佛陀《相應部12相應23近因經》之謂:  『以寧靜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智見;以如實   智見為近因而有厭;以厭為近因而有離貪;以離貪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   近因而有滅盡智。』 科學基礎建立在共識認知的客觀實在概念,由此而推廣建構其對應的種種思維觀念,再 經由化約過程而簡化其觀念體系,而尋求符合觀察情況的思想道路,正如愛因斯坦《物 理學的進化》之謂:  『我們希望觀察到的情況,能夠和我們對實在所作的概念相符合。如果不相信我   們的理論結構能夠領悟客觀實在,如果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在和諧性,那就不   會有任何科學。這種信念是,並且永遠是一切科學創造的根本動機。』   時空萬物,乃在想像認知的概念世界。自然直覺的概念世界,就是「生活世界」; 思慮建構的概念世界,就是「觀念世界」。生活體驗的時間、空間、種種物體現象,是 自然直覺的概念;科學觀念的時間、空間、種種質能形式,是思慮建構的概念。然而心 性感應的法相,並不落於概念世界,而是概念世界基於法相感知得以虛幻存有。概念並 非真實存有,法相才是真實存在;概念只是意識法相的指涉目標,而其目標對象並無具 體存在。   感應變化 →→→→→→ 生活世界 →→→→→→ 觀念世界   存在法相 〔心識認知〕 直覺概念 〔抽象造作〕 思維觀念 譬如現代物理學的量子理論,並無真實的粒子本體存有,只有剎那觀察的粒子變化現象 存在。粒子本體只是科學觀念下的虛幻存有,真實存在的是每次觀察所得的粒子變化現 象。科學所謂的粒子本體,只是某種物理規律法則的對應形式,也就有其對應「理則」 。一切物象概念,有其對應理則,形成規律得以認知,因而顯現本體存有,但皆虛幻無 實。一切事物必有其理,因而得以認知顯現存有,即在其對應之理則規律。   事物概念 → 理則規律 → 存有本體  生活世界的直覺體驗概念,經由化約而將複雜事物化為簡單概念。譬如生活世界有著雜 多事物,而此雜多性可以化約為數量觀念,一枝筆、一本書、一張紙…等種種單項事物 可以抽象化約為「一」的數量觀念。而由現實事物雜多性所化約而成的數量觀念,便可 提供抽象簡化的數學計量運算。科學發展過程,也是由生活世界概念的抽象簡化,而達 至觀念世界體系的範式建構。然而由於萬物世界並無真實本體存有,所以隨著用以建構 的科學觀念不同,也就會以相異範式描述相通事物現象,譬如牛頓的萬有引力論與愛因 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用不同觀念範式在描述重力現象。   一切體性都是相對而成,心物皆無真實本體存有,只有心識與法相的剎那生滅才是 真實存在。感應法相之概念化,而認知理則之有本體,乃妄以為有「物自體」的真實存 有;心識感應之概念化,而認知理原之有本體,乃妄以為有「心自性」的真實存有。唯 有剎那法相真實存在,而無物自體的真實存有;唯有念念心識存在,而無心自性的真實 存有。所以心理上的自我、自性、人格,或是物理上的質量、能量、粒子,都是概念認 知或觀念思維的想像對象,一切並無真實具體存有。儒家陸王之學的「心即理」,是於 理原;儒家程朱之學的「心具理」,是於理則。                …… … ……  心自性 ←理原〔概念化〕← 心識 ─ 法相 →〔概念化〕理則→ 物自體      【心即理】      …… … ……      【心具理】 既然一切心物體性皆是幻化而成,並無真實本體存有,而是成就於感應變化的理程認知 。所以一切存有作為認知對象的終極根源,不在本體,而在變化;是由變化生起本體, 而非本體產生變化。一切種種事物皆於時空顯現,是以時空規律乃為一切事物通則。時 間規律乃在感應變化之不可逆性,易象「太極」;空間規律乃在感應變化之三維可逆性 ,易象「八卦」。所以中國基於易學傳統的哲學觀點,並非「本體論」,而是「易化論 」,認為一切心物宇宙皆由感應變化而以顯現存有。易化論之以感應變化為本原,而以 為實無本體,乃有相關於佛家法印之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若以現代科學觀點而言,就 是一切物理對象並無實體存有,只是在變化過程顯現其存在規律;一切物理對稱性,皆 是基於相關變化中的不對稱性。若以歐西英哲語句而述,即為   Being emerges from Becoming. 易化論之易學哲理傳統,乃是中國文明傳統之本,然而後世中國思潮卻是常以本體論而 誤解錯意,宋明儒學即陷此誤。中國文化真正傳統,並非牟徐張唐《為中國文化敬告世 界人士宣言》之以心性為核心根本,而是在於以易化為本而可統攝心物現象。易化為本 ,也並非是熊十力所謂「大易」本體;因為易化不是本體,而是本體顯現於易化。既然 易化不是本體,也就可以涵攝一切種種本體論而無矛盾;一切本體必緣感應變化而顯現 存有,所以易化乃為一切本體之本原,然而易化並非本體。易化乾坤作用顯現之時空心 物,乃是乾知之心與坤作之物的兩方作用,而易之感應變化於中,《繫辭傳》故謂:  『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易學在於易化論以統貫國粹,《繫辭傳》而以「易簡得理」貫一涵攝普世文明傳統 。『乾以易知』以貫道統,『坤以簡能』以貫學統,『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以貫文統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 人之業。』以貫政統,『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以統 貫易化論涵攝心物之理的普世文明傳統。   易則易知 → 易知則有親 → 有親則可久 → 可久則賢人之德 易之感應,在於自然覺知,容易直覺識知而眾以親近,乃可長久不息,是為賢人之德。   簡則易從 → 易從則有功 → 有功則可大 → 可大則賢人之業 簡之化約,在於思想效能,容易從隨知行而群致事功,乃可弘大不止,是為賢人之業。   易簡得理 → 天下之理 → 成位其中 一切普世道理,發明開創為聖,善履實踐為賢,故而「易知而有親可久」為賢人之德, 「易從而有功可大」為賢人之業。「天下之理」即在普世文明之理。「成位其中」立於 中貫心物,是於聖賢君子化民與眾之群體成就,《繫辭傳》之謂『天地設位,聖人成能 ,人謀鬼謀,百姓與能』,而其運籌政統之術是於《繫辭傳》之謂: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   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   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至於「易簡得理」之發明開創,乃是聖人德業,故而孔子《繫辭傳》闡說易化神智之用 而謂:  『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東岐明道 https://amidh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216.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Confucianism/M.1561914873.A.BD5.html amidha:轉錄至看板 Buddha 07/01 01:15 amidha:轉錄至看板 Taoism 07/01 01:15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midha (114.42.216.52 臺灣), 07/01/2019 01:16:16 ※ 編輯: amidha (114.42.216.52 臺灣), 07/01/2019 01:20:18







like.gif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icon.png[問題/行為] 貓晚上進房間會不會有憋尿問題
icon.pngRe: [閒聊] 選了錯誤的女孩成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張
icon.png[心得] EMS高領長版毛衣.墨小樓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龍隔熱紙GE55+33+22
icon.png[問題] 清洗洗衣機
icon.png[尋物] 窗台下的空間
icon.png[閒聊] 双極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車]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門
icon.png[討論] 能從照片感受到攝影者心情嗎
icon.png[狂賀] 賀賀賀賀 賀!島村卯月!總選舉NO.1
icon.png[難過] 羨慕白皮膚的女生
icon.png閱讀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問題] SBK S1安裝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舊woo100絕版開箱!!
icon.pngRe: [無言] 關於小包衛生紙
icon.png[開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簡單測試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執行者16PT
icon.png[售車]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戰33 LV10 獅子座pt solo
icon.png[閒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購教學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產版官方照無預警流出
icon.png[售車] Golf 4 2.0 銀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籃汽座(有底座)2000元誠可議
icon.png[問題] 請問補牙材質掉了還能再補嗎?(台中半年內
icon.png[問題] 44th 單曲 生寫竟然都給重複的啊啊!
icon.png[心得] 華南紅卡/icash 核卡
icon.png[問題] 拔牙矯正這樣正常嗎
icon.png[贈送] 老莫高業 初業 102年版
icon.png[情報] 三大行動支付 本季掀戰火
icon.png[寶寶] 博客來Amos水蠟筆5/1特價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鮮人一些面試分享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麒麟25PT
icon.pngRe: [閒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創漫畫翻譯
icon.pngRe: [閒聊] OGN中場影片:失蹤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問題] 台灣大哥大4G訊號差
icon.png[出售] [全國]全新千尋侘草LED燈, 水草

請輸入看板名稱,例如:WOW站內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