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lutehook (我不要啦...>"<)
看板Tea
標題[轉錄]Re: [茶葉] 臺灣茶比較差?
時間Thu May 31 22:10:44 2007
※ [本文轉錄自 Nantou 看板]
作者: flutehook (我不要啦...>"<) 看板: Nantou
標題: Re: [轉錄]Re: [茶葉] 臺灣茶比較差?
時間: Thu May 31 22:01:55 2007
這文中,是用「學術」的觀點來寫,但是和「實務」上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
※ 引述《psoil ()》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 作者: Ruses (Ruse's) 站內: Gossiping
: 標題: Re: [茶葉] 臺灣茶比較差?
: 時間: Thu May 31 02:16:54 2007
: 一般來說,外面市售的茶,只要是「高山茶」,不外乎,
: 大禹嶺、梨山、阿里山、杉林溪。這四種。
: 因為這四種是官方認定的高山茶區,海拔都在1200公尺以上。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的資訊,「高山茶」泛指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葉
http://0rz.tw/d32Jm
http://kminter.tres.gov.tw/teais/internet/front/main.jsp?type=173
只要產地茶園高於海拔1000公尺,都可稱做「高山茶」
也就是說,沒有所謂「官方認定」的說法
目前台灣尚未有「產地認證」,何來官方認定的說法
所以,也不是只有上述四個產區才「有資格」稱做高山茶。
: 真正的大禹嶺茶,數量非常稀少,又因為水土保持作不好,
: 好喝是好喝,卻不太推薦,
: 我有買過一斤八千多的正大禹嶺茶,
: 他的回甘,宛如純蜜。
: 喝過的都說讚。
: 聽到價格的都說恐怖。
「真正的大禹嶺茶產量稀少」這是肯定的,所謂「大禹嶺茶」依照目前業界的定義
「中橫公路90K以上」都可以稱做大禹嶺茶,但是有些80多K的也自認應該是。
一般遊客,經過這個路段,通常看不到茶園,也看不到茶廠。
原因在於,茶園都在很高的山上,只在路邊用「單軌電車」當作「大門」
要進去茶園、茶廠,必需要知道茶主的電話,call人放電車下來接
目前大禹嶺茶海拔最高的是「105.5K」,茶園遍布「2500~2805公尺」
很多人都聽過「105K」或是「106K」,去到那邊卻找不到入口
是因為正確的地點是在「105.5K」,批發價一斤超過新台幣5000元
但是「水土保持做不好」這我並不認同,茶葉屬於「多年生常綠灌木」具有深根的特性
若有看過「成年的」茶樹就知道,有「半圓形樹籬狀的樹冠」對於水土保持有很好的效果
至於當地有「水土保持」的問題,那是因為當地遍植淺根的「高冷蔬菜」
尤其是福壽山農場「四區、五區」是高冷蔬菜的大本營,由昆陽以上沿路都可看到菜販
再者,當地在「921地震」之後,土質脆弱鬆軟,只要雨季來臨,大雨打在菜園的土地上
容易造成土壤流失,而茶園因為有「半圓形樹籬狀的樹冠」可以阻擋大雨直接打在土上,
所以還沒有這樣的問題
: 真正的梨山茶又被稱為福壽茶,
: 產於福壽山農場。這是退輔會成立的,專門給老榮民背背們種植的。
: 正統的梨山茶,都是官方三軍將領的「福利」。
: 福壽山農場光是提供給高階將領都不夠了,很難有機會賣給百姓。
: 不過山不轉路轉,他們就從其他地方運其他地方的茶到梨山去賣,一樣叫梨山茶啦~
: 比較有良心的,是把福壽山農場附近的小茶場的茶說是福壽山農場的,
: 我有遇過一個誠實的茶行,
: 他跟我坦承他的梨山茶是福壽山農場的「對面」那座山種的。
狹義的說,教科書上提到「梨山茶產於福壽山農場」
但是,如同住在「林口、中和、淡水等大台北地區的人」都自稱為「台北人」
所以「種植於梨山範圍內的茶園」自可稱為「梨山茶」,並不過份
況且「梨山」範圍相當大,「翠巒,南北線、華崗、福壽山、梨山到天府、武陵
「力行產業道路」沿線都算是「梨山」的範圍,這區高低落差1700~2300公尺都有茶區
不需要「另外運茶」到梨山賣,這區的茶已經夠多
比較特別的是「梨山對面那座山」稱做「天府」
稱為「天府」,自是因為有「天府之國」的味道。
「天府」獨立於梨山之外,往來交通必須靠著大型「流籠」交駁,穿過兩千公尺深的溪谷
大型流籠除了可以載人,舉凡做茶的「炒鼎、揉茶機、乾燥機、甚至汽車」都可以運送
所以當地還處於「原始林」的狀態,茶葉也帶有「特殊的山頭氣」相當好分辨
: 台灣有名的除了烏龍茶,還有一款叫東方美人的茶。
: 有一說,這是當初英國女皇喝到這款茶時封的美譽,
: 不過已經證實是商人炒作的,根本沒這回事。
: 東方美人又稱椪風茶,主產於新竹北埔跟峨眉。
: 東方美人茶,是一般茶樹在夏季時,被一種肉眼不易辨識的小綠葉蟬咬齧過茶葉,
: 他們的分泌物(就是口水啦)和茶葉產生化學變化,就變成具有絨毛、味甜的特色。
: 前幾年曾被炒作過,冠軍的東方美人一斤拍賣價是101萬。
: 我的評鑑師同學中,有人曾經喝過評審完後,不知道沖泡過幾次的茶葉再沖出來的。
: 他一直念念不忘,直說值得。
: 我有買到那年的二等獎的東方美人。
: 花了我不少銀兩,差點連車錢都沒有而回不了家。
: 話說到這,才驚覺,我那罐東方美人還沒拆封呢!
東方美人,當年是由家父一位朋友和他的朋友,合夥投資
一開始是出口到「德國」,輾轉才到其他國家
當時也不叫東方美人,主要是為了歐洲國家不曉得何謂「椪風茶」
為了行銷建立品牌,才有人命名為「東方美人」
是不是炒作,見仁見智,任何行業很難不脫商業色彩
另外,好的「東方美人」和「貴妃茶」都屬於可遇不可求的東西
主要問題在於,「並非被小綠葉蟬咬過」就可以做成好的東方美人和貴妃茶
在物以稀為貴的前提下,就要有行家才有識貨的眼光
: 台灣茶都講完了現在講境外茶。
: 台灣茶的農藥殘留問題一直是外銷的阻力。
: 本來我們也過不了日本的標準,
: 可是不能過去的話,他們自己國內會產生綠茶供應不足的情況,
: 所以日本是唯一,為了配合台灣的殘留量而提高標準量的。
: 台灣種植面積小,又過於集中,
: 就算有哪一個茶農不噴農藥,
: 他附近的茶園也會用藥。
: 甚至不噴的,病蟲害就跑過來了。
: 所以這問題一直很無解。
: 我拿到的數據,台灣茶的農藥殘留量其實很低,我忘了是0.000000000幾個0之後的數字?
: 如果一個人每天喝500cc的茶90杯,每杯都是第一泡,這樣也不會農藥中毒。
: 只會水中毒XD
: 台灣茶好啊!歐盟當然知道。
: 可是他們也知道台灣茶一旦進口,其他產區的茶都要說bye bye了。
: 這種經濟利益,讓他們對台灣茶的標準非常嚴苛。
: 台灣茶目前光是內銷就不太夠。佔台灣市場的20%而已。
: 外來的就相對多,多到,你現在喝的可能就是搭船過來的。
: 當初帶我學茶的茶道老師群中的一位,他的身份我就不說了,
: 他就是每年從泰國進口好幾貨櫃的泰國烏龍茶。
: 很多有名的茶行、銷售管道都是跟他進的貨。
: 他的成本是一斤20元台幣不到。
台灣茶面臨境外茶威脅,目前分為兩個面向「農藥殘留」「成本」
「農藥殘留」
這兩天看到有茶農在電視上燒「進口茶」,有一種不知該笑還是該嘆氣的感覺
十年前,1995年,台灣茶葉總產量20,892公噸,包含「平地與高山」
現在學術界和農委會官員有個迷思,「所有生產的茶葉都適合使用嗎?」
當時,進口茶(烏龍茶類)尚未進口到台灣,所有「茶行」「罐裝茶飲料」
只能使用台灣本島土生土產的茶葉,「不論好壞」。
那麼,當年就沒有所謂「農藥殘留」「成本」的問題嗎?很顯然不是。
台灣人喝茶包含「傳統茶葉和罐裝茶葉」一年大約就是兩萬公噸左右
其中,傳統茶葉和罐裝茶葉消費大約各佔一半左右
很明顯,十年前所有生產的茶葉,必須全部投入市場,才夠消費
「沒有人會關心」茶葉是不是含有農藥超量,「因為都不夠用了」
尤其是「罐裝飲料」和「飲料店」,茶葉好幾批買回來可能幾千幾萬台斤
「拼堆成一批使用」,只要十批裡面有一批是老鼠屎,全部都得銷毀
但是,當時沒有業者會管這麼多。
而傳統茶葉裡面「好的和不好的」又各佔一半,換句話說,
「好的茶葉」大概只佔產量的25%左右而已。
那麼,現在2007年,台灣人傳統茶葉的消費量比起十年前,有增無減
但是,「好的茶葉」產量卻沒有增加太多,所以內銷都還不太夠
其餘75%,以前還可以由台灣自己提供。現在既然有「農藥殘留低」的境外茶
可以考慮,業者自然會優先使用境外茶。包括「天X」「統X」都已經不用台灣茶做飲料
萬一驗出農藥殘留過高,自然會傷信譽。當年「天X」為了改善形象,才會花了大把鈔票
購買第一屆「台灣第一好茶」來做宣傳。
台灣目前沒有「強制所有製茶都檢驗農藥殘留」,一般還是抽檢。
那麼,只要同一個產區被驗出好幾次,就會打擊到茶商和消費者信心
以本人為例,只要下游商家聽到是「某茶區」的茶,就會一概拒絕
所以,自然就不會買那個茶區的茶,相信其他廠商也是如此,使得該茶區的茶就沒銷路
當有一個產區的茶,使人有疑慮的時候,就會避開不去碰觸,這是一般業界的共識
並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是所有茶農都如此,但是總有一些害群之馬
(所謂「不好的茶」泛指製作過程有瑕疵的茶,「罐裝茶葉」一般泛指機剪茶
,兩者有個共通特點,「便宜」)
另外,為什麼境外茶,可以和台灣茶做的維妙維肖
那是因為當地根本都是台灣人過去經營茶園,帶台灣師傅過去製茶
不論是越南、泰北(金三角的美思樂)、中國(最大場的福建永福)、印尼
全部都是,台灣人經營
以前松柏嶺茶是台灣的pro,自從往高山發展之後,至少還可以固守「茶葉飲料」市場
現在飲料廠商也棄守,寧願選用價格貴(相對松柏嶺茶)又農藥殘留低的境外茶
唯今解決之道,只有政府全面重整,從農藥商下手,杜絕「白牌藥」,抓到重判
只有杜絕藥源,讓茶農「養成習慣」使用合法農藥,否則,無從解決起。
還有,「臨田噴藥,波及自己」這也是藉口,有種茶的都知道,只要不是使用「禁藥」
有按照「藥期」噴藥,其實農藥殘留的量根本超低,也不會有安全問題。
甚至,「沒必要放寬有機認證的標準」。
以上,是本人從事茶葉界的一些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136.7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136.70
1F:推 nicemeet:為啥境外茶農藥含量會較低?總覺得應該更會噴灑的樣子… 06/01 07:49
2F:→ flutehook:請參閱-南投板4743篇 我有提出解釋 06/01 11:14